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个小技巧,帮助青年律师提升文章阅读量

曹振华 律媒智库 2023-08-25
左手写作,右手传播
罗振宇说过一段话:“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有两个能力:第一是写作,第二是演讲。”

写作对青年律师的发展至关重要。

写出来好的作品始终是第一位的。

如何传播好自己的文章同样重要。

读者的鼓励、转发、反馈,是作者坚持长期写作的重要动力。

律师是以表达为生的职业,应该多写、善写,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写作本身就是对写作者最好的回馈。

知识在流动中才会有价值,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出来,对的,供朋友参考;错的,自己恰好纠正。

更何况,很多事是无法用对与错简单区分。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发布文章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了,如何传播好文章就成了一件重要的事,传播就是注意力的争夺。

这个时代,是注意力争夺的大时代,而写作,是注意力争夺的最大战场。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能否发挥出最大价值,有个很重要的基石,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那就是传播能力。

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总结了传播好文章10个小技巧供朋友们参考:




01第一步|重点推荐

作者本人不必急着发朋友圈,首先逐个发给曾经转发过你的文章的人,可以真诚邀请他们留言或点评。

刚开始写文章,转发的人是有限的,工作量不大。介绍过案件的朋友很可能二次介绍,转发过文章的朋友很可能再次转发。点到为止,不必强求,朋友圈是私域。

写作是件长期的事,不可能篇篇都是爆款,不可能每篇朋友都认同。


02第二步|私域展示

发到朋友圈。

于作者而言,文字是一种载体,写文章还是希望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认可、喜欢。

但是我们也要深谙传播规律,主动适应微信好友阅读习惯,保持心态平和。

不论你写得好与坏,很多人会因为各种原因看不到你发的朋友圈。我统计过,至今我的文章阅读量最多的一篇3万+,也仅有25%的好友阅读过。

发布之后的前两天可以多发几次,间隔几个小时一次,隔几天再发一次。

每次新发时,隐藏掉原有的发布记录,保持朋友圈的整洁,既可以节约看你朋友圈的朋友的注意力,也可以随时应对点进来翻看的朋友。(为了避免影响经常关注你的同事和亲人、密友、贵人等可以通过标签设置可见范围)


03第三步|小试牛刀

发到几个熟悉的群,收集一下大家的评价,如果评价不太好,或者在与大家的碰撞中意识到文章有明显问题,可以就此打住。

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求阅读的数量,还要关注美誉度。为了传播而传播,没有多大意思。


04第四步|听天由命

发到不太熟悉的群。

总有一些新加入的群,大部分人还不熟悉。错开时间发,每个群只发一次,现实中,有些群会存在重叠的好友,避免每个群在短期内都被你刷屏,引人反感。

当然,不论发到哪个群,要考虑主题的契合度,不同风格的文章有不同的受众,不必每篇文章都发到所有群里去。


05第五步|巧借东风

做律师,明白这两点就不会迷茫:

明白自己本就是一名普通律师;明白中国律师本就是一个普通职业。敬畏自己的专业,尊重他人的专业。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结识一些媒体朋友,比如记者,编辑,一些有影响力的公众号主理人等等。

在第二天,文章质量经受了检验之后。可以考虑发给媒体朋友,争取他们的转发。被转载的可以将转载链接在朋友圈发布一次。

我写的文章曾多次被《律媒智库》《无讼》《熊猫星球》《律菁英》《法聘》《英才苑府》等媒体转发。

大厂意味着关注的人多,大厂转发的文章还可能再次被转发。如果你发现了,可以想办法与对方取得联系,不断扩大自己的媒体朋友圈。

大厂转载、背书固然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还是建议朋友们不要急功近利。

一方面,一定要练好内功,努力写好文章,只有好的文章才更可能得到大平台的转载,才更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另一方面,我们要相信很多大平台背后都有一群关心行业、热爱职业、火眼金睛的人,好的内容自己会长腿,好的作品终将被发现。

我很喜欢无讼写作者计划,他们颁发给月度最佳作者的证书上有一句话:“你写下的,每个字都算数。”言简意深。


06第六步|回应善意

注意与群友的互动。

现在建群越来越容易了,我们的注意力被不断分散,这是我们无法把控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善良以待每一个遇到的人的善良。

每个群背后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相逢是种缘分,线上线下也是可以转化的。

对于他人的点赞、评论及时回复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群礼仪


07第七步|心诚则灵

对每一位转发者表示真诚感谢,可以留言,可以私信。

青年律师的影响力有一个从小变大的过程。

最开始写作的时候,你会发现转发你文章的大部分是同事。

人似乎总是如此,一边总是寄希望于来自更多人的虚幻的认可,对他们太期待;一边总是忽略确定的、真正在意你的人,对他们不够好。

投资你的同事,始终是律师最高效的投资。

同事是我们在职场中最亲的人,千万不要忽略了他们。

总之,任何愿意把你写的文章转到自己的朋友圈的人都是特别值得感谢的。


08第八步|交个朋友

干事业就是寻找同路人。

传播文章需要具备社交思维,交个朋友是种应有的心态,在传播文章的过程中可以主动添加认真互动的人。

长期积累,你会发现朋友圈中喜欢你的人越来越多。

通过验证后,及时查看新添加好友的朋友圈,了解其基本信息,备注好认识的场景,归入相应的标签。


09第九步|知识管理

写作的素材一般都源于生活。

养成知识管理习惯,将办案手记,案例研究,读书心得,生活感悟等及时整理成段、成文。

日常与好友互动过程中,也可以将自己往期文章发给他们。


10第十步|长期传播

在律师这个传统行业中,只要你的思考深入,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会长期有效。
你的朋友圈会不断扩大,总会认识新朋友,加入新的圈子。
好内容永远不会过时。观点不过时的前提下隔一个月,或者更久,有合适的机会依然可以在朋友圈传播往期文章。



小事不小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讲:“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尤难之,故终无难矣。”
之前写的《独立律师成长路上的十个关键词》一文内容有点大,这篇文章写了一件特别小的事。
但是,真的有绝对的小事吗?
众所周知,律师是一个传统行业,何谓传统行业?
其中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有大量的常识。常识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是相伴而不是相悖的。
前几天我在读田涛教授写的《理念·制度·人》一书,书中评价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每一句都是常识,没有任何的创造和创新。
很显然,在这样永恒的常识面前,常识就是真理,对常识的颠覆就是对真理的否定,任何另起炉灶的创新都是不必要的、有害的。
对于律师行业而言,这个行业有章可循,有前辈引路,有方法可以用,有大量的常识需要践行,写作只是其中一种。
写作能力的培养,跟说话、唱歌一样,需要不断练习,刻意练习,先做到流畅、自然,再往上升档。
在执业的前期,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或许不是创新,恰恰是遵从常识。



种瓜得瓜


人种的是什么,收的就是什么。
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认识问题的深度、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写文章这件事上,你永远也不可能准备好。
以最真诚的心将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尽力表达出来即可,如果不够真诚,文章就失了灵魂,手艺再高也是徒有其表。

鲁迅先生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曹雪芹也说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反复雕琢与思考,推敲与修改,才能成为一篇美文。
只有懒得写的律师,没有不会写的律师,只要用心总能写好。
想要更多人看见,想要更多人看上。
文章既要写得好,又要传播好。归根结底,你能深刻理解多少人,你就能拥有多少“粉丝”。

上海段和段(郑州)律师事务所
曹振华律师
2022年11月20日于郑州
律师简介


曹振华

曹振华:上海段和段(郑州)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郑州市律师协会公司法律业务委员会委员


执业领域:公司治理和股权激励、股权设计、民商事争议解决、企业法律顾问



来源|段和段郑州新媒体

【相关链接】

第一次带妈妈去我工作的律所——那个一次次告诉她我在“忙”的地方

为何恋上“青训营”?听他们说……

女律师,是如何被tony老师说服的?

出手了!“北京大律法律咨询”运营中心被责令整改

青年律师敢“秀”善“秀”,才会优秀!

55.56%年收入不足10万 | 2900份问卷“问”出青年律师执业状况和职业发展情况

南京市律师行业团工委成立 | 刘伟任书记,钱朋、权颖智、刘怡含、李倩、杨柳任副书记

律协发声:杜绝律师与法律服务公司“暗箱合作”

警惕被“套路”!律协提醒:防止“三个套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