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川美:唱响最美班歌,缔造完美教室

杨川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唱响最美班歌,缔造完美教室

作者|杨川美

南通市海门区新教育培训中心


恩格斯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那么,在缔造完美教室行动中,如何创作班歌、唱响班歌,将有灵魂、有力量的音乐注入教室,植入孩子心灵,从而形成积极向上,求真尚美的教育场呢?笔者愿在此抛砖引玉。



一、班歌的意义

班歌是班级的一张名片,是一个班级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新教育倡导的缔造“完美教室”必不可少的文化元素。班歌在班集体建设中至少起到了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1.增强信心,催人奋进

在一个集体中,由于个体间或班级与班级间的差距,难免会导致一些孩子缺乏自信,或者整个班级士气低落。如果不及时引导就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影响集体的进取心。此时,苍白的语言疏导难以平复孩子的情绪,激发他们的热情,而激昂、励志的班歌能瞬间鼓舞人的精神。在歌声里,他们的思想经受了砥砺,自信心、进取心就会油然而生。

2.激发荣誉感,提升凝聚力

班歌的歌词通常是班级精神、愿景的充分体现。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充满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班歌的旋律是对歌词更感性、充分的艺术表达,其特点就是感染力强、冲击力大、教育度高。当好的艺术作品在特定的场合被一个集体庄严、神圣地传唱,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因此,班歌的演唱,对于激发班级的荣誉感,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有着任何教育方式都无可替代的功效。

3.调节神经,促进身心健康

学习任务重、竞争激烈是当下学生的常态。尤其是中学阶段,很难让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快乐健康。而音乐是由各种长短不一的节奏组合而成的,这种富有动感和韵律的节奏能让人的神经在瞬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使人的心理保持愉悦。另外,音乐的旋律是由高低不同的乐音有机组成的,或高亢激越,或抒情婉转,它以特定的频率、声压直接作用人体的器官,产生共振作用。因此,每天唱一唱班歌,给单调的学习生活增添些许色彩,日久天长,可以放松学生紧绷的神经,治愈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让人产生快乐情绪,获得健康的身心。

朱光潜:音乐与教育

王德峰:哲学和音乐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二、如何创作班歌

1.班歌创作的方法与路径

(1)填词式

所谓填词式创作就是先有旋律,根据旋律配上合适的歌词。这是最常见而便捷的创作方法,教师在孩子们喜欢的励志歌曲中选择一首,用其旋律,填上自己的歌词即可。比如《真心英雄》、《我的未来不是梦》、《飞得更高》等歌曲,节奏明快、规整,旋律铿锵、明朗,深受孩子们喜爱,也非常适合于班歌。但不能完全照搬,因为照搬就会失去班级应有的个性表达和灵魂,更不能深入师生的心灵,成为永久的文化记忆。因此,确定旋律之后要发动全班孩子共同创作歌词,在广泛讨论、修改中形成最合适、最符合班级精神的歌词,最终形成自己的班歌。

(2)原创式

原创式是更专业、更高级的一种创作。第一步就是创作歌词。这是一个熔铸班级精神,形成共同价值追求,描摹共同愿景的一个过程。由于原创式不受已有旋律的限制,在歌词的创作上可以更加充分和自由。教师可以发动全体学生、家长共同探讨班级精神,参与歌词的创作。反复修改、斟酌的过程就是一个极好的成长课程。原创式的第二步就是谱曲。谱曲虽然专业性强、技术度高,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可以邀请音乐教师谱曲,也可以请当地文化名人、民间艺人来创作。当然能邀请到知名作曲家谱曲就更有意义了,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


2.班歌创作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班歌是班级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以“四有好少年”“四有好青年”的标准为指导。在旋律创作上要体现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主基调。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歌的创作理应让学生来当主角。所以,学生是班歌创作的主要执行者,而教师则参与其中,及时引导,始终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当然,谱曲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创作,没有一定音乐理论知识的积累是无法完成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和感受创作的过程,并发表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会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3)动态性原则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层次的认识和见解。比如小学阶段,一年级时还只是一个稚嫩的幼儿,到了五六年级已然长成了有一定思想和主见的少年。这样的少年,如果还让他们唱一二年级或者三四年级的班歌显然已经不合适了,他们会觉得幼稚。如果说班级精神是在孩子的动态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升华的,那么班歌也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班级精神的升华而及时更新和升级。


(4)激励性原则

班歌最大的魅力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班歌的创作一定要充分体现激励性。

(5)专业性与基础性相统一的原则

班歌的歌词要有诗的意境,并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班歌的旋律应以进行曲、舞曲体裁为主,结构上以二段体为宜,节奏感要强,短小精悍、雄壮有力、刚健豪迈最为合适。在调式上应采用大调为主,形成昂扬向上的气势,充分展现孩子的阳光、积极的精神面貌。创作时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以及班级演唱水平,音域不能超过13度,节奏不能太密集,声部不超过两个。值得注意的是,班歌不能过度追求艺术性和专业性。因为原生态班级的孩子不是精心挑选的合唱团成员,其中有部分学生多少存在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问题。如果过分追求声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艺术性,不但达不到要求,反而让孩子望而生畏,失去了演唱的热情。因此班歌的创作要充分体现专业性和基础性的统一。

如何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缔造完美教室”的本质要素
朱永新:幸福完整的美育——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三、如何唱好班歌

“唱好”包括两层内容,一是从艺术表现的层面,将班歌唱得更加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二是从艺术功效的层面,将班歌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发挥到极致。

1.增强艺术表现力

(1)准确和谐的声音

班歌演唱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根据学生的演唱水平,可以采用单声部齐唱,也可以采用多声部合唱。但不管是齐唱还是合唱,其核心是“合”,在演唱过程中只有“我们”,没有“我”。全班几十人要唱出一个声调、一种音色,需要科学的发声方法,需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声音,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另外,节奏、音高、呼吸、咬字吐字、强弱变化都必须完全一致才能和谐,而这些基本要求也恰恰是步调一致、齐心协力班级精神面貌最基本的体现。

(2)恰当的表现形式和充沛的情感表达

歌唱的形式包括领唱、齐唱、合唱、对唱等。我们可以根据班歌的基本情绪作出演唱形式的变化。表现的形式也可以根据歌曲的情绪需要作出特殊的处理。比如加入朗诵、队形变化、转调等等。这些变化会让歌曲的表现力更加丰富、饱满。但所有的变化都要基于合理和恰当,不能画蛇添足,不能在风格上南辕北辙,令人啼笑皆非。在情感表达上要真挚、投入、声情并茂,将歌词和旋律表达的情感准确、充分地加以表达。


2.放大班歌的教育功效

放大班歌的教育功效就要捕捉好班歌演唱的契机。

(1)每日歌唱

当高唱班歌成为每天必须的一个庄严的仪式时,孩子们的心灵就会每天得到一次洗礼,凝聚力、荣誉感、进取心、使命感就会在一次次歌唱中得到升华。所以,科学安排好每日一唱的时间,设计好每日一唱的形式,让唱班歌成为每天必须的一种仪式。

(2)重要活动前歌唱

当我们带着班级的使命争夺荣誉时,如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类集体比赛活动前高唱班歌,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遭遇挫折时歌唱

当孩子们的进取心受挫时,巧妙地运用班歌,引领孩子们高唱班歌,有效激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4)获得成功时歌唱

当班级取得荣誉、获得成功的时候,一定要高唱班歌。一来,集体演唱班歌能进一步强化成功的体验,而成功的体验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和宝贵的,它是孩子获得自尊和自信的必要条件。当孩子们一次次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就能引爆更大的潜能,收获更大的成功。二来,班歌是班级的象征,班级的荣誉是班级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体演唱班歌能更好地增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班级的荣誉感。

让我们一起唱响最美班歌,缔造完美教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土壤。

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

没有音乐的人生就是不完美的人生——我们为什么要听古典音乐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音乐在品德课的意义与运用

语言尽头,音乐响起——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为什么要给孩子最好的文学、音乐和电影——孩子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面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