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康的“经济遗产”:这两年,西安发生了什么?
了解更多西安请关注 西安城记
文=G君
前言 | Preface
如果说,上个世纪三十多年西安错过了出口导向和电子工业产业转移的话。那么,我希望在下一轮产业升级革命中,西安不要再错失时机。
自2015年所有数据下滑到一个低谷之后,近两年省市合力下的西安再次反弹。作者「北京G君」在文中表示:“还是要感谢这个城市的王永康书记,主政两年多,深刻改变了这个城市,把城市带到了新的平台和高度,感谢感谢!”
「万字长文说西安」系列上篇:《几十年来,西安为何一直“城运不济”》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中篇,西安的这两年。
上一篇全网阅读超100,000+,有着千余条留言。在这里只想说一句,一个人或是一个地区的发展,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把责任推给特定主官当然容易,但是更要去看背后的诸多历史制约条件。
西安,位于中国内陆关中平原、不靠海、不临江、远离一线城市这种地理位置的制约,需要外部强力的变革,才能迎来新的机遇;否则永远追不上东部,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
友情提醒:
▶分为上、中、下三篇,今天刊登中篇;
▶本文含图表44张,阅读全文约十分钟。
西安反弹的时代背景 | TIME
2016年开始,诸多重大变化发生,西安迎来了空前发展新契机。
首先,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大量西部城市而言,这好比当年的东部对外开放政策。向西的路径打开,西部地区凭借地理优势可以向西拓展市场。
当然,对西不比对东,有很多风险和问题,这方面我不多说了。但是,这个战略对于因商路从陆路转向海路导致封闭的西部地区,无疑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在中美贸易战的开打,以及国家日益注重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贸易多元化的背后,向西拓展新的市场在接下来的国家政策排序中将日益重要。
美国也是如此,在20世纪30年代对欧洲出口量达80%;二战前才开始加大向西出口,重点拓展亚太。1980年后进出口超越欧洲总量,经济中心开始向西移动。洛杉矶、西雅图、波特兰等西部城市,都在这个时期大规模兴起。因此,新的贸易路线的开通,将会极大改变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
第二,就是国内产业的变化。随着中国制造深入发展,制造业逐步进入了深水区,不再是早期抄袭模仿欧美日发达国家企业模式,而是要结合中国市场特点,进入全面研发阶段。因此,制造业企业开始重新调整空间布局,向有高素养劳动力地区、向国内交通枢纽城市迁移,这是新时期的宏观历史机遇。
第三,西安自身交通条件的改善。高铁时代到来,让内陆交通时间和便利性大大缩短,物流等相关交通运输成本能够有效降低。高铁时代交通枢纽城市能够很好的汇聚资源,发展新兴产业,交通条件大改善。
第四,困扰关中多年的缺水问题开始不断缓解。引汉济渭工程(从陕南汉江调水到渭河)全面建设,工程竣工后将为大西安年调水15亿立方米,相当于100个西湖的水量,受益人口1400多万人。预计一期工程将于2020年完成,不仅维持渭河沿岸经济社会发展,为大西安发展带来全面的‘水保障。
外部机遇有了,西安是否高枕无忧了呢?怎么可能。目前国内城市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国家十三五规划已提出了发展区域城市群的宏观战略,全国大概形成20个区域城市群。本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接下来几十年里,地区之间的竞争逐步从城市之间的竞争转向城市圈、城市群的竞争。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新时期的区域竞争重心已经转向,地方的发展政策需要随之转变。陕西省如果不想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败下阵来,只能选择、重点发展关中都市群。
西安所在的关中城市群,较之于东部和西南的成渝地区,整体实力并不强。而且城市之间割裂严重,类似一个个孤岛城市在关中平原上,相互戒备,相互提防。西安与周边城市之间,长期缺乏合作,西咸一体化喊了多年,但没有什么实质进展。
我们看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城市都紧密和上海、穗深对接,恨不得并进去。差异何在?是周边城市人民不思进取么?是周边城市政府格局狭隘么?都不是,问题在于西安缺乏强大的实体制造业体系。
长三角和珠三角,无不是中心城市有了强大的制造业后,开始不断外溢,各种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到周边地区建厂。城市之间相互贸易,物流人流联系紧密。八九十年代的江苏县级市昆山,从上海得到人才、技术和资金,一直吵着并入上海。大湾区也是如此,莞惠紧密依托深圳,承接其制造业外溢,甘心和深圳紧密对接。
这些年,西安没有什么制造业外溢,没能和周边城市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上下游。打铁还需自身硬,老大哥要带队伍,兄弟们跟你走没好处怎么行。西安这个中心城市实体经济的不够强大,周边城市自然无法对接,更谈不上关中都市群的发展壮大。
如何破局呢?现成案例都是有的:那就是美国中西部地区。因篇幅有限,以后有空写一篇。美国早年美国中西部发展的时候,同样是中心城市发展靠三产和能源矿产。
20世纪2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开始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结合西部地理环境和产业特点,在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节水型的科技产业、军民融合的军工类、航空航天科技产业,由此推动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从三产占比畸形高转向二三产协调发展,历史上称为美国中西部的再工业化。加州、德州等地,正是这个时期才发展起来。
城市化方面,美国西部集中资源,不做散点城市建设,重点建设单点都市,然后扩大都市圈的模式。比如亚利桑那州,州府(即我们的省会)周边都市圈的人口占全州人口的75%以上。科罗拉多州州府丹佛及周边都市圈人口,占全州人口60%以上。聚集有限资源砸一点,实现中心开花,这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壮大的现实可行之路。
我们再来看国内,近邻四川做法如此:大量资源向成都倾斜,并不断扩大成都市域,2016年成都兼并简阳,极大提升了城市发展空间,以大成都模式驱动全省发展。现在,四川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
西安如何开始反弹 | XI‘AN
西安这几年变化的前提机遇说完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西安这几年的发展情况。看看这个城市如何在新的主官领导下,紧紧抓住这宝贵的历史机遇。
我无意去指点城市主官应该如何做,只是用政府各种公开的统计数据,来描述一下西安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变化。尤其是大家日常看不到的地方,看看这个城市的反弹之路:
1、城市空间拓展
西安缺地、缺平原地区发展新工业,为此需要更多的空间。之前,虽然和咸阳合作成立了西咸新区,但是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行政割裂造成了长期发展缓慢。2017年,省市推动下,西安开始代管原来归咸阳管辖的部分,城市空间得到明显提升,终于有了一些平地能够发展制造业,城市发展空间增大了。具体内容大家都早已知晓,不多说了。
2、重新注重制造业,开始再工业化
学习美国中西部经验,及时抓住机遇搞再工业化。西安2016年后,开始积极加大招商引资,注重发展工业制造业,实体经济开始重新被注重。
下图是2011-2018年西安历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这个数据,代表一个城市大型工业企业的生产增长情况。2013-2015年,这个值在逐年下降,2016年后开始逐步爬升。2018年增加值突破1500亿,是2006年以来除2017年(接管西咸)外增量最高的一年。2018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成都和郑州。西安开始再工业化,是在走正确的道路。
下图是四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近三年增速。2017年西安由于合并计算西咸新区咸阳部分,因此整体增速被拉低。但2018年迅速再度反超,增速高达9.5%。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西安在四个城市中工业产值最低。但即便如此,在此之前西安的增速也是低于这三个城市,哪里有领跑的机会呢?
工业产值提升同时,西安开始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不是简单承接东部的轻工业产业西迁,而是结合当下的产业趋势,布局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结构悄然间调整。
2016年,汽车制造和计算机通讯其他电子设备就成为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前两名,把原来占大头的金属矿物加工产业比重不断降低。到了2018年,西安工业格局又发生变化,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当年增加值超越汽车制造业,成为全市第一工业。另外生物医药制造比重快速提升,首次排进前四名。而传统工业金属矿物加工产业占比调整出前五名。
这个城市多年的低端工业产业结构在迅速改变,现在的格局与东部城市近似了。如果不是看了统计数据,实在难以想象有如此巨变。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成为西安工业首个千亿级产业。201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54.04亿,增长11.6%。这里需要一提的是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前没有产业基础,依靠招商引资落在了西安。
2018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3.85万辆,而当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27万辆,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到了全国的11%。
除了新能源汽车,西安本身的航空航天产业开始快速增长,计算机产业、锂离子电池产业等高新技术也纷纷落地古都西安。西安的制造业开始加速发展。正是这种发展,给西安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提升机会。下图是简单统计的近两年来西安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速,有些数据尚未公布,因此没有全写。
3、改善营商环境,吸纳民营经济投入
首先,看2015年大幅负增长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016年后开始回升,2018年投资增速回到历史高位,大量民间资本重新开始投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开始加大力度投资西安工业,这两年民营经济制造业增速较快,与国有工业产值的差距在明显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城市的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新登记私营企业数量这两年快速上涨。这两个指标是一个城市企业活力的表现,新注册的主体和私营企业越多,越说明这个城市企业经营有了活力,民间愿意投资办企业。
通过各项店小二服务和商事制度改革,2018年西安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91.7%,数量是2015年的5倍。新登记私营企业同比增长36.7%,数量是2015年的3倍。
4、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对外贸易活跃度快速提升
先看实际利用外资,这是代表老外真金白银投入到你这个城市的钱。2015年西安这个增速已经降至8.2%,在2016年后快速增长,2018年同比增速已经超越2014年,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在西安历史上首次突破60亿美元。
在此期间,西安调整了吸收外资的方向。要知道,2010年以前的几十年里,主要投资西安的境外地区是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美国。2010年后主要是中国香港、韩国和新加坡。2015年后随着韩国三星项目投产,韩国成为西安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再来看外贸数量,2017年后西安的外贸进出口增速开始加速跑,金额突破200亿美元,进出口增速开始快速提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由于主要地区公布的都是人民币口径,我们就对比这个,西安外贸进出口增速接近30%,近年来首次反超成都。
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年谁是西安外贸的大客户。中国香港当仁不让第一位,从对西安投资和西安外贸出口角度讲,香港都是绝对大户。在此需要强调一下,香港是海外资本进入中国内地的重要中转站,也是内地对海外各项货物转口贸易的中转站。
那些说香港不行的人,请认真研读内地各项数据,一个城市的GDP只能代表一定程度的实力,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中国香港是中国内地多数城市的最大投资来源地和贸易出口对象。韩国与西安的贸易额快速增长,2016年后超越美国位居第二,美国排行第三位。后面就是中国台湾和日本。2018年的具体国别数据尚未公布,所以没法列出来,但是不出意外还是中国香港、韩国占据前两名。
我想看到这种数据,古都人民是否应该对韩国人民多一些善意,正是韩国的大力投资,才极大推动了古城的电子产业升级以及贸易提升,给古城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西安统计局给了这样一组数据能够代表趋势:2018年,西安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到了主导地位,达到71.7%;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最快,达到42.8%。
具体表现为: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367.1亿,增长29.4%,其中出口1263.0亿,增长18.9%,进口1104.1亿,增长44%;民营企业进出口692.6亿,增长42.8%,其中出口578.9亿,增长56.6%,进口113.7亿,下降1.5%;国有企业进出口243.7亿,增长3.8%,其中出口115.6亿,下降4.0%,进口1218.1亿,增长11.9%。
更值得一提的就是,一带一路给西安向西出口外贸打通了新空间。2018年,全国59个城市开通向西出口的中欧班列。西安的“长安号”起步虽早,但很快被拥有强大制造业的成渝武郑超越。2018年,长安号是2017年的6.37倍,运送货物120.2万吨,是2017年的5.18倍。当年开行班次一跃成为全国第三,仅次于成渝。出口货源地省份从2017年的21个增加到29个,进口目的地省份从2017年的5个增加到26个,基本覆盖全国。
目前“长安号”已开通西安至中亚五国、伊朗(阿富汗)、德国汉堡、芬兰科沃拉、匈牙利布达佩斯、波兰马拉舍维奇(华沙)、比利时根特、意大利米兰、白俄罗斯明斯克及俄罗斯、拉脱维亚里加等11条干线,基本覆盖中亚、中东及欧洲主要货源地。
如果说海运时代的最大优势是成本低廉、运输量大的话,那么劣势就是时间周期长,这适合于传统型商品,交货周期长,时间敏感度相对差的行业。空运时间最短,但是运载量有限,成本高。新铁路时代的价值在于,时间比海运短,成本低于空运,适合于时间敏感度相对高、商品附加值高的产业。而且能够有效从东欧、西亚、中亚运输进来国内工业和生活需要的能源、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
目前中西部地区电子产品运往欧洲的,基本都选择了中欧班列。引用重庆地区电子企业的话,中欧班列“比船运时间短2/3,价钱比空运低大概70%”
西安因向西而兴,因贸易路线转移而衰。如今再度有了向西的通道机遇。中欧班列是解决内陆地区不沿江、不沿海又要融入世界贸易格局的重要法宝。西安这两年开行班次有了明显提升,但是要看到开行班次还是比成都、重庆低,要知道这两个地方可是比西安更远离中亚和欧洲的,关键差距还是实体经济。成都和重庆依托强大的工业制造业实现大量出口,之前西安长安号主要做的是中转生意,过路财神爷而已。2018年随着制造业的提升,运输货量明显提升,尽管做的还不够,依然道路很长,但是起码是好的开始。
1497年7月8日,葡萄牙人达伽马率4艘小船驶离葡萄牙,人们没想到,他们这次航行将会彻底联通欧洲与东方的海上路线,进而动摇存续上千年的世界贸易陆地商路。长安号对于西安的意义,不亚于此。希望这个城市的人民意识到长安号对于这个城市、这个省份的重要意义。
5、服务业在升级
西安2016年开始,规模以上服务业结构开始调整,信息传输、软件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也就是常说的软件、互联网、通信行业)开始快速增长。同时,西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产值也在快速提升,超越了西安传统优势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服务业。
从从业人员角度看,软件信息与互联网行业人数,西安早已超越苏州。科学技术研究从业人员方面,之前西安领先成都,2016年成都合并简阳后数量迅速反超。2017年西安数量再度快速提升,追平成都。
新时期,只有踏踏实实发展解放生产力的互联网软件信息、科学技术等方面服务业,才能够有效推动实体经济制造业发展,有效提升居民收入。
6、人口提升
新产业时代,人才将是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西部竞争中,西安弱于成都郑州一个很大劣势就是腹地人口少。陕西全省常住人口3864万,西安人口1000万,占全省三分之一,难以再持续抽本省人口。要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制造业,必须吸纳更多的人,更多的人才来。西安的选择,是抢人大战。
面对西安人口增长乏力、户籍人口净迁出的局面,西安2017年启动抢人大战:
2017年人口落户25万,2018年落户超过75万人。这种手段有争议,也有很多问题,具体讨论不展开。只是说,这样的推动,的确为城市增加了活力,尤其是城市开始新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后,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养劳动力。
把抢人简单理解为了房地产是不准确的,更是为了这个城市的产业转型。要发展面向未来的制造业,需要人力资源的提升。
7、交通枢纽地位的提升
正因制造业大发展,外贸提升、产业结构开始转型、服务业升级、人口吸附能力强,西安各项交通运输指标都在快速提升。重点提航空,因这个统计数据全国比较标准,不像铁路、公路很多省份算法不一。
民航客运方面,2016年西安咸阳机场排行第8位;2018年,历史上首次超越上海虹桥机场客运量,进全国前7名。货运方面,指标更为重要。因为客运有些城市偏重于旅游,导致客运量较大,并不能完全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活力。货运量,是与城市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更有参考价值。
西安机场货运量2016年后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超越天津滨海机场,回到历史之前最高排名13位,并且货运量同比增速在前15名中最高,高达20%的增速。这,是城市经济活力提升的最直接表现。
换一张图来看这个货运量增速更清晰,中西部三城,2015年之前郑州新郑机场异军突起,增速碾压其他城市。2017年后,西安咸阳机场货运量增速开始领跑,2018年增速进一步扩大优势,连续两年超越成都、郑州。
8、餐饮住宿业的重新复苏
老实说,作为旅游大城的古都西安,住宿餐饮怎么会有问题呢?但万万没想到,拉了数据发现,2014年以后西安的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的营业额在不断下滑。
一个旅游城市,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好了。幸好,西安在2018年及时启动了“西安年,最中国”等一系列旅游主题活动,一下子把西安住宿业和餐饮业带活了,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迅速反弹。在这里,借用一下西安统计局的图表:
2018年限额以上住宿业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1.5%,而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速15.7%。一座古城颓势下的旅游市场反转了。我想,这个城市的住宿餐饮行业的工作者们,是否应该感谢一下这个城市的主官呢?
9、财政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对教育配套投入再提升
城市要发展,需要充足的财政支出投入到各项生活配套和投资建设中去。因此,财力的强弱事关城市发展。前面说过,西安由于工业发展弱,长期发展第三产业——主要缴纳营业税,是地方税收的大头。
2015-2016年,国家推动了税制改革,营业税改增值税。第三产业这个过程中,由于计算方式的调整,整体缴纳税额其实会下降,而且变成的增值税不再是像营业税那样地方独享,而是变成中央和地方分享。这种税制调整,对于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会造成短期财政压力增大,给大家看看一线城市,绝对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营改增后的地方财政增速变化,基本上都是逐年下滑。因此对于西安这种二产弱,三产比例高的城市,财政冲击将是全方位的,财政要缩水。
下面这个表格的2016年、2017年就出现这个问题。西安地方财政增速乏力,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有更大增值额的制造业,才能提升财政收入。否则,财政收入只能不断缩水。
西安这两年积极调整,营业税逐步取消情况下,地方财政增速再度反弹,难能可贵。但是,2016年西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值明明低于2015年,结果增速还是11%。这个不要问我,是财政局报告这样写的,不是我算的,特此声明。
有一点提醒大家注意,2016年开始推营改增以后,地方传统的税收主力营业税没有了,改成增值税。这个税是中央、省与城市共同来分的税。所以2017年以后,西安给中央和陕西省上缴的财政收入高于本地留存的收入。
2018年西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684.7亿,这是西安自己能用的财政。而上缴的金额是775.7亿,远超地方收入。所以,西安的发展财政资金在哪里?要干那么多事,要招商引资补贴,要提升城市各项服务,都需要钱。钱不会天上掉下来。
增值税是什么?简单的说,是对企业卖出的商品价格减去买进商品原材料的价格,当然还有人工和一部分设备成本摊销以后这个差值征税。商品增加价值越高,增值税也会越高。营业税,是对各种第三产业酒店餐饮商场营业额征税。征税对象和思路不同,西安要想增加财政,必须发展高增值额的制造业。
地方财政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地方国企的经营利润上缴。但是很可惜的是,西安之前虽然国企占比高,但是本地国企其实经营利润上缴很少的。
不仅如此,每年地方财政还要投给这些地方国企钱,下图数据很清晰了,大家自己看。说白了,西安国企经营能力并不强。就连我们一直说的民企大本营杭州,市属国企经营的利润也比西安市属国企强,更不用说中国国企最强大的上海了。下图有数据,大家可以自己看。上海才是我国最强大的国有经济之都,是的你没有看错。
2016年开始,西安推动国企改革,注重提升国企的经营效率,推动历史问题逐步解决。这个城市的国企经营利润开始快速提升,总算有了好转,但是依然任重而道远。
下面提一下花钱方面,西安在2017年开始注重对教育的财政投资比例,历经四年下降的财政投入教育比例终于反弹了。民生领域的投资终于有所提升。财政提升,才能逐步改善各项投资和配套。
综上我们应该肯定,这几年的西安,逆势反超,没有错失这一次的机会。这座城市新的主政者,带领这个城市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各项数据的惊艳表现,GDP的提升也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2016年西安排名下滑到27,2017年西安经历一年的调整后迅速反弹,GDP提升至全国21名。2018年,西安GDP时隔38年重返全国第20名。再看增速,2018年西安GDP增速8.2%,超越成都和郑州增速,在全国整体GDP增速放缓情况下,逆势增长。当然有一点需要指出,就是2017年西安将西咸新区原咸阳部分代管,这部分的GDP算入西安(293亿),但是依然可以看到西安的GDP在快速增长,合并后的第二年,西安GDP实现反超东莞,重返前20。
这一天,西安等的太久,这座城市回到了新的起跑线。
历史上第一次,西安GDP增速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名。在此之前从未有过。这里还有深圳广州,我都剔除了,和一线城市对比没意义。这种成绩让人惊叹。
但是,也要看到很多不足,因为之前的摊子实在太棘手,留给这个城市的主政者时间太短了,很多事情还没有时间即刻解决,希望后来者能够解决。西安重返中国内地经济前20强,不意味着自此走上坦途大道,未来的挑战和问题依旧严峻。
▶敬请期待“万字长文说西安(下篇)”:
写给未来西安“一把手”:西安未来挑战在哪里
『城记圆桌』
基于专业、深度的角度,『城记』十多年城市分析报告——《西安城变》专题已路演几十场。2019年,聚焦城市、行业、建筑等领域话题,『城记圆桌』陆续开启。万字长文说西安系列单行本,即将付梓印刷。
▶万字长文说西安系列:
中篇:王永康“经济遗产”:西安GDP重返20强
文=G君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自公开网络,转载需注明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投稿及联系:150 336879(微信)
与西安城记一起,见证西安新未来
专题❶:城论
专题❷: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