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好习惯开启童年的幸福

2016-08-18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16届年会]


让好习惯开启童年的幸福

——以“童年的记忆”为例

作者|王丽|江苏海门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是幼儿成人之根本。夸美纽斯说:“德行应在邪恶尚未占居心灵之前,早早就教。”人在成年前,尤其是年幼的时候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因此,幼儿阶段实施习惯养成教育,将事半功倍。

当新教育“每月一事”项目走进江苏海门的幼儿园,我们兴奋、摸索、前行。幼儿,他们的习惯养成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幼儿阶段能养成哪些习惯?什么样的方法是最适合孩子的?具体该如何操作?当新教育研究院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时,工作室成员怀着一份朝向美好的情感,进行了多次碰撞与研讨。

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首先确定了目标,分别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会品行、安全行为、礼仪习惯”五个方面对将目标进行了基础性的定位。

         根据目标,我们以点到面,按照规律,大胆尝试,边实践边研究。从“文化学习、社会交往、自我发展“三个方面逐步梳理,形成了“每月一事”的主题内容。“家庭、环境、阅读、生活、活动、游戏”是我们六大实施途径,具体的七大操作策略,并遵循生活性、情境性、实践性、游戏性、阶段性、渗透性的原则,列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方法,在情理交融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由他律到自律,提高认识,养成习惯。接下来,以“童年的记忆——让我们学会记录”为例,说说我们的推进方式。

记录、自省,似乎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而童年,是值得回忆的。对于3-6岁的孩子,该如何留住这份爱的足迹呢?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以具象、丰富、多样的形式,从孩子的绘本阅读、快乐游戏、多彩生活入手,让孩子学会记录、养成习惯。过程中,孩子在记,老师在记,家长也在记。  

 

 一、读绘入手,开启记录之旅

孩子该如何尝试记录?读与绘给了孩子一个新世界!

有一套日记系列的绘本。这天,我们一起读《蚯蚓的日记》——

这本有趣的图画书,孩子们太喜欢了,想要像小蚯蚓那样记录。恰好那段时间,饲养角里住着一群蚕宝宝。于是,我们的记录开始了——

记什么呢?孩子们说:日期肯定要记的。蚕宝宝吃多少桑叶也要记的。它长长了吗?在玩什么呢?它是怎么睡觉的呢?……每一天,孩子们观察着、记录着、交流着。蚕宝宝的故事画完了,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绘画日记……   

一点一滴,尽显美好!就这样,记录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了我们的习惯。

新教育实验提出:生活在不同的语言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读与绘”吻醒了孩子的梦,让孩子的心学会飞翔。


二、师生共记,见证精彩瞬间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又到了游戏的分享时间,听,小班的孩子在说(录音)。这样的美好,我们一起珍藏。

过程中,我们还注重环境的支持——

有这么一面故事墙,收集着孩子的记录。游戏结束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今天你玩得开心吗?都玩了些什么?”孩子们愉快地回忆着。“有没有遇到困难?怎么解决的?”孩子们拿起画笔,将游戏故事记录在属于自己的树叶上。

 一片片小叶子记录下孩子的精彩与独特。孩子们驻足、交流。说着游戏里的悄悄话。

孩子记录着游戏,老师记录着孩子!(放视频)老师们用心观察、坚持记录、发现儿童,研究儿童。记录中,我们走进孩子心灵,向儿童学习。在观察——记录——反思中,发现孩子的wa时刻,和孩子共同收获成长的惊喜。


三、父母参与,留下爱的足迹

在记录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像往常一样,离园前,孩子又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玲玲说:今天我和婷婷搬桌子,有点累。楠楠说:早上做游戏时,小雨摔了一跤,我把她扶起来的。小静说:我们今天去帮小班的弟弟妹妹穿衣服,他们很可爱,但是不听话。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洋洋的一段话——昨天晚上,妈妈让我写拼音,我动来动去,她骂我,我哭了,写拼音不好玩,我真的不想写……“那好吧,我们记下来吧”。孩子们开始行动了,但洋洋不停的嘟囔:“我能不画这个吗?”“算了,我还是不画了,妈妈会骂的”“我还是不画了吧。“我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没关系,咱们保密!”之后,就有了这份作品,我决定暂时替他保管着,包括和他妈妈沟通交流时,也没有说起这幅画。但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让妈妈了解,什么样的活动才是适合孩子的。并提醒妈妈多和孩子交流,及时发现并记录孩子的成长。

不久后的一天,洋洋和妈妈手拉手走进教室,带来了一本记录册,上面有他们共同记录的点点滴滴,这份爱的足迹,温暖又美好。

不管是记录,还是分享,我们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关注了孩子的情感。所以,他们的记录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大胆,每天离园前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回家之后,家长听孩子娓娓道来,记录下这温情的对白。就这样,家长也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记录生活,“育儿沙龙”、“智慧父母”等,定期进行交流分享活动。

这是小轩爸爸的一段记录。是啊!家里有了小弟弟,大宝的情绪更需关注。连续好几天,和弟弟相处的点滴都成了她的绘画日记。家有儿女,足矣!情感在记录中日渐丰盈。幸福、感动一路随行。

在记录这一习惯的养成中,我们注重“阅读、游戏、生活”多种形式,“环境、策略、评价”多种途径,“幼儿、教师、家长”多方参与。《成长档案手册》记载着我们共同的成长。亲子活动、园外世界、快乐节日、我的生日,我的第一次,丰富而精彩。自然、本真、淳朴的情感在其间流淌,每一本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童年,是美好的。我们在体验中记录,每一份记录都是美丽的足迹。我们在记录中交流:每一次互动都是心灵的沟通。我们在交流中反思:每一种碰撞都是美好的相约。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记录,成为了孩子们的一种习惯,一种常态。

一个月又一个月,我们期待通过每月一事行动的推进,在幼儿园三年的时间里帮助,每一个幼儿养成一生有益的良好习惯,让好习惯开启童年的美好与幸福。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习惯养成第二天性]


    习惯养成的价值与意义

    什么是习惯?什么是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第二天性

    如何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如何改掉一个坏的习惯?

    如何切实推进每月一事?

    儿童的命运与成人的觉醒

   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习惯是什么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个好习惯

    美国孩子的7棵习惯树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

    儿童心理的七个特征

    关于家庭教育的5个忠告

    教育始于家庭

    发现你的小孩

    推动摇篮的手可以推动整个世界

    ......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与美好相约同行

    用生命叙事

    如何开展区域新教育实验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 66 23921 66 15792 0 0 2912 0 0:00:08 0:00:05 0:00:03 3024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