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出海”新高地,马来西亚缘何备受追捧?
加入整车产业群,请加微信(gasgoo2015)出示名片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驶入全新的大航海时代,我们的整车产品力和供应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在引领全球。而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正在快速变化,各区域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习俗差异巨大,准入机制与门槛和市场规模及竞争也各不相同,结合盖世汽车研究院的全球数据,我们推出了“全球主流汽车市场”系列的内容,这一期我们主要来聊一聊东盟的“桥头堡”——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第三大经济体,也是东南亚唯一拥有本土汽车品牌【宝腾(Proton)和北鹿大(Perodua)】的国家,2024年,马来西亚赶超泰国,成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亚第二大汽车市场。马来西亚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马来政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积极态度,也吸引了大批中国企业关注,争相涌入马来西亚市场,进行业务布局。
马来西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01
马来西亚基本国情与区位优势
地理位置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中心地带,连接海上东盟和陆上东盟,扼守马六甲海峡,是进入东盟市场和前往中东、澳新的“桥头堡”。
马来西亚行政区划,资料来源:商务部
马来西亚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组成。
全境包括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其中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相邻;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中国南海,西濒马六甲海峡。
交通运输
马来西亚拥有良好的公路网,其中西马半岛公路网络北连泰国、南接新加坡,交通主干道为南北大道和东海岸大道,前者是马来西亚及东南亚最长的收费高速公路,北起黑木山,南至柔佛州新山的新柔长堤,后者则连接了吉隆坡与西马东海岸。公路系统促进了马来西亚近80%的货运物流,其余部分由铁路提供。
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空运枢纽之一,境内共有6个国际机场、16个国内机场和18个短程起降机场。
近年来,马来西亚同步在大力发展远洋运输和港口建设,主要港口有巴生港、柔佛港、丹绒帕拉帕斯港、关丹港、槟城港、民都鲁港和凯马曼港等,其中巴生港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港口。
国土与人口
马来西亚总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马13.2万平方公里,东马19.8万平方公里,西马和东马最近处相距600海里。
资料来源:马来西亚统计局
人口方面,据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马来西亚人口数量已经达到3370万,其中马来裔70.1%,华裔22.6%,印度裔6.6%,其他种族0.7%。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语言为英语,另外华语使用也比较广泛。
马来西亚人受教育程度较多,全国人口识字率为95%,但学历多为中等教育水平,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较低。
自然资源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锡、铜、铁、锌、钨、铝、锰等矿产资源。马来西亚是亚太地区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一,其石油产量在东盟国家位居第二,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加上政府对油价的长期补贴,因此当地油价比较便宜,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燃油车的推广普及。
另外,马来西亚还是全球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国,以及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汽车轮胎生产国家和出口国家。得益于丰富的橡胶资源,很多国际知名汽车轮胎制造企业均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工厂,包括大陆、通伊欧等。
生产要素
据世界银行有关数据统计,2022年,马来西亚有效劳动力(所有年满15周岁、符合国际劳工组织对从事经济活动人口所作定义的群体)人口约为1627.7万人,失业率为3.6%。
除了本国公民,马来西亚还有大量外籍劳工。目前马来西亚对建筑业、种植业、农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少数几个领域开放了外籍劳工,允许部分国家和地区引入普通劳务,但尚未对中国全面开放普通劳务市场,只允许在特定条件下引进少量中国技术工人。
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马来西亚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
宏观经济
上个世纪70年代前,马来西亚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在这期间马来西亚的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均取得了不错发展。
2023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按不变价格计算为1.57万亿林吉特(折合人民币约2.43万亿元,换算标准为:1林吉特≈1.55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475林吉特(折合人民币约79786元)。其中,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分别是6.6%、 6.4%、24.2%、3.5%和58.2%。其中,汽车工业对马来西亚GDP的贡献约为4%。
在经济模式上,马来西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并常年保持着贸易顺差。
马来西亚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林吉特),
资料来源:外交部
据马来西亚贸工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马来西亚贸易规模为2.64万亿林吉特(折合人民币约4.09万亿元)。其中,出口额为1.43万亿林吉特(折合人民币约2.22万亿元);进口额为1.21万亿林吉特(折合人民币约1.89万亿元),贸易顺差为2141亿林吉特(折合人民币约3,319亿元)。而自1998年以来,马来西亚已连续26年实现贸易顺差。
东盟国家、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是马来西亚的主要贸易伙伴,且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从出口商品种类看,主要是矿产品、制成品和农产品,其中制成品中进出口份额前三的分别是电子电器、石油产品、化学及化学制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电器出口,在2023年约占马来西亚总出口额的40%,这背后马来西亚发达的半导体产业是重要支撑。
上个世纪70年代初,马来西亚紧抓美国半导体产业外迁机遇,积极发展半导体产业。凭借当地廉价土地与劳动力,马来西亚很快便吸引了包括AMD、英特尔、博世、瑞萨、索尼、美光半导体等在内的一批跨国巨头在槟城投资建厂。为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马来西亚还在上述跨国科技企业的支持下,积极推进劳动力转型,并由此培养了大量半导体技术人员,为日后跻身全球“半导体重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50家半导体公司在马来西亚设厂,马来西亚控制着全球13%的半导体封装、组装与测试服务市场。其中槟城,凭借完善的半导体产业生态,更是被誉为“东方硅谷”。
外交政治
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创始成员国,马来西亚以东盟为外交政策基石,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同时,马来西亚也重视发展同大国之间的关系。
马来西亚构建了一个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早在1957年,马来西亚就加入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并于1995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成员国。
截至2023年7月,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马来西亚共签署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与澳大利亚、智利、印度、日本、新西兰、巴基斯坦、土耳其等7个国家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与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香港签署的 7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
2012年,东盟发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历经8年谈判,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其中2022年3月,马来西亚正式生效RCEP,2023年6月2日,RCEP 正式对菲律宾生效,至此RCEP包含的15个成员国全部完成生效程序,全球最大的自贸区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也是中马建交50周年。1974年5月31日,中国与马来西亚正式建交,马来西亚也是东盟成立后首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并且是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
此后几十年里,中国与马来西亚持续拓展和深化双边关系,在贸易、投资、旅游、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不仅如此,中国与马来西亚还于2013年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于2023年宣布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发展到现在,中国不仅是马来西亚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及第二大出口目的地,还是马来西亚最大外资来源地,而马来西亚则是中国在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外资政策
据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马来西亚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2位,在东盟仅次于新加坡,对外资友好。近年来,马来西亚一直在积极吸引外资进入,尤其鼓励外资进入国内高科技领域及出口导向型的生产制造类企业。
目前,在马来西亚能够享受优厚政策的行业主要有半导体、电子电气、医药、木材、棕油产品、石油化工、交通设备及部件、酒店及旅游业等。受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发展的行业,外国投资者均可以拥有100%的股权。
在特定行业,如物流、工业培训、分销贸易等领域,马来西亚仍然对外国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做出限制,这种股比限制往往表现为外国投资者最多持股70%,而马来西亚国民持股最少应达到30%。
在外资优惠政策方面,马来西亚投资政策以《1986年促进投资法》《1967年所得税法》《1967年关税法》《1972年销售税法》《1976年国内税法》以及《1990年自由区法》等为法律基础,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则主要是以税务减免的形式出现,包括“新兴工业地位”认证下的税收减免、投资税务补贴、再投资补贴、加速资本补贴、农业补贴等。
02
马来西亚车市概况
根据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协会(MAA)统计数据和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2023年,马来西亚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量合计达774,600辆,同比增长10%,再创历史新高;总销量为799,731辆,同比增长11%,为连续第二年销量突破70万辆,在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尼西亚。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与印尼和泰国一样,马来西亚也是右舵市场。但不同的是,马来西亚始终坚持发展本土汽车产业,并培植了宝腾和北鹿大两大本土品牌,也因此马来西亚汽车产销量长期相对平衡,并且主要是“自产自销”,整体出口规模较小。
而同为东南亚汽车产销大国的泰国和印尼,国内生产的汽车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出口。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和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数据,2023年,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生产汽车184万辆和140万辆,实现销量77.6万辆和100.5万辆,均是“产大于销”。
马来西亚很早就意识到了发展汽车工业的必要性,并于1983年就通过马来西亚重工业社和日本三菱集团旗下三菱汽车、三菱商事合资成立了本土第一家车企——宝腾。1993年,马来西亚进一步与日本大发合资成立了第二个国产车品牌——北鹿大,专注于生产小型车。历经20余年发展,如今北鹿大是马来西亚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在东南亚市场,马来西亚也是唯一拥有本土乘用车品牌的国家。凭借坚实的汽车工业基础,目前马来西亚正持续走在东南亚市场前列。
据MAA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马来西亚分别实现新车产销392,052辆和390,296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6.6%;其中乘用车分别实现产销370,740辆和356,859辆,同比分别增长9.1%和9.2%。作为对比,据泰国工业联合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泰国汽车销量只有308,027辆,同比下降24.2%。
马来西亚整体汽车市场虽然具备相当规模,就电气化转型而言,还处于发展初期。根据MAA统计,2023年,马来西亚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合计销量从2022年的22,619辆跃升至38,214辆,整体渗透率不足5%,其中纯电动汽车10,159辆,混合动力汽车28,055辆。
今年上半年,马来西亚继续保持迅猛增势,实现纯电动汽车销量6,617辆,同比增长112%,混合动力汽车销量15,884辆。这背后,包括宝马、奔驰、奥迪、名爵、比亚迪、长城、广汽埃安等在内的多个品牌,相继在马来西亚推出了新的电动汽车,有力刺激了当地市场的消费和增长。
得益于上半年的出色表现,据悉MAA已经将马来西亚今年的销量预期由此前的74万辆,上调至76.5万辆。
马来西亚汽车产业相关政策
作为马来西亚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工业对马来西亚GDP的贡献约为4%。当地政府预计,到2030年,汽车业对国家GDP的贡献将达到1042亿林吉特,汽车总产量将达到147万辆。
资料来源:NAP 2020
马来西亚对汽车工业倚重背后,汽车一直是该国大力扶持的重点。早在2006年,马来西亚就开始制定“国家汽车政策(NAP)”指导汽车工业发展,并先后推出了NAP2006、NAP2009、NAP 2014、NAP 2020等多个指导性文件,从国家发展战略视角,提升马来西亚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伴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过去几年马来西亚还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及财税优惠政策,以进一步推进汽车工业转型升级。
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在国家战略层面,现阶段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发展主要遵循的是NAP 2020。
作为NAP 2014的增强版,NAP 2020计划在截至2030年的十年内,使当地汽车行业继续与全球最新技术趋势保持一致,从而进入马来西亚的互联移动发展阶段。而NAP 2014最终目标是,到2020年将马来西亚发展为东盟的节能汽车(EEV)中心。
具体来看,NAP 2020主要聚焦通过强化政策措施和引入先进技术要素,包括下一代汽车(NxGV)、出行即服务(MaaS)以及工业4.0(IR4.0),旨在将马来西亚打造成集汽车出口、汽车零部件出口、汽车研发、与移动相关的汽车技术开发和汽车与零部件测试于一体的中心。
到2030年,马来西亚计划实现年产147万辆新车,年度新车总销量达122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GDP)达到1,042亿林吉特,其中汽车出口产值达123亿林吉特,本地汽车零部件产值达100亿林吉特,创造32.3万个新岗位。
除了NAP 2020,2021年马来西亚还发布了《2021-2030年低碳移动出行蓝图》行动计划,并于2022年1月正式生效。
其中提出,到2030年,将使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占整体汽车销量的比例提高至15%。如果按照2030年122万辆的年销量目标,15%的比例即18.3万辆。到2040年进一步提高至38%,并计划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同时,该行动计划还规定2023~2025年,政府采购的新车中BEV的比例应达到50%,同期政府相关企业采购新车中BEV的比例应达到20%。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马来西亚政府出台多项鼓励措施。2023年9月,该国宣布投资950亿林吉特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研发。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马来西亚也在积极推进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2021-2030 年低碳移动出行蓝图》目标,马来西亚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1万个公共充电设施,其中9000个交流充电桩和1000个直流充电桩。据统计,截至6月25日,马来西亚已安装2585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关税
相较于欧美市场高昂的关税壁垒,马来西亚针对不同的区域市场,有着不同的关税政策。其中,马来西亚与东盟国家之间实行特惠关税,工业产品的进口税率为0-5%之间,与中国则实行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的进口税率。
具体到汽车行业,马来西亚为鼓励电动汽车发展,分阶段实施了一系列的关税优惠政策,具体包括:
到2025年年底前,对全进口电动汽车(CBU)免征进口关税及消费税;
到2027年年底前,对用于本地组装的进口汽车零部件免除进口关税,对在本地组装CKD的电动汽车免征消费税和销售税。
补贴政策
除了关税优惠,为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过去两年马来西亚针对终端用户以及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等,也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
例如,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3年底前,电动汽车车主可免缴道路税,并可申请最高2500林吉特的个人免税,用于支付与电动汽车充电硬件和服务相关的费用,包括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购买、安装、租赁等费用。到2025年底,对BEV和PHEV车主免征道路税。
从2026年1月1日起,马来西亚将实行新的电动汽车道路使用税政策,电动汽车道路使用税税率将根据电动汽车发动机功率进行分档,以降低电动汽车拥车成本,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此外,马来西亚还规定,对充电设备制造商免征2023至2032财政年度的收入所得税,以及为期5年的100%投资税津贴。
03
马来西亚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根据OICA数据,2022年,马来西亚已成为全球第20大汽车生产国和汽车销售市场。而在东南亚,马来西亚更是成功赶超泰国,跃居区域第二大汽车市场。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马来西亚出色表现背后,离不开本国对自主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北鹿大和宝腾常年占据马来西亚汽车市场“半壁江山”,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据OICA相关数据及盖世汽车研究院的统计,2023年,北鹿大和宝腾分别销售汽车330,325辆和150,975辆,就马来西亚全年整体77万余辆的销量而言,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今年1-5月,北鹿大和宝腾继续保持良好销售态势,分别实现销量146,113辆和61,353辆,整体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65%。
事实上,从成立时间来看,宝腾作为马来西亚“汽车长子”,比北鹿大早了足足十年。成立早期,宝腾通过与三菱汽车合作,基于三菱旗下车型相继推出了Saga、Wira等本土化车型,也曾一度占据马来西亚国内超过70%的市场份额。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北鹿大成立后,通过大发的技术支持,以及北鹿大在小型和超小型汽车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迅速在马来西亚市场崭露头角。2006年,北鹿大在马来西亚的销量首次超越宝腾。此后十多年里,北鹿大一直稳坐马来西亚汽车销量Top1宝座。
日系车作为东南亚市场长期以来的“霸主”,目前在马来西亚占据了近三成市场份额,主要品牌包括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等,去年合计销售了近25万辆新车。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丰田,2023年在马来西亚市场累计销售新车102,782辆,其次是本田,对应销量为80,027辆。
另外不到10%的市场,则由福特、宝马、奔驰、沃尔沃、大众以及吉利、比亚迪、长城、奇瑞等自主品牌瓜分。其中自主阵营里,以奇瑞和比亚迪表现相对较好,去年在马来西亚市场分别实现销量4,493辆和3,637辆。今年上半年,两家车企继续保持良好销售态势,分别达成销量6,420辆和3,608辆,其中奇瑞甚至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
按畅销车型来看,去年在马来西亚新车销量Top10中,本土品牌占据了八席,其中5款来自北鹿大,分别是Axia、Bezza、Myvi、Alza、Ativa,这几款车型按人民币价格算,售价基本都在13万元以下,其中前面三款车型售价均低于10万元;3款来自宝腾,分别是Saga、X50、Persona;剩下2款则来自日系,分别是本田Honda City和丰田Corolla Cross。
分车型来看,马来西亚汽车消费以轿车为主,去年轿车合计占据超60%的市场份额,其中A00级、A0级和A级的占比分别为13%、27%和20%。而在SUV市场,也是以A级为主,2023年销量占比为21%。这意味着,现阶段马来西亚整体汽车消费更偏向于价格经济的小型燃油车。
整体来看,马来西亚虽然始终坚持发展本土品牌不动摇,但同时也支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并不排斥其他品牌的进入。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马来西亚境内约有27家OEM制造商,和640多家零部件制造商。不过,除了宝腾和北鹿大,其他OEM品牌基本都选择了CKD的生产方式。
04
中国车企和零部件企业
在马来西亚的布局情况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热情持续高涨,其中马来西亚,凭借广阔市场潜力、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在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持续利好,更是一众自主品牌布局的重点。
在这股自主进军马来西亚热潮中,最早且决心最大的是吉利。2017年5月,吉利控股集团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关键条款协议,根据协议,吉利集团将收购DRB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同年9月,吉利和DRB之间的收购完成交割,宝腾正式进入吉利全面主导时代。
图片来源:吉利
此后几年,借助吉利输出的管理、技术、人才等核心资源,并通过导入吉利缤越、博越、豪越、帝豪(马来西亚版分别对应X50、X70、X90和S70)等热销车型,宝腾仅用两年就成功扭亏为盈,于2019年盈利1.6亿林吉特,四年时间实现营收翻三倍。2022年,宝腾实现总营收939 亿林吉特,而在2018 年只有338 亿林吉特。2023年,宝腾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共计售出15万余辆新车,同比增长9 %,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佳成绩,并实现连续六年销量突破十万辆。
据宝腾汽车相关负责人透露,宝腾汽车将在今年年底推出新能源品牌,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为右舵版的吉利银河E5,计划于今年年底在马来西亚上市。
为进一步深化在马来西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2023年吉利控股与DRB-HICOM集团再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围绕马来西亚丹戎马林汽车高科技谷(Automotive Hi-Tech Valley,简称AHTV)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东盟新能源和新技术研发制造高地。
图片来源:吉利
根据规划,AHTV项目将覆盖产、学、研、城四大维度,聚焦汽车研发、制造、测试和零部件等产业体系能力建设。到2035年,AHTV产业园计划形成5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其中50%出口;同时,打造100万套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其中50%服务于全球市场。未来,该项目除了引入吉利旗下汽车品牌,还计划吸引其他国际汽车品牌入驻或提供代工制造。
目前,吉利也在积极推进集团旗下其他品牌进入马来西亚。2023年11月21日,吉利在吉隆坡推出Smart #1电动车型的三个版本,即Pro、Premium和Brabus版。其中,Pro起售价为18.9万林吉特,Brabus的起售价为24.9万林吉特。
今年6月,极氪汽车宣布与马来西亚 Sentinel Automotive Sdn.Bhd.签署合作协议,正式进入马来西亚市场。据了解,极氪在马来西亚的首家门店将坐落吉隆坡,主要城市如雪兰莪州、槟城等地门店也将在年内相继开始建设。右舵版极氪 X 和极氪 009 将成为首批进入马来西亚的旗舰车型。
除吉利外,以哪吒、广汽、比亚迪、长城、奇瑞、江淮、东风、长安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近年来也在积极布局马来西亚市场。
7月25日,哪吒汽车宣布,旗下哪吒X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与泰国曼谷同步上市,标志着哪吒汽车全球化战略在东南亚市场进一步深化。在此之前,哪吒汽车早在2023年5月,就在马来西亚上市了哪吒V,正式进军马来西亚市场。据悉,这也是中国造车新势力首次登陆马来西亚。
图片来源:哪吒汽车
而除了整车出海,今年初哪吒汽车还与马来西亚合作伙伴在森美兰州Rembau Chembong工业区完成了该品牌海外第三家工厂的奠基仪式。根据官方介绍,该工厂计划于2025年正式投产,以巩固哪吒汽车在当地市场的领先地位。
4月底,广汽乘用车和华丽山陈唱汽车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吉隆坡Segambut(泗岩沫)工厂举行马来西亚CKD工厂竣工暨量产仪式。作为广汽集团在海外第一个CKD项目,马来西亚泗岩沫CKD工厂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工厂标准产能为3.44万辆/年,最大产能可超过5万辆/年,新一代GS3影速将是首款本地组装车型。次月,广汽埃安旗下AION Y Plus正式登陆马来西亚市场。
比亚迪于2022年12月正式进入马来西亚乘用车市场,在当地推出ATTO 3车型,该车国内版本为元PLUS。2023年7月,比亚迪联合森那美汽车在马来西亚推出了海豚车型,这是继 ATTO 3车型后,比亚迪在马来西亚推出的第二款纯电动汽车。
长安汽车早在2019年就与马来西亚的Fieldman Sdn Bhd旗下子公司Fieldman EV签署汽车出口协议,开始将长安电动汽车带到马来西亚市场。2022年初,长安宣布将投资10亿林吉特在马六甲州设立电动汽车装配工厂,同时与马来西亚Fieldman 公司合作,授予后者长安汽车在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的电动汽车独家代理权,引入Eado EV460电动车型。
同年7月,长城汽车马来西亚子公司正式成立,欧拉好猫亮相发布会现场,长城汽车马来西亚官网上线。11月,欧拉好猫在当地正式上市。按照初期规划,长城汽车计划未来3年内在马来西亚推出9款以新能源为主的车型。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今年1月,长城汽车与马来西亚大型制造业上市集团公司EP Manufacturing Berhad (EPMB)完成CKD组装合作的签约,根据协议,EPMB将在本地组装生产长城汽车的电动汽车,以及旗下SUV等多款车型。据悉,这也是长城汽车在东盟地区的首个CKD项目,预计今年正式启动组装生产长城汽车。
过去几年,一众自主品牌争相涌入马来西亚市场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企业积极布局马来西亚市场。
2023年6月,蔚蓝锂芯全资子公司马来西亚天鹏与Bonus Essential Sdn Bhd就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一处地产达成出售要约,拟以13590.72万林吉特的价格购买48英亩的工业地产,用于锂电池项目建设。8月,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正式动土,该工厂位于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县,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用圆柱电池,总投资不超过4.22亿美元。同月,瑞松科技与马来西亚陈唱集团旗下两家子公司签订提供白车身焊装生产线及服务相关合同。
此外,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还有包括延锋、均胜电子、拓普集团、中鼎股份、经纬恒润、信义玻璃、华天科技等在内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均已在马来西亚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为出海马来西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以及当地本土企业提供零部件产品和技术支持。
05
在马来西亚投资的挑战和建议
过去数年里,尽管国内已经有近十个品牌布局了马来西亚市场,就整体市占率来看,目前中国自主品牌份额不过1%左右,在当地影响力还十分有限,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机会。
第一,目前马来西亚市场仍然以本土品牌占据主导,并且多为小型燃油车,无论从本土消费升级还是外资加码,均充满想象。现阶段马来西亚汽车消费偏经济型,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两大本土品牌享有政策倾斜,比如本土品牌可获得50%的销售税抵扣,并且国产税税率只有外资品牌的一半。一旦政府开放政策保护,或者吉利依托宝腾品牌导入更高端的车型,有望引领当地市场消费升级。
图片来源:吉利
第二,就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而言,现阶段马来西亚还处于发展初期,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依旧是“蓝海”,未来增长空间巨大。特别是马来西亚已经提出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发展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而中国车企无论电气化还是智能化转型均走在全球前列,不管是和马来西亚本土品牌,还是长期“称霸”东南亚市场的日系品牌等竞争,均有显著竞争优势和成长空间。
第三,过去马来西亚大量汽车零部件依赖海外进口,然后到本地装配,但由于马来西亚本身汽车市场规模并不大,因此当地供应链成本长期居高不下。这对于中国供应链企业而言,也意味着巨大的升级替代机会。
第四,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中心位置,中国车企进入布局,除了可以从马来西亚市场分一杯羹,还可以向东盟其他国家、澳大利亚以及中东、墨西哥等地区辐射。吉利持续深化马来西亚市场布局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出于全球化布局考虑。
尤其在欧美市场,中国车企出海正面临严峻的关税壁垒考验。比较之下,在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盟市场,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的实施,整体投资环境更为友好。
不过,马来西亚固然市场空间广阔,中国车企出海面临的挑战亦不容忽略。
一个现实问题是,北鹿大和宝腾在马来西亚已经形成十分稳固的市场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车企想要进入无疑困难重重。
一方面,现阶段马来西亚很多零部件企业均是HICOM(马来西亚政府成立的重工业集团)旗下企业,并且主要供应宝腾,长期享有政府保护。这意味着,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车企,以及其他供应链企业如果想要实现对马来西亚原有汽车供应链的替代升级,将不可避免会经历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博弈过程。
另一方面,就新能源汽车转型而言,现阶段马来西亚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还不是很完善,而燃油车市场不仅配套成熟,当地政府对汽油价格还有相应的补贴优惠,由此导致马来西亚汽油价格整体相对较低,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电动汽车在当地市场普及应用。
不仅如此,马来西亚地处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独特气候条件对电动汽车的驾乘舒适性、电池性能和寿命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盖世汽车研究院建议,在马来西亚市场,中国企业可以重点拓展出口贸易和CKD工厂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地区半导体产品封测优势,建设车规级芯片测试基地,并拓展底盘件、车身件等业务。另外,还可以与区域影响力较大的经销商集团或大型国有企业合作开发当地汽车市场,而零部件企业则可以借助吉利的配套体系进入当地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
小互动
关于东盟“桥头堡”马来西亚,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区一起讨论~
-END-
往期热点
1 | 中国汽车出海扎堆泰国,缘由为何? |
2 | 匈牙利是中国车企进入欧洲的桥头堡 |
3 | 盖世汽车研究院:组装合作成为中国车企出海马来西亚的主流模式 |
-----------
盖世汽车整车社群目前已覆盖
工业成本、车企发展、智能制造...
▼▼探索更多▼▼
喜欢本篇文章请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