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循环经济来了,零售行业该怎么做?

赵海生 便利网 2022-12-31

简单来说,内循环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不断升级的内需将成为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堪称经济晴雨表的零售行业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挑战。

1

内循环经济时代:内需将成强“磁铁”

内循环经济本质是讲经济转型升级更多建立在内部贸易、内生增长、内部分工和相对完整的内部产业链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

2020年5月,国务院提出了内循环为主的战略。2019年,中国GDP超过了100万亿,中国经济的外向度从2006年的64降到了32。

以上说明其实在十八大以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已经转了一个弯,从外循环为主逐渐变成外循环、内循环双循环。

随着中国实施,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的经济战略。未来,内循环经济将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磁铁,吸引各国和中国“发生关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中国已经越过了房地产的销售高峰,在人口红利也日渐消弥和国际环境面临美国“大国竞争”打压的背景之下,房住不炒和出海消费受国际环境影响可能会下降。
内循环经济将通过不但升级的内需在促进经济发展、确保我国经济独立性、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中扮演前所未有的地位。
2

实现内循环:还需要克服这些矛盾

围绕内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就显示而言,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

(1)厂商抱着刻舟求剑的思考应对变化的市场,导致需求脱节。

《中国经济导报》曾经针对企业家群体做过一项调研,但问及战略方向时。超过30%的企业家的回答是在疫情之后,维持既定战略和目标不变。

实际上,疫情之后,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数字经济的影响,零售渠道,经销体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比如,疫情期间,“到家服务”成为刚需,在这种情况之下以朴朴超市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以及以兴盛优选为代表的社区团购发展势头迅猛。

实际上,社区团购只是近年零售行业结构性巨变的一个缩影。面对这样巨大的变化,那些不能积极拥抱需求以及经销体系、零售业态变化的企业,必然面临需求脱节的问题,从而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2)厂商尚缺乏足够的及时洞察并满足消费者的隐性需求的能力。

内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不断扩大并且升级内需,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虽然我国提出消费升级多年,但很多企业家却抱怨“需求政策萎缩,生意难做。”

“竞争激烈,陷入价格血战。”

陷入上述困境或者窘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企业尚缺乏对消费者隐性需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实现提升供求对接效率,促进内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消费需求可以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如果将消费比作一块海面上的冰山,前者是看得见的,显而易见的需求,如同冰山水面之上的部分。

潜藏在水面之下的,是尚未被发现,但是隐藏在消费者心智中的隐性需求。隐性需求隐蔽性强,甚至有时候连消费者本身也对自己的需求也语焉不详。

乏洞察隐性需求能力的结果是:一方面,面对全球最大内需市场,大量的厂商对隐性需求视而不见,盯着有限的显性需求,在无法实现错误竞争的情况之下,不得不相对狭窄的赛道上展开竞争。

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较为严重,价格成为了唯一的武器,企业的利润薄如刀片,遑论品牌势能的积累和产业升级的完成。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少消费者选择海外购物,正国内有效供给不足情况之下的理性选择。中国居民一年境外购物高达2000亿美元。

(3)创新能力不足。

全要素竞争背景之下,产品是第一竞争要素。不能洞察隐性需求的企业自然很难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大量这类的存在,必然降低经济运行效率。

3

换个活法:内循环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较低的供求连接效率导致一系列负面结果。
在微观层面:厂商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淖,难以获得品牌溢价能力,中小企业面临生存之忧。消费者隐性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得不付出额外付出更多的购物成本选择海外购物。
在宏观层面:中国被迫参与外循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势能较低,处于不利地位。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高度依赖国家分工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一旦国际关系紧张,则面临巨大风险。
内循环经济则是不同于此的另外一条模式和路径:微观层面:厂商不断洞察消费需求,特别是隐性需求。不同的厂商之间围绕不同的隐性需求,展开错位竞争,获取品牌溢价,供求效率。
将内需的扩大和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实现内循环经济的前提是使得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使得供求之间的链接效率更高。
最终实现:洞察新的潜在(隐性)需求——实现品牌溢价——劳动者收入增加(厂商赚了更多的钱,才有能力支付更高的工资)—推动新的消费升级(腰包鼓起来的消费者必将有更多的需求)。
在上述反馈机制之下,必将最终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4

内循环经济来了,零售业该怎么做

内循环经济,零售行业应当更好发挥自身在供求一体化过程中的枢纽作以及流量入口和认知入口的作用。

《连接》一书中,作者施炜教授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营销必须围绕:认知——交易——关系的逻辑来思考。这样,零售业的终端不仅仅是交易的场所,也是建立认知势能和建立关系,提升品牌忠诚度的预设战场。

数字经济背景之下,营销的最大的变化就是竞争从单一要素竞争,进入了全要素竞争时代,营销从三维物流空间,向更多四维、五维甚至更多维度去扩展。

厂商不仅应当努力洞察隐性需求,还应当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以无缝对接的方式满足需求。使消费者所需即所得。内循环经济下,我们应当用全要素竞争的思维,去重新审视现有和新零售渠道的价值。

很多人持有这样的刻板印象: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三分天下的背景之下,零售行业竞争格局稳定,未来新的零售模式不会有太大的机会了。与这种认知相反的是,过去1—2年,正是零售行业变化最为剧烈的一段时间。

(1)传统零售行业迎来新机遇。

我们认为不是,我们对比全球的零售和渠道巨头,核心就是连锁。中国线上渠道做到世界领先,但是线下渠道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水平的原因,鲜有大型连锁集团。特别是,中国尚未出现像好事多COSTA这类模式的线下零售业态。

而当下,信息化快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线下连锁的基础已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内循环经济将给线下零售业态注入新的活力。

以中国的市场空间,一旦线下渠道能够做起来,成长的空间非常巨大。在美国,线下这个赛道,诞生了沃尔玛、好市多这样的万亿体量的公司。

在美国,COSTA的模式的核心是满足中产的需求,替中产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其盈利模式主要靠会员费盈利,而非像沃尔玛这样靠赚差价来赚取利润。

内循环的将带来更大的消费容量,同时,消费分层现象也将更加明显。目前,在永辉、大润发这类满足大众需求等终端业态之外。中国零售行业也有打造中国COSTA的战略机遇已经到来。

(2)直播带货、社区团购这样的新兴渠道将继续出现和演化。

在数字经济背景之下,零售业态的创新速度将较以往显著加快。内循环经济背景之下,消费升级成为大势所趋,供需矛盾将更进一步突出,这种矛盾必然导致新的渠道的出现。

2020年疫情期间,商品不能进社区成为主要的供需矛盾。这种矛盾不仅带火了线上经济,还催生了到家和社区团购等新的零售方式。

疫情之后,虽然到家模式告一段落,但社区团购却加速了模式裂变和整合的速度。2020年5月,社区零售平台十荟团宣布完成了8140万美元C1轮融资。7月,社区电商独角兽兴盛优选也完成了8亿美元的C+轮融资。

同样是在7月,美团正式成立优选事业部,快速推进社区团购业务,不到两个月时间,美团优选已在济南、武汉、广州、佛山四地上线,甚至推出“千城计划”,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进入20个省份。

当本地生活和实物电商的边界逐渐模糊化后,社区团购无疑会侵蚀拼多多的电商基本盘,尤其后者就是以生鲜农产品起家的。对此,拼多多也开始在此领域布局,争夺更大的市场。

当然,社区团购模式本身也在演化之中,未来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最终,还是要看内循环背景之下,其对供求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有多大。

疫情期间,企业纷纷试水直播带货,也不乏一些产品借力这一渠道赚了一笔。但是,这种模式也不少困惑。本质上,直播带货是粉丝经济。

但是,如果这种模式更多只是将流量转化为短期销量或者处理库存的手段,而不能积累足够的品牌势能,这种模式就注定走不长久,因为这和内循环经济背景之下,消费升级大的大趋势相背离的。

社交电商会有更多的新模式出现。线上零售会继续寻求新的创意和突破口。社交电商的模式越来越多样,不仅仅有类似拼多多的帮忙砍价,还会有团长拼团模式、更多的微商平台模式、短视频私域流量即时下定模式等等。

(3)内循环经济将推动零售行业从吸收共性到做足特性演进。

内循环经济的一个深层含义是:不同的经济微观主体要利于本地(区域),找到自身,并且放大自身的优势。

长期以来,以便利店为主的零售终端更多强调了共性,缺乏特性。从而造成了千店一面的状况。实际上,在强化内循环经济的背景之下,便利店完全可以围绕本城市(地区)做出特性。

在突出特性方面,泰国711经验值得学习。泰国711做的有多牛——其已经成为了游客除了普吉岛、看人妖表演之外必去的景点之一。

也许很多消费者对此质疑:711有什么新奇的,不就是小区门口的那个711吗,除了普通的商品,顶多来一点关东煮和水果蔬菜?

在泰国,通过711便利店就能完全感受到泰国的方方面面,小小的便利店成为了了解泰国泰国人的饮食、消费、人情、文化等特点的一扇窗口。

711的特色在于:

1)这里售卖的饮料和甜品明显比世界其他地方丰富,上百种各种品类的牛奶、饮料可以占满N多个冰柜。

2)进而体验到泰国这个热带国家的风土民俗等等。

3)泰国的711有很多旅游(用品)纪念品售卖,很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711已经成为泰国经济的晴雨表之一,更是游客们最爱的地方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的便利店在更多追求了共性,忽视了特性。杭州的十足、北京的便利蜂、上海的可的之间当然有差异,比如在货架同同品类商品的差异上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但是,这种差异更多是厂家之前竞争的结果,是一种被动的差异化。比如买断了某个渠道的终端(比如以北京西站为例。终端货架上只有今麦郎,而看不到康、统的身影)。

泰国711的差异化则是从连锁店本身的角度出发,围绕自身独特的定位来整合供应链资源做足特性。

(4)毛细血管——便利店(各类小店)将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疫情之后,国家出台各类政策,支持小店发展,以实现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目的。

笔者认为,小店经济不仅仅具有保民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营销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内循环背景之下,实现所需即所得,实现供求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小店在这方面扮演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正是这种恒定价值,在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之后,金融资本也开始更多的进入到小店经济中,未来,这一零售业态将在创新中实现更快地发展。

小店是重要的流量入口。未来,小店经济还应摒弃简单卖货思维,瞄准顾客终身价值,去深度经营顾客,变流量为留量。在发展内循环经济中,更好地发挥毛细血管的作用。

--全文完--

往期荐读

>京东押注的见福便利店,到底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深度观察 | 蚂蚁商联,如何赋能连锁超市构筑商品护城河?


添加微信申请入群,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寻求报道
便利网是便利店产业新媒体与服务平台。关注便利店、超市连锁、社区生鲜及创新零售领域,如有报道或者交流意向可加微信Taylor-0910或guodecang。

招贤纳士
便利网招聘行业分析师、商业报道记者,欢迎推荐自荐。工作地点不限,可加微信guodecang。

----------------------------------------

版权与免责声明:便利网刊发文章,除专家、顾问、团队原创外,部分来自全网公开信息,如有异议,请通过后台联系,团队会及时处理。本号刊发原创内容版权归便利网及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摘编、复制等,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