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丹麦家庭幸福教育的六个关键词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丹麦家庭幸福教育的六个关键词

作者|佚名

来源|一杰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丹麦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曾多次在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中位居榜首。他们的幸福秘诀是什么呢?他们是如何进行家庭幸福教育的呢?阅读本文,为您揭晓。



《跟丹麦父母学幸福教育》是一本构建幸福家庭的指导手册。作者为我们提供了简洁有力的建议,尤其是丹麦教育的六个关键词,能让我们走出教育的迷茫,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


01、玩耍


就像幼儿园一样,玩是他们最基本的教育活动。


就在玩的过程中,孩子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可以自由地来选择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我曾经很认真地问过我儿子,


“你是否能够完全地决定你自己的命运?”


他回答我,说:“是的。”


我继续问:“多大程度上?”


他信心满满地说:“百分之百。”


我很开心听到他这样的回答,因为一个人如果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他就会有尊严、有自信。


从小让孩子自由地玩,给他们自主的机会,他们就会成为一个有自主、有尊严的人,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学会探索、学会克服困难、学会自我疗伤、遇到挫折的时候怎样调整自己、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妥协、学会抗争……这是最根本的教育手段。


丹麦教育:教育幸福儿童的十条箴言



02、诚实


这里所说的诚实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父母对自己的诚实,你开心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表达你开心了,你难过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表达你难过了。这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真实的,是诚实地跟孩子去沟通和交流的。


但是咱们中国文化里面有种报喜不报忧的习惯,我们遇到好的事情就愿意讲给孩子,讲给自己的家人,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则默不作声。


这就给孩子一个虚假的世界,这也会导致孩子们成人之后,所讲的话之中有些是不真实的。


比如说孩子在外地,总说自己很开心,但实际上,他可能正在遭遇巨大的痛苦,他选择独自承受。


有时他承受不了,他就会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采取其他方面的极端的措施。


所以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情况是应该去改变的,我们要把真实的想法告诉孩子。


第二个方面是对于孩子的感受,我们要给孩子真实的反映。


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诚实地表达出来,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这样的教育,长大之后,他才会尊重自己的内心,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不会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


丹麦教育: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快乐的自己——回归童真的丹麦式教育


03、重建


人生路漫漫,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挫折。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状态在人生中的各个成长阶段都客观存在。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其实我们转换角度来想想,如意之事所占的是很小的一部分,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那么,如何正确地面对失败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用乐观的心态去寻找事情积极的一面,而不能沉溺于负面的情绪,这就叫重建,重新建构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调整自己的方法去应对这个世界。这是丹麦人幸福的重要秘诀之一。


比如和孩子约定好要一起出门玩,却天公不作美,突然大雨瓢泼,这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你看下大雨出不去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度过愉快的室内玩耍时间吧!”


教会孩子乐观是我们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一个人只有在具备乐观的心理状态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幸福。



04、共情


这是有共同的情绪、情感体验的意思,也可以叫同理心。


这种同理心是天生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小的婴儿在别的小朋友哭的时候,他的情绪也会慢慢地有变化,甚至一起哭起来。


幼儿园里这种情况更加常见,一个孩子哭了,旁边的孩子也会跟着哭。


这种共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同理心,要给他自由的玩的机会,让他去体验。


比如当一个小朋友如果不小心打了另一个小朋友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被打的小朋友哭了,这时候家长都会说,“快道歉。”


但其实对面小朋友哭了的时候,即使是有意要打小朋友的人他自己也会觉得难过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共情这一心理特点,轻声地跟他说:“看,那个弟弟/妹妹哭了,是不是很难受,你打疼他了。”


多让孩子去体验这种情感会让他更有同理心,长大之后就会能够对别人的情感进行理解、认同、接纳,然后产生共鸣。


这能使孩子日后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更容易与人相处。


丹麦社会之所以幸福,不是因为他们对强者的崇拜,而是对弱者的同情,对残疾人士、对老人、对孩子的关注,并且给予他们爱。


这对我们具有深刻启示。


我们总是给孩子灌输必须要成功,要打败别人拿第一的思想,但这样做只会让他们陷入焦虑,哪怕是在获得胜利之后也很难切实地感受到幸福。



05、不下最后通牒


很多家长总把“你再不吃饭就没得吃了”“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一类话语挂在嘴边。


我们习惯给孩子下最后通牒,而这会使得孩子心里面产生焦虑。


当一个人总是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到他的身心健康,他的聪明才智就很难充分地或是如父母所期盼的那样超水平得发挥出来。


再者,我们总对孩子下最后通牒,总对孩子说一些带有威胁性的话语,却很难真正地做到。这就会导致孩子对你的不信任,因为一次两次三次之后,孩子就会发现即使他们不听话,你也不会真的对他怎么样。那他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的最后通牒他也不会当真,甚至还会激起他的反叛情绪,开始存心跟你作对。


所以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当孩子不吃饭的时候问问他,“为什么不吃饭,是不是刚吃零食不饿?”“还是你觉得肚子不舒服?”“或是你不喜欢吃今天的饭菜?”我们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再去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下最后通牒。



06、惬意相聚


有数据显示:丹麦人均使用的蜡烛是世界上最高的。


不管是白天吃饭还是晚上吃饭,他们总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点燃一根蜡烛,营造出一种非常温馨的氛围,这就叫做惬意的相聚。


他们在吃饭的时候会谈论一些愉快的事情,而不是问考试成绩怎么样或是工作完成得怎么样,不会谈论任何给人压力的事情。


现如今,在我们日常的家庭生活当中,大家总是离不开手机,或是刷短视频,或是回复聊天信息,或是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一家人虽然在同一个空间里,却缺乏交流。


不妨在吃饭的时候把电视关掉,把手机放在一旁,好好地与家人交谈,分享开心的事情,用心去感受美好的家庭时光。


若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和谐温馨的家庭中,那他的幸福感绝对是满满的。而且在未来的人生中,他们将会获得相同的创造幸福的能力。



结语


幸福的人生不会凭空出现,一个幸福的成人必从小经历“精心”的教育,才会有创造幸福的勇气和智慧。


我相信,这六个关键词是能够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并且在我们未来的家庭教育中运用的。


我也相信,我们可以培养出幸福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以后也会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我们的社会也就越来越幸福。


芬兰|给孩子发现自己潜能的机会,让他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
芬兰落实艺术教育的五大路径——芬兰的艺术教育为什么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最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什么?——美国注重孩子的哪些习惯塑造?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