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信成长的力量——“成长”和“长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俞敏洪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成长”和“长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长大,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只要时间不停,我们就可以年龄增加、体重增加、肉体衰老……但是成长不一样,除了自然的成长,我们更多指的是心理的成长、认知的成长、能力的成长,等等。

花有四季,人也有不同的成长阶段。花不能在花季没有到来的时候放弃成长,人也不能在梦想和目标实现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放弃成长。

如果一个人放弃了成长,那么日子就变成了复制粘贴前一天的生活,那这样又如何能向上、向前,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全然没有了生命该有的精彩。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阅读史就是我的生命成长史
所谓厌倦,不过是你停止了成长
教师成长需丈量的五种距离
教育回到常识,从看见儿童开始
面对教育,我们需要怎样的成长——新教育的玫瑰
......

相信成长的力量

原创|俞敏洪 
来源|老俞闲话


“成长”和“长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最近我在中信出版社出了一本新书:《俞敏洪:我的成长观》。



这本书缘起今年疫情,疫情开始后,我们所有人都在家没法走出去,在此期间,我做了大概20~30场在线演讲,对象和主题包罗万象,有的是针对家长、有的是针对创业者,但整体加起来,却发现从头到尾,有意无意的把一个人所要经历的阶段都讲了一下:一个人的成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面对社会的发展,应该有什么态度;面向未来和外部的灾难,生活甚至是生命的灾难,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态度,等等。所以就有了这本书。而记录人生轨迹,也恰好是我做人做事的一个要求。
希望书里的这些思考,能够对我们的孩子的成长、青年人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创业者的成长,带来一些启发。以下为新书序言《相信成长的力量》。
“成长”和“长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长大,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只要时间不停,我们就可以年龄增加、体重增加、肉体衰老……但是成长不一样,除了自然的成长,我们更多指的是心理的成长、认知的成长、能力的成长,等等。长大未必就是真的成长,因为成长跟年岁没关系,而且没有止境,比如,我到了这个年龄,依然要成长,依然每天要习得新的知识、新的智慧。(《教师成长之路究竟该如何走?——新教育人的选择:职业认同与“吉祥三宝”》)

为什么?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享受的。在生命长河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困境,而很多人从出生那一刻就面临着落后于他人的条件。在生活中,你甚至会遇到人生的至暗时刻,似乎世间所有的黑暗和不如意,都在你身上……对于这些,我们要承认,生活本来就是这样。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唯一可以拉你出来,可以让你改变困境的,只有自己拼命成长。即使中间摔倒了、失败了,只要你在不断地成长,那总还能爬起来。只要不断成长,只要努力奋斗,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计较的不是你的起点,不是站在第一排、起跑快、装备好就能赢的。马拉松真正计较的是你能走多远、走多久。如果你能坚持走出足够的距离,只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清晰的,未来你就能走出别人没有走出来的距离,就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风景。
现实中,时光总是向前的,会抛给我们新的成长问题。就如很多人面对高考,会觉得它是眼前最重要的一座大山,觉得爬上之后,就万事通达了,但是请相信:上大学,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走进大学,只是生命一个新的开始。就像有些孩子考上了北大,就觉得进了保险箱,开始放纵,甚至有的人都毕不了业;而一些二本院校的学生,因为高考不如意,所以大学阶段还在不断发力,最后考取了名校的研究生,用两步走完别人一步走过的路。有了这股不断向上成长的力量,相信在生命当中,终能收获一番风景。(《俞敏洪对话朱永新: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此外,花有四季,人也有不同的成长阶段。花不能在花季没有到来的时候放弃成长,人也不能在梦想和目标实现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放弃成长。有的花开放在春天,比如桃花;有的花开放在夏天,比如荷花;有的花开放在秋天,比如菊花;还有能在冰天雪地里傲然开放的梅花……因此才有了四季不同的美和大千世界。人亦如此,有的人在十几岁、二十几岁就已经名满世界了;有的人中年的时候就“开放了花朵”,比如说很多企业家;也有很多人是在年纪很大才开放的,比如姜太公、著名画家齐白石,都是年迈以后成名的……所以非常清晰的一点是,如果花停止生长,那根本就不可能等来花季。如果一个人放弃了成长,那么日子就变成了复制粘贴前一天的生活,那这样又如何能向上、向前,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全然没有了生命该有的精彩。
人总是要有梦想的。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被别人问:你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呀?这个梦想可能会随着我们不同的年龄阶段发生不同的变化,但是无论这个梦想是什么,只要你不去努力,都是没有用的。就算你的梦想再小,也需要用心经营,不断成长,这样才能让梦想变成现实,才能守护梦想不被现实伤害。就像爬山的时候,就算看不见山顶,但只要你知道自己在向上爬,知道爬的路是对的,那么爬上山顶只是时间问题。
关于成长,我特别想纠正的是关于成长的认知误区。太多人把成长的价值与成功连接起来,然后又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比如说对于孩子,就是要其考高分、温顺听话,而我们成人就是要有钱、有地位、有财富。事实上,成长绝不限于此,甚至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比如说我们通过成长,来培养高洁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做事具有创造力、想象力,能够吃苦,能够勤奋,能够摔倒了再站起来,这些都是成长的重要内涵……

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我认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虽然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痛苦,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没有看到你。另外一种就是像树一样成长,即使你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是一粒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做人和成长的标准。
成长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重要且又无法回避,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回归到成长本身,把它拉长到我们生命的长度,让它回归到成长本身应该有的要义,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沿别人指的路走也可以成为我们成长的途径与方式,但我并不认为这样就能成功。说白了人在活着的时候,是不能说绝对成功的,因为那可能是暂时的阶段成果。而很多人的经验,是因为失败了才有的。只是成长总会有一些东西是相同的,在每个相同的阶段,可能面临相近的问题或困惑。
回想我在农村历经三年高考考入北大,留在北大任教后又离职开始做外语培训,以及创办新东方的点点滴滴……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感悟和困惑,有创业者创业的艰辛和精彩,也有身为教育者看到问题的焦虑,以及父亲这个角色带给我的体验……所以我把一路走来的细碎、点滴汇聚总结,把不断更新的看法分享出来,以此为成长解惑一二,希望能够帮助一些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学生探索走出迷茫的路径,也希望能够帮助走入社会的朋友们不断打磨自己,以成长为盔甲,来面对生活与职场的重重压力。与此同时,我也希望能够让一些家长走出孩子成长教育的误区,能够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成长空间。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也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我都希望你一定要有河流的精神,像河流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你要把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这样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相信成长的力量,让青春与梦想不期而遇。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