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锁定“儿童风险”!三款知名中药注射剂修改说明书!

健识局 药事网 2022-10-09


药事网全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医生联合集团,医院在职药师、医生一对一在线咨询。看病用药,上药事网!


来源:健识局(ID:jianshiju01)


丹参注射剂被责令修订说明书,多人群禁用,并再次锁定“儿童使用风险”。



国家药监局今天发布公告,要求在8月15日前,相关生产企业对丹参注射剂修订说明书,并在说明书【禁忌】项中,明确下列人群禁用


  • 对本类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 新生儿、婴幼儿、孕妇禁用。

  • 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按照公告,此次需要修改说明书的,包括所有丹参注射剂型,包括丹参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冻干)和丹参滴注液。

  

说明书中须添加“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等警示语;并提示临床医生不得超剂量使用、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丹参注射剂是年市场(销售)规模接近20亿的大品种,目前国家药监局数据库内有76个生产批文,为近50家生产企业所拥有。其中,不乏康恩贝、哈药、正大天晴、正大青春宝等知名企业。

  

更让行业如鲠在喉的现实是,在过去短短15天里,国家药监局连发公告,责令三大知名中药注射剂修改说明书。



不难看出,上述三款中药注射剂,均被国家药监局锁定为“儿童使用高风险”品种。根据2003年以来的严重不良反应监测案例分析,国家药监局此番要求三大中药注射剂品种修改说明书,核心正是明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禁用这些存在较高安全风险的中药注射剂!

  

据健识君的不完全梳理,2005年至今,已有10种常见中药注射剂被责令修订说明书,注明“儿童(新生儿、婴幼儿)禁用/慎用”。



今年年初,“(原)CFDA要求所有中药注射剂禁用于14岁以下儿童”的行业传言一度甚嚣尘上。

  

如今,机构改革“三定”待定,行业传言并未成真。但从国家药监局组建以来,对中药注射剂行业的发文速度,特别是出于安全性评价,责令中药注射剂修订说明书的公告速度看,国家重拳整顿中药注射剂,重塑中药行业格局的决心和路径,已昭然。

  

不难想象,2018年,拥有上千亿市场规模的中药注射剂,将迎来行业“大劫”。

  

“辅助用药”大品种

波及正大天晴、康恩贝等近50家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丹参注射液用于冠心病胸闷及心绞痛。

  

健识君查询药监局官网发现,目前,丹参注射剂【丹参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冻干)、丹参滴注液】共拥有76个生产批文,近50家生产企业,其中不乏正大天晴、康恩贝等知名企业。



事实上,中药注射剂可以说是不良反应报告中的常客。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 2015至2017年三年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五成以上。而丹参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也并不在少数,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丹参注射剂位居不良反应报告事件第三名;2015年,丹参注射剂位居不良反应报告事件第七名。

  

而早在2013年,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丹参注射液先后在多省份发生不良事件,且事发后召回产品不彻底,被勒令全面停产。

  

同时,作为常用的辅助用药,丹参注射液曾进入多地的重点监控目录,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对其一直有较高的关注度。

  

自2009年版医保目录开始,丹参注射液仅限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并有明确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证据的患者。

  

此次被国家药监局责令限期修订说明书,大范围增加安全警示语并列明“新生儿、婴幼儿、孕妇禁用”,说明丹参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风险依然较为“严重”。

  

安全风险高疗效不明确

千亿注射剂市场步步遇阻

  

实际上,中药注射剂拥有非常大的市场。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药注射剂的总规模超过1048亿元。其中,中药注射剂TOP10产品合计销售额超过493亿元,销售额超过40亿元的产品有7个。

  

但,从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被叫停,到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致死事件,再到2017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停止销售山西振东红花注射液及江西青峰喜炎平注射液,并召回涉事的两款中药注射剂… …由于问题不断,对于中药注射剂的争议也就不曾断过。

  

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也在不断收紧,“挤压”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以及医保支付空间。

  

2017年2月,新版医保目录修订公布,中药注射剂的医保限用清单大幅增加,由2009年的6个品种增加到26个,可见国家加大中药注射剂监管力度的决心。

  

而在限制使用下,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额纷纷出现下滑局面。


  

健识君梳理上市药企2017年年报发现,30个规模过亿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中,60%(18个)的产品在2017年销售额出现明显下滑。金陵药业生产的脉络宁注射液, 2017年销售额跌幅高达51.47%,2017年销售规模萎缩至2.31亿;而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的注射用丹参(冻干),2017年销售额也出现明显下滑,达41.82%。

  

对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及有效性频遭质疑的原因,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评价中心毕凤兰曾在文献中指出,“中药注射剂大约80%是在国家实施新药审批办法前开发的品种,当时研发水平和科技条件有限,生产工艺和质量研究不太完善,某些品种临床试验数据支撑力远远不够。”

  

在医保控费的压力下,再加上已逐步提上日程的注射剂再评价工作,2018年,必将是中药注射剂迎来“狂风骤雨”的一年。对于此前曾“畅销”医院多年的中药注射剂,是将“凤凰涅盘”还是终归“一蹶不振”,健识君将持续关注。


编辑:Shirley



END



作为全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药事网现向全国招募互联网药师(兼职),要求为医院在职药师,不限资历,不限人数,欢迎全国医院药学同行加入。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发至邮箱:yjkzhaoning@163.com,标题注明“加入药事网”即可。

长按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 关注药事健康公众号 | 与三甲医院专家一对一咨询


名医讲堂热播!点击图片即可收听


临床招募

《乙肝初治患者临床招募》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招募》

《患者招募 | 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试验》new

更多医生、药师文章

《哪些药品最伤肝》

《再话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谁来保护我们的膝关节》

《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肾损害?》

《吃这4种药,千万别忘了补钙!》new

《为什么门诊很少见到第四代头孢?》new

《出现这些征兆,说明离抑郁症不远了!》new

点击“阅读原文”,专家一对一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