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 JACS:温和条件下实现稳定的腈基高效转化及碱催化的腈-叠氮点击聚合的建立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4-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三键单体由于其丰富的化学性质,以其制备的聚合物往往含有不饱和键,被广泛应用于光电、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相比于炔(−C≡C−)和异腈(−N≡C),同属于三键单体的腈(−C≡N)类化合物,来源和种类更加丰富,价格也更加低廉,并且有些还作为常用溶剂,例如乙腈等,而且在自然界中发现的腈类化合物也达到120种。但腈的碳氮三键非常稳定,化学性质相对比较惰性。−C≡N直接转变为−C=N−双键在热力学上难以实现,此反应的聚合热ΔH较小,其熵变ΔS为负值,由热力学公式ΔG = ΔH - TΔS可知,整个过程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ΔG增加的过程,这种反应在热力学上较难发生。因此,基于腈类单体的聚合反应条件通常比较苛刻,如高温、微波辅助、氧炔焰封管、过渡金属催化或超强酸介导等,而且所制备的含氮聚合物难以溶解或熔融(如图1A-C)。这些苛刻的反应条件不利于聚合反应的实验操作,而且过渡金属催化的防疫容易在聚合产物中残留痕量金属,对高分子的溶解性以及光电性质产生较大影响,并有可能带来生物毒性,限制了材料的应用,这些因素都极大地限制了腈类单体聚合反应的发展。所以,建立便捷高效、高选择性、条件温和、无过渡金属催化腈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制备含氮功能聚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1. 腈类单体的聚合反应


该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通过活化策略,可以提高三键单体的反应活性。如在炔基邻位引入强吸电子基团(磺酰基、羰基、酯基、卤素等),可以实现炔与叠氮、氨基、羟基、巯基等单体的高效聚合(Aggregate 2023, 4, e350; J. Am. Chem. Soc. 2022, 144, 1672; J. Am. Chem. Soc.2017, 139, 5437; Nat. Commun. 2023, 14, 3524; Chem. Sci. 2023, 14, 10718; Chem. Sci. 2020, 11, 3931; Macromolecules, 2020, 53, 2516; Macromolecules, 2020, 53, 5248; 2019, 52, 4526; Sci. China Chem. 2022, 65, 771; Sci. China: Chem. 2019, 62, 1198; Polym. Chem. 2020, 11, 3075; Polym. Chem. 2020, 11, 2568)。或在炔基邻位引入α-C(sp3)−H键,实现炔基活化C(sp3)−H键的同时,C(sp3)−H也促进炔基的反应(ACS Macro Lett. 2019, 8, 1068; Macromolecules 2024, 57, 122; Macromolecules 2020, 53, 3358.)。


最近,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在氰基邻位引入α-C(sp3)−H键策略,成功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氰基的高效转化,并成功建立了碱催化的腈-叠氮点击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区域规整的功能聚(5-氨基-1,2,3-三唑)(PATAs),如图1D所示。


作者通过对聚合反应条件的系统优化,得出了最的聚合反应条件:(1)对于芳基叠氮单体,可使用价格低廉的NaOH(20 mol%)为催化剂,DMSO/H2O(体积比8:2)为溶剂,单体溶度为0.10 M,室温空气中反应15 min;(2)对于烷基叠氮,则使用t-BuOK为催化剂,DMSO为溶剂,氮气保护下反应12 h。通过系列腈类单体1和叠氮单体2的聚合,验证了该聚合反应的普适性与高效性,所得产物最高重均分子量Mw可高达204000,产率可高达99%(图2A)。通过模型化合物的制备(如图2B和2C)及单体和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的解析和对照,证明该聚合反应具有非常高的区域选择性,聚合产物为聚(5-氨基-1,2,3-三唑)(图3)。所得聚合物在大极性有机溶剂(如DMF、DMSO、DMAc等中具有非常好的溶解性,且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其5%热分解温度Td在262 - 328 °C之间,为其后续的加工与应用提供了保障。


图2.(A)腈-叠氮点击聚合,(B)小分子模型反应,(C)M2与M3单晶结构


图3. 氰基和叠氮单体、模型化合物及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


随后,作者提出了该点击聚合可能的机理,如图4所示。由于氰基的强吸电子性,其α-氢相对比较活泼,在碱存在下极易被去质子化,生成碳负离子(I),该碳负离子可被碱的金属离子(M+)稳定。α-碳负离子反过来又能邻位的氰基共轭从而激活氰基,使其很容易与叠氮基发生[2 + 3]环加成反应,从而选择性地生成1,2,3-三唑-4H-亚胺碳酰离子(II)。随后,II从反应体系中得到一个质子,生成1,2,3-三唑-4H-亚胺(III),并进一步快速异构化为5-氨基-1,2,3-三唑(IV)。重复上述步骤,就能以逐步聚合的方式生成PATAs。


图4、腈-叠氮点击聚合可能的机理


由于该聚合反应非常高效,便利地将具有AIE特性的TPE基元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中,从而赋予聚合物AIE特性,如图5所示。考虑到TPE的P1a2d的AIE性质以及其主链中含有大量的5-氨基-1,2,3-三唑基元,有望用于实现对金属离子的识别。通过对17种金属离子作用,发现该聚合物能实时、特异性、灵敏地识别Fe(III)离子,其检测LOD低至1.205 × 107 M图6


图5. 含TPE的P1a2d的AIE性质


图6. 含TPE的P1a2d对Fe(III)离子的灵敏检测


作者还研究了P1a2d在生物领域的初步应用(图7)。MTT实验显示,当P1a2d的浓度高达128 μM时,HeLa细胞的存活率还几乎保持在100%,说明该聚合物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P1a2d能靶向识别细胞中的溶酶体,与商业染料LysoTracker Red DND-99 (LTR)的共定位率能达到0.81。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摄取机制内吞途径,以及含有许5-氨基-1,2,3-三唑单元的聚合物结构的弱碱性。


图7. P1a2d对溶酶体的靶向成像


由于腈-叠氮点击聚合所得PATA每个重复单元均原位产生伯胺基团,作者通过系统的优化,实现了五氟苯酚活性酯对PATA的后修饰,其接枝率可高达99%。考虑到腈-叠氮点击聚合以及活性酯后修饰都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作者还实现了叠氮、腈、活性酯单体的“一锅、多组分”串联聚合,如图8所示。


图8.(A)活性酯对P1a2a的高效后修饰;(B)腈、叠氮、活性酯单体的“一锅、多组分”串联聚合


该工作以“Efficient Conversion of Inert Nitriles to Multifunctional Poly(5-amino-1,2,3-triazole)s via Regioselective Click Polymerization with Azide Monomers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王佳博士(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秦安军教授和唐本忠院士。其他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田甜硕士、李明照博士生、陈洁博士生、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张荣远博士。相关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epdf/10.1021/jacs.3c12588


相关进展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王欣、王佳和华南理工秦安军:炔基引导的双C(sp³)−H活化聚合制备功能性荧光C(sp³)−C(sp³)键聚合物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 Green Chem.: 基于“榫卯”灵感开发基于CS₂的活化内炔的自发、多组分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 Macromolecules: 室温高效镍络合物催化叠氮-炔点击聚合制备1,5-立构规整聚三唑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秦安军等 J. Polym. Sci.综述:炔类单体的点击聚合制备动态共价聚合物研究进展

华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 ACS Nano:利用氨基-炔点击反应介导的反应疗法协同光热治疗实现增强免疫治疗

唐本忠院士领衔89位学者倾力打造 ACS Nano重磅综述:AIE,生命与健康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 Macromolecules:发展了亲核炔类单体与醛基单体的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团队冯光雪教授、秦安军教授合作《ACS Nano》:一种通用的阳离子化分子工程策略用于光动力治疗细菌感染

华工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 JACS封面文章:首次结合“羟基-炔”和“巯基-烯”点击化学制备序列精确大分子用于高密度信息存储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一种产物立体构型可调控的异腈单体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和秦安军教授等AHM综述: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助力药物学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二氧化碳和芳基内炔单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并原位制得荧光聚合物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基于异腈单体的多组分环化聚合反应制备功能性含氮杂环聚合物

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利用商品化的主客体分子构筑高效室温磷光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绿色单体CO2和炔类单体参与的四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制备区域和立构规整的聚烯胺酯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Adv. Sci.》:二氧化碳基超支化聚炔酯的构筑及选择性多步后修饰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基于内炔的C(sp3)−H活化胺化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新型自发炔-胺点击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在选择性活细胞成像上取得新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综述: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基于C(sp3)−H活化的内炔与醇类单体的新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二氧化碳和炔类单体的新聚合反应并制备了环状碳酸酯基聚合物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实现了“点亮”型的细胞成像和对细胞的原位杀伤

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创新点击反应,奏响聚合物研发新乐章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首次将氧气(O2)作为聚合单体制备功能化聚呋喃
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和唐本忠院士:三键单体二异氰基乙酸酯的单组分聚合反应制备聚咪唑
春色满园关不住,点击聚合绽新花--浙大唐本忠院士、凌君教授和华南理工秦安军教授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羟基-炔”点击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系统评述: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
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唐本忠院士综述:基于三键单体的聚合反应
浙大钱骏教授、香港科大教授唐本忠院士与华南理工秦安军教授: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活体鼠脑穿颅三维成像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开发出基于炔类单体的新型CO2聚合反应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