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疫 | 新疫情下的焦虑

邓海波 靠谱心理 2023-05-25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身在北京的你,最近这些天是否有些担心,端午小长假也泡汤了。从最早确诊病例至今已经十余天了,每天关注新闻报道,真是即忧心,又闹心,可能还有点惊心。忧心的是这波疫情小爆发能否控制住,闹心的是对自己的影响会有多大,惊心的是真的怕看到任何和自己可能有关的消息。
和2月份那次疫情大爆发不同的是,这次疫情发源地在北京,而且也许就在我们身边。“身临其境”和“隔岸观火”毕竟还是有所区别的,当然所产生的焦虑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焦虑,普遍认为是不好的体验,它会让你紧张、恐惧、神经过敏、呼吸不畅、甚至身体不适。
然而适度的焦虑却是利大于弊的
以目前的疫情来看,完全不担心的人也是有的,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人出门不带口罩。也许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很有自信,也许是对政府很有信心,但是还是希望他们尊重一下自己和他人,最起码也给病毒一点面子吧。
这么看来,没心没肺的人的确不容易焦虑,但确实也会对身边的其他人带来一些困扰。
所以,适度的焦虑是需要的,这会让我们更有动力去了解病毒,也会让我们更有针对性的保护好自己。
重点要说的是,过度的焦虑,弊端就比较明显了。

如果焦虑让你产生了身体症状,影响到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了,那就需要格外关注了。如果因为害怕感染,连家门都不敢出,任何人都不敢接触,任何室外的物品都不敢碰;如果因为被隔离、封闭管理,忧虑到情绪极度低落或者情绪焦躁激动,那么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了。

为什么会产生过度的焦虑呢?


1. 长期的原因:成长的经历(家人对待世界的方式、父母对自己的过高的要求、安全感和情感的缺失、各种限制自我决断的因素等),当然还和遗传分不开,还有长期的各方面的压力也关系紧密。这些因素形成或者改变了你的性格,容易产生焦虑并持续。


2. 生理上的原因:常常处于恐慌的情景下,自主神经系统工作频繁,肌肉紧张,加上没有处理好产生的焦虑情绪,形成了不良的条件反射。


3. 短期的原因: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比如疫情爆发,以及疫情对生命的影响,和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4. 焦虑持续的原因:性格的缺陷、不良的认知和自我对话、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缺乏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如何调整焦虑的状态呢?



1.学会放松:腹式呼吸、放松训练、冥想、催眠等。


2.管理自我:调整生活节奏,规律生活、健康饮食、坚持锻炼。


3.面对自我:接纳自我,避免过度自我批评和过度追求完美。


4.调节情绪:学会识别情绪、合理表达情绪、释放不良情绪。


5.改变认知行为:单纯逃避和持续对抗焦虑只能加剧恐慌,所以要改变消极的认知和错误的自我对话方式。


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会有专业的公益心理服务(点击查看)帮助到你。
这次疫情的发生,从医学角度看,病毒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全民免疫,和病毒共存。我们现在所做的其实是延缓感染后免疫(感染免疫风险太大)的到来,为疫苗免疫争取时间。
即使没有这次疫情的爆发,也会有其他的灾难发生,从积极的方面看,其实灾难也不全是灾难。每次灾难的发生其实都是在警示我们,比如这次疫情就是告诉我们,人类永远不可能控制改变大自然,只有和平共处才可以让人类得以延续。

正是我们经历了一次次的传染病爆发,国家才建立了现有的公共危机应对模式,它一定不是最完美的,但确实有效,并且在不断完善,这就是我们国家一步步强大的方式。从目前北京的应对方式看,是积极且卓有成效的,这给了民众莫大的信心和力量。
虽然疫情给我们个人带来了很多困扰和不便,但是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停下来审视自己,而不是每天重复匆匆忙忙的工作生活。有时候,停下来只是换一种方式前进而已,关键问题在于你的内心。

很高兴看到,经过我们的帮助,很多人摆脱了焦虑的困扰,找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也找回了笑容。
所以,让我们携起手,共同面对疫情,共同面对焦虑。
毫无疑问,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这些虽然焦虑恐惧却勇往直前的人们!


作者:邓海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

国家注册执业医师(内科、心身医学)

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心理治疗(中级)

沙盘游戏治疗师

编辑:刘祎

*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靠谱心理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微信号:stesschina)联系以获得许可,欢迎分享。


推 荐 阅 读



公益服务 | 病毒无情,公益有爱——12355热线公益心理服务持续开展
防疫 | 疫情期间心理问答汇总
防疫 | 警惕“替代创伤”焦虑 | 谈谈焦虑的那些事儿育儿 | “疫”堂大课之后,孩子应该收获哪些有价值的成长?
防疫 | 在此次疫情中,我们收获了些什么?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在看】吧,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