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斌:好的教育,在蓬勃的情感与深刻的理性之间——怎样向他人学习才是对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李斌的梦马界 Author 李斌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今天的社会进程乃至教育生态,无论学校还是家庭,似乎都必须再一次回答这个古老的命题——“问世间,情为何物”?重建“还情”于学生的教育,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情甚至浓情”之人,成为这一代教育人迫在眉睫的使命。——李斌 

今天的老师比以往所有人,都需要一个更“稳固的底盘”,那是你在这个充满“别人家精彩”的教育人生,找到的几乎不会动摇的“内核”——一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借此,当你日益知晓那所有精彩背后的逻辑,你就会拥有同样精彩的判断与选择,并终将以最属于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李斌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动不安的灵魂里,有一个年轻的梦。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创造。在探索求知的丛林里,有一面个性的旗......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朱永新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探路者——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把学校教育建立在“情感”之上

教育不能“忘情负义”

理想的教育过程是经历多、考试少、空间大、情感深

卓越课程应该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我就是课程

做教师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

......


好的教育,在蓬勃的情感

与深刻的理性之间

原创|李斌 
来源|李斌的梦马界

蓬勃的情感,
是一个人始终保持对自己和亲人、
他人及社会、
家国与人类、
天地间万物的热情,
有向外延展的爱与温暖,
也有纵身一跃的激情与勇气。



深刻的理性,
在于我们不断增强对世界本质的追问能力,
面对生存挑战,
能以科学理性的精神、
独立思考的判断、
价值法度的取舍、
“投入产出”的衡量展开行动。

当人类迈向现代化进程,
离开自然母体,
向更神秘的宇宙和未来进发,
每一场挑战,
都需要理性、科学、价值、系统的加持;
每一个时刻又都离不开怦然心动的好奇,
出于本心的热爱,
真实温暖的人际关系,
和意义感伴随的“勇敢之心”。

然而今天,
全社会的理性系统在越来越强大,
“蓬勃的情感”却仿佛丢失了——
“社交恐惧”冲上网络议题的高频词,
情感淡漠成为一代青年的新特征,
“丧文化”“废心理”校园弥散,
公共精神、社会责任、生命意义感
日益稀缺……
不仅校园里的学生,
整个时代似乎都陷入痛苦之中——
我们所丢失的,是我们不能没有的。


这是全球普遍存在,
人人感同身受的现象——
从“90后”到“10后”,
面临社会剧烈转型期的青年与少年,
普遍存在
关乎天地万物的“寄情”能力
关乎价值意义的“公情”能力
关乎社会同理心的“共情”能力
关乎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能力
关乎个人心理健康的“情绪”能力
等方面的巨大缺失。

今天的社会进程乃至教育生态,
无论学校还是家庭,
似乎都必须再一次回答这个古老的命题——
“问世间,情为何物”?
重建“还情”于学生的教育,
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情甚至浓情”之人,
成为这一代教育人迫在眉睫的使命。

遥想农耕文明时代,
中华大地“情为纽带”,
我们与天地万物、亲情人伦,
天然相嵌,心有皈依;
但低效的社会运转,
又让我们不得承受
落后、矇昧、饥饿、灾难的反复肆掠。
进入现代文明时空,
我们在科学与理性的道路上繁荣发展,
价值破碎,独立而失落;
却又在人类应对挑战的能力
和个体生活与健康方面,
迅速改善。



情感与理性,
二者生来相互排异,
却又始终相互补充,
甚至归根结底需要彼此促进。
我们正在奔赴的未来教育,
真正的道路,
必然是“培养情理兼容,
在蓬勃的情感与深刻的理性之间,
找到平衡的一代人”。
这虽然更难,
但也是“全面发展的人”题中应有之义。

所以,学校当是“有情的天地”,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培养“有趣的灵魂”;
我们需要立即行动起来,
更大程度地恢复育人体系下的情感土壤,
呵护与唤醒孩子们的情感基因。
如此才能说,
从今天的学校与家庭走出去的青少年,
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有好奇心的人,
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
一个幸福的人。



这样的人,
见万物而怦然心动,
见他人而同理共情,
见自己而自信欢喜,
见所爱则热烈去爱,
见所美则各美其美,
见所苦则以身奔赴……

如海子的诗:
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
今天的太阳,
今天的马,
今天的花楸树,
使我健康富足。

(本文为新校长杂志2021年5月主题“问世间,情为何物”卷首语)

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超越“管理”,做“整个儿”的校长

中国教育情感缺失:教育,应该关注人的情感品质;德育,应该关注心灵与精神成长

人性、理性、超越性——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把“教”减到最少,把“学”放到最大——理想的教育过程是经历多、考试少、空间大、情感深

卓越课程应该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我就是课程

如果你想获得某样东西,那就让自己要配得上它——如何理性愉快地度过一生?

......


怎样向他人学习才是对的?

原创|李斌 
来源|李斌的梦马界


一个终生学习的教育人,90%以上的时间,是在向他人学习;少有的时刻,才被自然万象、宇宙浩瀚所启发。

而这其中又有90%的人,只是学的“样子”——把他人的表达、设计、创意甚至形式照搬;在学校里向优秀的老师复制课堂,连上课的腔调与板书的重点都要录拍;看见同事、同学怎样怎样恋爱结婚,怎样买车装房,怎样补课择校,怎样旅游度假,自己就忍不住依葫芦画瓢......

然而常常学了半天,人生进步依然不大,这是为什么?

我们必须也应该向他人学习。只是,怎样学、学什么才是对的?

正确的学习原理说起来很简单——透过表象看本质;做起来却很不容易。

个人的体会正是如此:那些只在表象里学习的人,就会因表象而“画地为牢”,封闭通往真知的大门。而我们真正需要学的,是一个人行为处事、生活方式、构思这堂课、写这篇文章、设计这款产品的底层逻辑,并看到这件事情成功背后的前提,复制应用的边界,而不仅仅是拷贝表面的内容与形式,才算向他人学有所得。

别的学校在校园里磨豆腐、搞种植、忙食育,我们的学校也要创造条件上马吗?不必,因为这些课程指向的素养,也可以通过布置一间教室、管理几片园地、经营学生咖啡屋来获取。

别的同事结婚先买了一对戒指,我们也需要照章办事吗?不一定。因为过去的岁月金银贵重,能衡量男方是否愿意为婚姻付出代价;今天买戒指已经比吃一顿饭贵不了多少,需要观察的反而是对方究竟有没有责任心与担当力。

别的老师在课堂上拖着腔调说话,不是因为这样说话显得高级,而是为了抑制口音,吐词缓慢,让学生听得清楚。所以儿童需要这样说话吗?不需要;老师如果解决了清楚说话的问题需要这样吗?也不需要。
......

我想,其实今天的老师比以往所有人,都需要一个更“稳固的底盘”,那是你在这个充满“别人家精彩”的教育人生,找到的几乎不会动摇的“内核”——一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借此,当你日益知晓那所有精彩背后的逻辑,你就会拥有同样精彩的判断与选择,并终将以最属于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幸福完整的路,我们一起走!
做教师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

时光荏苒,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