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小蔓:超越“管理”,做“整个儿”的校长;把学校教育建立在“情感”之上

朱小蔓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超越管理,做整个儿的校长。


培养目标是校长首要思虑的事情,培养“整个儿的人”是教育全部工作的起点,也是校长全部的工作。陶行知当年对“整个儿人”的定义是什么呢?是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

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内驱力和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取决于学习的微环境。校长解放了思想,实事求是,使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释放生命,有机会获得承认,有了这种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自然不同。

民主管理,是民主社会、扁平社会的基本管理理念。校长主要不是用层级和威权来实现管理,道德为本的管理是教育领导新的管理理念。校长要靠你自己良善的人性,用民主方法、包容的态度耐心地培育出校本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师生学习共同体,它们是自治、共治的健康状态。

教育管理和行政管理有区别,不能照搬追求效率和层级的观念和做法。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充满爱的成长过程,需要耐心。对一线老师,重要的是呵护、是支持、是提供舞台,不要管这管那;除了工作,要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憩,看点闲书,不然会成一个片面的、贫瘠的人。

怎么做好乡村学校的校长?首先还是要自己带头,敢于创新,敢于负责,这话虽然很老套,但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总有一部分人先知先觉,总有一部分人成为英雄好汉,总有一部分人带头吃苦,陶行知的信条是自立立人,自化化人,自觉觉人,自勉勉人。 

我们哪怕不成为精英,不成为至圣至贤至善,也应该成为一个比较好的人,比较有觉悟的人,在人群中比较能带头愿意吃苦,愿意多做点事,能让我们周围变得好一点的人。

新教育团队这十几年来的探索,是开拓性的,创造性的,他们已经贡献很多,还将会有更大的贡献。——朱小蔓


探路未来教育的“行动派”

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的角色

校长能留下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做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校长
当好校长凭的是远见、格局和担当
跟学校中层谈管理
......


超越“管理”,做“整个儿”的校长

作者|朱小蔓


朱小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原主任、2015年脚里学院“好校长”成长计划导师。本文根据朱小蔓教授在北京市戈友公益基金会,2015脚里学院“好校长计划”理想信念模块上的讲课内容整理。【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乡村学校是否走错了路?


“超越管理,做整个儿的校长”。这句话是我今天讲述内容的主线。

很长时段以来,人们把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视为与其他行业一样的管理者,校长们也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认识:我是学校的管理者,管好教师和学生是我的主要角色和身份。

但是,我希望大家能超越“管理”,超越管理主义和威权主义的惯习和心态,做“整个儿”的校长。做整个的校长,这是当年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他说:你要做一个整个儿的校长,而不是做“半个”校长,“命分”的校长。你不能半信半疑,不能分散精力作别的事情,应该一心一意,全部身心、自觉自主的做校长,要清楚自己的任务,不要听命于谁。

什么叫清楚自己的任务,不听命于谁?乡村学校校长的任务是为乡村孩子的生命成长办学,从学生出发,为他们现在的幸福和各自的将来做学校应该和能够做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当年疾呼:“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农民;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1]几十年过去了,看看我们的乡村学校状况,陶先生的判断不失准确、思想尤显犀利。伟大、深刻的思想,总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可以在当下继续生长。先生的呼唤和他那颗炽热的心依然震撼我们,激励我们思考,农村教育的路究竟该怎么走?

当然,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能封闭地,过于狭窄地、固化看待农村教育。因为现今的农村社会,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一个个村镇的空间,而是和城市之间不断变化、流动、沟通的农村环境,未来几十年,城市化的过程还将继续。除了农村,县城、中小城市,都会成为农村孩子们将来工作的地方。农村教育要将农业现代化新型人才培养,将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理想统筹兼顾。农村学校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适应人的不同潜能、性向和志趣,多样化办学、培养多个面向的人。问题是我们大量的乡村学校一味效仿城市学校,盲目、无奈地盯着升学率,造成大批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从实际出发、多样化地培养人

培养目标是校长首要思虑的事情,培养“整个儿的人”是教育全部工作的起点,也是校长全部的工作。陶行知当年对“整个儿人”的定义是什么呢?是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

现在的乡村学校,要为农业现代化培养新型人才,他是有头脑的、聪明的、懂科技、会经营,能办现代企业的能人。也要培养能够促进当地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人。当然,我们也应该把用心培养有条件上综合性大学的孩子,增加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会,这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不过,今天的乡村学校绝不是把孩子送上大学为基本的办学目标,为了几个能考上大学的学生,让大部分孩子牺牲了适合他们的教育机会。农村学校必须综合改革,实现三个多样性的互动和匹配,即:人的禀赋才干的多样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教育支持方式的多样性。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育哲学命题。我认为,乡村教育主管部门要谋划这个目标,每个校长要创造性地在自己的手上做出来。

人需要适切的教育。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江苏苏北学校看到一个案例,有个农村孩子画画特别棒,小学二、三年级时的作品,已多次拿到国际上展览了,后来学校觉得,这个小孩儿不符合全面发展的要求,赶紧给他补语文、数学,结果成绩倒是补上去一些,可他再也画不出那样的画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能需要适当地补弱,但主要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天赋,更多地扬长,不能用“全面发展”的尺子对着量,我们过去对全面发展的理解是片面的、僵化的。而且,常识告诉我们,人有了自信,学习能力会有改善。

我说的做“整个儿”的校长,除了培养目标这个起点性、根本性的方面外,必须亲自抓课程的设置与管理,乡村校长可以根据实际考虑对课程做灵活地、弹性地安排,比如增加职业课程、增加劳动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比如适当改造和删减课程内容、增加乡土资源、调整难度和进度。我知道在江苏苏南有一所农村中学,生源相对较弱,怎么弄成绩都上不去,校长很苦恼,后来想明白了,不去与其他的学校拼,索性放开来走自己的路。他把显性课程全部安排在上午,文、理,动、静交错排课,长短课结合;整个下午不排课,放开让学生社团活动,几个月下来,学生的精神面貌大变,变得特别活泼、惬意,特别自信。精神状态变了以后,他们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和期望,就都不一样了。

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内驱力和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取决于学习的微环境。校长解放了思想,实事求是,使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释放生命,有机会获得承认,有了这种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自然不同。

教师的精神要“脱贫”

做“整个儿”的校长,抓教师队伍是个重点,也比较艰苦。我们做过不少调查,在相当多的乡村教师眼中,教师职业仍然还是属于环境比较恶劣,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不够高,专业成长机会不算多的职业。

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不强,缺乏专业发展的意识。在现有的岗位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情感困顿、茫然,成就感、幸福感比较低。

不久前国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力度是比较大的,比如增加偏远地区教师生活补贴,比如对乡村教师评职评定在论文和外语方面不做刚性要求等,希望能对乡村教师有积极鼓励作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某些地区,乡村老师经济上已经脱贫,在当地已是比较富裕而且稳定的职业,但是他们并没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感,缺乏持续进取的能力。由于少数教师的专业水平、职业操守不高,相对于国家给他的物质待遇,反而遭到老乡的置疑和垢病。

这说明,物质待遇的提高,并不一定解决乡村老师的职业状态,他们的职业认同依然不高,精神生活依然空虚贫瘠。所以,校长不要太在乎居于教师之上的管理层级,重要的是做教师的朋友,呵护他们的情感,情感是生命状态的表征。重要的是让老师发出他们的声音,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乡村老师需要重新被命名,他们不一定是专业上的弱势者,而往往是地方知识的拥有者。专家学者不能总是居高临下的“培训”他们,要真正地分享,相互成为老师,各自有重新定位,一起发现乡村教育的独特价值,建设学习共同体。

专业化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人的生命的积极状态。所以,我们的校长,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改变对老师单向的、齐一化的要求入手,更加重视教师的个体化经验,探索支持老师改变生命状态的途径、办法,使他们生长出积极正面的情感意愿。没有乡村老师生命状态的改变,就不会有乡村教师真正的专业化。

做整个儿的校长,其实是说校长的全部工作是办学校。从育人目标、到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到课程管理,到教学模式,到带动教师队伍,这些都是校长的工作,是校长根本上的管理。我们都关心管理的成效,但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太追求结果上的绩效。那些标准化的评量、文牍主义把我们的手脚困住了、时间和精力消耗了。校长管理业绩不能专注于技能层面,更重要的是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靠校长的理想和教育情怀,激发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来实现。

民主管理,是民主社会、扁平社会的基本管理理念。校长主要不是用层级和威权来实现管理,道德为本的管理是教育领导新的管理理念。校长要靠你自己良善的人性,用民主方法、包容的态度耐心地培育出校本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师生学习共同体,它们是自治、共治的健康状态。

做具有“教育性”的管理

有教育性的管理是什么样的?如何实现这样的管理呢?

第一,教育意义何以显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教育下过一个自己的新定义:当一个人想把自己“好”的方面展示给“你”看的时候,教育就发生了。为什么是给你看,而不是给其他人看呢?首先是信任你,其次是表明我不坏,我还有接受教育的愿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也很深刻的道理,说明教育是在一种特定的关系和情境中发生的,并不完全依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而定。教育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你们徒步走戈壁是教育吗?当然是教育。我和你之间可能没有师生的关系,但是你的行为方式让我信任你,愿意接受你的建议。于是,在特定的情境,在某个契机,教育意义便发生了。这样一种对教育的理解属于教育现象学的范畴。教育现象学是把现象学的哲学方法运用在教育中,它认为,事物的本质并不在遥远的彼岸,就在现实生活中,但是它不会自动显现,需要你去挖掘和发现出来,这就是教育的“慧眼”。

在同样的环境里教学,有的老师能发现孩子的特点,有的老师就没什么感觉,这说明前者的敏感性高。激发老师的教育敏感性,善于挖掘出职场中平常事物中的教育意义,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很重要。老师通过对某个场景中的现象进行回顾、反思、写作,每次都会在其中发现不一样的意义,这就是教育现象学的写作。教育现象学要求和训练老师们写现象学笔记,把生活中的,教育职场中的情景一次次地写出来,每次写的会不一样。一个富有深意的教育学故事,常常可以写上八次、九次,直到把没有发现的意义揭示的越深,越细,越好。那么,这个过程,也就是你领悟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时候是教育的契机,怎样才使教育意义得以发生的过程。

第二,你会关心人吗?

美国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内尔·诺丁斯,做过中学老师,长期教数学,又是重要的教育哲学家。她提出一种不一样的“关怀伦理”。

诺丁斯认为,关心是一种关系。关心是一个人非常好的品质,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天生就那么有爱心,关心别人。应当帮助教师学会建立这种关怀的关系。教师不仅自己会关心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关心。

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90%以上的老师表白自己爱学生,但是只有40%多的学生觉得教师是爱自己的。这一方面说明老师要反省自己关爱的方式是否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追问学生是不是没有感受关爱的能力。

日本在1950年代搞教育普及,企图迅速提高国民受教育的水平,推行标准化教育和考核体系,结果在教育均等化方面却背离初衷,为什么?

教育普及了,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同样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很多不适应这个教育制度的人,成了教育的失败者,而那些优胜者往往变得冷漠。我们现在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也很严重,注重分数与升学的简单竞争,精神却日渐式微。日本从1960年代开始提出要注重心灵教育,就是一种反思和反拨。

我这二三十年一直主张重视情感教育、心灵教育。人首先,且大量是通过感性直觉去感受世界的,现在我们学校的制度,几乎全部要用文字、数字来衡量学习成就。其实文字、数字只能表达你的心和感受的一部分,所以,把人的感觉,感性层面的东西保留住是非常可贵的,尤其在儿童时期。

诺丁斯不是仅仅重视关怀、重视感受,她同时重视理性,她主张通过榜样示范,通过观察求证,来判断学生是不是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学会给教师回馈关心。这样做,学生学会了关心,教师也从学生的回馈中感受职业价值,教师和学生彼此互动,都成长了。

关爱什么?首先是关爱自己,你连自己都不关爱,怎么能关爱别人呢?关爱自己什么呢?关爱自己的身体,关爱自己的名誉,你不能做坏事,关爱自己的精神是不是饱满健全;还要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爱地球。

建立这样的关怀理念和机制,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很重要,留守儿童现在有6000多万,没有任何成人陪伴,独居的占3.4%,比例不大,但实数不得了,205.7万。非常痛心的是,未成年人犯罪构成中,70%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如果不能够得到来自父母的正常关怀,我们要一定有另外一种关怀补给。当然不可能完全靠教师,但是教师有这个责任。孩子缺少了关爱以后,他可能变得心理闭锁,或者暴躁进攻,你不能就着这些现象给他贴标签,埋怨他们,被标签化也很麻烦。

我们要研究怎么释放他们的生命能量,把正面能量激发出来,让负面能量自然消解。在学生管理、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我主张多一些信任,并且重视师生、生生间的双向关系建构,而不是一味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关怀。

公民教育、学生自治

民国时期,学生会叫学生自治会。当年陶行知就特别强调学生管理上的自治,他把自治看做学校德育的重要方式,主张让孩子们在学校里通过管理自己,学会管理社团和集体,学会过社会生活,关心社会福祉,关心公共利益,这其实是重要的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我们不要反感政治,只要有人群就需要政治。我看到德国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就教孩子们学习过政治生活。一年级的小朋友一开学就要学习如何与黄头发、黑头发、金头发,蓝眼睛,黑眼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交往,这个小小的政治团体,选出自己的组长,怎么选呢?小朋友要讨论,应该选有责任心的,有组织能力的,愿意关心其他小朋友的人来担当。从小树立健康的政治观念很重要。

伟大的政治家,应该既有仁慈的心,又有正义的心,我们应当从学校开始,培养有如此政治头脑和政治能力的人,我们称之为公民教育。过去我们不谈这个概念,现在新的德育教材已经把公民教育、生命教育,都作为很重要的内容补充进去了,以体现时代的进步、教育的与时俱进。

对孩子越是信任,敢于放手,让他们的生命得以释放,尤其是10—11岁以下的儿童,神经系统还不那么坚强,身心舒适、惬意的情绪体验应当是主色调的。农村的环境可能有些闭塞,孩子们有些散漫,但是他们通常是自然的、本色的、不那么矫情的、比较皮实的,经得起磨,耐受力比较强,这些东西足可以让他们的生命获得自尊自信,对他们日后健全发展有大益。

你想做个什么样的校长?

教育管理和行政管理有区别,不能照搬追求效率和层级的观念和做法。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充满爱的成长过程,需要耐心。对一线老师,重要的是呵护、是支持、是提供舞台,不要管这管那;除了工作,要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憩,看点闲书,不然会成一个片面的、贫瘠的人。

怎么做好乡村学校的校长?首先还是要自己带头,敢于创新,敢于负责,这话虽然很老套,但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总有一部分人先知先觉,总有一部分人成为英雄好汉,总有一部分人带头吃苦,陶行知的信条是自立立人,自化化人,自觉觉人,自勉勉人。

我们哪怕不成为精英,不成为至圣至贤至善,也应该成为一个比较好的人,比较有觉悟的人,在人群中比较能带头愿意吃苦,愿意多做点事,能让我们周围变得好一点的人。

[1]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53页。

文章来源|现代与经典。



把学校教育建立在“情感”之上

作者|朱小蔓


在今天的中国基础教育学校,班级仍然主要是学校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以班集体建制实施学生德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之一。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和教育改革,尤其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社会大环境及整个教育生态,包括学生在校生活的组织系统、结构与功能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关心班级日常生活质量,思考班集体教育的情感维度,有助于释放和创新班级组织特有的教育功能。

班级生活要为学生
提供支持性的情感环境
孩子是在班级中生活,生活是他首要的、首先的和真实的存在。所以,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当我们说教育质量的时候,它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一个很个体化的、需要对真实的个人而言的概念。

比如,某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但是对于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来说,不见得意义是相同的;某个班级考得最好,但是这个班级却有好几个差生,差生的情绪是非常不好和糟糕的。所以,我们要追问班集体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土壤——每个孩子的真实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一个孩子,他个人的真实生活环境是比较安全、不压抑、不恐惧的,他比较愿意和同学交流、和老师合作,那么这个孩子迟早可以融入这个班集体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中去。所以,我认为,教育质量的基础是个体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我们必须要关注孩子在日常班级生活中的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

一个孩子在一个班级里,可能小学一待就是六年,初中一待就是三年,而且很少是他自己选择的。因此,我们不能不考虑他的班级生活质量和他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情感教育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情感教育就是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让孩子对学习很有兴趣。

这样理解未免太简单了,情感教育包含着很多命题。情感教育首先要关心学生的情绪感受。作为教育者,不只是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的结果怎么样,首先要关心他们的情绪状态,这是情感教育最基础的内涵。

人的情感状态是生命质量的表征。生命质量好不好,能从情绪情感状态上看出来,比如是意气风发、情绪盎然,还是垂头丧气、自卑、恐惧、不安全,所以情感状态是生活的重要情感面向。生活有很多面向,物质的、精神的。精神面向包含情感情绪状态。一个人情感情绪状态好,说明他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不错,因为情感情绪状态是精神状态里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安全感、信任感和自尊感是情感维度的基线。人的安全感、自我价值感首先是从父母的情感应答方式、教养方式中体验到的。出生以后的一个月、三个月、九个月等各个年龄期、关键期都是安全感一次又一次维护、一次又一次稳固的过程。

信任感也是出生以后在不断的亲子应答关系中获得完善的。从家庭中培养起来的初步的安全感和依恋感,感受爱的能力,对成人世界的信任等情感,并不完全,甚至很有缺陷,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给予接续、弥补和丰富。学校教育在扩大了的“熟人圈”,在带有一定公共生活特征的人际关系环境里,营造不是基于血缘关系,但异质同构的安全感、依恋感,一种被关照、爱护的体验。

在安全和信任的基础上,人就可以有健康的、成长的自尊心。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道德形成的第一步阶梯是源于安全感、依恋感和自我接纳感,由此获得人正常的自尊心。如果没有自尊感,人不可能开始发育道德,很难发育起健康的道德,因为他丧失自尊以后就可以破罐子破摔。

孩子们的班级生活和家庭生活是交互作用、交汇生长的。孩子们把学校里的欢乐和苦恼带到家里,把家庭里的欢乐和苦恼带到学校。但是,今天很多孩子是把烦恼带回家庭,给家庭增添很多烦恼,然后反过来孩子又把家庭的烦恼带回学校,孩子们的学校(班级)生活和家庭生活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不少儿童由于家庭溺爱,或爱的缺失,或爱得不恰当,造成情感上的缺失与偏狭。比如留守儿童、不健全家庭孩子的安全感缺失、猜忌心、闭锁、怨恨、进攻心理等,又比如过度关怀家庭孩子的任性、不能延迟满足、怯懦、软弱以及自我中心等,都会导致人缺少独立成功的自我价值感,以及其他与发展自我认识、社会性情绪情感相关的情感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跟老师们说,我希望你们经常地让孩子把快乐带回家庭,而不是把烦恼带回家庭。如果这样,学校(班级)生活和家庭生活就是交汇生长,学校(班级)生活可以调整和弥补家庭生活情感关怀的缺陷和不足。

所以,我们认为,班级生活中首先要顾及学生的情感状态。每个孩子在班级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什么样的情感(我把它称为品种),孩子是经常性的比较快乐、满足、惬意,比较合作、信任,还是经常性的烦闷、苦恼、焦虑,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品德发育、认知发展及智力创造与审美鉴赏。

总之,生活是学生日常要过的。陶行知先生讲:“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所以,检视班级生活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情感生活环境,是班集体建设的第一步。

班级情感文化是班集体建设的基础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几百上千种,但是最经典的定义认为,其最外层是物质的,然后是制度的,内层是精神的,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又是情感文化。所以,讨论班级文化,如果不谈情感文化,不谈精神文化,只谈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一定是不能够完全满足需求的。

情感为什么可以构成文化?

情感既是主观体验,又是客观的、可感知的对象
一般认为,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我体验到快乐,他可能体验不到快乐;同一个班的孩子有的喜欢班主任,有的很不喜欢班主任,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但是,我们认为情感又是客观的、可感知的。情感情绪不是无来由的,它有客观可感知的对象,它也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去把握、去知晓的。比如,孩子很不喜欢某位老师,虽然他没有表达,但是可以通过孩子的一些表现找到蛛丝马迹,也可以通过这个老师不太恰当的表现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他。

因此,情感既是个体现象,也是社会现象。情感是个体现象,很好理解。为什么又说它是社会现象呢?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情感也是一种语言。文字、讲话传递语言,情感也是一种可传递的语言代码,它可以通过表情、姿态来传递信息,可以与外界、他人交互作用。比如,一个班整体上乐观向上,传递的是一种文化信息;另一个班整体上比较沉闷,也传递着一种文化信息。

情感是内隐的,也有外显的,可参与到文化传播、协作中,对社会文明、对集体生活有影响
在学术界很少有人研究情感,因为情感很难研究。为什么情感难研究呢?因为情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能说出来的可能又离开了情感的原本,别人觉得你表达得不准确。而情感的内隐性,又使得人们很难找到适恰的研究工具。但是,情感也有外显,小孩子的情感可以外显,成人的情感也可以有一定外显。为什么?成年人的情感虽然可以隐藏,但是一个人不可能长期不说,不可能永远不表达,而且可以观测他的周围,周围的人际关系,从各种现象中来把捉他的情感。

现象学把情绪情感隐喻为像流行性感冒一样会传染影响别人,而且它把信号放大了。当然,心理学已经发现情绪具有传递性,它也是信息传递,它可以有感染,它可以放大。语气、语速、腔调、姿态、表情都是一种情绪信号。

这个情绪信号不是通过正常程序从杏仁核一点一点传递到大脑皮层(很长的通道),它很快就越过了多重障碍直接通达了,而且它把信号放大了。明星演唱会为什么让年轻人痴迷、疯狂?他的情感是放大了的,有夸张的作用。所以情绪情感会参与到文化传播、协作中,对社会文明、对集体生活有影响。

新现象学把情绪情感隐喻为弥漫的空气。弥漫的气氛把捉个体,使个体的某种情绪状态震撼、左右着人,影响着人,决定着人当下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新现象学的哲学研究,突破心理学单纯从个体体验上去研究的局限,对我们了解情感也是有价值的。

由于情绪情感的传递性、感染性、有信号放大及强化作用等特性,在一个班级、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它所形成的特殊情绪氛围会笼罩、裹挟身处其中的个体,使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情绪体验,直接影响人的学习动机、态度、自我评价、价值观和精神状态等等。

情感不仅是自发的,也是变化的、建构的,并且在特定情境和关系中互为建构

情感是变化的,很容易理解。情感为什么是建构的?在氛围很宽松的班级里,学生就很放松、很直爽,什么话都愿意跟老师说;如果班级氛围很紧张,学生对老师不信任,一般不会吐露真言,所以人的情感在一定情境和关系中是互为建构的。班级里不愿意说心里话的孩子越多,班级的气氛就越沉闷,越沉闷的气氛就越使得班上的个体不愿意说心里话。氛围越宽松的班级,学生就越愿意说心里话,越说就越宽松;在信任的环境里大家更信任,在不信任的环境里大家就提防,就小心谨慎,就编造假话。

作为沟通媒介的情感,它的表现和踪迹既可以当作分析和评价对象,也可理解为一种文化的深层结构
英国沃里克大学的皮特朗教授也研究情感教育,他发起了一个欧洲情感教育共同体,参加的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我到英国访问时,问他们怎么测评情感教育。他们认为,做情感教育不能有量表,量表量不出来情感。

他们一般请很多经验特别丰富的人,包括资深的专家、校长、老教师,到学校里去观察五天到一个星期,就是观察气氛,班级里的氛围,小组里的氛围,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玩的那种情绪情感的状态;也观察老师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所以,评价情感教育,需要寻找到一个匹配的评价方式,符合情感教育性质本身的评价方式。

班级成员的情感状态、品种、品质构成班级人际关系的基础;班级内情感的流动和涌现构成班级整体性的、弥漫性的文化氛围,是班集体建设重要的、内质性的精神文化条件。所以,创建班级的情感文明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使命。

什么是情感文明?我曾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进行了一场关于情感教育的对话。卡娅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情感教育,往往指代其道德教育;或者说他的道德教育核心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是情感文明。我认为,用情感文明来表述情感教育,非常重要。

我追问什么是情感文明。卡娅认为,情感文明既包括个体的情感文明,也包括集体的情感文明。个体情感文明指的是个人的情感修养,集体情感文明指的是集体里的情感修养比较高,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深刻。情感文明就是一个人能够体会到幸福、愉悦、自豪、胜任、惬意那样一种美好的人性善美的情感,同时也可以体会到挫折、悲伤等情感,情感体验是多种多样、比较深刻的,而不是表面的。

学生的情感体验,依年龄不同需要有所区分。小学一至四年级的孩子一定是要多体验安全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依恋性,依恋家长,依恋老师。依据心理学研究,11岁以前是“好孩子”时期,是遵奉时期,家长、老师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他就认为是正确的。所以,老师应该进行正面的鼓励,树立老师形象也应是正面的,还要让学生体验自我悦纳。

我问外孙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他说喜欢爱笑的老师。我又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女老师,结果小女孩、小男孩都喜欢很漂亮的女老师。因为10岁以前是孩子审美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他们对美很敏感,他们通过外部表象判断事物,还没有深入到内在去分析。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11岁以内的孩子是以培养惬意感为主。什么叫惬意?很满足,自由自在,不太在乎,也不畏惧,大胆真实,不伪饰,这样,慢慢可能就培养出独立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

基于学生的情绪情感发育特征,为他们创造具有支持正向情感发育功能的班级情感环境,注重情绪情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的功能和影响,从而为孩子们的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情感文化氛围,是班集体建设和情感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

注重班集体的情感教育,就是看重孩子情感发育的重要性,看重班集体在情感发育中的支持性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通过情感的作用并创建具有良好班级文化和班级情感文明的班集体,无论对于班集体自身的建设还是对于班级的情感育人功能的发挥而言,都具有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 | 朱小蔓(1947.12-2020.8.10),女,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博士,享年73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务,我国知名教育学家、教育家。

来源丨班主任杂志社。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