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批小学生研究苏轼:素质教育更要先求真
清华附小的老师家长及其支持者有一万个理由否认沈艳批评,甚至将批评的声音一概痛斥为“羡慕嫉妒恨”,用攻击异见者的方式来捍卫不太名正言顺的“舒适区”。如果这样,就很遗憾了。
文 | 江玉楼
近日,清华附小的学生利用十一假期完成一批苏轼研究报告,引起人们浓厚兴趣。一开始的传播盛赞此事,誉为素质教育的高级形态,清华附小老师也出面解释研究的动机。紧接着,北大教授沈艳批判这种做法,叩问疑点,成为舆论反转中的最强音,推动社会来反思清华附小现象。
概括沈艳的立场,首先也是承认研究式教学法对小学生素质的重要,没有否认清华附小老师的探索,但认为这批研究的独立性存疑,很多是家长老师的功劳,还有研究的结论过于“成人化”,没有什么价值。沈艳的批评有助于深入评价这件事,炫耀式的研究从来都不受欢迎。
新闻出现反转,已是舆论场的常态。但清华附小这件事的反转,其动力不是来自于相反事实的浮现,而在于人们对这批研究成果的怀疑,以及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是合适小学生。从现有信息分析,更大的可能是大人们左右了苏轼研究,家长相当程度帮孩子完成作业却受到如此轰动的赞美。
倡导素质教育,从来都是政治正确。但具体倡导的方法,具体教育的执行,然后拿出来的成果,因为家长、教师、学生和社会的站位不同,多数时候都是“难得糊涂”,一旦在具体案例上集中,就会“实话直说”。沈艳批评清华附小,被当作戳穿皇帝新装的那个“孩子”,这种情景耐人寻味。
舆论喜好轰动,追逐流行,在清华附小这事上也是一样的。小学生研究苏东坡使用的资料来源于备受诟病的搜索网站,使用的是骗子都能张口就来的“大数据”,研究结论无非是“苏东坡兄弟情深”“多次流放”等——舆论喜欢这些,但作为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似乎有加深的必要。
沈艳直言,清华附小的孩子搞了20多篇研究报告,结论简单到令人发指,看完一本《苏东坡传》就能知道,动用“研究”“大数据”,对孩子的素质似乎并无直接的帮助。研究无禁区,但研究讲究品质。从这点上看,清华附小的这批研究成果尚属幼稚,亟需反思加强。
还要看到,清华附小的事从赞美到批评的剧烈反转,动力来自于人们的求真心态:到底是不是小学生独立完成的?如果是爸爸和老师参与,为什么没有“致谢”?也许研究的过程值得肯定,但研究者的基本德性,更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沈艳如此立论,不能说没有道理。
阐释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与推敲具体研究中的真实性、是否遵守基本规范并不矛盾。沈艳的批评与清华附小老师的辩解,要是能在求真上达成共识,那是最好了。
清华附小有足够的家长资源、教育资源,让这里的学生早早展开比其他学校更高级的素质教育形态,这是学校的等级、家长的阶层等因素决定的。但只说苏轼研究这件事,却不能拿来证明该校的素质教育成绩斐然——沈艳的批评有助于清华附小的师生清醒地认识自己。
当然,清华附小的老师家长及其支持者有一万个理由否认沈艳批评,甚至将批评的声音一概痛斥为“羡慕嫉妒恨”,用攻击异见者的方式来捍卫不太名正言顺的“舒适区”。如果这样,就很遗憾了。研究苏轼是素质教育,指出这种研究的缺陷,也该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总的来说,舆论反转提醒清华附小,与其模仿成人呆板的苏东坡研究,不如给学生讲讲皇帝新装的故事。当老师和家长带领孩子在研究中“放飞自我”时,恰恰走进了现实版的寓言套路。苏轼研究报告编织成“皇帝的新衣”,值得一问:讲真话的孩子去哪了?若没有沈艳式批评,对清华附小的赞美毫无意义。
来源:搜狐号三條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