镝数 | 国际女童日,未来全球1.5亿女童面临童婚
找更多童婚相关数据,点击图片进入
每年的10月11日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女童日,以提醒人们关注身边女童所面临的不平等待遇。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会定期评估她们在教育、医疗、营养、法律和安全方面的待遇。儿基会在一份关于童婚现象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1.5亿名女童沦为童婚的受害者。
全球童婚现象普遍存在
童婚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中广泛存在,即便在公共教育高度普及的今天,世界上仍有许多父母会依照地方习俗、宗教信仰,为未成年的子女包办婚事。而受害者中的绝大多数为未成年女性。
根据儿基会的统计,目前每年全球约有1200万女童在18岁前结婚。如果各国政府不能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禁止童婚,受害女童的数量将在十年内破亿。
当今国际社会,受害女童出现比例最高的地区为贫穷落后的亚撒哈拉(泛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每10名女童中有4人面临童婚。紧随其后的是人口基数庞大的南亚,约1/3。而受西方殖民地文化影响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也不容乐观,高达25%。长期以宗教信仰主导社会的中东和北非,约占17%。即便在发展中国家相对密集的中亚和东欧,受害女童的比例也超过了10%。
男女双方都是童婚受害者
童婚中绝大多数的受害者为女性。女童尚处学龄,却因生育、家务劳动与社会隔离,失去了接受公共教育的机会。而没有知识储备就无法学习职业技能,她们即便在成年之后也无法经济独立,不被家人尊重,很可能要一辈子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下。
即便男女双方的生理因素与社会地位存在很大差别,男童无疑也是童婚的受害者。为了能够尽快挣钱养家,他们通常会放弃进修高等教育,进入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低收入行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因体力下降而无法维持收入,使家庭深陷贫穷。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全球童婚受害者中男童的数量虽远少于女童,却不分地域普遍存在。
根除童婚困难重重
童婚现象在崇尚宗族荣耀的亚洲文化圈普遍存在,比如在晚清或民国时期的旧中国,许多女孩子会在10岁左右嫁人。
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20岁,女18岁,童婚被禁止,属于非法行为。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娶“童养媳”的风俗依然存在。根据学者的统计,中国北方童婚现象不普遍,仅占总婚姻形式的5.5%,而南方的江南吴语区童婚比例平均值为22.5%,在闽西地区则超过了30%。
而地处南亚的印度,自古以来以来就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童婚是印度婚姻文化中的一大特点。而作为世界上最早奉行控制人口增长的国家,虽然印度的法律禁止童婚,但在地理位置偏僻的山区部族里,童婚习俗仍然盛行。
童婚在印度难以根除,除地理因素外,也有错综复杂的宗教及历史因素。许多印度教经典是赞许童婚的。比如,印度教最早的《摩奴法典》告诫父亲要让女儿在8–12岁完婚。《高德姆宗教经》和《拉希沃特衍家庭经》同样教诲父母要在女儿初次月经开始前把婚事定下,否则就是反宗教的罪人。
饱受贫穷的中非和西非地区是世界上童婚率最高的国家。除非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根除童婚很可能需要上百年时间。虽然这些地区近些年的童婚现象和过去相比有所减少,但进展十分缓慢。目前仍有1/4的女童在18岁前结婚,而其中有1/3不足15岁。
2017年的一份联合国报告中指出,由于政府大力推广性别教育和公益事业,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多哥、加纳和卢旺达等非洲国家成果显著,童婚率在25年间下降了40%至60%。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维护女童权利的行列,新制定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将在未来引导家庭和社区摒弃童婚的陋习。
镝次元数据
Data Editor | 夏克狄
近期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