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三线丨走进神奇老虎冲,探秘大山深处的飞机厂

2016-12-26 中航工业 中航工业

一张珍藏了50年的老照片,记录了哪些难以忘怀的军工故事


一处简陋的山洞工厂,如何将先进的战斗机送上蓝天


一台陈旧的生产设备,又承载着三线航空工业怎样辉煌的生产记忆


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走进神奇老虎冲,探秘大山深处的飞机厂


A

BOUT

“大三线”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1964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有的还要进洞。三线建设宣告拉开帷幕。

沈阳、哈尔滨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航空界精兵强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按照大三线的建设部署,中央决定在贵州的大山深处中建设一个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航空工业基地,这就是我国三线军工最大的企业,代号为011的贵州航空工业基地(现为中航工业贵飞)。中国航空工业一大批技术骨干,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集合在这里,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


我们在图中所看到的,这些在大山中零零散散的建筑,都是当时的飞机厂房。当时建设大三线,最基本的指导方针,叫做“山散洞”,就是要靠山、分散、进洞。当年的大三线建设,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先生产后生活,盖了厂房再盖窝”。作为大三线建设中,唯一一个山洞飞机制造厂,贵州航空工业基地的建设,也同样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这架从苏联进口的折弯机,主要用于加工飞机整体壁板的弯曲度,保证机翼整体的流线型,它自从住进141山洞,一用就是50年。在三线航空人的眼里,这台老当益壮的功勋设备,是贵州航空工业基地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见证。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当时造出了怎样的飞机呢?


歼-6Ⅲ


歼6Ⅲ是中国歼6战机大家族中的一个改进型号,按照当时上级下达的性能指标,是一款高空高机动战斗机。除了要换装发动机,改变进气道形状,加大机翼面积,还要增加一门航炮。这就意味着,歼6Ⅲ的研发,绝不仅仅是在歼6原型机基础上“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装,而是要推倒重来,全部从头做起,其难度不亚于新研制一种战斗机。

歼-6甲

既歼6Ⅲ之后,贵州航空基地又相继推出了歼6甲等不同的新型战机。

歼教-7


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011航空工业基地”更名为中航工业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后,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和市场化的新挑战。就在此时,他们接到了一个新的生产任务——研发新型超声速教练机,代号歼教-7。从1980年开始研制到1985年7月首飞成功,贵飞人又一次刷新五年推出一款新型战机的纪录。贵飞人利用三线山洞和厂房研制的歼教-7飞机,是一款马赫数为两点零五的喷气式战斗教练机。这种教练机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我军航空兵飞行学员进行高级科目飞行训练的主要机型。


若想详细了解大三线中老虎冲发生的那些有关飞机的故事,小编强烈建议打开以下视频,共同回忆那时,那人,那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359gvuvnl&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本期素材来自央视

编辑/汪鑫鑫

美编/安文字

监制/杨萌


猜你喜欢!大洋砺剑 飞鲨出鞘——十余架歼-15结队登辽宁舰执行跨海区训练
引领经济新常态,中航工业需要新思维
从“一树之高”到“扶摇直上”,AC352直升机首飞媒体报道集萃
那些年我们一起合作研制的飞机
中国直升机有了一张新名片,她叫AC352
新星驾到!AC352首飞成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