镝数 | 教育南飞,下一个高地谁来占领
查找更多教育相关数据,点击图片进入
教育作为一国之本,其格局的变化时刻跟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教育改革从未停止过创新和探索,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教育领域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高校在南方建分校或研究院似乎成为一种流行。
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呢?本期镝数联合腾讯教育用数据带您认识教育界的新发展。
教育南下的趋势逐渐明朗
我国最初的教育版图取决于新中国的建设需要,高等院校的分布多集中于重要的省会城市,等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版图大局已定,形成了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等高校聚集的中心城市,发展出独特的教育文化优势。
从39所985、112所211院校的各省分布就可以大致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版图轮廓。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也一年比一年大,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意味着文件所提到的深圳和青岛两个城市受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这势必会带动教育领域的变化。
实际上,南方的诸多城市在高等教育界已经“声名鹊起”,引进外地高校和研究院的政策和协议都在一步一步筹备和落实。
不得不说,我国的高等教育确实逐渐呈现出南下的趋势。
过去的“教育洼地”
为什么大量的高等院校选择在这些地方建立分校区或者研究院呢?
以深圳为例,我们来看看它过去的教育资源。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深圳长期背负着“高校洼地”的称号:虽然是一线城市,本市却既没有985、211,也没有“双一流”。
深圳现有普通高校数量13所,而且大多数学校建校较晚。深圳本土一开始只有1983年建校的深圳大学,之后2011年成立了南方科技大学,近两年逐渐开始建设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
高校的数量决定了深圳大学生的数量。
从数据上看,不管是在校本专科生数量还是研究生数量,深圳与其他一线城市都差距甚远。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在校研究生数量往往跟该城市高教科研实力相关,在这一点上以深圳为主的一大批南方城市都有着很大的劣势。
要知道,武汉、成都、南京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雄厚的科教实力。
数据显示,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全年实现产值超万亿,成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018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南京也在去年一年中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82家,新增科创型企业数量24000家,同比增长17%。看来,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
示范区的神秘力量
虽然深圳本地大学生人口不多,但相比其他城市,“留深率”却傲视群雄。
据统计,深圳大学城硕博研究生就业“留深率”整体逐年上升。其中哈工大(深圳)最近三年“留深率”平均保持在50%左右;北大深圳研究院2015年“留深率”首次排名第一并超越北京,2016年仍保持第一并进一步提高至32.75%;清华深圳研究院2016年毕业生“留深率”为16%,是历年最高。
深圳大学的毕业生“留深率”更高,自2014年起,连续5年该校毕业生留在深圳就业的比例均在87%以上,2015年最高达到了90.24%,这一定程度与深圳大学的生源大多来自于广东省有关。
快速发展的深圳同样深深吸引着无数外地人才。
2015年到2018年,深圳接收的毕业生数量分别为7.1万、8.09万、10.11和10.8万,人数逐年创新高。
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多地考虑平台和继续学习的机会,因此“大企业”成为主要的去向,而深圳刚好有这个优势。华为、腾讯、中兴通讯、比亚迪、招商银行、平安集团等企业成功的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去处。
仅华为一家企业,就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诸多中国顶尖高校的毕业生。
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更有朝气有活力有闯劲,适合有理想有梦想的年轻人。
大量人才的引进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本地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深圳引进的人才数量还远不够支持当地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个地区要想真正实现科技创新集聚,需要一个生态体系,而这个生态体系中首先要有优秀的大学。为了给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后劲,深圳从未放弃探索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引名校,建新校”成为深圳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策略。迄今为止,深圳已经引进17所外来985,1所211和6所港校,这还不包括已经和深圳签署协议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
资金投入上深圳市也是“毫不手软”。2018年1月,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公开表态要拿出全市财政支出的16%左右的预算作为教育支出。6月,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计划未来10年投入1500亿元,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力争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在校生超过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强市之一。
深圳卯足了劲,志在平地起高楼,从以往的“教育洼地”一跃成为未来的“教育高地”。
无论在什么时候,“教育兴则国家兴”,社会的发展必然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人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教育会因为新高地的崛起而另有一番新风貌。
镝次元数据
Data Editor | 王元阳
Designer | 袁刚
近期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