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奇般的命运!国家级的尴尬!后母?司母? | 每周一字

19393月的一天,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殷墟,一位武官村的村民正在田野里刨地。

    突然,“咣”的一声——锄头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



原来是一件青铜器!上面还带着铜锈。

但是这物件太大了,只能看到露出的一小部分。


当晚,这位名叫吴希增的村民找了十几个同村的人继续挖掘。为了防备日本人发现(安阳在1937年11月被日寇占领),快天亮时又用原土封住了洞口。

第二天晚上,挖掘队伍扩大到40多个村民。

到第三个晚上,这才把这个锈迹斑斑的庞然大物全部挖出来。

这件大家伙出土后,被偷偷运回村里头,放在吴希增堂弟吴培文的院中,再用柴草堆积伪装好。

不幸的是——很快就走漏了消息!

有人竟然向当时驻东营飞机场的日本警备队队长黑田荣报告了此事!


黑田荣很快就来了吴培文家,绕着鼎一边转圈一边嘀咕:“宝物!宝物!”


日本人走了,吴培文他们的心也提起来了!

大鼎眼看着就要落入侵华日军之手!

要是再留着鼎,可能连性命都难保!


一番商量后,他们找来了北平的大古董商肖寅卿,打算卖掉!

肖寅卿来看后,出价20万大洋,却要求将大鼎分割成几大块来装箱!


于是,这些农民们就用钢锯、铁锤,趁着夜深人静开始分割!

大鼎非常结实,钢锯、铁锤难以撼动。而且村民们虽然受了20万大洋的诱惑,但毕竟越砸越觉得作孽。

于是,吴培文阻止了大家。

商量的结果,横了一条心——要把大鼎保护起来!


之后,日本人连续派兵进村搜宝。

第一次,日军100多人将吴家大院翻了个底朝天,由于此时大鼎被村民埋入地下,日本人无功而返。

随后,吴培文将大鼎转移到了自家马棚地下。

第二次,日军来了三辆大卡车,一进村,就架起了机关枪,吴培文急急忙忙检查了马棚,又泼了些泔水……

待到天色擦黑,听到了日本人收兵的哨声,吴培文立刻跑回家,直奔西屋马棚!

大鼎还在!谢天谢地!


为防止意外,吴培文花20大洋从古玩商处买了一个青铜器赝品,放在自家炕洞里。

不久,日本兵和伪军又进村了,直扑吴家后院。

他们扒开吴培文的睡炕,抢走了那个青铜器。


吴培文等乡亲为保护国宝,在吴家大院三次转移埋藏地,最终将其埋藏在大院东屋。

但日本人仍旧盯紧了吴培文的行踪。

为了保护大鼎安全,吴培文将大鼎秘密托付给自家兄弟,远离家乡避难。直到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才回到安阳!


1946年6月,当时安阳政府一位陈姓参议员听说了此鼎的事情,他劝吴培文等人把鼎上交给政府。

于是,时任安阳县古物保存委员会主任陈子明和国民政府安阳县县长姚法圃带着一班警察,将大鼎从吴家大院东屋挖了出来。

这一事件登载于当时的《民生报》:“7月11日夜派队并商得驻军X部之协助,至该村掘至终夜,于天明12日早晨将古炉用大马车运县存放古委会内。”

此文中“古炉”即是这只鼎。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件大鼎竟然是震惊世界的重量级国宝!


1948年,大鼎在南京首次展出,轰动了整个南京城!


此鼎是商王祖庚(一说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鼎身纹饰美观庄重,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寓意年丰食足。饕餮传说是贪吃的“吃货”。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中间有一人头被虎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原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大鼎过于沉重,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解放军发现,鼎被转移至南京博物院。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此鼎调往北京。于是,大鼎就一直存于国家博物馆,成为了镇馆之宝,也是镇国之宝。


这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但是,后来又更名为后母戊大方鼎


为什么要改名呢?


我们一起先看看鼎上的文字吧。


    这是鼎内壁所铸的铭文,属于商朝金文。


    我们翻开《说文解篆》,来查下这些字。

    先说“母”。



 《说文解篆》中册第609页:母。

   母:牧也。(母亲养育子女,类似“放牧”。许慎用同音和义近的“牧”来解释“母”,这在文字学中属于“声训”。)

   其实“母”和“女”的差异就一点。


    《说文解篆》中册第606页:女。

    甲金文和小篆的女是个象形字,描绘的是一个女子跪坐着的侧视形象,两手还交叉着。

    甲骨文的女字可以左右反写。

   甲、金文的 “母”字比“女”字多了两点,是因为女人当了妈妈要给孩子哺乳,两点为母乳之象形。小篆的“母”字把两点拉长了,但还保留着象形。


    《说文解篆》上册第58页:戊。

    甲、金文的戊为斧钺之象形,假借为天干第五位。商朝时常用于人名。

      《说文解篆》一书三册,把《说文解字》的540部首重新编排,涵盖《说文解字》所有内容。

   辅以甲骨文、金文,并有现代文注释、拼音等,汲取古文字学研究成果,是进入文字学的钥匙,堪称“学篆宝典”。


    现在,我们再来说说这个最上面的字到底是“司”还是“后”。


    《说文解篆》中册第597页:司。

    甲骨文的“司”字为祀、祠。金文的“司”字为嗣。小篆的司指的是在外为国君掌管政事的官吏。司的字形是“手”形和“口”字的组合。


    《说文解篆》中册第596页:后,继体君也。意思是国君。用于国君的妻子——皇后——是以后的事了。

    此页还特地列举了这个鼎的铭文。


    原来,早期古文“司”“后”同字。

    甲骨文、金文很多字可以正反写——但这下也就麻烦了!


    郭沫若命名为“司母戊鼎”。意思是商王“祭祀母亲”。

    依据是罗振玉曾讲过:“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


    于是,我们的课本中就新增添了一个司母戊方鼎。


    但是,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


    此后出版的《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

    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


      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

”的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同义。

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此鼎正式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该馆,亮相时鼎前的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


央视播出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争论。

有学者认为,“后”字到东周才出现,之前写作“毓”(育字的初文)。因此,“后母戊”的解读是错误的,还应当是司母戊鼎!


孰是?

孰非?


紧接着——更尴尬的事情出现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三个中国举足轻重的博物馆,在展示同一件青铜大鼎(殷墟、文字博物馆为复制品)时,出现了不同的称谓!

位于首都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

而在其出土地——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为“司母戊鼎”。


如此重量级的国宝,名称都不能统一!

堪称国家级的尴尬



  与此相应的还有一个:
司母辛鼎。


  此鼎1976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5号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鼎通高80.1厘米,口长64厘米,宽48厘米。为长方形口,短沿方唇,立耳,直腹平底,柱状空心足。口下四面及转角饰兽面纹,雷纹作地,腰边底饰乳丁,足上部兽面醒目。


  司母辛鼎的主人是商王朝大名鼎鼎的女将军——“妇好”。

 这位名字叫妇好(一说“好”字读“昊”,亦称其为太昊)的女将军是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她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司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她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著名将领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

    其中,在对巴方作战中,妇好率领沚布阵设伏,断巴方军退路,待武丁自东面击溃巴方军,将其驱入伏地,予以歼灭。这是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

    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她还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斗争,竭心尽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和特权,深受武丁宠幸,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时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

    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司(后)母辛”。



    目前这个鼎也对应地改为了“后母辛鼎”。

    但是,因为名气没有后母戊鼎大,因此,关注的自然也就少了。


    “字据说是由夏启的史官在公元前两千年根据既有汉字 “创造的,方法就是把后者反转写,并赋予新的读音。

    这是因为夏王室出身于司空家族,是群司(司空、司徒、司马、司稷等)之一,为了表示子孙后代不敢与皇祖大禹比肩等列,故以的镜像作为自贬一级的称号。

    “子承父业的意思,也有同样意思,符合夏后氏家天下的统治理念。作为帝王称号一共使用了360年。商代甲骨文用


    “后”有多种意思。

    《说文》中说:“继体君也。”是指国君,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也指后夷(上古有穷国的国君)、后辟(君主;帝王)。

  后来,更多的是指帝王的妻子

    如《礼记·曲礼》中说“天子之妃曰后。”《独断下》谓:“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又如:后族(皇后的亲族);后党(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

    作为首领的“后”逐渐采用了“王”、“帝”、“皇”等称谓,而“后”则成了他们妻子的名称。这个演变颇为有趣。

   可见,汉字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其词义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另:

   “后”和“後”这两个字常被混淆。

    
前央视节目主持人毕福剑为号称“九球天后”的台球运动员潘晓婷题词时,把“后”写成了“後”。

    网友戏称四个字竟然写对了一半(玖字只能用于计数时九字的大写)。

    无独有偶,大陆一书法家为台湾某影后题写的“影后”竟然写的是“影後”,足以贻笑大方。
    究其原因,中国大陆在实施简化字的时候,把“後”和“后”合并成一个“后”,而不知正体字本来是两个不同的字。

    《说文解篆》下册第910页:後。

    後:迟也。意思是走路迟缓,引申为落后。

    後的金文从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yāo,小),从suī),是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後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後。

    後字是从后字得声,二者有词源学的关系,后的义素中,也含有先後(继体君)、连接、君主、第一位者等,后字也可以作先後的後用。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也是中华文明的细胞。

汉文字美学——从汉字切入,通向中华文化的殿堂深处……


【名家书评】

汉语史学者 高福生:



“霍者先生雅好汉字研究,积十数年之功,先著成《中华汉文字美学》上、下二巨册,今又出版《说文解篆》三大本,将东汉许慎之《说文解字》重新归类,并附以甲骨文、金文,标注现代音读。方便学篆,功不可没!”



著名学者、国诗家 徐晋如:



“古之治学,音韵必自《切韵》入,文字必自《说文》入,《说文》尤称难治。

霍者先生此著,驭繁如简,深入而浅出,其功犹在王筠《文字蒙求》、陈独秀《小学识字课本》之上,是今人读《说文》、识古篆、培基国学的极佳选择。



      故事后续


2005年,司(后)母戊鼎回归安阳殷墟“省亲”。


已经83岁的吴培文时隔59年终于再次与大鼎见面。

他一眼就认出大鼎来!


分别时兵荒马乱,再见时国富民强。”老人一直觉得,保护了大鼎没有落在日本人手中,是他一生之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那一天,作为大鼎的发现人和保护人,他被特许可以抚摸大鼎。


谁又能想到!

深埋在地下三千多年的大鼎——

命运竟如此辗转!传奇

命名、改名却是如此尴尬



《说文解篆》作者:霍者



自号观世无音,汉字美学布道者,汉文字美学中心创办人,

著有《中华汉文字美学》(上、下册)

《说文解篆》(上、中、下册),

正在编写《中国汉字美学简史》(上、下册)

《32篆心经》。


本栏目:一周一字 霍者与您相约每周五


新浪微博@汉文字美学中心—霍者

微信公号:han-zi-001 (汉文字美学)




霍者“每周一字”往期回顾:


第1期:脱下这件“衣”,你会看到它的小秘密

第2期:饮“食”男女须留意,龙口含珠懂礼仪

第3期:一次车身涂鸦的创作,让你看看“车”的前世今生

第4期:她,竟有卅个神奇别名…… 

第5期:这张特殊的“视力”表,你敢真实测试吗?

第6期:一字之差!诞生南宋王朝最最最尴尬的历史记录!

第7期:惊!奇!四大美女起怪名,如何出嫁费神精!

第8期:吃醋唐朝女 & 今朝姓醋男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微店购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奇般的命运!国家级的尴尬!后母?司母? | 每周一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