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陷舆论漩涡的高福,到底有没有问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唐有讼 Author 唐有讼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


瘟疫发生后他向社会公开宣布:病毒可防、可控、可治,不存在人传人。


大家听信他的权威意见后,事情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许多人、许多家庭随着病毒的肆虐,就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高福因此陷入舆论漩涡,备受质疑。


他究竟有没有问题?如果有,他是什么问题?今天带着这些问题的思考,简单谈以下几点体会:


1、高福水平高不高?


一定很高。我们当然不能说成为院士的人是最牛的,任何人都无法超越他。但是,能成为院士,他一定比14亿人中的13亿9900万人以上的人要厉害得多。


他水平一定是高的。否则,我们觉得自己水平高,怎么成不了院士?

 

我举个例子,几年前,我认识一个青年女科学家。她生于1982年,搞病毒研究的,32岁就当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跟她聊天的过程中,我试图让她给我讲讲她的工作和她的研究,我听完后,大概能在逻辑上把握她工作的流程。


但是也从此得出一个结论:在高级理科生面前,文科生根本就是文盲。这种文盲,就比如我。

 

一个32岁就当上博导的人,以她现有的条件,她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院士。所以,我们可以想象,院士在科研成就方面,能达到什么水平。

 

能成为中科院院士,他们一定是中国最顶级的人,在全世界也有一定影响力,这是我们在看待高福时,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一个知识立场。

 

当然,很多人说高福是个兽医出身,不懂医学,更没有丝毫医学伦理,这个话,的确比较诛心。


但是兽医是人家的本科专业,不影响他后来的科研成果。以本科专业否定一个人后来的成就,这个逻辑不对。

 

2、高福知不知道人传人?

 

我觉得他一定知道。


他是科学家、院士兼专业技术官僚。连基层医生通过临床治病都能猜出这个病毒人传人,他会不知道人传人么?不可能。


他既然知道人传染人,为什么向公众发布的时候说没事?这个问题比较关键,我们今天猜测,或许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他的确不知道这个病的厉害。但是鉴于他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这个可能性,逻辑上完全排除。

 

第二种可能,他故意捏造事实,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我觉得没有人有这个胆量。如果是他故意隐瞒而去发论文,国家现在早就应在对他进行追责了。然而,并没有。所以,这种可能也排除。

 

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当然有,但是那些都是没有根据的猜测,不去谈了除非他自己出来澄清、说明,否则外人是无从知晓的。


3、有没有人心怀恶意?

 

有没有人希望病毒扩散?应该是有的。比如境外敌对势力,他们一定希望这样。但是,只要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正常人,都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高福不正常么?显然不是。高福是敌对势力么?显然也不是。所以,这件事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其他相关人员,大家各自的言论、行动从内心深处都不会是坏的,都希望国家好,也都不希望看到今天的局面。

 

但是,现实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变成今天这样,大家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一种局面。尽管这个局面是可控的,但是,损失是相当严重的。


为什么会这样?所有人,应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4、留给我们的思考

 

这场瘟疫终究要过去的。但这件事留给我们的思考,应该长久都不会停止。时间推移的越久,我们的思考就越深入。


无论其原因为何,高福向大众的那次表态,被永远地写在了历史的书卷上。

 

知识分子在这件事情上,应该吸取教训,要深刻认识专家意见对社会的影响,并要以此为戒,珍视自己的话语权。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钟南山,也不是人人都有做钟南山的资格。除了道德、公理这种宏大的概念之外,在高福事件中,我们至少要明白一个道理:讲话时给自己留有一丝余地。


试想,如果当时高福换一种表达去讲,今天的一切会不会好一些?


比如:病毒可防、可控、可治,未发现人传人,大家不要恐慌。


但是,这毕竟是一个特殊的病毒,我们正在加紧观测、研究。社会大众要做到高度戒备,高度重视,严防病毒扩散。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出门务必带口罩,坚决不要搞任何人员聚集,要严防病毒扩散。有关情况,我们会及时通报,希望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谢谢。

 

当然,这样的表达,媒体可能会渲染,舆论可能会引爆。但是舆论嘛,任何事的引爆,过几天热度也就过去了,你的话对还是错,却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高福有没有问题?我想我们不要去做决定,把这一切交给时间去处理吧。我们普通人有的人在咒骂,有的人在痛苦,但更多的人都在沉思。


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力再做什么了。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他身上吸取这个教训。


这个教训与知识无关,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有能力、有机会当院士。但是作为人,有些信条是必须要坚持的,那就是:不管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为自己的讲话留有一丝余地。


这种余地,在当时可能看不出什么价值,但是,时过境迁,历史终将会证明它的价值。

好文推荐:
1、何昊,你爹可能要大意失荆州了
2、突发!一家四口,在家打扑克,被训诫!
3、韩红慈善基金被举报,3 亿款项不知去向?官方回应:正在调查
4、2020.1.19 武汉 “ 万家宴 ” 长啥样?
5、新任湖北省委书记应勇的26年警察故事
6、著名经济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原校长种明钊逝世,享年88岁

7、市疾控中心科长怕被感染,携家人到泰国躲避疫情,撤职并调查其他问题

8、新任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上海市高院二三事!
9、武汉封城:时间表、关键点全面通报,责任一目了然!
2020年最值得关注的法律公众号
↓↓↓等待您的品鉴↓↓↓

律界观察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律界观察

中国10万法律人都在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