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雪:相遇新教育,续约成长的幸福

田雪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相遇新教育,续约成长的幸福
作者| 田雪
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相州初级中学

时间的指针悄悄地进入2022年,这是我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第七年,是我遇见新教育的第五年。

相遇的日子里,让我一路感激着,幸运着,成长着,幸福着。


2015年,大学刚毕业的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诸城,踏进了一个陌生的村庄—诸城市相州镇秦家河崖村,遇到了秦家河崖小学的22个孩子。平常的教育日子里,我跟孩子们的教育生活是平淡琐碎的,而作为一名年轻的乡村青年教师来说,更是迷茫和无助的。

直到2016年,我有幸读到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这本书,书中朱老师的一封封回信,就如同有个人在为你的迷茫提供锦囊,我开始蠢蠢欲动的想去接触什么是新教育。

如果有缘,注定会相遇。2017年的那个夏天,我有幸参与了南京栖霞的新教育年会,自此以后,我与新教育便有了故事。

时光微醺,故事延续。生命叙事的延续在于,让往事在文字中永生,让生命在词语中重现,让记忆在故事中封存。而我与孩子们的所有故事,一切皆从缔造完美教室开始。

缔造完美教室,在日子中穿梭

朱永新老师说:“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一间教室是温暖磁场的聚焦地,是孩子们每天早晨醒来,有所渴望,有所期盼的地方。在这间教室里,蕴含着“苔花如米小”的普通,也凝聚着“也学牡丹开”的倔强,就如同一粒粒种子,从破土而出到发出嫩芽,只要相信时光,相信岁月,种子也有属于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把班名共同商定为“小种子班”,《隐形的翅膀》是我们的班歌,知识比作隐形的翅膀,让孩子们在成长中学会勇敢与坚强;小种子班班风为:温暖团结,拔节向上,让每一粒小种子在这个温暖的班集体中向上生长;坚强奋进, 心存感恩是我们的班训;《我是一粒种子》成为我们的班诗。而作为班主任的我,班级愿景则是愿每一个孩子,因为遇见我,成长为温暖善良幸福完整进而有益于社会人。就这样在这间“小种子班”的教室里,我们开启了幸福之旅。

新教育实验的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新教育实验的完美教室——汇聚伟大事物,呵护每个生命,擦亮每个日子


晨诵开启诗歌的美好。用晨诵唤醒黎明,用诗歌开启一天的美好。在英语晨诵课开启伊始,我满心的不知所措,我甚至一度怀疑着让乡村孩子用英语开启晨诵,工作有多么的艰难,又是多么的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湖南省的唐艳老师,无疑是给我影响最大的人。

在诗歌选题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课文的模块主题择选合适的诗歌主题,12个主题单元对应12首诗歌。分别为:Dreams;I can’t be ashamed;March;Days;Tree;Struggle;O captain!My Captain!;I had a Dove;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The little boy lost;If I shouldn’t be alive。诗歌选定之后,根据学生的现有英语基础水平,把新单词标注好意思。诗歌都是以“双师模式”呈现,引领孩子自读,教师领读,男女生读,小组互读,大家共读等方式,让孩子们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由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最后的情感迸发,到最后的自我叩问,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孩子们收获了自信与勇气,这就是晨诵的力量。

共读打开沟通的密码。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为促进乡村孩子的阅读,我们在教室一起布置“遇到一本书,遇见你自己”的图书角;鼓励孩子把自己家中的书籍带到教室与同学们共读。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带领他们共读英文绘本《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are you doing?》等,当孩子们初次看到绘本时,都是那么的喜欢,因为是村小,所以我的任务不只是教英语,语文也需要带,因为我住在学校,所以每天中午,用10到15分钟的时间,我们共读完成了《窗边的小豆豆》,我们感受着小豆豆的成长,也喜欢着温暖的小林校长,孩子们用心的写,在“阅读记录卡”中记下自己的收获。



共写唤醒内心的成长。每一年学期末,我都会遵守与孩子之间的一个约定:那就是递到孩子手中的一封信。在学生写给我的心愿卡中,有这样一句话:“长大我要当一名老师,跟田老师一样,是一名英语老师,这样,我会给人们带来快乐,每天都可以开开心心的上课。”快乐短暂,幸福绵长,教育的另一个名字叫影响。2017年学期末到2022学年暑假,我写下了230封信,10万余字。美篇作品44篇,48400多字,打印装订,分享给孩子,分享给家长。只愿遇到我的每一个孩子,因为我的存在,学习生涯而变的更加温暖幸福。与此同时,我也会让孩子们与未来的自己对话,把想对自己说的写在信纸上。四年级的时候在我们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叫小浩,12岁,在同入三年级的孩子里面他要比其他孩子大几岁,接手一个新班级,记住班级中每个孩子的名字,是我对自己的自我要求。开学第一节课,孩子们或内向或活泼的介绍着自己,当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介绍着自己的时候,声音突然静止在了教室的一个角落。我走下讲台,走到他身边,鼓励着他说,没关系跟同学们说一下你叫什么名字。他无言,无表情。这时候,旁边一个小女生拽了拽我的衣角,小声对我说:“老师,他不会说话。”我的脑袋翁的一下,一是为我的工作疏忽感到内疚,再就是想,不会说话,接下来的学习生活该怎么办。李镇西老师说,每一个你遇到的教育难题,都会是很好的教育课题。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的我告诉自己说,不会说,我就带着他写,说不出话,我就等着他画。英语课,他着急跟不上,跟我比划着埋头认真去写,遇到什么事情,他会写给我跟我沟通。或许上天带走了他的语言能力,但他从来不是最差的那一个。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故事。我告诉自己,要做有心的老师,才不会错过那些出现在我教育生活里的美好与幸福。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新教育实验年度报告回顾系列

构建学科体系,在课程中拔节

一间教室,不仅只有书香气,更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体系,这样才更会让孩子们因课程而成长。为了突破乡村孩子英语学习出现“哑巴英语”的尴尬,同时提高小学生英语说写的能力,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实践与行走中探索出提升小学生说写能力的“导—学—演—说—绘”五步英语学科体系。


导:歌曲游戏促“敢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最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乐趣,让孩子们在歌曲、游戏、chant等带有韵律性的节奏中,学有所乐,乐有所学。歌曲是提高孩子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三年级上学期,共10个模块,每一模块分别对应着一个主题,我们将每个主题从“贝瓦儿歌”或者小学英语英文歌曲库里找到相应的英文儿歌。学期结束,我们能够学会跟别人打招呼的《Hello, Hello》《Good morning, Sam》,关于颜色的《A rainbow》《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等。歌曲与游戏并相存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有“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Simon says”“follow and say”“What’s missing?”“follow and say”“magic eyes”等。带着孩子们唱着歌曲做着动作,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敢于张口说,逐渐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从而突破哑巴英语的尴尬。

以Chant为切入。同时我们会借助节奏感比较强的英语小chant来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的节奏感。根据已有的韵律,我们也可以自己进行创编。比如,我们在学习英文绘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are you doing?》时,我就会将绘本里的内容,附上节奏,打着节拍,带领孩子学习绘本内容。课后,根据上课时学习到的节奏,把绘本里的人物,变成自己,变成身边的同学,孩子们自然朗朗上口,不再惧怕站起来不会说,相反一个带动两个,两个带动三个,勇敢大胆的表达交流。

学:示范引领学“会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借助于新教育英语远程视频外教课的学习,实现“中教外教相配合,线上线下并行进”的“双线+双师”英语学习模式,孩子们享受着纯正的英语发音,勇敢自信的与外教老师进行交流。学习内容主要以模块整合,主题教学为主,旨在打破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界限,建立整体把握教材的意识。比如,我们可以把外研社三年级上册M5U1 How many ?跟M6U2 How old are you ?相结合,把M7U1 What’s this?跟M4U2 It’s a black dog.U1It’s red!结合。以主题形式呈现的单元整合,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话题进行整体的掌握与回顾。同时,我们还将课本与英语绘本相结合。我们在学习Colour颜色的主题时,可以选择绘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课本绘本的融合,让孩子们学在其中,说在其中。


演:情景表演助“能说”。演是模仿着说。在学习过程中,借助教材文本,设置情景,表演情景剧;根据绘本故事,表演绘本剧。课前制作好道具,以小组形式,互相配合,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可以被赋予文本中的某一个角色。一开始,情景对话的题材,考虑到乡村孩子的英语基础,我们主要以课本中的文本对话为主。慢慢的,我们再以每一模块第一单元最后的Activity4 Practise为依据,创设情境,编制对话。比如三年级下册M5U1 She goes to school on Mondays.可以小组为单位,让一个孩子去当“小记者”,去采访一下小组里的其他成员在周六周天你们都有怎样的活动以及家人有怎样的活动,进行采访,作好记录,演出对话,表达流畅,最后展示。

说:搭建说写支架,规范说写结构。在英语课堂的说写探索中,我慢慢的尝试着让孩子们的说写更加规范,更加完整,更加流畅。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

借思维导图说句子。英语的学习,本身就是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最后形成一篇小文章。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思维导图,简单的思维导图,可以让孩子说有所依,思路清晰。在引导孩子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例如还是以“My trip”为例,how 怎样去的,把知道的出行交通方式都写一下,What去做了什么,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思维导图说出自己的旅行经历。进而借语音工具说文章。思维导图画出来之后,引导学生把文章说出来。课上,我们会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在讲台前进行展示。课后,孩子们可以借助手机语音软件,来录成音频,转成文字,分享到我们的班级英语学习交流群里面,同学之间彼此鼓励,互相学习。我们还可以直接录成小视频,带着自己的绘本小册子或者思维导图,一边展示一边说。孩子们喜欢上了这样的交流与表达,一年的时间里,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张张小脸出现在视频里。有了说写结构,我意识到要让孩子的说写更加的规范,要做到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所以我们出现了一开始的:“hello,everyone,my name is …,I am….years old,I am from….primary school. Today my topic is….. That’s all . Thank you.”一个结构完整的对话就可以规范完整的表达出来了。

绘:折纸成书,自我创编追“精说”。折纸成书,绘出特色。我们主要以课本主题绘制小画册,绘制绘本小册子,续写绘本小故事。有了自己的一本“小绘本”之后,拿着小册子非常开心,这时候,再让孩子同桌交流,小组内交流,小组互相交流,说给爸爸妈妈听,在全班进行展示。我们以描述家人为主题,孩子们先画出自己的家人,设计好自己的封面。写上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tall/short/fat/thin.折纸成书,绘出特色,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它的目的不在于画得有多好,而是画完之后的表达。

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长处,结合学生的特点,构建情感,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做到让自己的课堂带有灵气,带有温度。亦动亦静的课堂,亦学亦思的专注,亦师亦友的师生情,是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最好诠释。

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课堂——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旺苍宣言》——写作创造美好生活



聆听窗外声音,在引领中追随

追随,是一种生命的朝向;坚定,是一种思想的安放。坚定方向,我紧跟新教育的脚步,不断学习着新教育的理念,补充着自己的理论知识。每一次的外出学习,对自己都是最好的沉淀与积累。促进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关键人物与关键事件。2017年7月,我第一次参与了南京栖霞的新教育年会并把自己班孩子的成长作了分享,与此同时我看到了太多在琐碎的教育生活中,不同地方的老师带着自己班孩子编织出的教育美好,这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又是村小的年轻教师来说,是一次心灵的冲击,而这一次的见识就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止,2018年4月,到海门参加的新教育种子教师“共享成长幸福”的培训活动,陈铁梅老师的报告给了我深深的触动,她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叙写着故事,引领着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听完她的报告,我在本子上记下了一句话:要让你的专业涵养撑得起你的职业素养,专业是通往成功的重要法宝。听着种子教师们的故事,我慢慢明白有些事情的开始,可能只是参与。有些故事的坚持,早已不再只是参与。日子,琐碎,故事,岁月,编织,传奇,温度,所有的字眼,都在告诉着我,我需要主动成长。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每一次的学习,都会让我更加坚定着我和孩子成长的方向,更加坚定的引领着他们遇见美好与幸福。我珍惜着每一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当自己将“被生长”的意识慢慢转换成“主动生长”的时候,我想,我的这条教育旅途终点或许亦是普通,但过程必定是幸福。


相遇美好,续约幸福

相遇新教育,外出学习10余次,交流分享10余次。在一次次的分享中,每一次的分享,都是一次整合与总结。感恩新教育,成长的路上,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惊喜。因为相遇,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在《一个人的朝圣》中说:“你以为走路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呢,这些原本是最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难。”在未来追随新教育的日子里,我必勇敢坚定的迈出每一步,心中有信念,向着明亮那方,不忘初心,继续叙写成长的幸福。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