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之一、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邢福义先生

沉痛悼念邢福义先生

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因病于2023年2月6日中午12时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邢福义先生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海南乐东。1954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专修科,1956年毕业留校。1983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被聘为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1999年创立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并任系主任。2000年至2012年,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曾当选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汉语学报》主编,曾担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
邢福义先生毕生致力于汉语语言学研究,主攻现代汉语语法学,也研究逻辑、修辞、方言、文化语言学、国学及其他问题,并在上述领域尤其是现代汉语语法领域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独著、合著、主编各种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包括《汉语语法学》《汉语复句研究》《词类辨难》《文化语言学》《全球华语语法》等,主要成果结集为十二卷本、共计近600万字的《邢福义文集》。曾四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三次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还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国图书奖、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多部研究成果被翻译成英、俄、法、日、韩等多种文字。被学界誉为“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首届荆楚社科名家”和“华大卓越教授奖”等。
邢福义先生的逝世是中国语言学界的重大损失!
本刊特转载邢福义先生发表在《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的文章《小句中枢说》,以表达我们对邢福义先生的深切哀悼!


小句中枢说

邢福义



一 本文小句之所指


本文的“小句”主要指单句,也包括结构上相当于或大体相当于单句的分句。本文把充当句子成分的主谓短语排除在小句之外。理由是:第一,主谓短语既然已经充当句子成分,它就失去了“句”的性质和功能,就不再是“句”。第二,能够成句的构件语法单位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词;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其他短语。因此,不好只把充当成分的主谓短语当成小句,否则,容易导致一个结论:只有主谓短语跟“句”有联系,其他短语跟“句”没有联系。


汉语语法系统中有各类各级语法实体。包括:1.语素;2.词;3.短语;4.小句;5.复句;6.句群;7.句子语气。语法实体分两大类:一大类是语法单位,表现为或长或短的音节。语法单位包括前六种语法实体,其中语素、词和短语是构件语法单位,小句、复句和句群是表述语法单位。另一大类是句子语气。句子语气不表现为音节,它跟特定句调相联系,使小句得以成立,是致句实体。跟作为语法单位的其他实体相比较,句子语气是不可切分的实体,没有书面语形式的实体。


汉语语法规则,表现在各类各级语法实体的“构成”和“组合”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法实体的“构成”规则,另一方面是语法实体的“组合”规则。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往往可能是相同事实的两个不同着眼点。比方,假如Z语法实体由a b实体所构成,那么,如果以Z为着眼点,考察Z如何由a b所构成,这便是Z的构成规则问题;假如a和b组合成Z,考察的着眼点是a如何同b组合成Z,或者是b如何同a组合成Z,这便是a b之间的组合规则问题。


小句是最小的具有表述性和独立性的语法单位。它是七种语法实体中的一种实体,是六种语法单位中的一种语法单位。


这种语法单位具有表述性。一个小句能够表明说话的一个意旨。“意旨”不一定都表现为判断,但都跟判断存在着某种联系。比如:“你很认真。”“你好认真!”“你认真点!”“你认真吗?”——基本构件都是“你”和“认真”,但说话意旨有所不同。第一句表明一个陈述,是直接表示一个判断;第二句表明一个感慨,是以一个直接判断为基础表示对事实的慨叹;第三句提出一个要求,不是对事实的判断,但潜在地或间接地跟“你不够认真”“你是应该认真的”之类判断相联系;第四句提出一个疑问,更不是对事实的判断,但潜在地或间接地跟“你可能是不认真的”之类判断相联系。


这种语法单位是最小的但具有独立性的表述语法单位。在具有表述性的语法单位中,跟复句和句群相对而言,小句是最小的。复句也好,句群也好,起码包含两个小句。例如:“他站在这异乡的街上,他的心却回到家乡去了。”(柳青《梁生宝买稻种》)“他为什么不进旅馆去呢?难道所有的旅馆都客满了吗?”(同上)前一例是复句,包含两个小句,它们都是分句;后一例是句群,包含两个小句,它们都是单句。但是,另一方面,一个小句不被包含在另一个小句之中,充当分句的小句与小句之间也不存在包含被包含的关系。


这种语法单位带有特定的句子语气。包括陈述、感叹、祈使、疑问等语气。即使是充当分句的小句,它们在复句里面也各有自己的语气。例如:“你是田家的媳妇,我就不是田家的媳妇吗?”(孙健忠《城角》)就是“陈述语气+疑问语气”。


顺带指出:小句是“句”,复句也是“句”。但是,“句子”这个概念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有时统指所有的句,这是广义用法;有时只指小句,这是狭义用法。



二 小句地位之考察


在由各类各级语法实体所构成的汉语语法系统中,小句居于中枢地位。考察一种语法实体在整个语法系统中是否居于中枢地位,起码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条件。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条件的考察,小句的中枢地位可以得到认定。


〔条件一〕某种语法实体,在各种语法实体中,所具备的各种语法因素是否最为齐全?


小句最符合这一条件。一方面,就构成基础而言,小句既包含词和短语,又带有句子语气。另一方面,就构成结果而言,小句既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异结构,又包含各种各样的语用因素,而且,它所反映的各个方面的语法规律实际上就是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律。


再看其他语法实体:首先,句子语气不包含词和短语,词和短语不包含句子语气。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它们在包含语法因素的种类上无法跟小句相比拟。其次,复句和句群的构成基础是小句。它们只是包含“句”,却不能像小句那样直接包含除了某些句间关系词语之外的各种各样的语法因素。因此,比较地说,还是小句所包含的语法因素最为齐备。


〔条件二〕某种语法实体,是否处于“联络中心”的位置,跟其他语法实体都有直接联系?


只有小句具备这一条件。在说话方式上,小句同语气相联系;在内部构件上,小句同词和短语相联系;在外部组合上,小句同复句和句群相联系。


再看其他语法实体:首先,就复句、句群而言,它们同句子语气和联系建立在小句同语气发生联系的基础之上。小句同句子语气的联系才是基本联系。其次,就词和短语而言,它们同句子语气没有联系。词或短语一带上句子语气便成为小句,而在小句里词或短语只有构件单位的资格。再次,就词和短语同复句和句群的联系而言,它们之间顶多只有间接的联系。词也好,短语也好,它们首先要带上句子语气形成小句,然后才有可能产生复句或句群。


〔条件三〕某种语法实体,对于其他语法实体是否都有“控他性”,为其他语法实体所从属或依托?


只有小句,能够控制和约束其他所有语法实体,成为其他所有语法实体所从属所依托的语法实体。小句控他性简析:


(一)句子语气,粘附于小句。


准确点说,句子语气粘附于小句直接构件,从而形成小句。比如“他当了科长”是小句直接构件,陈述语气或疑问语气若粘附于这个构件,就会形成陈述句或疑问句:“他当了科长。”“他当了科长?”如果“他”和“当了科长”都被当做小句直接构件,分别粘附上疑问语气,就会形成两个疑问句:“他?”“当了科长?”没有小句,语气无所依托。


(二)复句和句群,依赖于小句。


复句由小句和小句联结而成。复句的成立,依赖于小句的成立。比如:“*数百个工程师在这股强大动力的推动下,一个新型的汽车制造厂终于胜利投产了。”这个病例通常被说成“中途易辙”或“另起炉灶”。只有组成复句的各个小句都构造好了,整个复句才没有问题。


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群”中的“句”,可能是以单句身份出现的小句,也可能是由小句以分句身份联结而成的复句。即可能有“单句+单句”“单句+复句”“复句+复句”等等形式。但是,无论如何,句群总是以小句作为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没有小句,固然没有复句,也不会有句群。


(三)词,受控于小句。


词可以属于词汇系统,独立存在于句子之外。词典中的词,可以只解释其意义而不管句子。但是,作为语法单位的词,属于语法系统。由于汉语的词缺乏形态变化,语法系统中的词只有在小句的控制约束之下才能明确显示其语法特性和语法职能,才能发挥特定的语法作用。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论证。这里只提两点。


第一,词性的句规约。——“入句显类”和“入句变类”,都是词性句规约的重要表现。例如:


(1)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人类正在走向互相了解,走向互相尊重。(边震遐《化剑为犁》)


(2)甭林黛玉了,你班主任说你全面发展……(王益山等《走出黄昏》)


例(1),“标志”有两个词性。前头的“标志”出现在宾语部分里,受“一个”修饰,这一语法环境把它规约为名词;后头的“标志”出现在谓语部分里,带“着”,又带宾语,这一语法环境把它规约为动词。这是“入句显类”。例(2),“林黛玉”本来是名词,“甭X了”的格式强制它临时变成了动词。这是“入句变类”。


第二,功能的句规约。——撇开显类变类的问题不说,凡词入句,其语法功能总要受到句法位置、句法环境的规约。学者们承认,汉语里词的组合能力是词的语法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学者们又承认,汉语里动词既可以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也可以充当主语宾语或主语中心宾语中心。如果把这两点联系起来考察,就可以明显看到存在“句规约”的问题。比方说:谓语位置对动词的规约是自由宽松的,主语宾语位置对动词的规约则是严紧的,使动词受到很大束缚的。例如“演奏”,虽然用作谓语用作宾语都仍然是动词:“张先生演奏”(作谓语,可以带上宾语:张先生演奏古曲),“张先生指挥演奏”(作宾语,也可以带上宾语:张先生指挥演奏古曲);但是,用在谓语位置上时可以出现“正在演奏、没有演奏、演奏不演奏”等形式,用到“指挥”后头作宾语之后却不能再出现这些形式。可见,句规约的不同,决定了词在使用上的自由与不自由。


(四)短语,从属于小句。


在结构上,短语的结构类型全部为小句的结构类型所包容。分析小句,可以得到短语结构的所有类型;分析短语,却得不到小句结构的所有类型。参看下一节里“包容律”的有关论述。


在使用上,短语的具体组合为造句的具体需要所决定。绝大多数的短语,都是自由短语。它们具有组合的临时性和可变性。就是说,这样那样的短语,它们究竟由哪个结构成分跟哪个结构成分组合而成,完全取决于小句表述意旨的临时需要,相当灵活。比方,单独说“跑钱”“跑票”,听起来也许一下子不大明白,但如果出现在这样的小句之中:“我这几天要X,(哪有心思跟你们聊天!)”意思就明确了。


在语义上,短语的语义内涵为小句的结构格局所显示。比如“跑电”,只有一种结构关系(动宾),但有两种语义内涵。“小心,这根线跑电!”主语是“这根线”,跑电是走电/漏电。“我这几天要跑电!供电局的关系能不理顺?”主语是“我”,跑电是为弄到电而奔跑。



三 从小句三律看小句


小句有三律:成活律、包容律和联结律。就小句的形成和生效而言,小句存在成活律;就小句同短语和词的关系而言,小句存在包容律;就小句同复句句群的关系而言,小句存在联结律。考察小句三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小句的中枢地位。


3.1小句成活律


居于汉语语法系统中枢地位的小句,在构成和使用中存在能否成活的问题。小句成活律,揭示小句成型和生效的必要条件。基本规律有二。


成活律一:句子语气+可成句构件语法单位=小句成型。


成活律二:句子语气+可成句构件语法单位+意旨的有效表述=小句生效。


1.关于成活律一。


小句的成型,有两个方面的必要条件,二者不可或缺。


A.句子语气。有了句子语气,小句才能成立;有了不同的句子语气,小句才能形成各种各样的语气类型。比方:|又看到一个亮点|——没有句子语气,这只是可成句的构件语法单位,还不成为小句。假若甲告诉乙一个事实:“又看到一个亮点。”这时这个语法单位带上了陈述语气(有相应的语调),才形成了属于陈述句的一个小句。


B.可成句的构件语法单位。指的是:具有能够反映一个“意旨”的潜力的词或短语。一个词,如果具有这种潜力,只要有表述的需要,就可以同特定的句子语气相结合,形成小句,即“单词句”。同样,一个短语,如果具有这种潜力,在有表述需要的时候,可以同特定的句子语气相结合,形成小句。由短语构成的小句包含各种各样的结构关系。有的构件语法单位不具有成句的潜力,比如“加以”“和”“吗”这样的词,由于它们很难单独跟某一“意旨”联系起来,因而很难同特定语气相结合形成小句。


2.关于成活律二。


小句的生效,还需要第三个必要条件:意旨的有效表述。成型的句子,不一定是能够成活的句子。有的句子,已经成型,但如果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便会失效,成为病句。


意旨的有效表述,是指通过所用的小句有效地把说话的意旨或意图表述出来。这需要顾及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方面是小句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应该具备的成分不可缺少;成分之间配搭得当;语法手段使用正确。另一个方面是小句的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语境,包括对话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在许多情况下,语境可以弥补小句内部因素的不足。有的小句,孤立看成分不齐备,但有了语境的补足便可以成活。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举例。


表述是否有效,跟希望取得的效果有关。把话说得清楚而准确,这固然是有效的;为了让对方摸不着头脑,有意把话说得模糊含混,这也是有效的。


3.2小句包容律


从结构关系的联系看,不管是短语还是复合式合成词,其结构关系都为小句所包容。小句包容律,揭示小句对“短语—合成词”的包容关系。包容律表明“小句—短语—合成词”为什么结构关系基本一致,同时也表明“短语—合成词”的结构关系可以认为是小句结构关系的投影。基本规律有二。


包容律一:小句-句子特有因素=短语。


包容律二:小句-句子特有因素-短语常备因素=合成词。


1.关于包容律一。


小句,除了包容短语所具备的种种结构,还带有“句子特有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A.句子语气。


从小句得出短语,首先要减去句子语气。这里有两个前提:第一,假设小句的直接构件是短语。如果小句的直接构件是词,减去小句语气之后得出的自然不会是短语。第二,假设构件语法单位和句子语气是可以分离的。就实际情况而言,一个构件语法单位(不管是短语还是词)只要单独从口头上念出来,就会带上某种语气。一般是陈述语气。所谓减去句子语气,是从理论上说的。当我们把某语法单位作为一个短语来分析的时候,我们已经撇开了这个短语念出来时所带的语气。


还须要指出:第一,减去句子语气,包括减去显示和强调某种语气的语气助词。比方“有人吗”和“有人吧”,都会处理为动宾短语,撇开“吗”“吧”,而不会说是“吗”字短语和“吧”字短语。第二,从理论上减去句子语气,包括从理论上减去跟结构中某些特定形式词存在必然联系的句子语气。比如:当把“一辆好漂亮的小轿车”“一辆什么样的小轿车”作为定心短语来分析的时候,我们不考虑“好”“什么样”所表示的感叹语气和疑问语气。


B.复句关系词语。


从小句得出短语,第二个要减去的因素是典型的复句关系词语。这是因为,小句和小句联结成为复句,甚至在小句的两个成分之间,有时使用了这类不属于短语的语法形式。例如:


(3)李珲虽说是高干子女,干起活来却没有那种自视清高的娇气劲儿。(郑万隆《红灯黄灯绿灯》)


这例中的两个小句分别带有“虽说”和“却”。在减去句子语气的同时减去这两个关系词语,才得到短语“李珲是高干子女”和“干起活来没有那种自视清高的娇气劲儿”。


C.语用成分。


从小句得出短语,第三个要减去的因素是小句中的语用成分。小句语用成分有两类。一类是独立成分,包括呼语、感叹语和各种各样的插说成分。另一类是外位成分。例如:这碗酒,你把它喝下去!|我实在拿他没办法,这个死不要脸的人!——“这碗酒”是前外位成分,“这个死不要脸的人”是后外位成分。减去外位成分的办法有二:一是直接删除,二是让外位成分把句子中的“它”“他”之类替换出来。在减去句子语气之后再减去外位成分,得出“你把它喝下去”、“你把这碗酒喝下去”、“我实在拿他没办法”、“我实在拿这个死不要脸的人没办法”,这才是短语。


D.成分逆置现象。


从小句中得出短语,第四个要减去的因素是句子中成分逆置的现象。比方主语和谓语、状语和心语,通常按前主后谓、前状后心的次序顺置。由于语用的需要,把主语放到谓语后边,把状语放到心语后边,这是逆置。例如:


(4)多么好,生活!(柯岩《奇异的书简》)


(5)祝福吧,为那些平凡的妻子和母亲。(艾之明《火种》)


逆置现象,短语里不存在。上面的小句,减去句子语气,并且减去逆置现象,得出“生活多么好”和“为那些平凡的妻子和母亲祝福”,这才成为短语。


E.成分共用法所造成的特殊状况。


从小句中得出短语,第五个要减去的因素是成分共用法所造成的特殊状况。


成分共用法,是指甲成分和乙成分共用于丙成分的一种句法。从语用上说,这是一种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经济凝练的有用句法;从结构上看,这一句法造成了许多特殊状况,有的突破了短语的通常建立的模式。比如:


(6)不论中国是否愿意和是否能够成为“超级大国”,将军的善意却是无可非议的。(边震遐《化剑为犁》)


这里遇到了问题:“是否愿意”或“是否能够”的结构关系是什么?“是否愿意和是否能够成为‘超级大国’”的结构关系又是什么?如果当成短语,它们的结构关系实在难于断定。这种超越了通常罗列的短语覆盖面的特殊状况,宜于放在小句句式分析中作深入的发掘。这正是因为小句分析可以涵盖短语分析,短语分析却不能代替小句分析。


2.关于包容律二。


小句减去句子特有因素,再减去短语常备因素,便可以得到合成词。


须要明确:第一,在跟小句的关系上,短语有直接成句短语,也有间接成句短语。减去句子特有因素之后直接得到的短语,这是直接成句短语;包含在直接成句短语之中的短语,是间接成句短语。讨论短语结构关系和合成词结构关系的联系时,短语既指直接成句短语,也指间接成句短语。第二,合成词有两种,一种是复合式合成词,一种是附加式合成词。包容律中的合成词,主要指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由词根和前缀或后缀构成,有的跟小句结构关系没有牵连,比如“老三”“第三”“胖子”“花儿”之类。但是,有的附加式合成词,如“非卖品”“突击手”,其前缀、后缀还有较强的词汇意义,仍然可以看到跟小句结构关系有牵连的痕迹。第三,短语常备因素,是跟合成词相对而言的。有两类:一类是结构因素。即:短语构件的组合比较灵活,构件之间往往可以插入“的”“了”等等语法成分。如“看花鼓戏”是短语,既可以说成“看电影、看球赛、看画展”,也可以说成“听花鼓戏、演花鼓戏、唱花鼓戏”,还可以说成“看了一场花鼓戏”“看过南风剧组新创作的花鼓戏”。另一类是音节因素。即:短语音节较多,有的音节很多。除了少量名词(如“解放军、冲锋枪”),凡是上了三个音节的,一般都会是短语。


从汉语发展史上看,复合式合成词跟短语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上古汉语里,主要是单音节词。单音节词和单音节词组合成为短语,经过语言实践中的反复结合使用,就出现词化倾向,进一步就形成复合词。现代汉语里,就复合式合成词而言,都是由短语减去短语常备因素而形成的。如体检←体格检查(主谓),表态←表明态度(动宾),邮编←邮政编码(定心),简介←简单介绍(状心),调研←调查研究(联合),拆迁←拆除搬迁(连动),等等。


假如用A代表短语第一类常备因素——构件组合灵活,用B代表短语第二类常备因素——音节较多,那么,可以列成三个基本公式:


短语-AB=合成词

短语-A=定型短语

短语-B=近似短语词


对于短语,如果同时减去构件组合灵活因素和多音节因素,从而出现构件组合相对稳定的双音节单位,这便成为合成词。比如:毛泽东的著作(短语)→毛泽东著作(短语)→毛著(合成词)。如果只减去构件组合灵活因素,保留多音节因素,从而出现构件组合相对定型的单位,这便成为定型短语,包括专名、成语、惯用语等。比如:由国际大学生联合会举办的世界性运动会(一般短语)→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定型短语——专名)。如果只减去短语的音节较多的因素,从而出现构件组合相对灵活的双音节单位,这便成为近似短语词的现象。比如“吃饭|走路|讲话|唱歌”,它们的构件单位有时各自保持独立性,得承认它们是短语,但它们也可以出现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之中:“吃饭(走路/讲话/唱歌)时不要东张西望!”这里的“吃饭/走路/讲话/唱歌”重在表明“吃、走、讲、唱”的动作,有词的倾向。


如果说,短语反映小句的基本结构关系,那么,合成词,特别是复合式合成词,便是反映小句—短语的基本结构关系。由于短语和复合式合成词具有传承关系,二者之间自然存在纠结现象,不可能一刀两断。我们以为,在两可情况下,两个音节的可以处理为合成词(或者当成短语词),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可以处理为短语(有的是定型短语)。


3.3小句联结律


从小句跟更大的语法单位的联系看,小句的联结是复句和句群的构成基础。小句联结律揭示小句的联结同“复句—句群”的产生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反映出汉语“流水句”的基本面貌。基本规律有二。


联结律一:小句联结+小句分句化=复句。


联结律二:小句直接间接联结+句子集群化=句群。


1.关于联结律一。


小句和小句相互联结,可以产生复句。两个小句按不同关系联结起来,就出现关系不同的复句:“既然小李跟他有亲戚关系,小李就不应该单独找他。”“尽管小李跟他有亲戚关系,但小李不应该单独找他。”


“小句分句化”,这是促使复句得以形成的动态条件。指的是:语义关联、结构简省、关系配标三因素,使分句带有不同于单句的特点。


A.语义关联。


同一个复句中的分句,共同形成一个关系集合。比方,“既然A,就B”,这是一个推论因果关系的集合;“尽管A,但B”,这是一个容忍性让步转折关系的集合。由于受到语义关联的制约,有的语言片断尽管形式上完全相同,充当单句和充当分句的意义却可能有所不同。例如:


他没考好。(单句)  名牌大学怎么会录取他?(单句)


他没考好,名牌大学怎么会录取他?(复句)作为单句,“他没考好”是否定他已经考好,“名牌大学怎么会录取他”是否定名牌大学会录取他。进入复句,“他没考好”“名牌大学怎么会录取他”分别成为分句,由于它们发生语义关联,共同形成一个反证性因果推论的集合,它们表示了相反的意思:他已经考好了,名牌大学已经录取他了。


B.结构简省。


由于分句与分句有语义关联,它们可以互相依赖而有所简省。后分句的简省可以依赖于前分句,前分句的简省可以依赖于后分句。比如:


你们不想邀请〔 〕,〔 〕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告诉他?


前分句简省了“他”,后分句简省了“你们”。这类结构有所简省的分句,已对所在结构产生依赖性,不能无条件地独立表述意旨。


C.关系配标。


由于一个复句形成一个关系集合,有时为了清楚表明特定关系,在形式上就配给表明相应关系的标志。这就是“关系配标”。比如,同是“他为人正派”和“大家信任他”,二者若组成复句,可以根据表述需要配上不同的关系标志:因为他为人正派,所以大家信任他。|既然他为人正派,大家就信任他。|只要他为人正派,大家就会信任他。——关系配标从形式上扣合了小句与小句,使小句显现出明确的分句身份,表明它成了一个复句关系集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复句里的分句,起码具有语义关联的特点。如果同时具有两个特点,分句身份就更为明显。如果三种因素同时具有,分句的身份就特别明显了。


2.关于联结律二。


小句联结,这仍然是形成句群的实体基础。不过,对于句群来说,小句联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小句直接联结,一种是小句间接联结。小句直接联结,是小句和小句直接集结成为句群。换句话说,句群所包含的句子都是由小句充当的单句。小句间接联结,是小句和小句先联结成为复句,然后再联结成为句群。在这种情况下,集结成群的句子可能都是复句,也可能是单句和复句都有。总而言之,句群是比复句更大的语法单位,但句群不一定都由复句集结而成。说到底,构成句群的最基本的单位还是小句。


如果说小句联结是句群产生的实体基础,那么句子集群化便是促使句群得以形成的动态条件。所谓句子集群化,指的是:句子集结成群,共同接受群体关系的制约。一方面,集结成群的句子,相互间存在语义关联。同一个句群中的句子,共同表达一层意思,实际上也共同形成了一个关系集合。不过,作为大于复句的单位,句群所表明的关系集合跟复句有同也有异。主要相异之处有三:第一,句群所包含的关系毕竟是句间关系,而不是句内关系,因此稍为松散。第二,句群所包含的各个句子之中,往往存在一个中心句。第三,有的关系集合,比如“问答”关系的集合,一般不会在复句中出现。另一方面,句子的集结成群,形式上往往借助于特定的关联手段。句群的关联手段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一般关系词语。比如复句中常见“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句群中可以单用其中一个:“A。B。所以,C。D。”“A。B。但是,C。D。”第二,句间承传词语。指构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联性插说成分的词语。例如:“A。B。C。由此看来,D。”句间承传词语主要是实词性关联手段。还包括“同样|另外|还有|再说|幸而|不料|比方说|特别是|除此之外|换句话说|总而言之”等等。其三,脉络显示词语。指在句子之间互相呼应形成脉胳的对某类意义有特别显示作用的词语。主要也是实词性的。例如:“<气候>A。<春天>B。C。<夏天>D。E。”“<讲台>A。<左侧>B。C。<右侧>D。E。”句间脉络显示,包括人物脉络显示、时间脉络显示、方所脉络显示、数量脉络显示、顺序脉络显示、行为脉络显示、性状脉络显示等等。



四 结语


(一)汉语语法是汉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汉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共七种:六种是表现为音节的语法单位,包括构件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和表述语法单位“小句—复句—句群”;另一种是不表现为音节的跟特定语调相联系的句子语气。在由这七种语法实体所构成的汉语语法系统中,处于中枢地位的是小句。


(二)小句是最小的具有表述性和独立性的语法单位。小句主要指单句,也包括跟单句相当或基本相当的分句。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考察,肯定了小句在汉语语法系统中的中枢地位。即:第一,在各种语法实体中,小句这种语法实体所具备的语法因素最为齐全;第二,在各种语法实体中,只有小句跟其他语法实体都有直接联系,处于“联络中心”的位置;第三,在各种语法实体中,只有小句能够控制和约束其他所有语法实体,成为其他所有语法实体所从属所依托的核心实体。句子语气,粘附于小句;复句和句群,依赖于小句;语法系统中的词,受控于小句;短语,从属于小句。


(三)小句有三律:成活律—包容律—联结律。小句三律是各种语法实体以小句为核心形成的。了解小句三律,可以加深对汉语语法系统中小句的中枢地位的认识。小句三律的基本公式:


成活律

1:句子语气+可成句构件语法单位=小句成型。

2:句子语气+可成句构件语法单位+意旨的有效表述=小句生效。


包容律

1:小句-句子特有因素=短语。

2:小句-句子特有因素-短语常备因素=合成词。


联结律

1:小句联结+小句分句化=复句。

2:小句直接间接联结+句子集群化=句群。


(四)小句包容词和短语,对于短语和复合式合成词来说,它们的结构关系实际上(包括语言历史演变)都是小句结构关系的直接投影或间接投影。以小句为基础,可以联结成复句,可以联结成句群,可以进一步联结成更大的句群。汉语小句的联结,有如河里流水,波连波,浪跟浪,似断似连,断连之间有相当大的随意性。这反映汉语这种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在篇章句法上的流水式特色。正因为汉语篇章句法具有流水式特色,有的文章可以只在开头出现一个主语,后头一个接一个地跟着说出承前简省的小句。也正因为汉语篇章句法具有流水式特色,甲的话语中的句群,可以在用词全然相同的情况下,被乙加以改组。比如:“张一非我子也,家财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占。”“张一非,我子也,家财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占。”(皆见《初刻二刻拍案惊奇》初刻卷三十三,岳麓书社1983年9月版)这是个文言例子,但类似现象在现代汉语里是存在的。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语文杂志社编:《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

朱德熙:《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张涤华、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王维贤主编:《语法学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邢福义:《词类问题的思考》,《语言研究》1989年第1期。

邢福义:《复句与关系词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田小琳编:《句群和句群教学论文集》,新蕾出版社,1986。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总第249期)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网信室编辑

沉痛悼念吴中如院士

沉痛悼念著名摄影家廖衍强同志

国内多所著名大学名誉教授星云大师圆寂

沉痛悼念著名辞赋学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家、民歌学家万光治先生


一处级女干部的自述:还原最真实的公务员生活,和潜规则无关中央纪委原副书记王德瑛同志(正部长级)逝世沉痛悼念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卞度宏教授沉痛悼念卢乐珍教授
深切缅怀周玉英教授沉痛悼念北京大学王恩涌先生
沉痛悼念中国人民大学赵大伦同志
厅长陈健春退休近5年后落马,曾被责令向省委作出书面检查
山东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陈勇被逮捕!沉痛悼念我国著名乳腺外科专家黄汉源教授送别!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教授陈启智中将逝世
沉痛悼念饶兴武法官
沉痛送别朱正文先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切缅怀沙叶同志
深切悼念终南山净业寺本如法师,中医学博士,享年56岁!沉痛悼念“中国ERAS之父”黎介寿院士
沉痛悼念我国大提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马育弟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丁邦新先生
深切缅怀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美术教育家史振峰先生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龙惟定教授!沉痛悼念欧阳平凯院士,享年79岁
深切缅怀环球律师事务所原主任高隼来先生,享年96岁!
沉痛悼念常留柱教授沉痛悼念许宜铭教授,享年61岁!
沉痛悼念著名学者韩振亮教授
沉痛悼念许秀成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学者叶险明教授,享年68岁!
沉痛悼念中国古典文献学家韩格平教授,享年67岁!
深切缅怀我国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原天津市眼科医院院长张开伯教授

沉痛悼念贾庆军博士,年仅48岁!

106岁“巴渝才女”去世,沉痛哀悼王德懿!

王圩院士讣告

沉痛悼念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

深切缅怀全军眼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郭守一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

李文俊先生逝世

西原春夫先生千古

讣告

沉痛悼念杨存昌教授,享年60岁

沉痛悼念敬爱的陈琳同志

缅怀

“螳螂拳王”于海逝世,吴京发文悼念

著名医学家、教育家李庚山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庄次彭教授

沉痛悼念廖松林教授

深切缅怀杨建军同志

沉痛悼念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伯仁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学者康玉岩先生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先生

沉痛悼念郭靖宇律师

深切缅怀米景扬先生

沉痛悼念东南大学教授邓学钧先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八百壮士”杰出代表孙梦菊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著名高耸结构专家——同济大学王肇民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先生

银梅可乐创始人汪英杰先生因新冠去世!

著名导演马科因病逝世

沉痛悼念冯吉岭律师

深切缅怀顾树桢先生

沉痛悼念刘先弟律师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黄如训教授

悲痛!广西一辅警为救援群众不幸牺牲,年仅35岁

短短一个月,我国痛失2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卫健委通报近期全国新冠相关死亡病例数:59938例

深切缅怀中国爱乐乐团首席曾诚同志,年仅46岁!

沉痛悼念张宇峰教授,年仅43岁!

沉痛悼念著名化学家、教育家钱逸泰院士

中国科大原副校长卞祖和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武汉大学卢烈红教授,享年64岁

深切悼念著名京胡演奏家马锦良先生

沉痛悼念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麻风病专家陈家琨

沉痛悼念著名伦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唐凯麟教授

沉痛悼念中国汽车涂装行业学术泰斗王锡春同志

沉痛悼念葛修润院士

沉痛悼念茆智院士

沉痛悼念张国成院士

沉痛悼念龙驭球院士

沉痛悼念于德泉院士

冯天瑜教授讣告

沉痛悼念博导李小江教授,年仅42岁!

沉痛悼念周志强教授,享年69岁!

沉痛哀悼刘书亮教授,享年68岁!

深切缅怀伍柏麟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放射学专家李森华主任

沉痛悼念、深切缅怀!上海健康医学院原上海职工医学院院长段嘉田同志

深切缅怀深圳市眼科医院古洵清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西北工业大学罗时钧教授

沉痛悼念中国金融史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洪葭管教授

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沉痛悼念谭毓铨教授

沉痛悼念孙国雄教授

沉痛悼念陈安岳教授

沉痛悼念我国儿科学感染消化专业的先驱者董永绥教授

讣告

讣告

沉痛悼念陶志武律师,年仅28岁!

沉痛悼念著名雕塑家、中国当代彩塑的领军人物、杰出的彩塑艺术家和教育家、“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錩先生

沉痛悼念石刚刚教授,享年67岁!

沉痛悼念何平导演

沉痛悼念方利君教授

沉痛悼念顾学荣教授

沉痛悼念国家著名消化专家段芳龄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赵仰胜教授

沉痛悼念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麟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葛荣晋教授

沉痛悼念学科创始人谭兴渠先生

沉痛悼念陆本瑞同志

上海市名中医王羲明同志逝世

深切悼念我国著名骨科专家欧阳甲教授

沉痛悼念程金水先生

沉痛悼念冯增昭先生

深切缅怀清华大学吕应运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麻醉学与疼痛医学专家、广医二院疼痛科奠基人高崇荣教授

沉痛悼念!湖南中医骨伤泰斗、湖南省中医院终身教授孙达武不幸去世

沉痛悼念中国著名微量元素专家王振权先生

沉痛悼念我国医学影像学专家、原天津市肿瘤医院放射科主任鲍润贤教授

沉痛悼念沧南教授

沉痛悼念陈戍国先生

沉痛悼念胡安良教授

深切缅怀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钱倩教授

深切缅怀李荣科教授

深切缅怀毛昭晰先生

沉痛悼念陈天宝同志,年仅52岁!

深痛悼念车文博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熙炎先生

沉痛悼念我国心血管核医学奠基人刘秀杰教授

沉痛悼念程蕾老师,年仅43岁!

与病魔抗争了三年之后,秦岭人民法庭庭长走了,年仅44岁...沉痛悼念!

沉痛悼念陈剑虹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妇产科专家严敬明教授

沉痛悼念贺巍先生

沉痛悼念王益英教授

沉痛悼念刘振江教授

沉痛悼念范维唐院士

沉痛悼念秦锡麟院长

沉痛悼念曲生同志

沉痛哀悼我国著名麻醉学家金士翱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徐文堪先生

沉痛悼念费声重教授

沉痛哀悼 !中国经济法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李昌麒教授逝世

讣告
沉痛悼念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当代中国法学名家李昌麒教授沉痛悼念徐銤院士
法律出版社原社长马德太同志逝世
沉痛悼念武胜院士
著名翻译家王智量先生去世,享年94岁
沉痛悼念李国炎先生讣告
陈逸云教授追思会启事

沉痛悼念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静教授,享年60岁!

上海中医学院原院长、著名中医外科专家、上海市名中医陆德铭同志逝世

沉痛悼念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梅玉文同志

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画院名誉院长潘鸿海先生逝世

沉痛悼念!原遵义医学院院长、药理学家黄燮南教授辞世

沉痛悼念周令钊先生

沉痛哀悼刘德顺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导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熊源伟先生

沉痛悼念江龙院士

沉痛悼念钟涵先生

沉痛悼念曹有成先生

沉痛悼念保彬教授

沉痛悼念我国昆虫毒理学家、农业教育家高希武先生

著名大学今天发布25则讣告!

沉痛悼念王佛松院士

沉痛悼念王涛老师,工作期间感染新冠,享年52岁!

上海滑稽剧团著名“双字辈”滑稽表演艺术家李青因病逝世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范存养教授!

深切缅怀李忠正教授

沉痛悼念第三、四套人民币设计者侯一民先生

刘增杰教授讣告

沉痛悼念荚立刚老师,年仅36岁!
沉痛悼念伍少昊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舞蹈家赵青
沉痛悼念全国公安一级英模李本春
沉痛悼念石昌渝先生
沉痛悼念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李从培教授一路走好!42岁知名主持人傅大勇因癌症去世
沉痛悼念尹晓贤老师,年仅23岁!
沉痛悼念许同均教授
沉重哀悼并深切缅怀李世忠先生
沉痛悼念王秉纲教授
著名美术家张辛国逝世
沉痛哀悼刘守本大师
沉痛悼念汤忠赞律师“球王”贝利去世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天初院士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孙敬良院士
沉痛悼念徐敦源教授
沉痛悼念陈振光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德华先生
郑闻慧先生逝世沉痛悼念许征帆教授
郑英烈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鲍士旦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教育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原党委书记华泽澎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张庆林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宋金如教授
杨金岚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蒋伟教授,年仅41岁!曾与癌症病痛英勇抗争一年半

郑克晟教授讣告

沉痛悼念张之华教授

沉痛哀悼并深切缅怀郭恩章教授!

沉痛悼念吉林大学柳英绿教授

沉痛悼念王果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庆忠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关桥院士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关肇邺院士
著名文物专家吴梦麟先生逝世
沉痛悼念鄂征教授
沉痛悼念刘淑兰教授
沉痛悼念王达人律师
沉痛悼念付永盛律师

沉痛悼念赵刚教授,年仅48岁

沉痛悼念张金哲院士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王仲奇院士!

沉痛悼念冯德全先生

沉痛哀悼并深切缅怀郭骏教授!

童坦君院士讣告

吴承康院士逝世

第一轮感染后会死多少人?

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先生逝世

著名中医针灸专家郭剑华教授逝世

东军同志不幸逝世,年仅48岁

沉痛悼念简其华先生

沉痛悼念张元萍教授

沉痛悼念赵伊君院士

沉痛悼念欧阳丽斯老师,年仅43岁!

云南民警詹焌因公牺牲,年仅51岁!

广西民警蓝覃翔不幸逝世,年仅46岁!

永平县公安局民警刘龙同志因公牺牲,享年55岁!

沉痛悼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同志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顾真安院士!

导演王景光因病去世,享年54岁

王劲松:妈妈被疫情带走了!

沉痛悼念刘统教授

知名经济学家曹凤岐逝世:曾建议散户少进入股市

当代著名古琴斫琴大师田双琨先生逝世

沉痛悼念胡钧教授

深切缅怀许光建法官

北京奥运会“福娃”设计师吴冠英教授因感染重型感冒离世,享年67岁

沉痛悼念张桂香老师,享年48岁!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周涛老师,享年59岁!

沉痛悼念和缅怀我国著名药剂学家魏树礼教授

“新京剧”创立人储兰兰病逝,年仅40岁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逝世

沉痛悼念薛荣久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夏云教授

著名性学专家刘达临去世,享年90岁

著名金属材料科学家、北科大建校元老章守华先生逝世

清华大学再发讣告:栗德祥教授逝世

沉痛哀悼王邦康教授

深切哀悼任扶善先生,享年107岁!

沉痛悼念王福堂先生

沉痛悼念清华大学史其信教授

沉痛哀悼!公安民警施建平因公牺牲

中山大学讣告:成建定教授检案途中遇交通事故

沉痛哀悼“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

沉痛哀悼张同禄大师

沉痛悼念汤鸿霄院士

中山大学讣告:江志强副教授突发疾病逝世,终年40岁
北京师范大学发布讣告
于志刚博士羁押期间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续如何处理?李彦坤同志因公牺牲痛心!又一位去世,享年101岁

清华大学一个月发了17份讣告,真的有点儿多

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刘渠同志病逝,享年57岁

高占祥同志逝世

沉重悼念马启龙律师

陈德昌教授逝世

痛心!年仅34岁的他,经40多天的全力救治,还是走了

沉痛悼念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陆宝森教授

沉痛送别因公牺牲民警江辉平同志!

沉痛悼念著名法律史学者杨堪教授
四川派出所所长吴猛不幸离世,年仅38岁

沉痛悼念李明律师,年仅48岁!

沉痛悼念徐晓明教授

清华大学讣告,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黄克智院士

沉痛悼念陆柱国先生

沉痛悼念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薛康同志,享年64岁

沉痛悼念著名教育家、厦大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

沉痛悼念吴兴明教授,享年65岁

沉痛悼念叶绪锳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