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22年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2022年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2022年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三明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西北政法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含复试名单
西北政法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准考及免试考生名单
西北政法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公布,现场复试!
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李永利当选重庆高院院长

西北政法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什么?

西北政法大学2020年硕博研究生招生、培养取得这些成就

西北政法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

西北政法大学考博之路

来源:西法大研招

2

0

2

2



民商法学

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民商法学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5

所在单位:民商法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程淑娟教授


1

Part One

>>>>

学科专业简介 

PROFILE

民商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调整私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由民法和商法两部分组成,包括民法总则、人格权法、物权法、债与合同法、侵权法、知识产权法、继承法、婚姻法、商法总则、公司法、保险法、破产法、证券法等内容。民商法的内容涉及社会关系中私人生活关系的方方面面,包括民事关系和商事关系中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在部门法学的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中,构成私法的主体性组成部分。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民商法是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众多的法律部门;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民商法发挥着市场经济基本法的作用。

民商法学以民商法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民商法的立法、制度规则解释、历史比较、中外比较、法律思想、价值理念等领域。民商法的研究领域除了法学之外,还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等学科。民商法学是具有悠久传承的世界性法学学科,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形成了完备精微的学科体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民商法学理论学说流派林立,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门值得人以一生精力去探索研究的法学学科。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是西北政法大学重要的法学学科,为陕西省优势学科。本学科所辖民法学、商法学课程,为陕西省精品课程。本学科研究生招生培养历史悠久,培养模式成熟、培养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本学科兼顾了民商法学专业高深的理论性和广阔的实用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本学科所培养的研究生在完成学业后,既有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穷究民商法学理论的浩瀚与微妙的;也有投身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政府机关、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工作中去,在实务工作中发挥民商法学专业的特长的。总之,凡是存在财产、交易、纠纷的地方,就能够找到民商法学专业学生的用武之地。


2

Part Two

>>>>

指导教师 

FACULTY

# 程淑娟

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保险法研究会理事,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物权法、债权法和商法基础理论。代表作有:《论我国国家所有权的性质》(《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全文转载,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商行为:一种类型化的诠释》(《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全文转载);《国家所有权民法保护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主持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事行为制度研究》,主持并完成陕西省社科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

# 张翔

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学院院长,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副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权法、物权法。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海洋的“公物”属性与海域用益物权的制度构建》(《法律科学》2012年第1期);《论家庭身份的私法人格底蕴及其历史演变》(《法律科学》2011年第1期)。专著3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与司法部基金项目各1项。

# 李少伟

三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校私法文化与法典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私法文化、民商法基础理论、债与合同法理论。代表作有:《现代民法文化与中国民法法典化》(法律出版社2016年)、《私法文化:价值诉求与制度构造》(法律出版社2009年)、《权利的人本主义解释》(《法学杂志》2010年第12期)、《私法文化:一种文化语境下的私法研究 》(《政法论丛》 2016年02期)。主持并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7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奖3项,其他科研和教学奖10项。

# 韩松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二级法学研究员,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副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学科首席专家,西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法律科学》主编,西北政法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三农问题咨询专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法律咨询专家,陕西省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其代表性科研成果有:论文:《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中国法学》2012年第1期;《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法学研究》2014年第6期;《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理权能》,《中国法学》2016年第2期。专著《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权及其实现的企业形式》,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物权法所有权编》(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材:《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物权法》(主编),法律出版社,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合同法》(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等。主持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青年项目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第七届、第十届、第十二届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项;第九届、第十一届、第十三届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项;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二项;获得第二届、第四届中国法学会法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两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得钱端升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入选西北政法大学首批长安学者,先后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

# 郭富青

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商法学领域。兼任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有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3篇被收入《中国商法精粹》,出版著作12部。代表作有:《论公司要约收购与反收购中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论文);《从股东绝对主权主义到相对主义公司治理的困境及出路》(论文);《公司权利与权利二元配置论》(专著);《商法技术品格论》(专著)。2017年荣登“中国法学一级学科300位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 车辉

教授,博士,西北政法大学侵权责任法研究所所长,民商法学院商法学教研室主任。兼任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西宁、渭南、三门峡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莲湖区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员;陕西省高院廉政监督员;渭南市政府、省侨联的法律顾问;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先后荣获陕西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西北政法大学教学名师,西北政法大学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称号和荣誉;被“评师网”评为陕西省十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荣登“搜狐教育”全国最受欢迎百佳教授榜。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学、侵权法、担保法理论。主持并完成教育部、省社科、省教育厅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公开出版专著3部;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8部。近5年研究成果代表作有:专著《非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论文《论交通肇事中无名氏死亡赔偿的立法完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9期);《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之因果关系与责任》(《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人责任的立法检讨》(《宁夏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侵权责任法理论与实务》(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 赵林青

教授,法学硕士学位,民法学教研室主任。兼任陕西省民法学会理事、陕西省婚姻法学常务理事,西安市中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汉中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债权法和知识产权法。主持并完成、参与省部级项目及国家项目3项,专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代表作有:《知识产权的利用与保护及法律规制》(专著);《特殊标的物有抵押问题探析》(论文);《滑稽模仿作品的合理性分析》(论文)。

# 孙玉红

教授,法学博士。兼任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3年第四届“陕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侵权法、合同法、人身权法。从事法学教育以来,在《人民日报》、《法学》、《中外法学》、《法律科学》、《河北法学》等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侵权法功能研究》专著一部,获得2011年西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无责赔付”之匡正——法律解释方法的视角》一文,2011年10月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并完成教育部课题、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项目各1项。

# 郭升选

教授,经济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公司纠纷法律对策研究所所长,民事法律诊所负责人。兼任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理事,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榆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西安市国际商会国际商事调解员,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莲湖区法院、碑林区法院、未央区法院、灞桥区法院、长安区法院专家咨询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物权法、公司法、证券法。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代表作:《“公司人格否认”辩》(《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全文转载);《医疗注意义务及过失的认定》(《法律科学》2008年第3期);《论董事竞业在司法中的认定》(《河北法学》2009年第1期);《物权法》(合著,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持校重点教改项目1项,参与陕西省重点教改项目1项,是该项目的主要执笔人、项目总结材料的撰写人。获省级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获校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荣获“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 冯乐坤

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民法总论、物权法、亲属法、继承法研究,已在《法学家》、《法商研究》、《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刊物发表40多篇文章,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行政法学》、《法学文摘》转载10多篇文章,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先后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

# 李康宁

教授,法学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陕西省法学会民法研究会理事,CCTV12“法律讲堂”栏目特邀主讲人,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研究民法基础理论(民法总论、物权、债权)和民法立法技术。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论坛》、《法学教育研究》、《宁夏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其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西北政法大学重点教改项目1项。参加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

# 马宁

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保险法学、破产法学。代表作有:《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批判》(《法学研究》2015年第3期);《保险格式条款内容控制的规范体系》(《中外法学》2015年第5期,该文获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保险法因果关系论》(《中外法学》2013年第4期);《论保险人代位追偿权与被保险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冲突》(《法学家》2013年第2期)。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多项省部级项目。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教育部A类期刊6篇;中国法学会重要法学核心期刊(CLSCI)10篇;法学类CSSCI期刊12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袁震

教授,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者。法国巴黎一大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现为西北政法大学物权与土地制度研究所所长,陕西省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民商事法律问题研究省级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民法研究会不动产法研究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三农”工作咨询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物权法、民法总论、比较民商法学。工作外语为英语、德语、法语。2018年入选陕西省普通高校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以来,在《法律科学》、《河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独著专著《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研究》(42万字)、《农民土地权利论》(31万字)、《我国农村土地地权冲突与协调法律问题研究》(22万字)、《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26万字)四部,参与著作及教材9部,合译译著一部。2008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农业部、中国法学会、陕西省软科学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著作《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研究》获得陕西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民法研究会“佟柔基金会民商法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论文《论物权性耕作经营权之创设》获“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奖”三等奖;著作《我国农村土地地权冲突与协调法律问题研究》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获得中国民法研究会“佟柔基金会民商法学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西安高新区集体土地治理研究”获得陕西省教育厅“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研究》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博士论文和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

# 赵俊劳

副教授,法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基础理论、物权法与债权法。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代表作有:《自然人人格的伦理解读:兼论民法典人文主义的价值起点》(《河北法学》2009年第5期)、《论用益物权的客体及其立法政策选择》(《法律科学》2012年第2期)、《登记对抗立法模式下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生效要件之诠释》(《法律科学》2017年第4期)、《西部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若干问题》(《中国法学》2006年第4期,该文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有因性立法模式下不当得利制度的构造:关于我国不当得利制度适用范围的思考》(《西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经验与超验:论自然人人格要素的双重性质》(《河北法学》2011年第5期)。编写专著教材4部,(其中《物权法》(合编)入选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主持中国法学会研究课题《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与农民权利保护问题研究》(2016年)。

# 赵江红

副教授,法学硕士学位。兼任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人口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民法学、婚姻家庭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亲属法、继承法、比较亲属法与继承法。期间主持并完成省社科项目一项。代表作是: 《家庭保障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7年)(专著);《论夫妻财产制的功能》(论文)(家事法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论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创制》(论文)(当代法学,2001年10期)。主编、参编教材五部。

# 谢晓

副教授,博士在读,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学、医事法学。代表作有:《论患者权利类型》(《法律科学》201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与行政法学》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关于我国构建病人权利保护体系的法律思考》(《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论未成年子女财产权》(《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忠实义务在法国的发展趋势——契约化?》(《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专著《医患法律关系平衡机制研究》(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完成2017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患者权益保护立法研究》;完成校级教改项目《“裁判文书研读”实训教学法研究》(2014年),获西北政法大学教改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陕西省教改优秀成果二等奖(2018年);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师德标兵”(2016年)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2016年)西北政法大学青年教学名师”(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2018年)等荣誉称号。

# 张晓飞

副教授,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民商事判例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合同之债、商法总论及其单行法、中国近代商法史。代表作有:《中国近代商法上妻子的商事能力的法文化分析》(《法律科学》2016年第6期);《社会公共利益视域下的民事责任行使拓展问题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代位权行使效力研究》(《当代法学》2002第3期)。主持并完成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公司资本制度配套改革研究(14SFB50033)一项。出版公司法专著一部,主编公司法、合同法教材各一部。张晓飞副教授还兼任上海市锦天城(西安)律师事务所创始一级合伙人,律师业务专长为政府与企业法律顾问、企业投融资顾问、重大复杂疑难民商事纠纷案件处理。

# 陈凌云

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民商法、亲属法。2007年赴我国台湾地区中正大学法律学系访问。兼任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北政法大学首批长安青年骨干学者,2020年入选陕西省第四届高校杰出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陕西省第三届高校课堂创新大赛二等奖,西北政法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西北政法大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15年陕西省妇联系统调研报告一等奖。代表作有:《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中的伪命题:共同生产经营》,《当代法学》2020年第2期;《论违约方获益之归属》,《法律科学》2018年第4期。《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局限论——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学术交流》2010年第2期);《效率违约遏制论——以完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为线索》(《当代法学》2011年第1期);《离婚诉讼中按揭房屋的权属——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论英美合同法之违约获益赔偿责任》(《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5期);在《家事法研究》和《家事法实务》丛书中发表《论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典化表达》,《生育权的三维解读》等论文。独著:《论英美合同法之违约获益赔偿责任》,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 凤建军

副教授,法学博士,第四届“西北政法大学青年教学名师”,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兼任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上市公司协会新三板企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法、金融法,包括:公司企业法、证券法、信托法、银行法、互联网金融法律等商事金融类法律。代表作有:《公司法学》(副主编)、《企业法学》(副主编)、《破产法学》(副主编)、《金融法教程》等;《公司股东的除名与失权:从概念到规范》(《法律科学》2013年第4期);《追寻对冲基金监管法制路径》(《河北法学》2012年第6期);《防御视角下公司分立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商事法论集》第20卷);《反思问题银行处置措施之“早期干预”》(《财经法学》2018年第4期);《金融合约安全港规则研究》获得中国银行法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二等奖。

# 费煊

副教授,法学硕士学位,荷兰乌特勒支大学LL.M.,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至2015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法学、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代表作:译著《欧洲公司法》([荷]阿德里安·德瑞斯丹教授等著,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破产原因概念的廓清——对我国通行破产原因定义的批评》(《学术界》2010年第4期),《中国与欧洲患者权利保护法比较》(《江淮论坛》2009年第10期),《论公司担保合同的效力》(《西北法律评论》第七卷),《论破产债权的确认》(《西北法律评论》第四卷)。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参与完成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一项,主持完成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一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项。

# 朱启莉

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民法学。代表作有《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情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当代法学》201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全文转载)、《知识产权法引入惩罚性赔偿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中“免予赔偿”规则的重新设定》(《河北法学》2013年第8期)。主持中国法学会、省社科、省教育厅、省社科联项目以及民政部横向课题多项。

# 郝佳

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法、婚姻家庭法、妇女人权。兼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在《法学前沿》(‘英文’)、《妇女研究论丛》、《西北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参编教材两部。获国家级奖励一项(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和省部级奖励两项。

# 马钰凤

副教授,法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2013-2014年)。兼任中国法学会婚姻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秘书长,西北政法大学妇女与家事法律研究所执行所长,陕西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西北政法大学基地秘书长。代表作:《家庭暴力司法干预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省为例》(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我国遗产债务清偿顺序之重构》(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论“表决权穿越”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引入路径》(求索2012年,《新华文摘》部分转摘)、《我国内地监护监督立法之审思——以港、澳、台三法域监护监督立法之评介为视角》(社会科学家2012年)、《从家庭的变化看我国家庭法的发展与局限》(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人大复印资料部分转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共9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

# 王丽美

副教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民法研究会理事、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在《法学杂志》《湖南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目前主持教育部、司法部、陕西省社科项目各1项。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等校级及校级以上荣誉称号。自2017年创办“西法大晨星读书会”,坚持定期带领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品读经典书目、精读优秀论文、剖析典型案例等,受到读书会学生的一致好评。

# 肖新喜

副教授,法学博士。在《中国法学》《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中国民族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发表论文先后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学文摘》《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等转载转摘。出版专著一部。论文曾获中国法学会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三等奖。学术兼职有: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 程锦

副教授,法学博士,长期从事军事立法论证、法律修订、法律释义编写等工作,承担军事法规制度体系研究等任务。现研究方向为企业合规体系构建。

# 党海娟

法学博士,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商法、公司法。在《民商法论丛》《河北法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刘卫锋

法学博士,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国际法等。兼任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破产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长安区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另,担任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秘书。在《金融法苑》《理论月刊》《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国际经济法学刊》《中国流通经济》《月旦民商法》等国内期刊和《韩国法学研究》《韩国法学论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曾获2013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以及荣获西北政法大学“2018-2019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 高丰美

法学博士,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德国波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最高人民法院青年挂职学者,中国法学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课题组成员,现任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西安市民政智库专家,西安市民政局收养评估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婚姻家庭法和比较法,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 国瀚文

法学博士,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最高人民法院青年挂职学者,韩国国立忠北大学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陕西省法学会市场监管法制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竞争法学、商法学、数据法学、数据合规等法学交叉学科方向。在中国、韩国核心期刊、学术会议发表多篇论文。


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6

所在单位:民商法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董少谋教授


1

Part One

>>>>

学科专业简介 

PROFILE

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民事诉讼运行的一门应用型法学二级学科。包括民事诉讼法、强制执行法、仲裁法、民事司法制度、律师和公证制度以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内容。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法律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民事诉讼运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民事诉讼法学,从程序法的基本定位出发,涵盖领域较为广泛,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务操作性。民事诉讼法学专业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民商事实体法律制度和民商事程序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能够熟练从事各项民商事法律实务工作。因此,除了系统学习和研究相关法学知识和理论之外,还要特别关注动态的民事司法实践过程,从而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法律教学、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本学科是陕西省优势学科,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并重,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仲裁、律师、公证及众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而广泛的合作关系,为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目前开设有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外国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司法制度学、律师与公证学、民事证据学、民事强制执行法学、港澳台民事诉讼法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等专业课程,同时兼顾了法学理论、民商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相关课程。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法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有实际的实务操作能力,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法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

Part Two

>>>>

指导教师 

FACULTY


# 董少谋

教授,民事诉讼法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民事诉讼法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仲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仲裁法研究会仲裁规则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法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民事强制执行制度、仲裁规则。代表作有:法律出版社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民事诉讼法学》和《民事强制执行法学》,《民事强制执行法论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执行程序中案外人之救济途径》(《中国法学》2009年第5期);《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审查确认机制探究》(《法学杂志》2009年第11期)。

# 韩红俊

教授,博士,民事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兼研究生导师组副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学。代表作有:《论适时审判请求权》(《法律科学》2011年第5期);《释明义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

# 李政

教授,博士,民事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法律职业道德、ADR理论与实务。代表作有:《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探源》(《法律科学》2000年第6期);《提高法律人职业素质的制度保障》(《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研究:基于美国调解程序和效力的启示》(《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5期);《关于新修订民事诉讼法“先行调解”的若干探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法院收集调查证据探析》(韩国忠北大学《法学研究》第25卷,2014);“明确角色定位 强化系统思维”载2016、8、9《人民法院报》第二版。《法律职业道德》(主编,法律出版社2017年);《仲裁法实训教程》(合编法律出版社2017年);《民事诉讼法学》(参编,法律出版社2017年第三版);《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参编,法律出版社出版2019年)。

# 李军

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中国司法制度、法律诊所教育。代表作有:《中国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17年);《对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思考》(《理论导刊》2005年5期);《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律援助》(《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4期)。

# 易萍

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仲裁法学。代表作有:《证据的客观性质疑》(《法律科学》2001年第4期);《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反省与完善》(《山东法学》1999年第6期)。

# 张西安

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民事强制执行法学。代表作有:《俄罗斯联邦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法》(译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论计算机证据的几个问题》(《人民法院报》2000年11月7日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

# 徐秋菊

副教授,学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民事证据法学。代表作有:《仲裁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民事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

# 李红

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公证制度与实务。代表作有:《公证制度与实务理论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公证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思考》(《中国公证》2009年第9期)。法律出版社《律师公证实训教程》2018年1月。

# 薛少峰

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律师制度与实务、中国司法制度,诊所法律教育。代表作有:《律师公证实训教程》(法律出版社2018年);《农村法律诊所教学手册》(法律出版社2011年);《中国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17年)。

#  百晓锋

副教授,博士,民商法学院教学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民事强制执行法、非诉纠纷解决。代表作有:《论案外人异议之诉的程序构造》(《清华法学》2010年第3期);《新民诉法第247条与面临十字路口的司法拍卖改革》(《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 司法制度》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

# 谢鹏远

副教授,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民事强制执行法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代表作有:《比较强制执行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我国地方法院小额诉讼程序设计差异性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年第5期);《韩国小额诉讼制度现况及对我国的启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人权》2021年第3期要目
“京师刑科论道”启动仪式暨第一期活动成功举办
《刑事审判参考》第128辑目录(附案例要旨)
2021年商法学研究会“中青年优秀商法学论文”一等奖获得者访谈
李自民被查!桂阳警方通报!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在香港暂停交易!
河南新任免一批干部
计算法学研讨会暨CCF计算法学行业分会成立大会将在深圳举行
天津大学法学院承办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第十三届“创新与法治”论坛暨天津市法学会科技法学分会2021年年会
又一位法律人即将成为正部级领导干部!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又一所新的法学院成立啦!
32人因学术不端,被通报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项百余万名法律人参与的1500万大项目发布公告,历史梳理发布!
合肥工业大学拟增设目录外二级学科“环境资源法律与政策”硕博点公示
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公布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可用计划的通知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489人!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965人

官方发文:支持这3所大学进“双一流”!

滨州医学院拟增设2个硕士点,青岛大学拟增设1个!

温州大学拟增设交叉学科“华侨华人学”、目录外二级学科“学习科学”公示

重磅!又一所新大学要来了

医药类高校并入理工大学?官方回应了

考博之路2021年9月推文汇总

问津学术圈2021年9月推文汇总

问津学术2021年9月推文汇总

全国25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启动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赶快报名!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2年春季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免学费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方案
北京大学规定:要么给钱,要么停招一年!
华南师范大学拟增设2个博士点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22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拟增设交叉学科“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硕博点公示

北京市公安局表态

听说节后你想挣钱,而且想挣大钱!

又一位共和国院士离我们而去,张先生千古!

江苏省2022年名校优生选调工作公告,600任,面向85所高校!

436篇问题论文被查!作者包括“985”教授、博导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2022年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五院四系,最盛产“院长”的法学院

又一省法考客观题考试延期举行!

十一结婚周“份子钱”你随多少?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2022年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欧爱民院长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法律人的语言

研究生被录取后放导师鸽子,学校要上报教育部失信名单取消其推免资格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北京理工大学通报
论文写作的三重检阅、三维标准和十五个误区
《知识产权》2021年第9期要目
中外商法论坛第七期邀请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第二届韩德培法学奖拟获奖名单公布,2人各获20万奖励!
关于开展广西经济法学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原司法部部长傅政华接受审查调查!
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接收推免生复试须知
“研”要贯穿研究生的一生——许中缘院长在法学院2021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白建军教授在法学院教工大会上的退休感言:我的快乐退休生活
北京理工大学通报
国庆长假闲聊群
今日必做!
博士研究生的补助标准早该涨了,已多年为低收入水平!
2021年法考的2则紧急提示!
中国教育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
假期出行,这些地方需要提供核酸证明
教育部这一机构首次公开发文,网友:支持!
北华大学、云南师范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四川警察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民事诉讼没被告人住所信息咋办?法院帮你查!刚刚,河南高院下发通知
关于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合格分数线等事宜的公告
未经审批私自返校,985高校5名学生被处分!
2021法考上海考区防疫告知书来了!需要提供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段文龙同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检察官的公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2022年法律硕士推免生复试名单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 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叶廷芳先生逝世
一楼业主从不使用电梯,能拒交电梯维修费吗?

教授捐1亿元奖励:我和家人花是浪费

闹市灯箱上惊现女尸!警方通报

情况说明!一名在校生不幸离世

一男子突然侵入铁路线路,被撞身亡

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哈尔滨学院2021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硕士)公告,60人

一地拟设立“育儿假”:3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每年各享假期10天→

关于推荐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的通知

宣言: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

天津任免一批干部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特别提醒

2022年上海市金山区选调公告引发热议!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法治论坛议程发布

广西召开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联席会议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座谈会研究高校“双一流”创建工作

湖南师范大学、贺州学院、西安培华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付费课程、精选小说、精选漫画、测评测算

赶快扫码一码获取吧

VIP来了!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有用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