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航旅纵横搞“社交” 是出卖用户隐私不是创新服务

余言 狐度工作室 2018-10-22

冒着侵犯消费者隐私的风险,把消费者置于可能被骚扰的境地,是不合适的,甚至是违反商业道德的。


文 | 余 言

一款用户众多的、服务于飞行旅客便利出行的航旅纵横APP,这两天意外卷入纷争。

6月11日,一篇《航旅纵横,正在把你的私密信息暴露给陌生人!》引发广泛关注。文章称航旅纵横APP 近日推出“虚拟客舱功能”,该功能支持用户在选座时查看其它同乘乘客个人主页,包括“个人标签”和飞行“热力图”信息。

“个人标签”会结合用户过往飞行记录,为用户提供包括星座、城市、常旅客、爱好及中产阶级等标签选项,“热力图”会显示用户曾飞往的城市。此外,同机乘客可以在选座页面进行群聊,还可以点击用户主页进行私聊。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联想到不久前空姐坐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当时舆论关注的一个重点,正是软件中为乘客添加的各类标签,可能泄露用户隐私,为图谋不轨者提供了某种“指引”。悲剧的余温未散,又一款出行软件在搞这样的社交化尝试,难免会引发用户的不满和质疑。

在舆论质疑升温之后,航旅纵横回应,称开发这个功能的目的是为了在“沉闷单调的客舱之下,帮助大家开启有温度的飞行”。通过“虚拟客舱功能”,搭建起同客舱交流的桥梁,在乘机遇到任何疑问或者困难时随时获得解答,在同行旅客需要帮助时有机会伸以援手。并解释,用户其实是可以关闭自己的所谓轨迹图和标签的,也可以关闭私信功能。现在已将虚拟个人主页设为默认关闭状态。

航旅纵横的设想很美好,就像此前滴滴顺风车的社交化尝试,还一度在各种宣传中主打邂逅、美丽的约会等概念。这种噱头,可能确实也满足了少部分旅客的幻想,可是作为一款面向大众的出行软件,需要尊重绝大多数旅客的需求,尊重所有用户的权益。显然,冒着侵犯消费者隐私的风险,把消费者置于可能被骚扰的境地,是不合适的,甚至是违反商业道德的。

有多少人会为了所谓“有温度的飞行”,而愿意开放自己的隐私信息,被建立一个个人主页供他人观看?而这种信息最终导致的可能结果,是促进旅客之间的帮助和互动,还是增加了骚扰?别忘了,女性乘坐飞机被搭讪、骚扰,本来就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航旅纵横的这个创新,可能为女性乘客增加更多困扰。

消费者使用航旅纵横,潜意识是将之当作出行软件,借此进行社交的需求到底有多少,不知道幕后的央企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是否做过调查。现在企业很流行倡导所谓“互联网思维”,做社交似乎也是风向。无论是做餐饮的、搞出行的,不开发一点社交功能,好像就是跟不上潮流。这种盲目跟风,忘记了“服务用户”才可能有价值的基本原则。不征询用户意见,甚至背着用户就把隐私数据出卖的创新,最终可能伤害用户,企业自己也得不偿失。

从滴滴顺风车到航旅纵横,更多企业应该从中汲取教训。李彦宏此前公开发言:“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相对来说也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可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人对隐私已经越来越敏感,如非必要,没有人愿意出卖隐私。更何况,这些出行软件出卖隐私之后,根本无法给用户带来便利和效率。类似弊多利少的社交化创新,不要也罢。

来源:搜狐号三條出品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凤雅事件 | 教师讨薪 | 美朝峰会

逃离天津 | PUA骗局 | 路虎案

天津落户 | 严书记 | 滴滴顺风车

点击“阅读原文”来搜狐参与更多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