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启观察 75 || 教育之美:以“美的教育”培育“美的人”
导读
教育之美与人之美紧密关联,只有美的教育才能培育出美的人,因此需要从美的视角与尺度去讨论人之美与教育之美问题。培育人之美,要求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都要发生相应变化,这些变化也是教育之美的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因此,教育美不美,教育自身说了不算,取决于教育所培养的人美不美。教育之美与人之美紧密关联,而且只有美的教育才能培育出美的人。此处,“美的人”不是一般所言的“美人”,“美的教育”也不局限于“美育”,它们都有更为宽广的含义。什么是美的人?什么是美的教育?讨论这两个问题首先必须回答:什么是美?否则从逻辑上就无法讨论人之美与教育之美。
讨论教育之美的逻辑切入点: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美的本质是什么?众说纷纭。本文无力也无意厘清,只是从最朴素的视角讨论这个问题。
其一,美是通过感官去感受的,美学的英文词“Aesthetic”从词源上讲,也被称为“感性学”,因此,不能脱离感性去谈论美,包括人之美与教育之美。感受美,主要是通过视觉与听觉,看春花秋月、亭台楼阁,听百鸟歌唱、乐曲悠扬。当然,还可以通过嗅觉感受花香扑鼻,通过触觉感受丝般柔顺,通过味觉感受所谓美食佳酿等,但是,对于美的感受主要还是通过看与听。
其二,不论是自然美、现实美还是艺术美,在众多的美的现象背后,可以抽象出一些美的特征,如和谐、对称、平衡、精致、深邃、辽阔等,这些方面,除感官残疾者外,绝大多数人用眼睛与耳朵都可以感受到、捕捉到。
第三,美有多种类别,优美与壮美(崇高)是两种主要形式,优美呈现为小巧、细润、柔和、婉转、流畅、光洁、明艳、秀丽、雅致,符合和谐统一的形式美的规则,狭义的美主要指这一类,所谓“小的是美好的”这个美学命题就指此类。优美作为审美范畴,典型地、直接地体现着美的本质。广义的美则包括壮美,壮美呈现为巨大、深邃、粗粝、辽阔、苍茫、凝重、浑厚,打破了和谐统一的形式美的规则,康德甚至称之为“无形式”。[1]就绘画而言,优美可以用工笔绘就,而壮美则很难,往往需用“大写意”才能为之。
第四,人对于美的感受是自由的、直接的、无功利的、愉悦的,以致有人说,“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才叫做美”。[2]当人看到春花秋月、俊俏佳人,听到夜莺歌唱、悠扬乐曲,就直接感受到美,就会自然产生内心的愉悦,这种感受,没有外在的强迫,没有内在的费时费力的算计,美是无目的无功利的愉悦。在感受美的时候,人会忘我。但是,优美与壮美的愉悦有区别。由于优美在人的认识与能力的掌控之内, 优美感是一种单纯的愉悦,人感受到的是平和、优雅、宁静、温馨、静好。而壮美则远超出人的认识与能力的掌控,如钱塘江潮所带来的感受,先是给人以不安、惊异的痛感,紧接着又给人以更大的舒畅、高昂的快感,壮美感是一种复杂的愉悦,是经历恐惧与好奇、自卑与自豪等冲突之后带来的愉悦。
因此,美有特定的内涵,不能把美过于泛化,把好的等同于美的。真的、善的也都是好的,尽管与美有联系,但毕竟不同,否则就没有必要将真善美分开表述。讨论人之美与教育之美,必须从“感性”出发去讨论,不能用理性(真)和德性(善)去替代感性、替代美。如果这样,就没有美了。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都存在以真善替代美的情形。例如:有一种主张认为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就是“真”,合目的性就是“善”,而美就是掌握真以实现善。[3]有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这是在用真、善来取代美。[4]本文认同后者的看法。当然,美与真、美与善都有联系,但不可混同。而且,讨论真与善的美,即讨论理性之美、德性之美,也需要有美的视角与尺度,要对真和善、对理性与德性,进行审美化的审视与处理。
教育之美的归宿:培育“人之美”
什么是人之美?或者问,什么是“美的人”?人由身心构成。身即身体,对应于感性,有着与其他动物类似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心即精神,精神又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应于理性(思维)与德性(情感态度价值观)。人和动物与非生命不同、与有生命的植物不同,都会自由运动。人与动物不同,会思维并具有社会性。因此,人之美,不同于非生物的日月星辰之美,不同于有生命的植物动物之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人之美。
第一,身体之美。在漫长的人类思想史中,身体和感性长期被贬低甚至被压制,认为精神高于身体,理性和德性高于感性;身体是肉身,与动物一样,有食色欲望,是低俗的;感性是散乱的、初级的,远不如理性精致有条理,远不如德性高贵有境界。这些认识贬低了身体对于人的本体论意义和美学价值。
“身体美学”则高扬身体的美学意义。身体美学认为,身体不仅是感性的,而且是最感性的。作为感性学的美学,必须把身体作为首要的主题。身体美是自然美的顶峰,是社会美的载体,是艺术美尤其是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美的中心。[5]
身体之美可以列举以下几点。(1)健康美。凡是生命体,不论植物动物还是人,充满生命力、具有生命活力是美的。草木郁郁葱葱、鲜花盛开怒放、骏马驰骋草原、运动员奋力拼搏,都是健康与生命力的体现。健康美无关胖瘦,不论胖瘦,健康为要。(2)形体美。形体美比健康更进一层,更强调四肢匀称、全身比例协调等方面,体操运动员、花样滑冰运动员、舞蹈演员等是典范。人们常说的健美是健康美与形体美的结合。(3)容貌美。容貌美是衡量一个人长得美不美的主要尺度,体现在五官的立体化呈现,即五官的大小、远近、高低的比例关系方面。明眸皓齿、和颜悦色,也是容貌美的体现。(4)衣着美。衣着之美涉及服饰的合体、色彩、搭配等。(5)语音美。“音容笑貌”中的“音”与“笑”,关涉语音美。语音美表现为发音清晰、音色清澈、音调抑扬顿挫等方面,富有磁性的语音、柔和的语音、押韵的语音都有美感。(6)风度美。它是上述几种美的综合表达,所谓风度翩翩便包含了健康活力、音容笑貌、衣着举止等诸多元素的美。绅士、淑女都是风度美的集中体现,当然其中也包含了诸多社会性的内容,不只是生物性的身体之美所能涵盖的。
动物与人的身体、生命,都是以欲望为原初动力的。人的欲望中,食欲与性欲是维持身体生命并再生产下一代身体生命的原生驱动力。人的身体的活动,是被这两种欲望所推动的。在现代社会,两种欲望的满足早就走出了自然状态,而进入了文化或人化状态,“饮食由充饥到美食甚至成为礼仪性的宴会,性欲由生殖到色欲再到生死般的爱情等”,人的身体的本能已经审美化了。爱情之美,不是体现在繁衍后代的生殖,也不是纯粹的肉体感官愉悦,而是双方情感的和谐融合,唯有爱情才是性的最高升华。[6]
在讨论人之美时,不能遗忘身体,身体美和外在美与心灵美(精神美)、内在美同样重要。强调身体与身体之美,是为了强调身体、感性的自由与解放,自由与解放反对禁欲,但也反对纵欲,是禁欲与纵欲的平衡状态。
现实中的教育非常强调对于学生精神如知识、能力、品德的培育,但是对学生的“身体之美”关注严重不足,这种状况亟待改进。
第二,理性之美。人类与动物不同,具有理性,人的理性和理性之美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理性是自由的,不论身体处于何处,人的思维与思想都可以超越空间的局限性,在精神世界自由翱翔。通俗而言,人能思维、有思想,“我思故我在”,强调的就是人的理性特征;用学术语言表达,理性是指人具有认知能力,人的认知能力的最高体现是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人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布鲁姆认知领域中三种高级认知能力的集中表达,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素养,是高级思维素养。
具有理性之美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简言之,是一个“求真的人”,具体言之:(1)不迷信宗教的或世俗的权威,不弄虚作假;(2)提出任何观点都基于证据和数据,不主观臆断;(3)思维过程不论是归纳还是演绎推理,都逻辑严密。
如果进一步聚焦于理性之“美”,可以说,理性之美在于,理性的多个要素都获得均衡发展、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在于理性的高层次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而不是只侧重于低层级的记忆能力。当前我国学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均衡,过于强化机械记忆,高级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严重不足。
第三,德性之美。有生命力的身体、无拘无束的理性都追求自由,都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由于资源稀缺,人会运用自己的体力与智力去获取维系生命、促进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利益冲突在所难免。道德是用来定分止争、调整社会关系尤其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德性之美表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同情心、同理心,能换位思考,使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使自己的自由与责任处于平衡状态,而不是失衡甚至冲突状态。
德性之美的反面是利益关系的失衡,是自私自利,是精致的利己主义,甚至极端的个人主义,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社会上所有的败德行为包括腐败行为,都是对德性之美的亵渎。德性之美体现的“向善”,不仅强调自己的自由,还要想到别人也应该有同样平等的自由,亦即把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处理好,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处理好。通俗而言,就是不仅想到自己还要想到别人。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如民主、平等、自由、公平、法治、诚信、友爱等等,都是处理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是个人应该具备的现代伦理观与价值观。
德性之美,美在和谐,个人能处理好各种利益冲突与价值冲突,自己与他人不冲突,自己与自己也不冲突,都处于平和状态。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此处所讨论的理性之美与德性之美,是不是以真、善取代美?显然不是,因为此处讨论的不是理性与德性,而是理性之美与德性之美,是从美的视角、用美的尺度与标准去看待理性与德性的。从美的视角与尺度看,人之美,首先在于构成人的几个要素的和谐之美,即身体、理性、德性三者的和谐之美,三者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就是美的;其次在于三者各自内部诸多要素的和谐之美。因此,人之美,不仅在于构成要素的静态和谐,还在于相互之间的动态互惠。
通俗而言,一个“美的人”是这样的:身体健美,和颜悦色,衣着得体,语音悦耳且抑扬顿挫,举止优雅风度翩翩;说话写作有理有据,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创新性强,有思想有见地,不盲从权威;为人处世有情有义,心地善良,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有责任感,崇尚自由但不妨害他人的自由,信奉并坚守民主、平等、法治等现代理念。
这是理想化的一种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是乌托邦,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不少这样的人,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人,而且世界上有许多学校已经培养出许多这样的人。尤为重要的,我们心目中也有一些这样的人,对于这些人,一眼看到,我们就油然而生好感,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才叫做美”,这里所看到的、听到的并不只是身体的感性美,也从其言行举止的表现中看到了理性与德性之美。这些人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美的人”,尽管有时候对于美的人的标准,我们自己也未必清晰地认识到,未必能说得出。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还有不少人不是或者还没有成为这样的人。有的人容貌靓丽,但是思维孱弱且自私自利,使得外在美徒有其表,总体反而更不美;有的人求真向善,勤勤恳恳,但不懂生活,对身体之美如健康美、形体美、衣着美、风度美等根本没有意识更谈不上追求,总体上“人之美”也不圆满;有的人一心扑在工作上,过度劳累,严重损害身心健康,以至于疾病缠身甚至英年早逝,更是走向了身体之美的反面。这样的人生都谈不上是“美丽人生”。“美的人”是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的、自由发展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被异化的人,是全面的美,不是片面的美。
培育人之美,培育出“美的人”,不仅是教育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人之美”,正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最重要使命。
以“教育之美”培育“人之美”
讲清了前面两个问题即“什么是美”以及“什么是人之美”,“什么是教育之美”的答案就水到渠成了。简言之,能培育出人之美的教育,就体现了教育之美,就是美的教育。
第一,在教育目标上,教育之美在总体上表现为,教育要促进人的身体之美、理性之美、德性之美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三个维度都很重要,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尤其要重视长期以来很受忽视的身体之美的培育。
第二,在课程内容上,要根据前面所言“人之美”的各项细目,精准设计课程内容。例如:要培育健康美、形体美,就需要开设各种体育课程包括健美操与形体塑造课程,并教育学生合理饮食、充分睡眠、适度锻炼,要为农村贫困学生提供午餐补助,有食堂的学校要为所有学生提供营养均衡且丰富的饮食;要培育容貌美、衣着美、语音美、风度美,在适当年级就要开设服饰搭配、发音训练、礼仪教育等课程内容;要培养学生的理性之美,各科教学就要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德性之美,就需要加强人道、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培育的课程内容。当前的课程内容需要进行结构化的调整,应该与培育人之美、让学生将来有美丽人生更好地对接。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要重视实践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的运用,并加强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美的教育并不只是让学生会背诵美的概念,也不只是认识美、欣赏美,更重要的是创造美。创造美并不神秘,是一种日常可为的实践活动,如改进了衣着搭配就是美的实践活动。学校要多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景与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学会美化自己”的外表与精神,并在多样化的场景中尤其是合作解决问题中,学会思维、学会合作,提升身体、理性、德性之美的水平并促进它们的和谐发展。在各科教学中,要改变过于偏重知识机械记忆、题海战术等陈旧的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通过项目化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STEM或STEAM跨学科学习,着力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育学生的理性之美。
教师的示范引领也非常重要,教师是否健美、衣着是否得体、说话是否有礼貌、举止是否有风度、思维是否敏捷、对待学生态度是否民主平等,这些不言之教,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要培养“美的学生”,教师首先要美,要成为“美的人”。
此外,学校的环境美也属于教育之美的构成部分,对于培育人之美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上面是从培育人之美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角度去看待教育之美,实际上是目的论甚至工具论的视角,这个视角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针对美的目标的“合目的性”。此外,还需要从美的尺度与标准去阐述教育之美,或者说是教育的内在美,主要表现为:(1)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管理、保障等要素的关系和谐与系统优化;(2)教育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社会的关系处于和谐均衡状态,良性互动互惠;(3)教育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超越身体心理发展阶段提出过高的要求,教育与学生的身心状况处于和谐状态。
当前,人们对于学校教育的看法过于功利,甚至过于急功近利,即便是艺术教育,也与中高考加分或单独招生挂钩,与分数、升学无关的东西似乎都没有价值。而美恰恰是无功利的愉悦,因此,美、美的人、美的教育在教育中甚至在社会中都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以教育之美培育人之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冲教育功利性、社会功利性,提升教育品质、走向美丽人生与美好生活的必要手段。以美提升教育境界、人生境界、生活质量,是我国当前教育的重要使命与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 翟洪涛.崇高与优美不同之比较[J].学术交流,2003(8):163-165.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31.
[3] 鞠玉翠.“立美教育”再探[J].教育研究,2018(9):59-65.
[4] 褚兢.论善和善与美的关系——兼评“美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J]. 广东社会科学,1995(4):69-73.
[5][6] 彭富春.身体与身体美学[J].哲学研究,2004(4):59-66.
宏启观察2021年文章链接↓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3期 · 宏启观察
文章编辑:孙金鑫
微信编辑:杨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