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冬天,我辞职了!

孙力 律媒智库 2021-09-27

孙 力,黑龙江大学法学本科、法学理论研究生,2010年通过司法考试,2012年考入哈尔滨市道里区法院,2014年至2018年任助审员,2018年至今任法官助理。

初冬,梅不言,雪已至。

黄昏的雪,深切切的,一如我此刻的万般思绪。

这个冬天,我辞职了,舍弃了众人眼中的“铁饭碗”,脱下法袍,放下法槌,一切归零,从心出发。

回想在学校研读法律的那七年,时常会遇到让自己热血沸腾的句子——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从那时起,对法律的热情和信仰便浸入血液,成为我之后选择法官职业的动因。

初入职场,意气风发,对法院和法官有无限憧憬。

在经历了信访办、监察室、民事审判庭、立案庭、商事审判庭的洗礼与淬炼后,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们的办公楼坐落在一片民居之中,若不是门口飘扬的红旗和耸立的石狮子,你不会注意到这还隐藏着一个司法机关。

每天穿梭在这幢大楼里的身影,几乎都是贴地面飞行,相遇时打招呼的话总也听不完整便直奔战场。

堆积如山的案卷,响彻不停的电话,吵闹不休的当事人,脑洞大开的诉求,以及马不停蹄的阅卷、送达、排期、公告、鉴定、约见、调解、开庭、书写法律文书……

想象中的高端大气、光鲜亮丽、知性优雅呢?

好在我是一个乐观的人,一个适应能力强、抗压能力强的人,这种落差并没有让我的理想信念崩塌,反而让我更接地气,能沉下心来重新审视这份工作。

我突然意识到,基层法院的最大优势就是复杂多样的案件类型和诉求五花八门的当事人,既然身处此位,就要把握机会好好磨炼自己。

于是我不再抱怨案件恶心,当事人难缠,而是用心钻研遇到的每一个案件,分析每一个当事人的心理诉求,查法条、找判例,从婚姻家事到侵权纠纷、从合同纠纷到商事纠纷、从劳动争议到物权纠纷,真正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

几年下来,突然发现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上了一个新高度,积累了审判经验的同时,也具备了识人断物的能力、去伪存真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这是八年的法院工作给予我的最宝贵财富。

员额改革以后,我放弃了继续做法官的机会,想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身边的很多人会感慨,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工作?

其实别人看到的,大多是“体制”给与的稳定与体面,对其中的辛酸与无奈却无法感同身受。

最令人沮丧的是,体制之内,能一眼望到底,你完全可以想象的到自己十年二十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对未来没有什么期待,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想换种活法,想去拥抱另一种人生体验。

于是,我辞职了!

虽然前路未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才是最吸引人的,那意味着希望。

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我也知道出来要面临的是什么,角色转变带来的地位、薪酬、稳定的社会关系的落差以及未知领域的全新挑战都是考验,但我想,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迎难而上。

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八年一闪而逝。

这八年是我人生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业,有我的努力和奋斗,亦有我的成功和挫败。

离别之际,唯余感恩。

感恩那些堆积如山的案卷,感恩那些失眠掉发的案情,感恩那些需求另类的当事人,感恩那些磨人心智的困苦……

最重要的是感恩那些不吝赐教无私分享经验的师长,感恩那些真心相对互相扶持的兄弟姐妹。

转变的是职业角色,不变的是对法律的无限热爱与信仰。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相关链接】

武汉封城的前两天,我递交了辞职报告

子非鱼:是的,我辞职了

我不是检察官,我辞职了

更严!离职法官限制期内“四个不得”!江苏镇江法院、司法局合力监管

中央巡视组建议最高法院:完善离职法官从业限制和法官亲属从事律师职业回避等制度

小编微信:lmzk101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