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金初 || 教育开新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的教育思考

李金初 中小学管理 2023-03-12

导读

制定教育2035规划和“十四五”规划,需要对加速演进中的百年变局有纵深观察和理性思考。中国教育应该对新时期教育宗旨、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技术应用、教学平台、教学方式、教师素养、教学关系、家庭教育和教育评价等进行深入反思,把握教育发展良机。



全文共5457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bjie.ac.cn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使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后疫情时代,中国教育应该对变局有理性的判断和前瞻性思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六大“强国”建设的基础是教育强国建设,核心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任务,需要我们认真规划。


制定教育2035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分析所处的整体世界,综观国家大局,反思教育发展的昨天、分析教育发展的今天、设计教育发展的明天,这是开启疫后时代教育的正确思路。

 

综观:世界百年之大变局,四大因素交错叠加



规划面向未来的发展蓝图,规划者必须对当前的国内外发展大势有理性清醒的认识。综观近几十年人类发展历程,我们看到诸多复杂因素交错影响,已演化成世界大变局,其中的四大因素,将持续影响中国和世界。


第一,自然突变因素:人类撞上了“认知门槛”。人脑进化的缓慢速度和复杂性的快速发展之间的差异被称为“认知门槛”。在人类史上,一旦撞上认知门槛,文明就开始走向衰落。历史上导致人类文明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规模瘟疫发生。“新冠肺炎”已对世界带来百年不遇的全面灾害,全面影响着世界经济、技术、军事、政治格局。世界已经回不到从前,展现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前方;但对中国来讲,由于制度的优势,可能拥有一个很有希望的未来。


第二,技术革命因素:人类发明了新的进步动力。互联网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和新材料的发明发现等,促成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是人类智慧、文化进步的重大标志。技术固然并不能决定一切,但无疑能影响一切,在今天尤其如此——技术已成为最重要的实力,也成为最重要的话语权。技术快速进步已是人类发展常态,中国则更具有后发优势。


第三,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因素:进步和倒退力量的较量。人类生存已经完成从局部走向全球的演化,将来还会实现遥远的星际生存,这是在人类生存意义下的全球化。全球化具有必然性,但必然性中有偶然性,主流会遇到逆流。只要有全球化,就一定有逆全球化。当前某些西方政府的逆全球化行为与“新冠肺炎”流行产生了叠加,这是一种偶然,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新冠肺炎”再严重,也是短期的,对全球化影响是暂时、短期的;但逆全球化的影响不仅是巨大的,而且可能不是短期的。


第四,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因素:世界经济新的引擎和发动机。在跨世纪前后的这40年间,全世界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国的复兴和崛起,既给世界带来了希望,也冲击了西方世界的固有秩序,包括经济、技术、军事、政治和主流价值观等。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是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仅用40年的时间就创造了西方世界用了两三百年才创造出的成就,所以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具有冲击性、典范性,这个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而且将是长期的。尤其在美国2020年的抗疫失误、大选造成社会撕裂甚至动乱之后,中国复兴和崛起的价值更明显。这个影响将是长期的。

 

判断:中国正经历一场大考,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果将上述四个因素称作重大变局因素,那么可以得出如下判断。


判断1:世界进入重大变局时代,存在四个重大变局因素


如前所述,自然突变因素、技术革命因素、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因素、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因素,将持续影响中国和世界。


判断2:变局将呈现出长期、模糊、偶发、突变、不确定的特征


后疫情时代含在百年变局之中,世界进入动荡期,此即中央所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判断3:这对中国将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中国的复兴和崛起,不仅给世界带来了希望和典范,更为中国在世界的立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属于勇敢者的时代,唯一要求我们的,是“不错时机”“不做错事”“不把机会丢掉了”“不把事情做错了”。


判断4: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这是“判断3”的直接推论。只有立足自己,才能站稳脚跟、获得主动权、取得话语权、获得参与权。


判断5:人才是关键,不拘一格揽英才


怎样实现“判断4”?举国体制培养人才,不拘一格邀揽天下英才,是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目标所需。我们要培养一群具有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独立思考、勤于学习、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奋斗实干、团结合作、社会担当、服务人民等优秀品性的新时代人才。这些优秀品性的基因基础还是自主、劳动、创造,以及在此基因基础上成长出的优秀人格和成功能力。


判断6:连接大于拥有,重塑组织边界


怎样管理新时代人才?在网络技术时代,组织边界不再清晰,人才可在边界自由行走。职位重构、居家工作、外包项目、个体自由工作、跨领域工作成为趋势。自由职业者与虚拟团队在职场快速兴起。为此,组织必须再造,职场规则需要重写。组织对人才更看重其跨领域的深度合作和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更看重其实际的创造能力。连接大于拥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将会带来重大的人事管理变革。


判断7:价值引领行为,组织灵魂需要再造


为了创新、创造和发明,行为主体的思想自由与解放与其行为、力量和智慧,二者之间的合作、凝聚和聚焦不可少。“判断6”保证自由和解放,“判断7”产生合作、凝聚和聚焦。这个力量主要表现为组织的精神、愿景、价值观和文化力,一个重要表现是国家认同、制度认同、爱国情怀。


判断8:思想创新高于一切


华为用实践证明了这个判断。没有思想的创新就没有灵魂的升华。最高的思想是理论,理论创新更为根本。所以,任正非还说:“一个基础理论形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口号,几十年以后我们不会更加强大。”笔者近些年一直倡导和践行“人生中心教育”,对此深有同感:“理论、课程、队伍和管理构成学校结构性核心竞争力。”理论位于第一,这也是许多优质学校的成功秘诀之一。


判断9:改革从短板开始


从国家整体发展看,发展战略或策略不应该是“扬长避短”,而应是“扬长补短”。改革应从短板开始。中国的脱贫战略补的就是短板,破解核心技术的瓶颈也是解决短板问题,教育也有应该补齐的短板。


判断10:中国教育应该进行深入反思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教育应该进行深入反思。这既是对百年变局的适应,包括对后疫情时代的适应,更是对百年变局机遇的利用。 

 

反思:面向未来世界,教育要把握发展良机


深度反思方可得良策,对于教育,应做如下反思。 


一是反思教育宗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国家强大依靠科技,科技创新依靠人才,人才出众依靠教育。所以,我国必须实现和巩固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凸显教育的本质功能。就社会功能而言,作为战略,应更注重培养未来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就人本功能而言,应充分表现出民生性,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习者具备自创性(自主性、劳动性、创造性)品质,并走上通往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的美好人生道路。


二是反思教育思想:怎样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全面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需要原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不能满足于翻译或转述西方的教育理论,不能满足于做西方教育理论的解释者和“搬运工”。我们不排除向西方学习借鉴,但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思想,更要立足当代的创造。中国人有这个能力,“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教育要特别注重人生价值教育。价值观问题,是人生的第一重大问题。所有人都应该认真地问问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活着为什么?教育要引导青少年认清人生价值,正如李兰娟院士所说:“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教育我们的孩子要崇尚科学,要尊重科学家,要努力成为科学家。” 


三是反思课程体系:应该构建怎样的课程体系?


我们要想优质完成立德树人任务,必须有优质的育人模式。育人模式包括课程体系和课程方式(课堂教学方式只是课程方式的一部分)。


“人生中心教育”是为人生的教育,是为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教育,不是为分数、为考试的教育,它的“全课程”体系和课程方式值得关注。北京建华实验学校在一个没有特殊优秀生源的班级实验了“全课程”体系和课程方式,效果显著。学校2020年的高考和中考成绩在北京海淀区也位于前列。这些成绩不是来源于上课和练习时间的增加,而是来源于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的增强。实验证明:学生素质提高了,分数自然不会差,不为高考更能赢得高考。


四是反思技术应用:5G和人工智能怎样助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这一进程如何实现?重要的是思考两个问题:教育如何利用新技术?如何教育学生适应新技术时代?


教育将因技术发生重大变革。学校与课程的存在方式,教学、学习、评价、管理的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但教育“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的教育功能永恒不变,实现教育的载体——课程永恒存在,进行教育的重要空间——学校将继续存在。未来教室、学习中心、网络学校、线上学习、隔空教学、混合学习将会大量出现甚至成为常态,但教育和学校并不会消亡。与时俱进、自我超越,是学校教育应对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原则。


五是反思教学平台:怎样使未来教室成为灵活的学习空间?


学生在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精神世界三个世界自由迁徙,教师通过学习空间、教育科技以及教学法三者的组合创新,为学生成长与发展奠基。


课堂教学是在一个封闭的实体物理空间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室墙壁将外界的干扰大部分隔离,集体学习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非常方便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线教学是在开放的虚拟网络中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泛在、灵活、不受规模与时空限制等优势,但在直播教学的情况下,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困难,难以感受共同学习的气氛。所以,教育者必须辩证对待,以多种灵活、可行方式进行学习才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六是反思教学方式:教育怎样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关于“以学习者为中心”,人们在认识上基本达成共识,但在行为上基本没有实现。所以,积极探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并加以推广,最为必要和紧迫。“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教学在科学与效率的条件下,要求具有八个特征:自由、民主、活力、主体、思考、智慧、生长、哲理。这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也是指向产生创造性和创造力的课堂。


七是反思教育人才:教师的人格、能力和生活是怎样的?


国家富强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成功的基础在教师。富国必须强教,强教必须尊师。我们要使受教育者未来实现美好人生,首先要使未来教师走向美好人生。养成优秀人格和获取成功能力,这是教师的条件和职责所在,由教师自身负责实现;实现幸福生活,让教师有尊严地工作与生活,是学校、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并且主要是政府的责任。


八是反思教学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应实现怎样的转变?


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传统角色关系的转变。教师从“给予者”“控制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学生成为中心,成为主动学习者,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九是反思家庭教育:怎样强化家校合作提升教育合力?


疫情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可度。在“人生中心教育”中,教育被定义为对人生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可以被定义为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是从胎儿期就开始的终身教育。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校必须合作。


父母为孩子做出榜样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人生中心教育”提倡建设有利于儿童人生成长的优秀家庭,概括起来有如下十类:民主家庭、诚信家庭、和谐家庭、读书家庭、劳动家庭、运动家庭、艺术家庭、俭朴家庭、信息化家庭、幸福感家庭。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习惯成就孩子的幸福一生。


十是反思教育评价:究竟何为优秀?


评价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不仅要有事实标准,还必须有价值标准。当下评定学校和学生,主要是以学业成绩为标准,这个标准在许多场合下还演化成为唯一标准。这是评价目标的错位,使得评价标准异化,导致对教育认识和引导的混乱。


评价既要坚持事实判断,更要坚持价值判断。事实判断要讲真实性、全面性,价值判断要讲科学性、真理性。两个判断都必须避免孤立性、静止性,注意过程性、发展性。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正确评价。

 

(本文作者系北京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原校长)




3期文章回顾 


朱华伟 | 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优质高中可持续发展

3期封面人物编后记 | 朱华伟,从农村教师到深圳中学校长

马陆亭 | 以体系建设引领“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

安雪慧 | 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契机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常生龙 | 以“十四五”规划引领区域教育迈入新征程

褚宏启 | 规划未来: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田   冬 | 对“十四五”期间优质集团校高位再出发的思索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3期 · 大家论道

文章编辑:崔若峰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邮      编:100120
网      址:www.zxxgl.com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
邮件主题: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稿件查询:010-8208917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