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法律人的双面生活:白天实习律师,晚上冰激凌师傅

律媒智库 2023-08-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无因管理菲奥娜 Author 晓晖Fiona

犹豫了很久,还是准备写写,当做记录也还行。

众所周知,实习律师的工资很低,但比起医学生倒贴钱规培还算好点儿?如果有家里的支撑和前期的积累,其实也不至于到需要做兼职的地步。

我属于两者都没有,客观层面或许有,主观层面真没有。

原本不需要付房租的生活也随着工作变动和搬家而发生变化。

2022年,我不仅成为了一个贫穷的实习律师,而且成为了一个需要付房租的贫穷实习律师。工资收入直线下降,生活成本直线上升。

不得不说,很久没吃生活的苦,真的会差点吃不下去。

大学的时候,在麦当劳炸过薯条、做过甜品;在五谷鱼粉当过厨师;在托管班当过老师;在OPPO卖过手机;给饿了么做过校园推广……时至今日,想起最苦的时候。竟然还要属我大二那年——周一到周五白天在检察院打工,晚上在麦当劳打工,周六日又背个大包去律所打工,而且还有32.5个学分的课,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在检察院实习的时候,每天推着拖车从案管部到公诉部,再把他们做好台账、登记、派发给各个承办人……看着各位检察官的脸上由于我的出现而变得严肃、焦灼,确实能感受到我拖的这一车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一拖车新案子

作为全国十佳检察院,自然少不了各路记者的采访,我偶尔也会趁着分案子的时候和检察官们聊一聊人生经历、职业规划。每天拖上来十几个案子,最多的就是危险驾驶、还有少量的强奸、吸毒、容留卖淫……依稀记得有位检察官考了各种证,准备“有朝一日出去施展抱负”,但时至今日还经常在该检察院的推文里看到他又办了各种大案要案,价值感拉满,估计组织很难放人。

我经常等没人的时候再下班,既能避开地铁高峰期,又能留在办公室安静看看案卷,搞得未成年检察部的姐总以为我很辛苦(不过可能我确实是很辛苦的?)以至于我毕业好几年,学长还在校友群里说“晓晖同学非常踏实靠谱,山一样的卷宗都能被她订完。”其实我是边看边订啦,看到有意思的案子也会看很久,没注意到下班……

从检察院到麦当劳,也不过是几站地铁的距离。

至今我还记得“甜筒两圈半、新地三圈半、麦旋风四圈半。”

我们店长可以单手打五个甜筒,我不行,顶多三个。

十点打烊,九点钟计算机学院的“打烊三兄弟”就开始洗薯条槽了。披星戴月回到寝室,一天就结束了。

去看守所提审之前拍的

周末我又背着书包开始律师助理的生活,老板是一位精品所有名的高伙,为了方便给我们几个实习生单独搞了一套房子办公,周末我就住在那里。

现在想想,之所以能够去那里实习也是偶然,因为老板去学校给我们演讲,而我刚好在现场向她提了一些问题,因此被记住,然后就去实习了。

现在回想起来,实习的时机有问题,别说我当时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有多少了解,即使现在,也未必了解多少。

跟我一起实习的是三个武大的师姐,都是法学硕士。只有我一个大二的本科生乱入其中,共同点大概在于我们四个都是河南女生。不过人家都是在高考和考研中卷过的,而我是乱入的。

每次开会,老板都会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禁止讨论,形成书面意见。虽然以我当时的知识储备根本就思考不出来什么东西,但说出来的东西还是得到老板的肯定和引导。桌子上、沙发上、地上全都是案件材料,有些存进我云盘里的,现在再看,也未必能参透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股权架构。

偶尔和老板聊天,为她迈入人生另一个阶段感到羡慕,成为投资人使她有了更多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人事物。她一直觉得我应该从事文艺创作,不一定适合做律师。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都想成为有钱有闲的女人,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区别就是,她已经做到了,我还很远。




老板和我聊人生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我在麦当劳做甜品的时候认识一位学日语的同学,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去日本工作生活,如今也去成了。

我闲的时候会跟她聊聊,发现她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执着的人。虽然和顾客会发生一点罕见的争吵,甚至和店里的环境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但心里始终有一杆属于她自己的秤,别人很难动摇。

聊得多了我也觉得应该学点啥,于是就在顾客不要的小票后面写点单词记记,淡季无聊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

时间来到今年,最近还在和朋友说实习的一年是自己最穷的一年。好在我的实习是一份朝九晚五有双休的实习,比起医学生的实习似乎好点儿?(千刀万剐和天打雷劈专业,说不清哪个惨一些哈哈)

原本想做点家教,但这行已经被有闲的男女大学生卷得差不多了,加上我对初高中知识点的遗忘,还是想着不要误人子弟了。

周末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里想着那个律师盗窃的案子,突然有点心酸。

想起我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是14400,就更难受了。

于是我决定出门送外卖,下载了一个美团众包,一共送了三单。

送第一单的时候我甚至给顾客说了一声谢谢,感谢他没有住在让我迷路的地方。

送第二单的时候迷路了,在手机没电的最后一分钟拨打了买家的电话,找到了位置,然后经过买家的耐心解说找到了回家的路。

送第三单的时候快超时了,一个人在路上喝着西北风找不到方向。于是我心一狠,点了取消订单,回到家自己吃了

好在这资本家还算有点人味儿,给我了一个“新手违规消除卡”,免去赔款之责。

被我吃掉的外卖

想想自己平时做那么多交通人损的案子,旁边一辆又一辆渣土车油罐车呼啸而过,总担心自己出车祸,遂作罢。

下午一个人在商场里转圈,随口问了一句DQ招人吗,回家睡了一觉就去试岗了。

白天出入写字楼、迎来送往;晚上进入操作间,帽子一戴。想想这种反差感,竟然还有点刺激。

任何一个做得好的品牌,品控都十分严格。疫情之下,平时看着冷冷清清的一个店面,周内每天的营业额也在四千左右。

冰激凌师傅上线

法律服务也一样,这三年看着是寒冬,倒也未必是所有律师的寒冬。

走得快不一定走得好,走得慢不一定走得差。

我从15岁离开家,一个人承担生活的所有好与不好。

苦难不值得被歌颂,但值得被记住。

工作也未必有价值,但每次体验、思考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二舅不能治好我的精神内耗,只有成长本身是医治自己的良药。

作者:晓晖Fiona

95后、胡思乱想的法律民工

【相关链接】“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在法院实习半年,她有怎样体验?带着痛的成长!律师实习的六点领悟从实习生到专业律师,听蔡全义讲述这八年35岁及以下青年律师占57.31%,他们收入多少?想什么?盼什么?刘宇律师|上海,是青年人的乌托邦方雪:优秀青年律师需要修炼“四项内功”提升“两种思维”55.56%年收入不足10万 | 2900份问卷“问”出青年律师执业状况和职业发展情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