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婷:学期叙事,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期末叙事:向着“完美”伸臂

作者|曹婷 

来源|全课程


今天大暑,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回首我走过的2022年春夏,常常会想起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我知道你欢喜我的歌唱。我知道只因为我是个歌者,才能走到你的面前。


请容我懈怠一会儿,来坐在你的身旁。我手边的工作等一下子再去完成。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莲花开放的那天,唉,我不自觉地在心魂飘荡。


我的花篮空着,花儿我也没有去理睬。

……



泰戈尔诗歌中的恬静和安宁,常常给予我心灵的慰藉,让我在庸常的岁月中寻找到一些勇气和力量。
回望,是看见,是审思,是寻找,是努力向“完美”伸臂。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2022春夏这段时光极其难忘,它不完美,却让我们在不断修炼中更加理解自己,认识自己。泰戈尔说: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
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成为一间教室的班主任一直都是我引以为傲的事情,陪着一群孩子看晨起日暮,阅读写作,弹琴运动,画画写字,嬉耍发呆,看一群孩子从懵懂孩童成为卓绝少年……我常问自己,我何以成为一名称职的语文老师,合格的班主任?心中无数个答案,但最深刻的依然是去不断的找寻,寻找最好的自己。

2022春夏,百合花教室的开端无比美好……
还记得三下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在教室里将“冰墩墩雪容融”的贴画张贴在班级牌上的兴奋;
还记得三下的开学第一课,我们一起学习“立春”,一起diy二十四节气图,听音乐老师带着小百合一起唱响冬奥里的歌曲,看科学老师带着小百合研究冬奥里的黑科技;
还记得三下开学第一周,我们一起约定,让百合花教室成为一间有秩序的教室,我们讨论,交流,形成我们自己的规则,那一个月里,每一个人都努力地为了这个约定,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成为百合花教室的骄傲……
还记得疫情居家后我们的线上交流,每一个大百合的认真聆听和积极参与,让疫情带来的焦躁和阴霾因为我们彼此的热忱而平缓,消减……
何其有幸,遇见这样的一群孩子,一群教育合伙人。……
疫情返校后,我又临时增加去上五年级的课,工作量随之增加。那段忙到脚不沾地的岁月里,在常丽华老师的指导下,我继续丰富了《彼得潘》的整本共读的备课资源。深知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语言,提升他们的阅读力,更重要是百合花教室的孩子喜欢挑战,思维的挑战,阅读的挑战,写作的挑战……若是要激发起这群少年的学习热情,唯有课堂高品质的对话才能让我看到我期待中少年的模样。
果然,课程的力量仍旧是巨大的。无论是课堂的讨论还是写作。百合花每一次的写作课堂上只有40分钟时间,但因为一年多的写作训练,孩子们已经知道写作是自我思维锤炼的过程,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记得展示了希希的一篇千字文后,放学前我问小贝要他当天的作品,他说,今天这篇要写多一点,第二天我就看到了小贝的千字文。在百合花教室这样爱写作的孩子不多,但也不少,遗憾的是这次的写作我的指导并未像《夏洛的网》时那么精细化。
百合花教室的写作,只要标准在,孩子们就尝试去触碰天花板,让自己呈现最完美的写作,也因此有那么几个写作困难户也在努力撑高自己的写作天花板。
那段艰难的岁月里,百合花的语文学习,语文课堂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因为我这个班主任偶尔的缺席,百合花那段时间会被经常投诉,路队,午休,阳光体育,甚至听课的秩序都出现了问题,我一度怀疑自己这两年多对他们的培育是失败的。
后来在和教室几位任课老师的讨论中,我才开始从这样的自我怀疑中慢慢理解了自己,也理解了孩子,这个学期的特殊性使然,疫情反复、每个老师返校后都很忙碌,加之我带两个班级的语文课更是让小百合没有安全感。后来,我们几个老师就商量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陪伴孩子上,规则和爱并行中,同时也邀请家长一起共同帮助调节孩子的学习状态,就这样,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之下,百合花教室的温暖、润泽、朝向美好的学习状态慢慢恢复了……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我相信,当我们真心地热爱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当我们真诚地爱每一个孩子,当我们想要去追寻心中最美的教育,我们一定能找寻自己最好的生命状态,那些偶尔的失落、沮丧、挫败都会成为我们生命的养料,滋养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02
我知道只因为我是个歌者,才能走到你的面前。
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让你猝不及防——这个春夏,我意外地成为了两个班级的语文老师,一个是三年级的百合花教室,一个是五年级的小音符教室(恰好女儿也是其中一员)。一开始知晓临时带一周时,我抱着可以了解一下女儿学习的心理,欣然接纳了这份“意外之喜”,我精心设计复学第一课,并做了一周的大文化课程“杜甫课程”的准备,希望借助课程的力量,诗词的力量,伟大人物的力量让复学后的孩子内心激荡起来……
临时接班带来的备课压力让我在那一周忙的昏天暗地,唯一庆幸的是,自己一直以来保持独立的思考力和课程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应对这样的突发性事件。
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因着骄傲而炸裂,
我仰望着你的脸,眼泪涌上我的眶里。
我生命中一切的凝涩与矛盾融化成一片甜柔的谐音--
我的赞颂像一只欢乐的鸟,振翼飞越海洋。
我知道你欢喜我的歌唱。我知道只因为我是个歌者,才能走到你的面前。……
泰戈尔诗中的“你”便是那个神性的自己,那个超我的存在,那个最好的自己……无论是主动踏上还是被迫上路,这段“艰难”岁月中,我努力寻找自己生命的神性,去做一个歌者。
成为小音符教室的语文老师,是一份信任,更是自己无法“逃避”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五年级和三年级完全不同,仅是备课就是十分具有挑战性,一是五年级的统编教材我从未接触过;二是如果仅仅完成时统编教材,那我的价值是什么?于是,杜甫课程、西游记课程和新月集晨诵备课的压力再次袭来……我的女儿写过一篇作文叫做“我的‘卷王’妈妈”,只有我自己清楚,不卷自己,每天的四五节课怎么上,不卷自己,那一篇一篇的习作谁来批阅,不卷自己,一课一课的练习册怎么办……
记得五一假期,我把时间都奉献给了《西游记》的备课:重读这套书,并借助全课程提供的备课资源,重新备课,重新梳理。每一节课,都反复揣摩,一次两次,三次五次地修改,希望可以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课程体验
小音符的语文课堂从一开讨论只有零星的几个孩子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每个人都愿意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习作中从一开始短短数百字,到后来每个人都愿意挑战千字文,甚至一千五两千字,从创意写作到思辨写作,从转述故事到评论文的写作……从一开始的讨厌写作,到慢慢觉得写作的感觉还不错,大部分的孩子都在慢慢地让自己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作为老师的自豪感让我欢喜自己的决定。想想一开始他们只是写写“杜甫的朋友圈”,到后来可以讨论“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无论是篇幅还是主题都在不断突破和超越。
在“杜甫课程”结束一段时间后,我把泰戈尔的《新月集》带进了课堂,不仅为了训练朗读,更是希望用泰戈尔的诗歌唤醒少年们内心的梦想,那个想成为“歌者”的梦想。
每个清晨,在音乐的陪伴下,就那么一句一句地领读,在话题的讨论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声音开始有力量,感受到诗歌的力量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渴望美好的少年。
期末的日日诵展示中,我惊喜地发现,很多孩子选择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要知道那篇得多长呀,但是能背诵能展示的孩子好多呀。
是什么力量?是杜甫的魅力,是诗词歌赋的魅力,是课程的魅力,是内心渴望美好的力量!
这段独特的经历,虽然艰辛,但是“如果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何况是一群孩子,所以我满心欢喜,把一切的凝涩与矛盾融化成一片甜柔的谐音。
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
除了两个班的语文老师,我还是学校语文科组的组长。
就在2022春夏,语文科组长成了我们越来越喜欢的样子。在年级备课组长的引领之下,每一个备课组都开始慢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既葆有自己的独特性,又可以在科组的统筹之下,高效、扎实、创造性地完成每学期的课程内容。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在那里,智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狭小的家国的墙隔成片段;
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
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
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没有沉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

我,我们都在不断地向着“完美”伸臂,不断地调整节奏,打破局限,去挑战、迎接更多的可能。
这个春夏,我们借助大教研让每个年级的项目课程更清晰,同时又能让每一个任务都能课堂教学中落实好,一年级“风筝”项目,二年级“春天,做一件美丽的事”,四年级“寻找成长的魔法”,这三个项目的设计分享和诊断反思都给了大家新的思考。同时,一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和课堂展示让我们清晰地看见本学期在统编教材的新突破,也逐步摸索出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些门路。
疫情时期,我们也丝毫不放松语文学习的品质。在和小伙伴的讨论中,一、二年级借助线上经验充实资源包,做好“自学”支架,以项目制统领线上学习;三、四、五年级线上课堂任务单诞生,采用课前预习、课中探讨、课后拓展的学习单设计,让学生在20分钟线上直播课中可以直击重点,课堂效率高了,学生课后作业单品质也高了;除此,中高段一周的大文化课程既分散了知识教学的压力,同时借助文化的力量和诗词的魅力给孩子们注入精神的力量。
人之为人,不是土壤岩石,不是植物动物,不是器具计算机,人必须在文化层面、生命层面有个大大的觉醒。精神人格的种子必须得到关注和滋养,必须伴随着身体和认知一起成长,否则,人何以成为人呢?复课后,语文组采用“以‘文’化人,引领精神成长”的主旨,设计复学第一课,我们认为虽然眼前的孩子仅仅只是少年,但是每一次“危机”都应该成为教育的契机,赋予儿童精神层面的引领,所以备课组根据不同年龄特点,以“复学第一课”的方式给予学生以精神力量。
一年级:当你像鸟一样飞过山头;二年级:学会拥抱生活的不确定;三年级:百花望香,迎少年归;四五年级:少年不惧岁月长,粗粝能甘,纷华不染。
一二年级通过榜样学生的引领,让孩子感受到在不确定中也有人主动拥抱确定,努力付出。三四五年级从大国文化自信为切入口,通过故事(可以是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大国之力量,从中看到每一个人的爱国、理解,包容、互助,同理心,而且反问今日之少年应该做哪些准备,以备未来世界之需要。
我常在想:全课程背景下的园要做的是什么?一定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能力,还有德性的完善,人格的塑造和文化的传承。
所以,三年来,语文课组努力在统编教材和全课程项目学习中寻找融合点,让课程惠及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在慢慢长,老师们却在大踏步地向前走。每次当我把“一个命题”给我亲爱的语文老师,她们必然会教一份让彼此都感动的答卷。
“我(你)必须撑出我(你)的船去。”凝望是何等的空虚,而当我们每个人都“撑出自己的船去”,那惊喜,那对岸遥远的歌声都会从天空飘来。

结语:
我生命的生命,我要保持我的躯体永远纯洁,
因为我知道你的生命的摩抚,接触着我的四肢。
我要永远从我的思想中屏除虚伪,
因为我知道你就是那在我心中燃起理智之火的真理。
我要从我心中驱走一切的丑恶,使我的爱开花,
因为我知道你在我的心宫深处安设了座位。
我要努力在我的行为上表现你,
因为我知道是你的威力,给我力量来行动。……

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