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陌生人社区:整合与治理》
新书快递
陌生的社区:整合与治理
何绍辉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12月出版
作者简介
何绍辉,男,1981年5月生,湖南新化人,社会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擅长从事社会调查研究。近年来,相继到辽宁、湖北、四川、河南、广东等地开展驻村调查,累计驻村调查超过500天。出版个人独立学术著作《办点:红村扶贫开发的故事》1部。在《人民日报》、《中国农村观察》、《青年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收录近3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一般项目5项。曾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十杰”、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奖励与表彰。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青少年导刊》摘转、全文复印等10余篇次。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房社区日渐成为城市新型社区的主体。与传统的单位制社区不同,商品房社区在基本属性、本质特征与关系结构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本书立足城镇现代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基本背景,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涌现的商品房社区为焦点,围绕新型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共同体构建的条件因素、推进模式与政策支持等问题,展开以抽样调查和定性访谈等方法为主获取研究所需数据与资料,通过对商品房社区建设的实证调研、行动参与,及对国内外城市社区建设的比较分析,来就城市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目标之“场共同体”的本质特征、评价标准、模式选择与体制机制等展开研究。
全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 相关概念厘定
四 理论资源及方法
五 文本框架
第二章 陌生人社区:商品房社区的内在本质
一 陌生人社区的形成背景
二 陌生人社区的本质特征
三 陌生人社区的生成机制
第三章 陌生人社区中的治理与整合难题
一 社区治理重心转移难题
二 社区公共道德培育与建构难题
三 社区整合能力提升难题
四 社区建设参与难题
五 社区空间冲突化解难题
六 业主维权行动困境
第四章 陌生人社区建设的地方经验:从实践社会学出发
一 行政主导模式
二 社区自治模式
三 市场主导模式
四 小结
第五章 场共同体:陌生人社区建设的可能方向
一 从“管”到“治”: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二 去熟悉化:陌生人社区建设的逻辑起点
三 共同体缺失:陌生人社区建设的现实困境
四 场共同体:陌生人社区建设的模式选择
第六章 基于社会质量提升的场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场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践价值
二 场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三 场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四 小结
第七章 在场共同体构建中走出陌生人社区建设困境
一 以社区参与为重点,积极推进社区自治
二 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着力提升社区
服务质量
三 以认同归属为核心,努力重塑社区伦理
四 以居住空间优化为抓手,极力推进社区融合
五 以社会资本培育为关键,大力增强社区凝聚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 基本结论
二 主要贡献
三 几点讨论
四 研究之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附录二 物业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
附录三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
附录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
后记
书摘
本书立足于城市社区社会性质的转变,从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治理创新出发,尝试运用城市社会学相关理论对陌生人社区的治理做出理论上的分析、研究和阐释。通过对陌生人社区的基本特征、形成背景、生成机制和治理困境等的实证分析发现,当下中国陌生人社区治理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共同体精神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以商品房社区为典型的陌生人社区建设与治理论题,梳理了从熟人社区到陌生人社区社会形态演变下的社区治理逻辑转变,分析了两种不同社会结构形态下的社区治理实践,解析了商品房社区建设与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国内外城市社区建设的模式和经验,论证了加强以商品房社区为典型的陌生人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场共同体”作为陌生人社区建设的理想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场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建设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以商品房社区为典型的陌生人社区的特征分析与治理解读,本书的基本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商品房社区建设与治理,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之选。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社会的善治,离不开社区的善治。从社会结构形态转变和社区社会性质变迁角度而言,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与治理的核心就是加强和创新社区建设与治理。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没有社区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是一句空话。社区治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民众福祉与获得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加强商品房社区建设与治理,本质上就是要加强陌生人社区的建设与治理。商品房社区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商品房社区就是陌生人社区。陌生人社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城市社区的主体形式。由商品房开发建设而形成的陌生人社区,与以熟人社会为特质的地域性社区共同体不同,其在社会空间结构、组织权力关系等方面呈现出社区成员的高流动性、空间结构的开放性、权力关系的扁平化及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等诸多新特征。
第三,推进陌生人社区建设与治理,需要注意把握和理解陌生人社区的形成背景、生成机制和治理困境。陌生人社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城市社区的主体形式。陌生人社区的形成与社会关系个体化、大规模的城市化以及住房体制改革等有关。陌生人社区的出现、形成与发展,是陌生人社会发展的微观形式,是单位制解体的重要后果,同时也受高度频繁的社会流动所催发。相比于熟人社区的治理,陌生人社区出现了以社区治理重心转移难题、社区公共道德培育与建构难题、社区整合能力提升难题、社区建设参与难题、社区空间冲突化解难题和业主维权困境等为表征的治理难题。
第四,场共同体是陌生人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与可能方向。从陌生人社区治理难题的纾解出发,陌生人社区建设既无法再回归到传统的熟人社会或半熟人社会,又必须摒弃陌生人社会中的各种弊病。为此,可选择“场共同体”这种较为适宜的建设模式。所谓场共同体,就是不再以地域或血缘为基础和纽带,也不再具有地域性和社会性等本质属性,而是以利益和情感整合为基础构成生活共同体。一方面,从利益维度而言,产权的社会属性是场共同体建设的核心。陌生人社区建设目标——场共同体的形成,核心在于住房产权的私有。房屋产权的个体化与私有化,致使房屋所有权人与特定的社区发生关系,社区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屋产权人的切身利益。在场共同体培育过程中,要注重考虑产权的社会属性,尤其是要注重发挥产权的社会属性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场共同体能否构建成功,关键在于社区居民对房屋产权及其所勾连的地域的认可程度。
另一方面,从情感维度而言,社区公共意识与社区一致行动能力是场共同体构建的两大支点。社区意识和社区行动是分析和理解场共同体的基本向度,也是衡量场共同体本身是否形成、是否建构成功的基本维度。一般的,一个有着较强社区认同和较多社区行动的社区,就是场共同体。社区意识强,社区行动就多,反之亦然。做好陌生人社区中的场共同体建设,应在社区意识和社区行动上发力。从社区意识培育角度而言,重点应在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等方面着力。就社区行动组织角度而言,重点应在社区居民的社区互动、社区参与与社区互助等方面着力。社区意识与社区行动是场共同体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
第五,场共同体作为陌生人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在推进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社会质量提升这一基本点。在场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确立时,同样需要秉持社会质量提升这一价值追求。从场共同体的分析框架与基本维度出发,基于社区社会质量提升视角,在把握和理解当下中国社区建设理想目标之场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及其基本属性的同时,将场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社区安全、社区凝聚、社区融入与社区赋权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社区治安状况、社区邻里关系等16个二级指标。
第六,在场共同体建设中走出陌生人社区治理困境,推进陌生人社区治理走向善治,应坚持重新认识社区、注重“找回”熟人的战略导向。一是要以社区参与为重点,积极推进社区自治。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着力推进社区居委会职能转变;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发挥民间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工作者以及业主委员会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和有力力量,形成基层政府与社区组织分工合作、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社区建设的局面。
二是要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着力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厘清政府职能,加大社区投入,改善社区环境;积极推进网格服务,进行网格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平竞争的社区公共服务体制;努力推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改变政府包揽一切社会治理服务的格局,构建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大力扶持社会工作者队伍,提升社区工作服务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三是要以认同归属为核心,努力重塑社区伦理。注重培育社区成员的公民意识、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积极推动社区居民适应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着力培育现代社区公民;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鼓励社区居民积极践行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区文化建设全过程;注重社区充权,广泛开展社区公益活动,推进陌生人社区从居住共同体向生活共同体和意义共同体兼具的场共同体成功转型。四是要以居住空间优化为抓手,积极推进社区融合。以城市更和谐为目标,合理设置商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在同一小区中的比重,慎防因住房隔离而衍生阶层区隔与空间隔离,让不同地位、身份、职业与收入的人群在同一社区中共同居住,共同解决社区难题;推进社区生活空间与休闲空间、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有机融合,积极化解空间冲突与矛盾,有效推进社区社会融合,提升社区治理质量。
田野中国系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