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者不是某一个人?那么“我”是谁【丹津·巴默】
雪洞
-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
当丹津·巴默面对悟性比较高的听众时,她的演讲会变得更加丰富、活泼,演讲经常会转变为生动的对谈。
“我们不仅有心念,还有对心念的觉察。觉察心念的存在与纯粹的思考,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觉察心念的存在是无限的。我们经常与自己的心念与情绪认同,我们就是自己的心念与情绪。我们快乐、愤怒、恐惧。我们必须学习退后一步,了解自我的心念与情绪仅仅是心念与情绪而已。它们只是心里的一种状态,并不真实。”
丹津·巴默以这样一句话来结束她的演讲:“人必须了解这一点,不与觉知者认同。人必须了解,这个觉知者并不是某个人。”
丹津·巴默已经冒险地进入了深奥的哲学领域,听众沉默着,可能正在消化这些令人费解的知识。听众席中出现了个声音,他非常缓慢地用他的提间来表示他内心的困惑:“我不明白觉知者为什么不是某一个人!”
丹津・·巴默用安静的嗓音回答道:“是的!但这是佛陀最伟大的洞见。”
发问者继续说:“当你了解自己不是意念也不是感觉,你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但当你更深入下去时,你才知道自己并不是觉知者,这时,你会面临一个问题:“我是谁?”
“这就是佛陀最伟大的觉悟。他觉悟到,当我们愈发地觉知,我们的意识就会变得愈发空灵与无垠。我们不再只看见自我,而是进入与所有生命融合在一起的无垠心念中。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中,你必定会问“我”在哪里?他人’在哪里?只要我们活在相对的意识中,就会有“我”与“他人”的存在。这是我们根本的错觉,这是我们问题的重点所在。”丹津・·巴默做出了结论,“因为这种错觉,我们会有分别心,这是我们无明的原因。”
这是佛教的精华所在,空性代表着永恒的哲学,它能够治疗所有人类的忧患。
听众席仍旧不断有新的问题:“那么,这种相对性,这种分别心,它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本原因?它就是人类在生命深处感受到的深刻寂寞?”
丹津·巴默清楚地回笞道:“当然是的。世间万物的产生源于这种相对性。佛陀说,无明不是你在这件事或那件事上于知识上的无知,而是一种没有察觉的无知。我们创造了‘我',那么所有其他事情都是“非我”。其后,我们对“我”想要的其他“非我”的东西产生欲望,并且厌恶所有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这是我们的贪婪、厌恶与所有其他不好品质的根源所在,它们都是从这种相对性与分别心的错误认知中产生的。”
“我们一旦了解,超越意念与情绪是生命的本质,而这种本质是无限的,是与所有的生命都融合在一起,那么在这种时刻,那种隔绝、分别、恐惧与渴望的感觉都消失了。这是最大的解脱!”
丹津·巴默如是说,听众必须相信这一点,这是所有宗教中圣人发现的神秘真理。当放弃自我时,一种合二为一的喜悦就会产生。
当所有人都在品味这种境界的意义时,丹津·巴默停顿了一下说:“懒惰是我们追求开悟道路上的绊脚石。”她用自己在洞穴中所经历的“失败”来说明:“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我们不想回到当下,因为我们被意念的游戏所迷惑。如果一个人真正希望出离,并不只是放弃外在的一些东西,如金钱、家庭等,放弃这些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真正的困难是放弃我们所溺爱的意念,所有快乐的回忆、希望、白日梦,以及脑海里永无休止的意念。我们都要将它们放下,回到当下,这才是出离。
她言辞热烈地说:“我们希望获得开悟,但我们并不是全身心地去努力,这是一种现状。我们自私地认为开悟是多么的舒适、愉快,但我们无法放弃一切去努力达成。因为我们的懒惰,我们,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反而不做。我们被恐惧与昏沉所迷惑的意念非常迟钝,这就是我们需要修炼的原因,每个佛教徒当然都了解这些原因。我们为何不开悟呢?我们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所以,我们无法脱离这个娑婆世界,因为我们永远有借口。佛教的道路就是觉醒之路,我们应该将自己唤醒,但继续睡觉的欲望非常强烈。不论我们怎样说愿意帮助众生觉醒,其实我们并不真的这样认为,我们只是喜欢做梦而已。”
这些肺腑之言带给听演讲的人更大的震撼,因为每个在场的人都感受到她的这些话是出自她亲身的经验。
点击查看本平台近期推文:
证悟是什么?它不过是认识了自己的心!男女都可以成就!【丹津·巴默】
佛、菩萨、天龙八部等的色身都是由修集福德而生【益西彭措堪布】
“上师知!上师知!上师知!”三次呼唤“上师知”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