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打造航空制造技术国家队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成立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 岳书华摄
12月26日,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航工业党组副书记、总经理谭瑞松,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献东、李本正,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桥、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志强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大会由中航工业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本正主持。
谭瑞松在讲话中指出,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快孕育,《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强国战略,中央深化军事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强军战略,都对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航空工业进入自主创新的历史时期,要赶超世界强者水平,必须依靠高端制造工艺和装备的有力支撑。此次,中航工业以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为基础组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就是要通过资源整合优化,进一步提高综合集成能力,打造航空制造技术的国家队,提升制造技术研究水平,为航空工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谭瑞松强调,中航工业要坚持“小核心、大协作”的发展方向。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作为制造技术的“小核心”,要强化自主创新,肩负使命任务,着力抓好五项重要任务:一是聚焦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相关产品的试制,不断研发出能用、好用、管用、顶用的工艺技术和专用工艺装备,并及时转化给科研生产单位,保障型号研制,提升装备战技性能。二是在材料专业方面下功夫,努力形成集团公司新材料研制、性能测试以及材料应用研究的自主保障能力;同时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强与航材院、中科院、高等院校以及民口单位的交融,将优势技术和资源集成起来,改革、探索、催生材料研型体制、模式,推动材料技术跨越发展。三是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契机,整合制造院内部高端装备研发和生产方面的力量,统筹资源、统一规划、统领集团公司高端装备的产业化、实业化,阔步前进;履行好中航工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的责任,助推全集团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四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力度,探索在集团内部落实和细化国家政策的思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机制,扩大技术带动效应。五是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好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部署,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把内部各单位党建工作统筹起来、整体推动、抓实抓好,为单位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谭瑞松要求,制造院要加快整合步伐,努力实现从“制造所”到“制造院”的转变;要认真落实集团党组的决策部署,强化使命担当,体现价值创造,理顺管理关系,主动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尽快实现机构到位、职责到位、人员到位、状态到位;要按照集团公司对制造院的定位,加快梳理顶层发展思路;要完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尽快在材料和工艺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要一如既往地承接兄弟集团的技术研发和开发任务,服务保障到位。总部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制造院的组建和业务工作的拓展,在制造院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要主动与制造院一起,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接收与应用,协同创新,形成合力。
李志强回顾了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的组建过程,介绍了组建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的使命定位和发展思路。他表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将按照“聚焦核心任务、建立两种机制、做强三大领域、做实四个中心、实现五个融合”的发展思路,秉持“以科技创新为魂,以价值创造为本”理念,践行“引领航空制造技术、支撑武器装备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使命,努力实现“跻身世界航空制造技术与专用装备研发强者之林”的宏伟愿景。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以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为基础,整合中航工业基础院相关单位和业务组建而成。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的组建,是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在集团公司全面落地的重要举措,是着眼于航空工业体制改革而实施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提升集团公司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航空制造技术将实现新的飞跃,对我国航空工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航工业总部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及有关成员单位,中国航发、中国商飞相关单位,以及制造院部分干部职工代表参加大会。大会宣读了制造院机构组建及干部任命文件。
★十三五规划纲要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 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瓶颈。引导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支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系统解决“四基”工程化和产业化关键问题。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设立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
第三节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完善政策体系,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并购,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细化、协作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支持专业化中小企业发展。
第四节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解决一批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
第五节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实现市场出清。建立以工艺、技术、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为约束条件的推进机制,强化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盘活资产,加快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退出,分类有序、积极稳妥处置退出企业,妥善做好人员安置等工作。
第六节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进一步简政放权,精简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适当降低缴费比例,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增值税税负和流转税比重,清理规范涉企基金,清理不合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持合理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创新符合企业需要的直接融资产品,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完善国际国内能源价格联动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降低企业能源成本。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规范公路收费行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改进工艺、节能节材。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纲领文件可以用“一二三四五五十”的结构来概括
“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五五”,就是有两个“五”。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十个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本期素材来自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空报、中国政府网、新华社
编辑/汪鑫鑫
美编/安文字
监制/杨萌
引领经济新常态,中航工业需要新思维
从“一树之高”到“扶摇直上”,AC352直升机首飞媒体报道集萃
那些年我们一起合作研制的飞机
中国直升机有了一张新名片,她叫AC352
新星驾到!AC352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