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的世界里无尽地延伸
原创|胡艳
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
各位新教育的同仁们,下午好,我是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的胡艳,今天汇报的主题是《在文字的世界里无尽的延伸》。加入新教育实验已经六年了,这六年是一次圆梦的经历,我喜欢戏曲、古典文学、写作,这些在新教育实验中都找到了投射点,并不断地作出延伸。
2017年,我有幸成为李镇西老师研修站第二期的学员。李老师告诉我们:专业写作是教师专业交往的三大法宝之一。李老师每天都要在“镇西茶馆”公众号里发一篇文章,他用行动引领我们,让我们也自觉地开始专业写作。2017年10月,我也效仿着李老师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取名为“艾弥儿的胡言胡语 ”。迄今,我撰写了500多篇文章。2020年,《我就是课程》一文收入进了《我与新教育20年》里,两次获得新教育行动叙事特等奖。2022年,李老师主编研修站老师的文集《成长比成功更可贵》,我有两篇文章入选。专业写作的力量能从李老师身上传递到我的身上,那么能不能由我延伸到学生呢?新教育正是这样指引我们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于是我开始带学生一起共写,第一个主题叫《双鲤记》,这个名字来源于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讲述的是:有客人送了两条鲤鱼,主人在鱼肚子里发现一封信,写着两句诗: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看似平常实则情深,就像是书信,有一种既生活化又浪漫的传统之美。现代的孩子对书信是陌生又好奇的,我们以师生通信的形式让43个同学在暑假都拿起笔,每封信都通过邮局寄送到对方手中。书信内容我都整理下来,发布到了公众号上。新教育认为:在班级建设上唯有共读共写,才有可能创造共同的话语体系,才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班级精神层面的凝聚力。最大规模的【娃娃写戏】来自一次偶然,叶小典写了一篇跟妈妈去吃火锅的作文,四页纸上全是对话,我觉得这很像戏剧剧本,就跟叶小典说,要不我教你把这个作文改成剧本?他不仅完成了剧本,还写了一首下场诗。既然叶小典能写,其他同学也可以写。于是,【娃娃写戏】成了我们班的保留项目,从四年级上期开始,每一学期都挑选一篇课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它改编为课本剧。《一枚金币》《包公审驴》《秉笔直书》《将相和》《四大名著》等,其中,《秉笔直书》还被排练成了戏剧节目,搬演到了学校国旗下展示的舞台上,排练过程又被策划成为【娃娃排戏】综合实践活动,获得了区特等奖。【娃娃写戏】先从戏剧剧本的格式、体制开始学习,西方戏剧多为四幕剧,我国的元杂剧也大多为四折,学生学习如何根据情节进行场次的划分,时间、环境的设置,人物语言与行动提示语的撰写。再逐渐加入戏曲中的上场诗、下场诗、韵白等,从最初的话剧形式,到后来学生能够写出有唱词的戏曲剧本。过程中也有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写《将相和》时,1小组同学出现了互不配合、相互推脱的情况。这篇文章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情形,并不是所有学生对活动任务都能顺利的完成,我允许他们有失败的时候,说明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与指点。最后这个小组是我单独花时间进行辅导,开小组会都开了两次,最后拿出的作品不能说是多么优秀,但这个写作过程我们是倾尽全力的,不是为写而写,从写中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增加班级凝聚力。除了【娃娃写戏】,还有【娃娃说戏】,画戏曲绘本并录制讲故事视频。【娃娃论戏】,写自己看戏、学戏的感受。有一次我们编排原创戏曲校园剧,果果同学落选了,他下来以后写考试作文,把当时编排的过程写得非常完整,这就特别像昆曲的身段谱。于是我就跟果果建议,要不你把它写成属于你自己的身段谱,把一次学生的失意变成了他的成长收获。像果果这样进行个人创作的例子还有很多,我经常根据学生的即时经历进行点拨,生活遭遇、文艺特长、兴趣爱好等等,建议他们把这些具有独特感受的事记录下来。壮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字也写得很糟糕,但我关注到壮壮有一种类似王小波的黑色幽默,对他那些精致的淘气,我有了新办法,只要是惹了事,就给他一张纸,把经过写下来。《老寇的杯子》是有一次校长组织他们去开会,给他倒了一杯水,他就把这个纸杯子拿回来,在上课的时候玩,被科任老师批评了,于是就有了这一篇文章,也得到了校长本人的关注。这一篇《悔》是壮壮的三件后悔事合集,修改之后被发表到《创意小作家》上。有一年我被学校评为了优秀老师,要学生写眼中的老师,我把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壮壮,他这样写道:胡老师说我的像小蚂蚁,那胡老师就是法布尔。我和壮壮的关系通过共写越来越融洽,这张照片是同事抓拍的我跟壮壮手拉手去学校的背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母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我们班的一个共读项目,提炼出了两个共写主题,同是红楼梦中人,用红楼梦的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人习作之中。同写红楼梦中人,写红楼梦里给你印象深刻的人与事,这是学生当时的一些作品。根据红楼内容编写的“红楼朋友圈”“红楼群聊”“红楼热搜”,这种传承加创新性的读写结合,让学生既读懂了原著,又产生了自己的创意。学校经常搞活动,需要出新闻稿,以前都是老师或家长写,我们班成立了新闻写作小组,有了活动就自己来报道。一般寒暑假的作文都是在开学以后收回来看,经过疫情时期上网课,我们就作了改变,每周习作在网上提交,在网上点评,学生能及时收到反馈,在下一次习作中进行改正。李老师经常转发我们的文章,并对对每一篇文章都专门作点评。我也在公众号上开专题,专门发布学生的优秀习作和点评。家长们会经常来公众号下留言,有的亲戚朋友甚至邻居也闻讯前来,这又是一种家校互动式的评价。一些离异的家长,很少见到孩子,但通过看我发布的文章,通过留言也能关注到孩子的成长。毕业的共写主题是编一本毕业文集,这是小白同学的文集,我们能看到她的好朋友、死对头,难忘的人与事。这篇文章经过修改后,也被发表在杂志上。这一组文章是我跟小白毕业后的师生共写。小白进入初中的最后一个六一节,要在学校表演昆曲,她从二年级扮演林妹妹到现在终于扮演杜丽娘了。她邀请我去看,学校离我有30几公里,我下班以后还是去了。《从林妹妹到杜丽娘》记录的是小白学戏曲、读红楼的经历,获得了学校艺术节征文一等奖。我写的是《从老师到观众》,在最后我是这样写的:从二年级她来当我的小观众,到现在我去当她的观众,我们验证了一种最好的师生关系:上台前是鞭策她勤学苦练的老师,上台后做台侧守候与陪伴的观众。李老师曾说,他把教育当作爱好,而我跟他相反,我把爱好变成了教育。李老师为我们出版的师生原创戏曲绘本《浣花笺》作序,名字叫《把爱好与职业融为一体的人是幸福的》,无论是戏曲、红楼梦,还是写作,当这些我所珍视的爱好被学生传承,我觉得这样的教育生活就是幸福而完整的。从李老师研修站毕业时,李老师在纪念证书上是这样说的:“是离别,但没分手。是结束,也是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与你同行。”我跟我的学生们,也正是通过新教育理念的不断引领,通过共读,通过对话和相互用文字交流,实现了真正的共同生活,并让这种生活在未知的时空作无尽的延伸。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