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我是小镇做题家,但我找到了自己的光
文 | 十一爸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大家多多留言讨论互动。
以后每个月,我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大家互动福利,朋友们记得每周一二四六来看文章!!
知乎邀请我拍摄一条宣传短片,还要做一次采访。
沟通采访提纲的时候,对接老师问:
您会讨厌小镇做题家这个标签吗?
我开玩笑说:不会,我高攀了。
我哪里称得上是小镇青年,最多是农村小伙、农村做题家。不过,我对这些标签不反感,毕竟曾经的我确实是除了做题,啥也不会,但我后来找到了自己的光!
小时候去趟镇上、赶个集,都高兴得像过年。
大人经常说,以后长大了能在镇里、市里上班,这辈子就算可以了。
至于说定居帝都、走遍二十多个国家,从未敢想过。
你看,当初在村子里生活的我,眼界、想法就是这么受限,外面更大的世界什么样我没见过。
在北京生活十年后,回过头去想:在小地方生活一辈子并不可怕(大概率幸福感更高),我最怕的是在一无所知的状态下,就草草选择了一辈子的生活方式。
在我最无知的年纪,是三个很不起眼的东西帮助我建立了自信、打开了眼界,彻底点燃了我的求知欲、探索欲、好奇心。
自信、求索、好奇,加上一点坚持和运气,让我最终从那个小村子出发,走向了我从未想过的远方;让我在深失眠焦虑、自我否定泥潭的时候,在快要失去斗志的那一刻,靠着一丝仅存的自信心和好奇心,有了再试一次的勇气,最终彻底翻盘。
一支毛笔、一本二手书、一部纪录片,是我最感激的童年记忆。
这三件东西让我树立了自信,找到了热爱,发现了向往,带我走出了那个偏僻的村子,充满正能量的成长起来。
1
一支毛笔的自信
小学三年级,学校第一次开设书法课。
每个孩子都要练毛笔。
我们都没见过,一开始就是觉得好玩。
没钱买墨水、没钱买字帖纸,老师带着我们沾水写字。
一开始,不会握笔,一堂课下来,整个胳膊都是酸的。
从笔画开始,一个学期,就学了三个字:米、永、福。
寒假前最后一堂课,每人发了一张红纸,我们都高兴坏了。
老师带着我们用真墨水,在红纸上写了一个“福”字。
我把这个福字带回家后,得到了全家的夸奖。
在虚荣心的趋势下,寒假开始练习毛笔字,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
后来因为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写得好,经常承担学校的黑板报工作,每次的板报都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夸赞,极大地培养了自信心。
2
一本二手书的热爱
大概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邻居家哥哥卖旧书。
我妈看到其中一本是中学生优秀作文,就给要了过来给我看。
那本书特别破,封面早就没了,第一篇文章还少了一夜。我到现在都记得,书上从头到尾都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出版时间大约是80年代。
但因为家里没什么课外书,我就反复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自己查字典,因为课外书看的少,里面的作文故事每一篇都让我看的津津有味。
每天晚上就放在枕头旁边看,越看越喜欢,看到几乎能背下来。
后来,实在是太想读课外书了,过年去镇上赶集的时候,求我妈在地摊上买了两本书:一千零一和一本格林童话,都是盗版的。
六年级之前,我的课外书就这三本。
但就是这三本书,彻底点燃了我对文字的热爱。
可还是没书读,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我给语文老师建议在教室里建一个图书角,每个同学都可以到这里交换自己的课外书。没想到老师同意了,那一整年我假公济私读完了所有同学的课外书。
再后来,我对语文就特别感兴趣,作文经常满分,经常被当做范文全班朗读,高考语文单科成绩全市第三名。
3
一部纪录片的向往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么多年过去,《长江之歌》澎湃激昂的旋律、大气磅礴的歌词,瞬间就能让我平静下来。
有时候人的际遇真的很神奇、很随机,我就是在一个无聊的暑假从电视上看到了《再说长江》的纪录片,然后就一集不落的追完了。
在那个信息匮乏、教育资源更匮乏的村子里,这部纪录片第一次把外面的世界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从长江源头的雪山,到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
从蜿蜒曲折的无数支流,到滚滚东去的汹涌波涛;
从大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到大江两岸的人文风情;
每一集都让我着迷,每一个画面都让我惊叹,每一次讲述都令人神往,我终于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精彩、不一样。
有多爱?当年甚至做了笔记。
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脑,电视台的节目通常就播一次,何况是这种纪录片。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看一遍。
那部纪录片让我彻底爱上了地理,不管是地形地理、还是天文地理,没有搞不定的题目,后来的高考地理也接近满分。
也彻底点燃了我的好奇心,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探索世界,让自己的步伐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
像我这样的农村做题家、小镇做题家,应该还有很多。
自身所处的条件可能很一般,甚至说是很差,没资源、没背景、也没钱,但贫瘠的生活中,也会照进一束束微光,指引着我们走出泥潭、走出黑暗、走向更大的世界。
每个人的微光都不一样,曾经点燃你的又是什么?
当年,我是误打误撞找到了自信、找到了热爱和向往。
如今,为人父母后我还是觉得自己有义务来引导孩子。
把我们当初那些感动的瞬间,再次呈现到孩子面前,即使他们不喜欢,也不会后悔,因为尝试过。
所以,每天再忙还是会陪着她看书、读英语、看科普记录片,等她再大一些,肯定也会陪着一起练字。
今年春天,在朋友的安利下,我种草了小灯塔科普纪录片。
一开始觉得不需要,结果看了两集后意识到:这才是孩子该看的纪录片,也是孩子都会爱上的纪录片。
立马付费成为会员!这是继小小优趣之后,我付费的第二个APP,定位超级准:专业权威的内容、活拨好玩的形式,是孩子一看就会爱上的科普纪录片。
我憋了一个大招,明天揭晓。
专属福利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