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性、理性、超越性——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周国平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关注置顶][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尊重人的存在价值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作者|周国平


精神生活可相对区分为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寻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


这个题目是讲座的主持人给我出的,是命题作文。“人文精神”这个词,大家都挂在嘴上,但对它的含义却比较模糊,我也一样。为了今天的讲座,我稍微认真地想了想,有了一个思路,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什么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有何意义?——我所亲历的人文教育》)


和“人文精神”有关的另一个词是humanities,或humanestudies,通常译作人文科学。在西方,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一般把学科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部分。其中,人文科学是研究人或人性的学科,可以笼统地称作人学或人性学。在德国,人文科学叫diegeistigeWissenschaft,即精神科学。究竟哪些学科属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各国的划分有出入,但大致都包括文学、语言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法学等。一般来说,在人文科学中,价值观点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而其他科学则更注重事实(现象)和逻辑。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事实上,人文价值观点也常常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用于其他学科。


根据以上分析,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


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


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尊重精神价值)。



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这一方面是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永远比物宝贵;另一方面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义压制人。


从这一点出发,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在现世实现,人有权追求尘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国或不可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


但是,和人的生物性欲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认为后者是人的尊严之所在。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关于这一点,康德的解说最有代表性。他认为,人一方面属于现象界,具有感性,受制于自然法则,追求快乐(幸福),另一方面属于本体界,具有理性,能够为自己建立道德法则,“人的尊严就在于这个能够作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资格”,它证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严之意义上,他进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远不可把人用作手段。(《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人文教育是所有教师的大责任》)


我对康德这个观点的理解是:所谓人是目的,就是要把人当作精神性存在加以尊重。这分对己和对人两个方面。一方面,每个人要把自己当作精神性存在、当作独立人格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丧失做人的尊严和人格。现在有些人为了物质利益而丧失人格,他们实际上就是不把自己当作目的而是当作手段了,是把自己当作了谋取物质利益的工具。另一方面,每个人也要把他人当作精神性存在、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侮辱他人的人格,贬损他人作为人的尊严。我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一向缺少人的尊严这个极其重要的观念。比如说,现在人们普遍痛感诚信的缺乏,都在呼吁诚信。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缺乏诚信呢?其实根源就在缺乏人的尊严之意识。一个人之能够诚实守信,基础是自尊,他仿佛如此说: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愿意对它负责。一个人之能够信任他人,基础是尊重他人,他仿佛如此说:我要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并相信你会对它负责。可见诚信是以双方共有的人的尊严之意识为基础的。没有这样的意识,就会互相之间把自己也把对方看作工具,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哪有诚信可言。


尊重人的价值不能流于空泛,必须落实到尊重每一个个人。因此,个人主义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传统。我们常把个人主义当作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同义词,理解未免太偏太窄。西方思想家也会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individualism一词,在肯定的意义上,这个词是指对个性、个人独特性的推崇。作为一种伦理思想,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生命(和灵魂)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必须予以尊重。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权利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同样,每个人对他人也应该如此看待。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应该有助于一切个人的自由发展。(《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人文底蕴是文明人的基标示,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品格》)


在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和自然法传统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传统。其实,自然法传统也与个人主义密切相关,其基本主张是:个人拥有天赋权利(生命、自由和财产);政府和社会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利。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可归结为两点。


第一,个人自由原则。在涉及自己的行为上,个人拥有完全的自由,不受他人(和政府)的强制。这一点当然也适用于每个人对他人的关系,任何人不得对他人实施强制。在为这个原则辩护时,一般举出两方面的理由。一方面,个性本身即是价值。如同约翰?穆勒所说:“一个人自己规划其存在的方式总是最好的,不是因为这方式本身算最好,而是因为这是他自己的方式。”当代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则指出:人性有着无限的多样性,个人的能力及潜力的先天差异性使每一个人都“具有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人的素质”,是自由理想和个人价值理想的生物学依据。另一方面,个人自由有益于社会,包括在物质上,如同亚当?斯密所说,个人之间的自由竞争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那样,能够形成最合理的经济秩序。也包括在精神上(思想,言论,信仰),个人自由能够最有效地促进思想发展和文化繁荣。


第二,法治原则。为防阻强制的发生,保障个人自由,需要法律和政府。但是,政府一旦存在,就有了政府侵犯个人自由的可能性。因此,法治原则主要是针对政府的,旨在保证政府依据法律治理。其要点为:一,法律的目的仅在于保护个人自由,防阻强制的发生,有悖于此的虽由立法机关颁布亦为非法。二,法律是普遍性规则,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法律至上,政府必须受法律支配,而这意味着政府除了防阻强制之外,不得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四,立宪政治,关键是立法权与行政权真正分离,以保证法律的制定不受行政干预和监督政府对法律的遵守。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思想中的若干重要传统,包括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都是从尊重人的价值的立场出发,围绕着保证个人自由和个人价值之实现这个目的而形成的, 彼此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理性:头脑的认真


人文精神之尊重人的价值,不只是把人当作一种生命存在,更是把人当作一种精神存在。关心精神生活,尊重精神价值,是人文精神更深刻的方面。从人文精神的立场看,人的肉体生存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物质生活有其不应贬低的价值,在此前提下,精神生活又具有独立于物质生活、甚至比物质生活更高的价值,不可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精神生活是人的高级天性的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之所在,人真正高于动物之处。动物有肉体生活,有某种程度的社会生活,但肯定没有精神生活。精神禀赋是人的最可贵禀赋,它的自由发展本身即有价值而且是最高的价值。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也在此,而不在物质上的贫富,社会方面的境遇,是内在的精神素质把人分出了伟大和渺小,优秀和平庸。对于一切精神伟人来说,精神的独立价值和神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证明也不需证明的公理。(《以人弘道,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精神生活可相对区分为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寻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为了解说方便,我把理性(智力生活)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爱因斯坦称之为“神圣的好奇心”。为什么好奇心是“神圣”的呢?也许是因为,好奇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征,动物只注意与生存有关的事情,人超出生存而对世界万物感兴趣;它甚至使人接近于神,受好奇心驱使,人仿佛想知道创世的秘密,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世界重新创造一遍。无论在人类,还是在个人,好奇心都是理性能力觉醒的征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其实,科学也是这样,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惊奇是一种伟大的能力,表明一个人意识到了未知原因的存在,并且渴望把它找出来。爱因斯坦谈到,他五岁时看见指南针在未被接触的情形下转动,便感到异常惊奇,意识到在事物中藏着某种秘密。这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很可能是他日后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最初动因。


然而,“神圣的好奇心”有许多敌人,主要敌人有二。一是习惯,所谓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孩子往往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般规律是随着年龄增长,好奇心递减。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家是那种不受这个规律支配、始终保持着好奇心的人。二是功利心,凡事都问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再感兴趣。如果说好奇心是神圣的,那么,功利心恰恰是最世俗的,它是好奇心的死敌,在它的支配下,科学探索的原动力必定枯竭,眼光必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其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标。所以,我把现在的教育看作好奇心的最大敌人。


爱因斯坦早已发出惊叹:现代教育没有把好奇心完全扼杀掉,这简直是一个是奇迹。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往往也只是着眼于增加课外知识,扩大灌输范围,仍以有用和功利为目标,而不是鼓励和保护好奇心。依我看,要真正改变应试教育,就必须废除高考,把竞争和淘汰推迟到大学阶段,在大学里也着重考查独立研究的能力而非书本知识。(《一切优美的花,都来自于好奇心这颗种子——你好,好奇心》)


第二,头脑的认真。好奇心是对未知之物的强烈兴趣,它理应引向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认真的求知过程。有的人似乎有广泛的好奇心,但事事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只能说明他的好奇心仍不够强烈,因而缺乏推动的力量。真正强烈的好奇心必然会推动人去探根究底。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所有问题都作系统的探究。因此,好奇心可以广泛,智力兴趣必须定向。许多大科学家、大思想家都在青年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问题领域和研究方向,那可能是引起他们最大好奇心的问题,或他们发现的以往知识体系中最可疑的环节。头脑的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所谓根据,一是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就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


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本身是否可靠呢?如果它不可靠,它所确认的根据就成了问题。在西方哲学中,这种担忧一直存在,促使人们由追问知识的根据进而追问人类知识形成方式的根据,对知识形成的各个环节作仔细审查。因此,知识论成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代以来更成了主题。其中贯穿着一种努力,便是想把人类知识建立在完全可靠基础上,否则就放心不下。


相比之下,中国哲学一向不重视知识论,知识论是最薄弱的环节。相对而言,宋明算是最重视的,但也偏于知行关系问题,所讨论的知识主要指道德认识,即所谓“德行之知”。在中国哲学史上,从总体上怀疑知识之可靠性的只有庄子(“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但基本上没有后继者。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知识即德行”是西方哲学家的普遍信念,中国哲学家正相反,信奉的是“德行即知识”。由于把知识本身看作目的性价值,因此,西方多具有纯粹的思想兴趣、学术兴趣、科学研究兴趣的人,在从事研究时只以真知为目的而不问效用。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最容易产生大思想家、大学者、大科学家。中国则缺少这样的氛围,所以不容易出大师。


第三,从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图画的渴望。好奇心和头脑的认真面对整个世界,就会追问整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学的沉思或宗教的体悟。爱因斯坦把这种渴望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到了这一步,头脑与灵魂便相通了,科学与哲学、艺术、宗教便相通了。事实上,大科学家都不满足于纯粹经验研究,他们都是怀着揭示宇宙最高秘密的心愿度过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的。


以上所述可统称为广义的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对非功利性的纯粹智力生活的热爱。这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师对生命的经典点拨——让思想更有深度》)



三、 超越性 


灵魂的认真超越性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之寻求。 与理性相比, 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动物有某种为生存服务的认识能力( 低级理性) , 但决不可能有超越的追求, 不可能有哲学、 宗教、 艺术。 理性的产生也许可以用进化论解释, 但进化论肯定解释不了灵魂即对意义的追求之来源。和理性的解说相对应, 我把超越性( 心灵生活) 也归纳为三个要素


第一, 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 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 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 因为这爱, 不愿生命流逝, 便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 发展出丰富的内心生活。 也因为这爱, 不愿生命虚度, 便要寻求生命的意义,


对人生进行思考。 每个人在世上只有活一次的机会, 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重新活一次; 如果虚度了, 也没有任何人能真正安慰你。 如果你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些, 对自己的人生怎么会不产生出最严重的责任心呢? 我把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看作人生在世最根本的责任心, 因为其他的责任可以分担或转让, 惟有这不能, 必须完全靠自己承担。 然而, 具备这种责任心极不容易, 因为人们往往受习俗和时尚支配。 约翰.穆勒指出: 在仅关自己的事情上, 人们从不问什么合于我的性格和气质, 或者什么能让我身上最好和最崇高的东西得到发挥的机会。 所问的是什么合于我的地位,别人通常是怎么做的。 他们还不是在合乎习俗与合乎自己意向两种情形相比之下, 舍后者而取前者。 他们根本是除了趋向合乎习俗的事情外便别无任何意向。 由于他们不许依循其本性, 结果就没有本性可以依循了。 尼采也指出: 人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 随大流地思考和行动, 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他自己。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怯懦, 怕邻人指责, 更是因为懒惰, 怕真诚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 事实上,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确是沉重的责任, 最需要毅力和勇气, 而跟随习俗和时尚则最轻松, 但前者的收获是拥有自己的灵魂, 后者的代价是失去灵魂, 究竟哪一种生活更值得一过, 应该是清楚的。


灵魂的认真。 即在人生的根据问题上认真。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 根据、 价值的追问, 要自己来为自己寻求一种人生信仰, 自己来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 从总体上看, 我们中国人也比较缺乏灵魂的认真, 缺乏超越性的追求, 中国文化传统中缺少形而上学哲学和本土宗教便是明证。 我们的人生哲学注重的是道德, 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而往往回避对人生进行追根究底的探究。 在一定意义上, 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中西哲学传统的始祖, 他们两人都重视人生哲学。 但是, 他们的嫡传弟子便显出了显著差别, 孟子走向了更典型的道德论, 柏拉图却走向了本体论。这种分殊肯定已发端于他们的老师, 在这方面作一比较研究一定很有意思。


第三, 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 认真追问生命的意义, 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死亡与不朽、 世俗与神圣之类根本性问题, 会要求以某种方式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而达于更高的精神存在, 渴望与之建立某种联系。 这就是信仰的本来含义。以上所述可视为广义的宗教精神, 其实质是对个人内在的心灵生活的无比关注, 看得比外在生活更重要。 这是人文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人是否具有这种广义的宗教精神, 与他是否宗教徒或属于什么教派完全无关。


总之, 在我看来,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 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精神的价值。 对于个人来说, 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 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 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 认真负责。 对于社会来说, 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结语: 拥有心智生活


最后, 我想特别对青年人说几句话, 谈一谈拥有心智生活的问题。
心智生活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心灵生活( 头脑, 理性) 和智力生活( 灵魂, 超越性) 的合称,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精神生活。 心智生活的特点是内在性和非功利性。 它是一种内在生活,而不像肉体( 物质) 生活、 社会生活那样是外在生活。 它是没有功利目的的, 心智的运用、 真理的探究本身就是目的, 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最大快乐。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 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当然都是需要的。 


只有外在生活, 生活的全部内容是谋生( 挣钱+消费) 和交际, 这样的人是十足的庸人。 只有内在生活的人极少, 往往是某一类天才, 同时往往也是世人眼中的或真正病理意义上的疯子, 例如荷尔德林、 尼采。 有两者皆优的天才, 如歌德、 拿破仑。 真正的伟人必有伟大的心智( 内在生活) , 心智不伟大者不可能有伟大的事功( 外在生活) , 但心智伟大者未必有伟大的事功。是否拥有心智生活, 与职业无关。 并非只有科学家、 学者才能过智力生活, 只有诗人、哲学家、 宗教家才能过心灵生活。 


事实上, 大学和研究机关里许多人并无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 只是在做死学问, 或谋生谋利。 职业化的弊病是: 精神活动往往蜕变为功利活动; 行业规矩束缚了真才之人的自由发展。 所以,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精神探索者有意从事一种普通职业, 而只在业余时间从事精神探索。我们时代的特点是, 人们普遍沉沦于功利性的外在生活, 很少有人真正过内在的心智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 我希望青年人保持清醒, 认识到心智生活在人生中的重要价值。 心智生活能使人获得一种内在的自由和充实。 一个人唯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灵魂去追求, 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 才是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 同时, 如果他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便在自己身上有了人生快乐的最大源泉。心智生活还能使人获得一种内在的自信和宁静,仿佛有了另一个更高的自我, 能与自己的外在遭遇保持一个距离, 不完全受其支配, 并能与外部世界建立恰当的关系, 不会沉沦其中, 也不会去凑热闹。 这就是所谓定力。


现在学界有一些人,自以为是指导时代的风云人物, 但没有内在的心智生活, 因而就没有一贯的学术志趣和精神立场。 自己没有灵魂的人, 怎么能充当拯救别人灵魂的导师呢。人们常常叹息, 中国为何产生不了大哲学家、 大诗人、 大作曲家、 大科学家等等。 据我看, 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 对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 不支持。 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 在我们的氛围中, 这样的创造者不易产生, 即使产生了也是孤单的, 很容易夭折。


现在的开放是一个契机, 我希望我们不要只看到经济上的挑战, 更深刻长远的挑战是在文化上。 中国要真正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大国, 就必须改变文化的实用品格。 我恳切地希望, 现在的青年人能为此做出贡献。 一个民族拥有一批以纯粹精神创造为乐的人, 并且以拥有这样一批人为荣, 在这样的民族中最有希望产生出世界级的文化伟人。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田野草根的实践,生命在场的叙事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新教育,在海门大地上穿行——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