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2016-06-15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故事汇]


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萤火虫班级叙事

山西绛县|李海洋


  2012年临淄年会上朱永新老师的报告中指出:“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丰富营养,晨诵,午读,暮省(童话剧),并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所有学科的追求目标,师生共同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故事,形成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在各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的生命,而一天天地丰盈着、成长着。——题记


  萤光闪闪,飘在夜晚的山野。点点光明,带给孩子梦幻的童年。夏夜里,小小的萤火虫,是最可爱的精灵,是最美丽的风景。尽管光亮微弱,但萤火虫不会拒绝发光,因为它们知道,哪怕是一点光,也能带给暗夜一丝光明,一丝温暖,一丝希望。它们更是知道,有了你,有了我,有了它,小小的萤火,便能化成漫天的星光。在绛县安峪小学五年级这个大家庭中,有22位可爱的小萤火虫,当每一只萤火虫都努力发出亮光,班级如星光般闪耀! 

  下面从班级文化、班级课程、班级庆典、家校沟通四方面谈谈我们教室里的故事。

班级文化

  1、班名的由来

  我们班为什么叫萤火虫班呢?这要追溯到2012年赴北京新教育实验学校作访问教师的时候,那天下午刚到北京朝阳,蓝玫老师来接我,刚上车我们就开始聊教室的名称,她说“海洋,目前我们新教育全国有十二名种子教师,你是其中一位,种子教师的班级都是实验班级,喜喜建议你们统一都叫萤火虫班。”自此和萤火虫有了不解之缘。 

  从北京回来后,我来到安峪小学任教,开班典礼上我给他们讲萤火虫的故事,每天到校后听《萤火虫》这首歌,一周后在讨论我们的班名时,大部分孩子选择萤火虫。 

  其实,每一个孩子不就是这一只只小小的萤火虫吗? 

  小小萤火虫,可以破译人生的大道理;些些细事,可以展示一个大境界。 

 

  2、班级愿景 

  即便是再微弱的光,也要照亮自己和身边人的世界。

 

  3、班级口号 

  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4、班诗 

  金子美玲《向着明亮那方》

 

  5、班歌 

  《萤火虫》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  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  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  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燃烧小小的身影在夜晚  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  短暂的生命努力的发光  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   我的心我的心还在追   城市的灯光明灭闪耀   还有谁会记得你燃烧光亮

 

  6、开班仪式 

  九月一日十点钟,我们的开班典礼正式开始,我向孩子们介绍了教室名字的由来,诵读了《向着明亮那方》,听了《萤火虫》之歌,我想孩子们一时半会可能还不能完全去接受这些内容,不过,随后我们有的是时间去慢慢领悟。到了互相介绍的时间,我向孩子们介绍了我的兴趣爱好,讲述了假期去日照参加种子研训营的故事,孩子们也一一介绍了自己,最后孩子们认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卡,家长也在上面写上了对孩子的期望。

班级课程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2014年秋天,学校分配我带六年级语文课,面对着即将离开小学的孩子们,我在想,我能给他们带来些什么?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周的相处之后,渐渐了解了他们,此时的我明确了方向,那就是要培养他们阅读的好习惯。为什么选择阅读呢?当我询问孩子们家里藏书超过五十,二十本、十本左右时,有一半的孩子选择了十本左右,只有三位孩子家的藏书超过了五十本。当我让他们周末回家写下读过书的名字时,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不足十本,最多也不超过二十本,多数是在学校老师带着他们共读过的书。一个孩子如果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话,以后想要补救是比较难的。于是我确定了本年的工作重点,那就是阅读。如何开展阅读呢?我是这样做的。

 1、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我想先从共读做起来。 

 (在此我想首先感谢新教育基金会为我们萤火虫班捐赠了丰富的图书让我们孩子们有书可读。)为什么要共读呢?在一段时间内,班级共读一本优秀的童书,师生共同穿越,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一一这是生命更为深厚的营养。整本书共读能丰富孩子的生活,并且在其中学会审美,从中得到熏陶,用美丽的语言书写自己的故事。阅读的书籍若和孩子当下的生活相关联,就能润泽孩子心灵,从而改变他们的生命状态。 

  确定了共读的,该选书了,好的作品非常多,那什么样的书适合共读呢?我的原则是: 

  A、儿童的,即富有童趣的,是孩子真正喜欢的。 

  B、经典的、优秀的(是引领,而不仅仅是迎合,把最美好最优秀最经典的东西带给孩子)。 

  C、一定要是老师自己读过的、有感觉的。如果是翻译作品,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版本,尤其是译者。 

  我们老师也知道读书好,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推荐出去的书,孩子们读不出我们需要的效果,我该怎么做呢?开学第一天,当我站在讲台上向学生做自我介绍时,把两本我最爱的童书《夏洛的网》和《小王子》的故事梗概告诉他们,并郑重的承诺我来的目的就是编织美丽的大网和他们彼此互相驯养来的。(其实直到他们毕业临别是写信给我时,我才知道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会给他们留下那么深的印象,信中这样写道“老师感谢您将我领进阅读的大门,别的老师初次见面都是让写自我介绍什么的,而您却用两本书开启了我阅读的兴趣,您是我见过最特别的老师。”)由于我的个人爱好再加上又很符合我选择共读书的原则,我们的第一本共读书就选择了《夏洛的网》。阅读能够把孩子和“愉悦”建立驯养般的联系,尤其在孩子和父母老师的共读中,阅读能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能树立孩子的信心,共读,我们将重新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我们将重新真正地生活在一起。整个六年级的一年中我们共读了《夏洛的网》、《小王子》、《草房子》、《秘密花园》、《特别的女生撒哈拉》、《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六本书自读的底线要求是每两周读一本,可实际情况是大都数孩子一周一本,有的是两本。 

  最初选择让孩子们阅读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功利心,可半学期下来,孩子们很少有人在害怕写日记、作文了,孩子的阅读如果能与表达巧妙的结合,成为表达的需要与源泉,那么,孩子的阅读热情就会更为长久;如果孩子一旦自己从阅读中体会到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感受到阅读是有用的,便会激发出更大的阅读兴趣。毕业时好多孩子不约而同的在给我的信中写道最感激我的事情是在我影响下他们爱上了阅读,阅读此时已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2、晨诵——用诗歌开启每一个黎明。 

  送走毕业班2015年秋开学后,我成了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本想晨诵时选择自己熟悉的“印象山水”课程,开学一周的了解后让我改变了方向,金子美玲、金波、顾城、狄金森等等这些优秀诗人的作品孩子竟很少读过,怎么办呢?慎重考虑后,我决定亲自编写适合他们的教材,我把农历课程和现代诗作了有机的结合。 

  九月份我们进行了“向着明亮那方——金子美玲诗歌之旅”和“月是故乡明”两个小课程。选择“月是故乡明”是和本册语文教材相结合来进行的,因为语文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思乡”,我选择了《月夜忆舍弟》、《净沙•秋思》等七首诗词来和孩子们诵读。 

  十月份秋天诗词之旅和顾城诗歌之旅。 

  十一月诵读了菊花诗词之旅和迪金森诗词之旅。 

  十二月进行了冬天诗词之旅和梅花诗词之旅,并初次尝试国学经典诵读,我们用半个月读完了《大学》。 

  三月份开始诵读《老子》。(期间穿插杨柳诗词之旅和萤火虫诗词之旅) 

  整个晨诵的安排是一个由简单到难的过程,尤其是国学经典地诵读我是第一次尝试,没想到孩子们还非常喜欢,在本学期中我适时加大国学经典的诵读量。

  3、每月一事。 

  根据新教育每月一事,我制定了每个月的活动计划,如九月份我们开展了读书节活动。 

  9月28日下午,我们萤火虫教室进行了“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节活动。开学初,学习了《窃读记》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共同制定了本月读书活动的内容:搜集读书名言、名人读书的故事,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讲一讲读书的收获,还可办一份有关的手抄报。二十多天过去了,孩子们发生着悄悄地变化,我还记得开学典礼当天我们初次见面时让孩子们自我介绍及谈暑假趣事时的羞怯情景。活动开始了,我们先诵读狄金森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每位同学交流了自己收集到的读书名言,宋俐颖和王勇等同学分别向大家介绍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以及鲁迅、李白的读书故事。最精彩的环节是“好书推荐”,《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狼王梦》一本本好书激起了孩子们阅读的欲望。在谈收获这一环节中,珂吟说自己从读书中收获了快乐,肖奕姿说她希望能像夏洛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能听到孩子们有所收获,作为老师的我很欣慰。在《这条路》地诵读中结束了我们的活动。 

  11月中,我们班开展了以“学会演讲,增强自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口才: 

  “课前三分钟,让自信洋溢”。即利用各科课前三分钟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比如:我的读书故事、新闻播报、讲数学家的故事、讲绘本故事、经典古诗文擂台等,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锻炼中逐渐自信起来。虽然只有三分钟,但这三分钟背后是精心的准备与一次次的苦练。 

  “形式多样,让激情飞扬”。开展读书交流会,并以“名言锦句大搜索——寻找身边的名言、以诚待人、介绍祖国自然风光、小小新闻发布会、成长的故事、我敬佩的一个人”等主题为主进行主题演讲,增强他们的口才演说、答辩能力。 

  我们班就是这样把“每月一事”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在一件件小事中,一个个细节中,一次次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童话剧。 

  这一届孩子之前演过课本剧,童话剧对于他们来说有些陌生,但同时也充满了好奇。根据共读书目《夏洛的网》我们一同改编了剧本,孩子们和父母一同制作道具、头饰,角色的竞争,再到最后的排演,这一幕幕仍历历在目。元旦汇报演出中,我们不光赢得了别人得赞赏,更为突破自己敢到骄傲。 

此次童话剧课程,演出最后的效果我并不是十分在意,关键是在这彩排的过程中孩子们悄悄发生着变化,孩子们学会了合作、竞争,懂得了如何克服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孩子们从童话剧本身中也得到了很多,自信,善良这些优秀的品种已慢慢移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班级庆典

  生命总是需要庆典的,庆典让孩子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1、生日庆典 

  萤火虫班每个孩子过生日时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生日诗,这是一首只属于他一个人的诗。此外我还要送他们一个大信封,里面装给我给他们的礼物,一般是两根“智慧笔”,一个笔记本和一块漂亮的橡皮,还会放上我亲手折的纸鹤,小鱼,燕子等。如在欣欣过生日时我把《春风的舞蹈》这首诗送给她:

 

春风的舞蹈

送给欣欣的生日诗

春风穿着花裙子、

跳着踢踏舞

从山坡下来

她所经过的地方

草色绿了

花儿开了

小河笑了

春风愉快的跳着

轻松的唱着情歌

从校园经过

可爱的小朋友啊

跳着叫着

陶醉在春风的怀里

亲爱的欣欣呀

你正如这迷人的春风

带给萤火虫班级

无限的快乐与欢笑

 

  孩子生日当天,我会邀请孩子父母来学校参加生日诵诗活动或把孩子们是如何在学校过生日的照片发给父母们,父母们看到孩子这么高兴,也更加支持我们的班级工作。

 

  2、诗会庆典 

  每个诗词之旅结束后,我们都要进行一个朴素的庆典,如在今年三月份,我们班进行了《杨柳诗词之旅》告别仪式。我们由《咏柳》开始,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展示自我,女孩子展示了在业余时间排练了《村居》舞蹈,我们用古人吟诵的方式展示了《诗经小雅采薇》,李瑞鹏展示了情景表演《赠汪伦》,最后在李叔同的《送别》歌声中结束了我们的仪式,咏柳的这段时光,孩子们诵读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在刚刚全县进行的主题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把《杨柳诗词之旅》搬上舞台并获得一等奖的成绩。


   3、生命庆典 

  每个学期的生命庆典,对许多新教育的教室来说,是所有节日之中最为隆重的。每一个教室,首先要进行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室叙事”,用照片、录像、重新编辑组合的诗歌,回顾走过的这段旅程。教室叙事之后,是为每个孩子的生命颁奖,无论学科分数如何,无论性格脾气如何,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一些奖项,得到对自己作为独一无二的生命的特别期许。 

  我们班的期末叙事流程大概是这样的,父母进场前,教室里播放着萤火虫的歌曲,等父母基本到齐后,先用照片去展示孩子们这学期以来的历程,颁奖典礼中孩子们会获得一份独特的生命奖,生命奖项是从孩子们读过的童书中得来的,夏洛奖、威尔伯奖等等。 

  就这样,一间新教育教室里的所有日子,那些形形色色的课程,因为特别的仪式和庆典而有了温度。其实,仪式和庆典也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且是课程中最炽热的日子。仪式让生命或时间停顿,让此时此刻与其它时候不同。

家校编织

  开学第一周我们班建立了飞信群、QQ群,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能和父母及时取得联系,每周一信也极大的拉近了我和父母的关系。 

  自去年九月份开学至今我们召开了多次家校交流会,开班仪式上我们父母们有陌生到熟悉:“喜悦读出好孩子”交流会让父母们认识到了读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期末庆典拉近了我们心与心的距离…… 

  我们的教室,应该在思想上领导着家庭,凭借专业素养和技能引领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家庭也是教室的延伸,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教室。没有父母的成熟,很难有孩子的成熟。所以,建立家校联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完美教室也一定是教师与父母充分交流、交融的教室,是父母充分参与教育教学的教室,是学校和父母高度认可的教室,没有他们的认可和信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在我们萤火虫班,“缔造完美教室”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文章来自公众号:《绛县教育》)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岁月如歌,且歌且行

    行走读写间

    教师成长之路如何走?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幸福在哪里    

    如果没有遇见你

    从一粒“种子”到一树“硕果”

    新教育之光

    为新教育实验者点赞

    风起云涌新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