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菊:做一粒新教育的种子——穿越泥土,向着明亮那方

陈菊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

——做一粒新教育的种子,

穿越泥土,向着明亮那方!

原创|陈菊 

海门能仁小学 

来源|海门新教育

与新教育的美丽邂逅,还要从2010年的9月说起。那一年,我调入海门镇中心小学(现在的能仁小学),有幸与全国新教育榜样教师倪颖娟成为了同事。彼时,学校里还有俞丽美、张晓辉这两位海门市新教育的榜样教师。她们的教育故事、教育激情以及教育的创造力,让人在心生感动之余,看到了教育的美好。


在倪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接触新教育,并成为了新教育实验的一员。一颗新教育的种子悄然萌生:怀揣着一个梦想:和孩子们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从此,我在缔造完美教室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与学生共读共写共绘,用阅读丰盈着彼此的生命,研发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在幸福的坚持中,和学生一起守侯着一份美丽而香甜的果实。

一、建设班级文化,引领精神生长
    
1.讲述故事,诞生班名
    
2013年的9月,我迎来了新的一届学生。那时的我,对于完美教室的构想愈发清晰。开学第一天,我给孩子讲《小蜗牛攀登金字塔》的故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个是雄鹰,另一个是小蜗牛……小蜗牛是通过自己的一路奋斗和坚持,尝尽辛酸才登上金字塔的。”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告诉我,他们正被这个故事所吸引。听到最后,小蜗牛终于登上金字塔顶时,孩子们忍不住鼓起掌来。我提议:“孩子们,我们来为班级取个名好吗?”孩子们高兴极了,你一言我一语,争着为班级取名。有一个孩子的回答,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他说:“我建议我们班叫小蜗牛班,因为蜗牛最厉害!”“是呀,孩子们,登上金字塔的小蜗牛,坚持不懈,勇敢攀登,真了不起!咱们就叫小蜗牛班!”在掌声中,我们的班名诞生了。

    
2.唱响班歌,凝聚童心
    
班歌是班级的一张名片,是一个班级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新教育倡导的缔造“完美教室”必不可少的文化元素。开学第一天,我带领孩子们学唱班歌《快乐的小蜗牛》。“我是快乐的小蜗牛,(哟哟),背着房子去旅游……我从来不回头不回头……”这样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曾经伴随着无数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现在,我想用这首歌作为小蜗牛班的班歌,陪伴他们快乐成长。这首歌,在无数个课间,被反复播放。这首歌,在开学、期末以及六年来无数个重要的日子里,被孩子们频繁歌唱。在歌声里,他们自信心、进取心油然而升,班级荣誉感得以激发,班级的凝聚力得以提升。
    
3.描绘愿景,憧憬未来
    
蜗牛之所以能够攀上金字塔,就是源于坚持。坚持不懈,一步一步往上爬就是“蜗牛精神”。所以小蜗班的班级愿景是“让每一只小蜗牛都朝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地攀登。”我问孩子们:“可爱的小蜗牛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孩子们的回答自然是各种各样的,看着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听着那一声声稚嫩的嗓音,我相信,一路成长中,只要心怀梦想,执着前行,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二、晨诵午读暮省,润泽儿童生活
    
1.晨诵,与黎明共舞
    
新教育晨诵,强调让诗歌“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生命”。它是一种仪式,它是一种艺术,它是一种感悟,它是一种精神,它是一种传承。
   
听,“早安,孩子们!”“早安,陈老师!”“整个早晨,我一直在看着你们!”“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您!”(《早安,小松鼠》每天的晨诵,极富仪式感,我们用一首开启诗,来开启一天的晨诵。一年级,我们读大量的儿歌和童谣,在欢快的韵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二年级,我们读金子美铃的诗歌,感受美轮美奂的语言。三四年级,我们读金波、狄金森、谢尔等诗人的诗,感受天马行空的想象。五六年级,我们试着走进农历课程,诵读在农历的天空下栖息劳作的古诗,同时,走进泰戈尔、顾城等中外名家的诗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晨诵极为重要的部分,低年级,我们读浅显易见的五言绝句,读趣味盎然的小古文;中年级,我们读难易适度的诗词,高年级,我们读优秀的古文和古代学者的哲理文章。
    
孩子们朗诵诗歌,又将自己生命编织进诗歌里,每一次朗诵就会带来新的感悟,而从新的感悟中,又萌动出新的力量和美。在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

   
2.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
    
新教育实验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小蜗牛班,阅读成了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课间,中午,捧着一本书静静阅读的孩子随处可见。他们有的坐在座位上,有的立在书柜前,有的干脆席地而坐,一本书,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在家长义工的帮助下,小蜗牛班级图书馆不仅有了漂亮的书柜,还有精心挑选的图书。小蜗牛班还有一个流动图书馆,每个孩子有一个漂流书包,里面有2-3本书,供孩子回家阅读,一周一换。
    
师生共读、亲子阅读、读书交流会、微信读书活动……多种多样的阅读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于细无声中润泽着孩子们的生命。

    
低年级,我们读大量的绘本,并且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让孩子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发挥。孩子们期待着每天的绘本时间,收获着无穷的快乐。中年级,我带领孩子们开始逐步从绘画中淡出,加大文字阅读。我们共读《我要做好孩子》《夏洛的网》……主题探讨课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常常围绕一个话题争得面红耳赤。高年级,除了共读,更多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片断仿写,读后感,微小说创作等。
    
孩子们阅读着书籍,收获着快乐,他们因阅读而改变,从而有了一个个关于阅读的故事。低年级时学习困难的“怪才”小涛,因为酷爱阅读,成为班级中写作水平和理解能力拔尖的孩子,阅读同时带动了其它科目的学习,让他愈发优秀。外地孩子小润,因爷爷奶奶年迈,准备转回老家。没想到小润怎么也不答应,他的回答,让我始料未及,他说:“我不要回老家,我要留在这儿,因为这儿有好多书看,很有趣的!”
  
每个孩子,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如果说教育是唤醒,那么,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

    
3.暮省,师生共同编织
    
暮省,是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以后,用随笔和日记等记录每天的生活,并与老师共同编织。低年级,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用绘画加文字的方式,把他们看到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一个喜欢的绘本故事,一个好玩的游戏,一次有趣的发现,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暮省内容。中高年级,孩子通过日记、读书小报、读书心得等形式,反思一天的学习、生活,留下暮省的痕迹。暮省,让孩子们学会了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对话,从而不断成长。而我,常常用文字的形式,给有进步的孩子送去表扬与肯定,给情绪低落的孩子送去关心与鼓励,给暂时落后的孩子送去劝告与建议,这样,我们相互编织,暮省成了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


三、研发卓越课程,丰盈师生生命
    
朱永新教授说:“只有拥有卓越的新教育课程的教室,才是完美的新教育教室,如果没有卓越的课程,教室里的生命之花不会开放,所以,课程,是所有新教育梦想、理念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历年来,我带着孩子们穿行在一个又一个课程里。课程,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教室这片诚实而温暖的土地,让穿行其间的生命日益丰盈。
    
1.节日课程:点缀孩子亮丽的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节日是一种节庆,更是一种文化。一个生命的成长,就像是一棵橡树,矗立在四季中,每一场风雨,每一缕阳光,最终都会以年轮的方式,铭刻在孩子们的记忆里。
    
节日课程,我们将阅读融入其中,孩子们诵读与节日有关的诗歌,阅读与节日有关的绘本,在阅读中了解不同的节日。节日课程,我们更有一系列的活动。元宵节:做花灯、赏花灯、猜灯谜、做汤圆、品汤圆;母亲节:孩子们通过绘画、贺卡、书信等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恩;立夏:画蛋比赛,孩子们蛋上见功夫,而斗蛋比赛,则将节日的气氛推至高潮;春节:跟父母一起,采购年货,打扫屋子,写一幅春联,贴一张福字,感受年文化……

    
2.仪式课程:擦亮生命每一天
    
每迎来新的一届学生,我总会精心设计入学仪式。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每一面墙壁会“说话”;黑板上,是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五颜六色的气球,欢迎孩子们的到来;教室的书柜,摆满了儿童读物;课桌上,和姓名牌放在一起的,是一本绘本和一颗棒棒糖,告诉孩子们书是甜的。
    
对孩子而言,每个年级的跨越都是一种成长。期末庆典,师生全员参与,精心准备。庆典上的生命叙事,我们回顾一学期的成长历程,总结一学期的收获。庆典上的展示环节最为精彩,孩子们的表演总会赢来阵阵掌声。庆典上的生命颁奖,让孩子们看到了每个生命都是闪亮的。
    
还有那十日生日仪式,毕业仪式等仪式课程。仪式课程,走进孩子们的生命,一次次难忘的仪式为我们擦亮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给予生命向上的力量。

    
3.实践课程:点亮孩子的心灵
    
孩子们不仅阅读书籍,更需要阅读自然。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其他的科任老师团队合作,研发丰富的实践课程。
    
草莓实践课程,主要有诵读草莓主题诗歌、学习草莓知识、学唱草莓歌曲、亲自采摘草莓、评比草莓大王、品尝劳动果实、完成写绘日记这几部分内容组成。孩子们尽情感受着田园风光、捕捉着初夏的气息、品味着草莓的香甜,让视觉、触觉、味蕾一起跳跃。
    
树叶课程,伴随着诗意秋天的到来而诞生。我和孩子们一起,走出校园,来到附近的滨河广场。我们欣赏秋天的美景,我们捡拾落叶,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树叶贴画。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树叶为什么会变色的原因,还尝试制作叶脉书签。
    
我和瓜果蔬菜交朋友课程。除了诵读该主题的儿歌,阅读绘本之外,孩子们参加“我喜欢的瓜果蔬菜”演讲比赛,纷纷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或水果。在“水果拼盘大PK”赛中,孩子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将水果变成了艺术品,锻炼了动手能力。双休日,孩子们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市场,走进超市,进行买菜的实践活动。
    
最难忘的是“海底总动员”课程。2014年,在老师和家长义工的帮助下,孩子们走进了“海底总动员”课程及上海亲子游实践课程。我们诵读“海洋系列”的诗歌,在诗的海洋中遨游;我们观看《海底总动员》影片,与勇敢的小丑鱼交朋友;拿几枝彩笔,挑几块橡皮泥,画一画,捏一捏心中的海底世界;吃一片海苔,嚼几块鱼干,品尝一下大海的味道……上海亲子实践游,我们在兰心大剧院观看儿童话剧,与演员进行互动。水族馆里,我们和可爱的海洋生物们来一回亲密接触。那长长的海底隧道,让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些稀珍鱼类,令人目不暇接,在这样一个海底世界里,我们久久不愿离去……


    
课程,这一件幸福的礼物,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孩子在智慧的迸发中,在尊重与厚爱中带着幸福与感动前行……
    
2015年,我和倪颖娟老师共同研发的课程《海底总动员——新教育儿童课程》获海门市首届“卓越课程”评比特等奖;2017年,研发的课程案例《赏一幅春景》获小学课程案例评比一等奖;2021年,领衔的“诗国吟走”诵读课程入围2021年度新教育实验“卓越课程公益支持项目”。2015年 在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海门市新教育研发卓越课程推进会”活动中,我带着孩子们,走上舞台,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班级的课程。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邂逅新教育已有十多年,一路前行,一路拔节。先后获评海门区骨干教师、海门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所带班级两次被评为“海门市优秀班集体”。在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叙事4次,在各地教育考察团来海学习中执教公开课、进行讲座等示范引领13次。新教育叙事被评为海门区一等奖,研发的多项新教育课程在区级比赛中获奖。扎根课堂,多次执教市、区级公开课,曾获弘謇杯教学能力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教育刊物,2项海门市“十三五”规划课题顺利结题,1项南通市“十四五”课题已立项。

   
我是一粒种子
一粒新教育的种子
我来自理想与激情催开的花儿
我无法选择我落到怎样的土壤——
富饶还是贫瘠,北国还是南方
无论把我埋得多深
我终将穿越泥土
向着明亮那方


《新教育的种子》诗句,激励着我怀揣教育梦想,不断努力,不断生长!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种子的力量
新教育实验的操作手册——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朱永新获得2022年一丹奖——新教育之光,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叙事集锦|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道在日新。德贵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