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幼儿教育之父

2016-06-14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相约星期二][深度阅读]

[大师论教育]


幼儿教育之父

——


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1782—1852)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他出身于牧师家庭,自幼丧母,童年没受过严格的教育。中学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林业工作。1799年入耶拿大学,两年后又因贫困而失学。此后,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05年,他受聘担任一所学校的教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由于该校崇尚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福禄培尔也对裴斯泰洛齐产生了兴趣。他先后两次前往裴氏工作的学校参观学习,第二次留在裴氏身边工作了两年。1811年,福禄培尔重返大学,学习数学、自然科学等。此后他当过兵,也在大学从事过科研工作。


1816年,福禄培尔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学校,实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并取得了成功。1826年,他的著名教育代表作《人的教育》一书问世。1829年,激进的福禄培尔受到反动当局的迫害,学校被迫关闭,他本人也流亡到了瑞士。


流亡期间,福禄培尔在瑞士相继开办了几所学校,继续他的教育实验,并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幼儿教育。1837年,福禄培尔重返家园,为学龄前儿童创办了一所活动学校。几年后,该校正式改名为幼儿园。与此同时,他还开设了幼儿教师培训班。福禄培尔的其他教育著作也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版,如《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幼儿园教育学》等。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活动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幼儿园在各地相继建立。1851年,德国反动当局下令关闭所有的幼儿园。次年,福禄培尔在悲愤中离开了人世。


一、论教育与人的发展


福禄培尔接受了裴斯泰洛齐的主张,认为儿童生而具有各种能力,儿童天赋能力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儿童的天赋;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进行,既要适应儿童的内在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儿童生长的自然环境。在福禄培尔看来,儿童好比花木,教师如同园丁,学校就是儿童自由活动的园地,教师要像园丁一样为儿童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使其天性得到自然的发展。


福禄培尔进一步指出,儿童的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由不同的阶段组成的。他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福禄培尔强调指出,儿童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儿童的发展必须循序渐进。


福禄培尔又说,儿童的自我活动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种自我活动是由儿童的个人兴趣、愿望所引起的,而不是来自外界的刺激。教师不应束缚、压制儿童的天性,而应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活动,充分表现自我。


根据上述发展理论,福禄培尔认为三个时期的儿童应当接受不同的教育。他特别重视幼儿期的教育,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幼儿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论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幼儿期的儿童。福禄培尔极为重视儿童的教育。他认为,婴儿期是生活的时期,幼儿期则是学习和教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儿童对自然、社会及家庭的初步认识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如果儿童的发展在这个时候受到伤害,则以后的弥补就异常困难。因此,真正的人的教育在这个时期就开始了。


福禄培尔认为,家庭在幼儿期的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儿童的教育此时完全托付给了父母和家庭。家长应特别努力,从小培养儿童的活动本能。为了指导母亲们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子女,福禄培尔特意为她们编写了《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但是,鉴于大多数父母或成人没有受过教育的训练,不懂得教育方法,难以胜任幼儿教育的工作,福禄培尔建议将儿童送到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中接受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内容


1.游戏


福禄培尔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因而活动在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中居重要地位;幼儿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游戏,它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游戏也是学前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


在福禄培尔看来,游戏并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而且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优秀的品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福禄培尔设计了一系列游戏活动,并借助他为儿童特制的玩具──恩物来进行。


福禄培尔认为,自然界是上帝对人类的恩赐,要让儿童认识大自然,就必须以大自然为基础制作各种玩具。恩物就是成人恩赐给儿童的玩具物品。


福禄培尔制作的恩物主要有六种。前两种是最基本的,是供3岁以前的儿童使用的,由六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和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组成,借此让儿童认识事物的颜色、形状及其关系。后四种为积木式的立方体,供3~7岁儿童使用,旨在训练儿童对各种几何图形的认识,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此外,福禄培尔还设计了一些辅助性的游戏材料,包括形状各异的彩板、纸片、小棒、金属环等,让儿童学习计算和造型。


根据福禄培尔的观点,几何形体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统一的关系,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最好媒介;儿童在玩弄按各种几何图形制作的恩物的过程中,便渐渐地认识世界。可以说,恩物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游戏则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最自然合理的途径。


2.作业与劳动


作业是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儿童进行的各种手工制作活动。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系列作业,如纸工、厚纸工、模型制作等,并为儿童提供了各种作业材料,如针、剪、刀、纸等,让儿童利用这些作业材料制作某种物件。


劳动也是学前教育的一项内容。福禄培尔指出,儿童的劳动除了自我服务活动以外,还应让他们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分担父母的一部分工作;父母尤其不要打击儿童的劳动积极性,要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应当为儿童开辟一块劳动园地,让儿童在这里种植作物,从中观察和认识大自然。


三、论学校教育


福禄培尔认为,儿童从幼儿期进入少年期,真正的学校教育便开始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儿童认识一切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教学是达成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事物的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统一性,否则,教学就成了“没有思想的游戏,它们对人的头脑和心灵、精神和情感不会发生任何作用”。福禄培尔:《人的教育》(《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一),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关于学校的教学内容,福禄培尔根据这一时期儿童的全部生活作了论述。他认为,少年期儿童的生活包括外部的物质世界和内部的精神世界,而语言则是联结这两个世界的纽带。因此,学校应当向儿童传授三方面的知识:关于人的知识;关于上帝的知识;关于自然和外界的知识。福禄培尔强调指出,这三个方面的知识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根据上述观点,福禄培尔为学校设计了四种教学内容。


(一)宗教


福禄培尔认为,宗教是人的心灵的反映,宗教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使之认识人与上帝的关系,永远信赖上帝,并且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福禄培尔认为,宗教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优先地位。


(二)自然常识与数学


福禄培尔认为,“凡宗教说到和表达的东西,自然都会显示和表现出来。”福禄培尔:《人的教育》,第110页。自然界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只有信仰上帝,才能认识自然;只有基督徒,才能研究自然。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应当把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应当让儿童在观察和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自然常识。


数学在自然教学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属于人又属于自然,是人与自然、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思维与感觉之间的媒介;它是思维的产物,同时又反映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其数、形、量三方面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因此,福禄培尔认为,没有数学的教育是站不住脚的、不完全的。


(三)语言


福禄培尔认为,宗教和自然分别属于内部与外部两个不同的世界,而把这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是语言。三者组成了一个不可分的统一体,其共同的目的是把内在的本质揭示出来,而语言的这种作用更为明显。语言和数学一样也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表现,又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如文字、语音等。


福禄培尔进一步指出,书写和阅读练习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学习书写和阅读,人才会成为具有人格的人,儿童才会成为真正的学生,学校也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校。因此,儿童必须在阅读和书写上花费一定的功夫。


(四)艺术


福禄培尔指出,人除了追求宗教和自然以外,还要追求人的自我表现,即表现人的内心生活,这便是艺术。艺术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按照艺术表现的材料和方式的不同,福禄培尔将艺术划分为音乐、绘画、雕塑三种。他指出,儿童在幼小的时候便表现出了艺术才能的萌芽,如通过颜色和绘画等表现自己的要求,因此,艺术教育应从小进行,作为学校的正式科目。


四、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福禄培尔十分重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认为二者的协调一致是学校教育首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条件。他把学校与家庭两者所拥有的共同生活分为10个方面:宗教意识的培养;身体的锻炼;由近及远地获得有关自然和外部世界的知识;学会那些反映自然和生活的短诗;语言的练习;由简到繁的手工练习;线条练习;各种颜色的辨别和着色练习;游戏;讲述故事、寓言、童话等。


福禄培尔指出,上述所有活动分散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之中,分散在人类的一般生活中。为此,应当让儿童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安排他们从事相应的家务劳动。福禄培尔把劳动称为“劳作浴”,认为学生经过劳动的洗浴之后,不仅身体得到锻炼,而且精神活动得到加强,“能够以新的力量和新的生命去投入它的智力活动”。


福禄培尔不仅是一位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一生从事在教育工作,亲自办学,登台授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儿教学方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学校教育理论。福禄培尔的思想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较深,但他在自己的实践中又有所创新,以其幼儿园和幼儿教育理论确立了自己在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福禄培尔重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把儿童的自我活动看作教育的出发点,因此,他充分肯定游戏和活动的重要性,并为儿童的游戏活动设计了一系列恩物;他首次创办了幼儿园,使学前儿童从此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遍布世界各地;他重视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呼吁父母关心子女的教育;他把劳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主张为儿童提供适当的劳动机会。由于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特殊贡献,他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他的名字和幼儿园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但是,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的世界观的基础是有神论。因此,他的教育论述中处处可见上帝的存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都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面纱,这使他的教学理论的意义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一键通[大师论教育]

   

[大师]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大师]教育上的哥白尼

{大师]灵魂的唤醒,自由的生成

[大师]大师教你做父母

[大师]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大师】杜威论教育

【大师】叶圣陶论教育

【大师】怀特海论教育

【大师】王国维论教育

【大师】洛克论教育

[大师]教育应以哪三件事为究竟

[大师]童年的秘密

   ......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三专之路,也称之为新教育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新教育之光——借您一双做好教育的慧眼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