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子成绩名列前茅和一落千丈竟然都是因为"学习力"? | 一石研究院

2016-08-03 杨捷 爸爸真棒

这里是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亲子平台,

分享身边育儿达人(尤其是爸爸们)的育儿经,

多元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启发,

创意游戏与实用资讯,

予教育以理性,予育儿以灵感

————————————————

一石研究院

“相约星期三”

专注学习力研究

“家庭教育”菜谱·主题研究·精品微课


在此前的文章《我们为什么要做“一石研究院”?》中,我们“爸爸真棒 · 一石研究院”的杨院长曾经来分享过我们做“一石研究院”的初衷,今天她将结合近期的思考和实践,来继续聊什么是“学习力”、“怎样提高学习力”,而这就从她自己儿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开始……


未来世界是不确定的,因此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萨尔曼.可汗


处在学习状态中的人

学习力就一定会提高吗?


吸引我关注学习力这个问题的人,首先是我的儿子。

我儿子在六岁刚从德国回到上海时,进了一所体制内的民办小学,就是现在流行说法“比较鸡血”的一类小学。许多朋友都断言:他语数英三门主课什么都没有学过就进这么高强度的体制内学校,肯定是跟不上学习进度的。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仅跟得上,而且名列前茅

我当时看到他积极地找寻方法快速学习中文、自己总结规律学数学,我就断言:我儿子一定是个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于是,我回想起儿子在德国幼儿园时老师边带孩子们玩桌游边跟我说:“孩子有了专注力、记忆力,只要保持他探索知识的热情,就不愁学习不好!”那么,既然断言儿子是个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我就尽可能地任其自由发展了。

可是,到了初中,学习环境大幅度改变,儿子的成绩突然一落千丈,不禁又让我思考——

  • 学习力究竟是什么?

  • 它是一成不变的,还是用进废退的?

  • 孩子几年来一直在学习的过程中,成绩的下降究竟是学习能力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

什么是学习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学习力”是什么:

我对于“学习力”的理解是:

  1. 独立思考力是学习能力提升的核心

  2. 专注力与记忆力是构成学习能力的基础部件

  3. 好奇心是推动学习能力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如何提升学习力?


诺贝尔奖得主,神经系统科学家埃里克.理查德.坎德尔(EricR. Kandel)在其著作《寻找回忆》(InSearch ofMemory)中提出:

埃里克.理查德.坎德尔

学习实际上是组成大脑的神经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某个细胞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个细胞就会生长。


学习过程带动的神经元越多,学习的记忆就越生动,记忆的时间也就越长。整个过程与我们锻炼肌肉的过程大同小异。

由此可知,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锻炼的过程

首先,要会获取知识

其次,自己动脑来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第三,经过长期总结、探索规律的锻炼,最终内化为自己接受新事物、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

另外,动脑提升学习能力的锻炼与体育运动类似,也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

一石研究院理念的诞生


当把这一系列的问题理清楚之后,我再回头总结儿子的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

排除所有外因的前提下,只看内因,学习能力的下降是主要原因。而这种学习能力的下降,有来自主观的“好奇心不够强”的因素,也有来自客观的“总结规律能力下降”的因素。

好奇心不够强与学习目标的呈现形式有关,而总结规律能力下降则与这几年接受知识灌输式的教育、被动学习分不开。

老师为了孩子们能够通过标准化的考试,不得不将知识点与解决这些知识点的规律、公式都快速地教给孩子们,看起来孩子们都上交了漂亮的答卷,但其实都是老师教授东西的复述、表演,很多人都没有来得及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大脑没有得到真正锻炼,学习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

好在伦敦皇家学会发表的报告证明了“神经可塑性”,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终身学习者。于是,我们的一石研究院就基于这样的理念诞生了:

我们研究能够提升学习能力的活动,不论是以学科为载体,还是以游戏、活动为载体,核心目标都是能够提升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习成绩,并使每个人都有信心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

翻转课堂

将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开篇即说:“求知是人类的天性。”所以,我开始以为学习力只要在启蒙期被开发出来即可,反正求知是天性嘛,只要有求知的好奇心推动,再有了探索能力不就足够了吗?于是,我将自己小课堂上寓教于乐的课件资料以“小菜谱”的形式分享出来。

4月以来,我们的一石研究院共分享了近40个切实可行的、辅导家长施教于无形的“小课件”(我们称它为“小菜谱”),这些课件的内容要么以游戏、故事为载体,要么以某个知识点为载体,目标都是提升孩子动脑思考的能力,并能够顺带培养专注力和记忆力。我们还坚持分享了近20篇如何提高专注力、记忆力等与学习能力相关的专项研究报告。本意是通过这些分享,让广大家长朋友们意识到:

1、学习能力的培养比抢先获得知识更重要;

2、学习能力是有办法培养的。


可是,当看到儿子自主学习的动力随着繁重课业的压力逐渐下降,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度也逐渐下降时,我不得不心痛地承认:孩子求知的天性在被不恰当的教育手段扼杀。

我也认清了一点:学习是可以贯穿一生的,学习力的提升也可以是终身的过程。既然它用进废退,那么我们做教师的,有责任保护它被使用,而不是被废弃。

于是,我首先想到的是——

>>>>

为孩子们找寻能够保护住学习力的好老师。

其次——

>>>>

还要找寻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提升学习力的好方法。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网络教学真的是不可不用的好东西。尤其是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的理念很值得借鉴,它能够使原本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为学习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在当今世界,没有人会在实践中告诉你,解决问题时应该套用哪个公式,只有那些有能力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萨尔曼.可汗

因此,他反对现行教育体制上课时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被动学习的旧习,积极倡导由学生自主掌控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地点的主动学习他希望将课堂翻转过来——


把以前回家写作业的时间用来学习“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干货”),到学校上课的时间就可以与老师充分的互动、答疑交流,真正解决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查漏补缺,而不像以前一样,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这样做,既可以实现学生的差异性学习、给到学生充足的自己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又可以更加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是教学相长的高效课堂。


可汗学院的翻转理念建立在精熟教学法的基础上,这一教学法在1919年,由一位激进的教育家卡尔顿.沃什伯恩(CarletonW.Washburne)提出。他坚信——只要教学条件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那么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知识,任何学生都不会掉队或成绩不佳。其次,每节课不按时间划分,而是根据理解程度和成绩来确定。

之后的20世纪60年代,发展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和他的一位学生詹姆斯.布洛克(JamesBlock)沿袭并发展了精熟教学法,他们提出:学生应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而教师的工作是指导。

精熟教学法的成效很好,但是都因为各种原因几度兴起,又几度销声匿迹。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前列的美国,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也不是轻易就能成功的。而萨尔曼.可汗将翻转课堂做得风生水起一方面说明教育革命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真的可以实现了,另一方面,颠覆传统已经不像以往有各种经济因素的制约从而高不可攀,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可能干出大事业。

笔者认为:互联网使得知识的获取变得越发廉价,提升学习力所花费的时间与耗能则成为拉开差距的变量。

而我们一石研究院的任务,就是顺应教学法改革的呼唤,在这个变量上下功夫:甄别出能够带动孩子思维能力发展从而提升学习力的好老师!

第一个与我们“一石研究院”合作的是李山川老师(可以参看《这门课,为什么可以进上海最牛双语学校?》)。李老师不仅自主研发出了含金量很高的课程,而且他的语言驾驭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也是造诣极高的。我们虽有自己的公众号,却没有自己的网站,所以想组织线上教学,唯一的办法就是微信授课。

为了解决以往微信授课只出现语音提示比较枯燥且不便复习的问题,我们参照可汗学院“聚焦知识点,画面尽量简洁”的原则,将最重要的知识点由老师先录下来,然后将语音配上了简单的视频画面,将其制成一份满是“干货”的教学课件。这些“干货”内容很多,我们的制作也还达不到精良,但是至少可以满足我们的几点需求:

  • 不同年龄者可以进入同一个课堂进行学习,学习的成果取决于各自的理解力;

  • 可以不用在乎同学压力,按照自己的进度慢慢学习、复习、巩固,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

当然,这时候也非常感谢李老师团队的鼎力支持:由于给了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那么老师就还需专门另辟时间与学生们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原本一小时的微课时间变成了两小时、三小时。老师们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这却是第一次在微课形式上实现了未来课堂的理念

未来的课堂上,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将会坐在一起。未来的老师,以团队形式现身

————萨尔曼.可汗

上周二,第一次微课开始时,我们团队成员都非常紧张,不知道大家是否接受这样的大胆尝试——“将翻转模式搬入微课堂”。果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这么快就接受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的。将视频课程给到群友不到5分钟,就有人来质疑我们以视频来代替老师的用意,其实老师一直在群里,只是他也一直沉住气,想等待大家自主学习结束后的效果。在大家看完视频后,老师与学生们进行了有效互动,第二天,又以作业讲评、互动游戏等形式深化了前一天视频课的内容。虽然,一个学习群中两百多学员年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但是的确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各取所需。

在这堂课结束之后,我接到了几位老师(有大学老师有中学老师,他们也为自己的孩子报名了这次的微课)的电话及微信留言:他们竟然都大大赞赏了我们的课程设置方式,其中有一个接触过“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师还夸赞我们翻转到位

通过朋友们的鼓励,我们渐渐有了信心。新事物被市场认可一定要花费时间与精力,但重要的是我们有为之奋斗的勇气和为之付出的精神。


寻找那个

愿意和我们一起披荆斩棘的您


本来我写几篇文章只为梳理一下自己的教学感想。可是没有想到,一篇《你的选择是造就孩子终身学习力的基础,致考虑双语教育的家庭》竟然令我有机会与百家讲坛的教授成为朋友;一篇《天哪!这么神奇么?学汉字,竟还能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 一石研究院》吸引了汉字文化传播人李山川老师与我成为“哥们儿”;一篇《救救孩子:再这样学数学,脑子都学坏了 | 棒学堂》使我与上海奥数牛师和培飞数学思维馆的教研总监成为好友;并且我们的理念还与复旦大学教授的“玩转学习力”的理念一拍即合……

这一切都告诉我,世界的改变我们必须看见,微调自己、适应社会变化是我们必走的道路。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任何一边倒的声音都不可能好,我们会一路试错,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呈现不同的形式。我们寻找愿意和我们携手共进的您,希望您能看见我们,更希望您能让我们有缘认识您。

所以,期待各位理念契合的同僚和我联系,可以直接加我的工作微信号:yishiyj,我将守候您的到来。


一石研究院∣杨捷

本文作者杨捷,“爸爸真棒”联合创始人之一。科技哲学专业硕士,曾在大学任职3年,2000年赴德留学,在德国学习工作近10年。先后求学于柏林工业大学经济数学专业、柏林自由大学学前教育比较专业、科隆教区教育学院亲子培训师方向。曾经创办德国北威州的第一个中德双语亲子班。



您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标题,见更多一石研究院的家庭教育小菜谱

儿童性教育,等到青春期就太晚啦 | 一石研究院

尽情陪孩子玩吧,超乎想象的是你的童心,更是他的潜能

过目不忘不是特异功能,7天×10分钟的家庭教育小菜谱

学汉字启发创造力与思考力 7天×10分钟的家庭教育小菜谱

拜孩子为师学习“表达”,7天的表达力训练菜谱 |一石研究院

种下一颗博雅通达的小种子,7天×10分钟的家庭教育小"菜谱"

清明时节的“生命教育”, 7天×10分钟的家庭教育小菜谱


您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标题,见更多一石研究院的主题研究

保护思维比超前学习更重要,别偷懒你完全可以找到好方法

带孩子去旅行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

如此疯玩一暑假,学渣也能变学霸?|一石研究院

我们有办法让孩子变聪明吗?

我的思维定式让我输给了7岁的儿子

没有学习能力,再好的学校也白搭!

7步教会孩子设定目标、制定计划 | 一石研究院

我们为什么要做“一石研究院”?


◎ 您可以在“爸爸真棒”后台输入“爸爸说”、“棒学堂”,“他山石”“育儿经”“特会玩”等获取更多相关的精彩文章;

如果觉得我们还不错,可以长按下面二维码,然后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对本文有共鸣还是有异见?欢迎来点评论聊一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