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下辈子不堕恶趣的关键!【索达吉堪布】

来源于网络 般若路 2021-04-16



现在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闻解脱”,动不动就是闻解脱的灌顶、闻解脱的修法。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的名号就是闻解脱,《释迦牟尼佛广传》也是闻解脱,如果你们不信,可以翻阅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看看里面的“听闻功德”到底是怎么说的。


    当然,密法中确实也有专门的“闻解脱”修法,但这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就广义而言,听了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是闻解脱,听了观音菩萨的心咒也是闻解脱,这一点完全基于每个人不同的信心。


    如今很多净土宗的修行人,我认为有偏于小乘的发展趋势。


    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人念佛时想的都是:“我一定要好好念佛,这样等我死的时候,阿弥陀佛肯定来接我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一定很快乐,去了以后,我就不用天天受儿 媳妇的气了……”


   这种想法类似于世间学生用功苦读,就是为了到美国留学一样,很多人念佛的目的,仅仅为了自己的快乐,除了这个之外,众生的利益根本没有想 过。


    其实,净土宗是大乘法men,既然是大乘,就必定要有菩提心,否则往生的资粮就不可能圆满。自私自利的净土宗,与大乘佛法是格格不入的!


    无论在汉传佛教,还是在藏传佛教,临终的教法都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尽管如此,也没有一个法men能比这个依靠菩提心而死的教法更殊胜的了。实际上,这是释迦牟尼佛所有法men中最精粹的教言。


    我们临死时,如果修不来颇瓦等其他法,也不要紧,只要能在观修空性大悲藏(两种菩提心)的境界中离开人世,就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将来再转为人身,值遇到大乘佛法,就比较有把握断绝整个轮回的相续了。


    一个人在临死时,心念会非常强烈,倘若这时对现世的东西执著不舍、不肯放下,那么后果将极为悲惨。


    《极乐愿文 大疏》中就讲过,有个比丘临死时贪执自己的钵盂,结果来世转为了一条毒蛇,专门守护这个钵盂;有些孩童死前贪恋自己的玩具,来世也变成了毒蛇,缠着这个玩 具不放。


    同样,如果我们也像他们一样在临死时贪著自己的某样东西,来世就很有可能变成三恶趣的一个众生,不仅无法解脱,而且还要感受无尽的痛苦。


    所以,应在临死前这样思维:“现在我只剩下一口气了,贪执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即使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黄金,对我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也带不走其中的一分一厘……”如此反复思量,便不会对这些身外物产生贪念了。

    (所以)在临终时一定要断除对“我”的执著。


    每个人无始 以来,都执著于有一个“我”,正是由于对它的贪执不舍、呵护备至,才让我们饱受了无量痛苦,一直沉溺在轮回当中无法解脱。


     如果临死时还执迷不悟,始终耽著 于“我的安乐”、“我的解脱”、“我的成就”,不舍得扔掉这个“我”,这样快乐不仅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还将因此而遭受更大、更剧烈的痛苦。


    如果我们死时病得不是很严重,就应该观想上师三宝在自己的头顶,并且在其前作七支供积累资粮;


    倘若觉得修七支供实在太长,那也可以念《普贤行愿品》中七支供的简颂:“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lun,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如果连这个能力也没有,那么临死前只要有一口气,大家就千万不要忘了发愿。这时应该想:“死相已经现前了,我肯定会死的,但愿我在中阴时能够忆念起菩提心,生生世世不要离开菩提心,并能值遇传授大乘教法的殊胜上师。”


    这里的发愿一共有两个要点:一是愿我生生世世能修习两种菩提心,二是愿我生生世世不要离开大乘上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看,自己临死时有没有把握发这两种愿。


     临死时的行为一般有两种:


     一、境界比较高的人,可以采用心性休息的手印,或是毗卢七法的坐势,如一些高僧大德站着或坐着圆寂一样,从古至今,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二、倘若无法达到那么高的境界,我们也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来修持:

 

    身体右侧而卧(如同佛陀涅槃时的狮子卧),右手平托右脸颊,右小指塞住右鼻孔,让呼吸从左鼻孔进出。若能以这种姿势死亡,即使你造了再大的恶业,也绝对不会堕入恶趣。这一点非常非常关键!!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点击查看本平台近期推文:

有些病实在没法治的话,最好是做些善事【索达吉堪布】

从根本上去观察,痛苦是不存在的【法王如意宝】

佛陀可能就住在北京三里屯!【宗萨钦哲仁波切】

证悟是什么?它不过是认识了自己的心!男女都可以成就!【丹津·巴默】

佛、菩萨、天龙八部等的色身都是由修集福德而生【益西彭措堪布】

恢复到儿童的天真,才是真正的修养【南怀瑾】

如何做到心止念绝不起心动念呢?【学诚法师】

教你取舍吉凶,做一个懂风水的人!【索达吉堪布】

真实不虚! 文殊菩萨会迎接每位来五台山的人

伟大的萨迦女性行者

李嘉诚风水师陈伯的临终遗训!揭开荣华富贵的真正秘诀

刘涛透露她学佛的原因,竟如此简单

“上师知!上师知!上师知!”三次呼唤“上师知”的含义是什么?

生命的美,来自平静

花旗银行副总裁震撼人心的演讲:动物必须从菜单上撤下来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拥有正知正念,请关注“般若路”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