孙宽 | 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下)
亲爱的读者朋友,夏日清爽!目前我在仔细整理旧文和投稿,感谢您耐心温柔地等待和陪伴。宽余时光是些慢时光,只要有您在,就依旧恬淡美好。
——孙宽
为防止失联,请您识别二维码
关注宽余时光
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孙宽 | 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上)引发了精彩的讨论。
有读者说,这有什么好讨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既不是哲学,也不算伦理学的问题,算个什么体系的问题呢?人生的每种需要都非常重要,在不同阶段都不一样。最基本的生理、生存需要满足后,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才能越来越高。即使同一层面的需求,甚至完全一样的需求,每个人的诠释也可能都不一样。
引发人们思考是本文的目的,我并非要寻找统一答案,每种答案都有可能性。这个议题只在于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
——孙宽
人生最重要的一切基础是爱,爱自己和爱他人。只有当我们能敞开心扉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才更深切地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除去人的生理和生存需要以外,人总在思考爱是什么。
我曾叩问自己,也许没有深切体会过高一层次的享受,我对自己或者自己的创业可能也没有更高要求,也许不会对人生有更进一步的追求。假如没有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也不会反复地审视自己,再从外向内去寻找人生的意义。
一切的一切最终概括起来,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爱,爱自己,爱人,爱事业,爱生活,爱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
相比之下,“被爱”听上去好像是一个难度不大的活动,这个世界上有谁不愿意“被爱”呢?
难道“被爱”还需要去学习?被爱不就是接受爱,还有什么技巧吗?
他人有可能是在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爱我们的,有些甚至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多数情况我们不见得都能愉快地接受爱。
另一种情况就好像我写的《善行一种》(孙宽 | 善行一种) 的例子,“被爱”变成了我们心理上的一种负担,我们总想尽快地把爱“还”回去。这样早已经把“爱”挡在门外,哪可能体会“被爱”的快乐?
能否欣然接纳,愉快地享受并感到幸福,进而自然产生感恩的美好情怀,那简直就是难度更高的生命过程了。
以亲子关系为例,一方面不少子女不愿意接受,也感受不到原生家庭父母淳朴的爱,只注重原生家庭带来的各种不良基因或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一些父母也不愿意接受子女的爱或表达爱的方式,无法承受心理重负。
我们都以为自己是在“爱”,甚至误以为拼命给予和不停地付出就是爱。
然而过度给予别人不需要的,不仅不是爱,很可能是干预另一个生命的成长。
几年前,亲戚中有一对即将成婚的小情侣,女生曾经表达过她欣赏和羡慕国外年轻人,在成家立业观念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希望自己未来能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
而她的准公公婆婆却因此一致认为她不适合他们的儿子,他们更喜欢一大家人都凑在一起的快乐和热闹。小情侣在婚礼前由于男生家庭的过度干预,最终分道扬镳了。
其实女生的准婆婆一直都和她的婆婆一起生活,她的梦想也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自己的空间,能完全主宰自己的生活,只不过她从未能真实地表达自己。
情理上她应该最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渴望有自己的空间,这不过是我们每个人的正常需求而已。然而她在自己儿子的择偶问题上,仍然免不了过度干预,甚至影响年轻人决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她甚至无法忍受准儿媳这种真实想法,即使她们两代人的愿望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一个“受害者”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施害者”。
我们渴望真实表达愿望,实际上我们多数做不到。当别人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我们又常常气急败坏,不愿意也无法接受事实真相。我们多数情况是不愿意放弃对另一个生命的各种干预,不放手掌控或改变他人的各种企图。
爱的时候,我们无法以别人渴望的方式去爱。被爱的时候,我们也不认同“欣然接受被爱也是爱”,总把别人的爱拒千里之外。
细思极恐,假设我们不懂如何接纳“爱”,也不享受“被爱”,所有的“爱”都去哪里有的放矢?
我们自以为投入或付出一生的各种“爱”又有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就好比小情侣的长辈,我们真的爱孩子吗?或者他们懂得如何爱孩子吗?
如果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我们如何教会孩子去无条件地爱?
如何“爱”和“被爱”不只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也成难度极高的情感命题,这道情感命题贯穿了我们所有的亲密关系。
学习如何“爱”与“被爱”,也许值得我们一生不断学习和探讨,而且永无终极答案。
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最后一件是“具有生产力”,或理解为“创造价值的”。
我曾与迪安和罗斯讨论过为什么人生“具有生产力”非常重要,但我也是过了十几年后才慢慢开始理解。
这是关乎生命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生命作为一个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应该对他人和环境,对社会、对世界或我们所在的星球有所贡献。
近处思考,比如为人父母者,至少为社会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放开视野,比如为人师者,至少要为社会教育培养一个有良知的人。
虽然每个独立个体的世界都是完整的,但我们很容易受到暗示,同时也不断对他人产生影响。任何人都无法孤立存在,我们摄取的同时,我们能为他人和这个世界贡献些什么呢?
生命的过程,单纯看就是曾经活过。但曾经“活过”的日子里,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应该是一个不断“生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
无论从创造物质价值还是精神价值的层面,不具有“生产”能力的人,不能算一个完整的或独立的人,而没有“生产”能力的人生则是不完整的人生。
换一种方式说更容易理解,没有“生产能力”的人生,仅仅是一个“消费”的过程,即消耗世界资源、消耗他人或自我消耗的过程。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一位82岁老母亲把加拿大留学回来儿子告上法庭,原因是儿子留学回来7年从未工作过,一边持续啃老,一边还怪罪母亲,埋怨命运不顺。老母亲在患上尿毒症后已经无力照顾48岁的儿子,希望以此敦促儿子去工作,最起码要能自立并结束继续“吸血”的日子。
这则新闻引起国内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也引发一轮探讨教育的核心议题,促使我再一次想起罗斯夫妇和我讨论的这三件事。
不懂得或没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三件事的人,至少不能算一个人格上独立完整的人,这样的人生不只有所缺憾,对于这个世界而言不过是消耗而已。
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重新自我定位。
近处思考:我们是否懂得真正意义上的“爱”和“被爱”? 我们有没有享受过无条件的“爱”?我们是否获得过自己所喜欢的“被爱”?我们可否无条件地爱自己和爱他人?
放开眼界:我们的生命过程是不是一个“具有生产力”和“创造价值”的过程?我们还有哪些自我成长的空间?我们能否为他人、周围环境、所在的社会及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欢迎读者朋友分享自己的看法,让我们进一步讨论和探索人生的各种重要事宜及其各种可能性。
请珍惜原创,尊重作者的劳动,
保护原创作者的权益
法律顾问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唐新波律师
.........................................................
宽余时光阅读推荐
其他文章请添加关注继续浏览
(ID: kuanyushiguang-sky)
孙宽 | 凡是“我做不到”都是我们不想做,自律的人生任何时候开启都不晚
孙宽:原名孙宽余,南京大学文学硕士。曾做过播音主持,经商从教;曾在香港、新西兰、美国、新加坡等地工作和学习;现旅行和自由写作,定居新加坡。2016新年前创办微信公号《宽余时光》,目前已发文300余篇,部分作品曾发表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和国内报刊杂志。
孙宽的私人微信号:
kuanyushiguang
宽余时光公号ID:
kuanyushiguang-sky
识别二维码在此赞赏孙宽,
叩谢!
敬请留下您尊贵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