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起跑线上就要敢输,这位做过外国大学系主任的校长语出惊人 |访校

姚爸 爸爸真棒 2020-02-15

择校,一个家长们永远最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或是留学海外,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都必须通过学校来实现。

好的学校、好的师资、好的课程、好的资源无疑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好”学校成为了万千家庭的头等大事。

之前在《沪上K12国际化学校排行榜》(←直接点击文章标题阅读)的榜单统计中,大家已经可以看到目前上海最好的几所K12学校竞争是何等的惨烈。

毫无疑问,这些学校代表了目前家长心目中“好”学校的标准。然而在如此残酷的数据面前,又有多少孩子能顺利进入这些学校呢?

进不了顶尖学校就享受不到顶尖的教育,得不到顶尖的教育就成为不了精英,成不了精英就无法成为成功的人。这个滚雪球的逻辑其实就是造成当前整个教育氛围焦虑、功利的源头,也是著名的“不能输在起跑线”深入人心的原因所在。

然而,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林敏校长却用一套完全有别于“精英教育”的理念和课程,开创出一条更普适的教育之路。

FROM 爸爸真棒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

提起西外,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其实这所学校已有13年的办学历史,是上海首批双语学校之一,也是上海市教委批准的21所国际课程试点校中唯一一所有自己开发的课程体系的学校。在上海的K12学校中,西外绝对可以算是一所有资历”的学校了。

这所学校有些打破我们对国际化学校想象的地方:

  • 前些年一直不设IB、AP、A-Level等课程体系;

  • 整个K12过程不设淘汰制度;

  • 自主研发各类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却依然能将自己的学生送入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的学校。

这些具有独创性的做法,不禁让我对这所学校充满了好奇和疑问。

如何在情怀与现实之间做出平衡?如何将国际化教育的本质和精髓惠及更多的中国孩子?为此,我专程来到了西外,采访了西外的校长林敏。

林敏校长

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创办人、总校长、上海市督学。复旦大学学士、英国利兹大学博士,曾在国外大学任教多年、担任过教授、系主任、校长特别助理。


1

“多元化”的学校不会培养出“优秀的绵羊”

复旦大学毕业、留学英国、先后在国外多所大学任教并担任过系主任工作……在海外生活了20多年的林校长绝对符合我们广大家长心目中“精英”的形象。

然而这样一位精英校长却是从一所我们定义的“菜小”走出来的。让我们看看林校长是如何用自身经历,诠释“优秀的绵羊”现象的(为了阅读方便,以下的“我”,均为林校长本人)。


西方的社会也一样。你要有一种上上下下沟通的能力。


我那时在上海读中学的时候,并没有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之分。

  • 我们小区里大部分是中产阶级,老师、医生、公务员或工程师,父母都有一点文化。

  • 我们旁边的小区类似棚户区,骑三轮车的,普通工人、小菜场卖菜的,三教九流都有,父母也大都没接受过什么教育。

当时学校两个片区的孩子都有,而且我的同桌就是全班最的学生,你说这样的学校是好学校还是坏学校?

我妈妈一开始很担心,因为我旁边这个同学什么事都干,打架、满嘴脏话、不学习,成绩很差。 然而那时我对我妈妈说,没事儿的,我不会和他一样变成一个小混混的。我动了很多脑筋,不但没让他影响我,反而把他慢慢变好了!

后来,老师不断地把一些差生放我边上,也让我在读书学习的同时,有着更全面的成长经历。在我看来,这所学校就是好学校。

它不但教会你知识和文化,更教会你怎么和社会的各个阶层打交道,怎么去帮助别人,承担责任。这样的学校让我变得更好、更有能力。

▲外教学习传统文化。

其实西方的社会也一样,你要有一种上上下下沟通的能力,尤其是男孩子,除了要有沟通能力,更要有一种“血性”和“韧性”。没有这些,即使你走上领导岗位,如何服众?

在与这些所谓“差生”打交道时,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哥们义气”及“街头智慧”,一种实实在在、接地气的社会生存能力。

我们小学部的外方校长,为什么我聘请他?

他大学毕业能去美国很好的公司或银行工作,可他没去,加入了一个叫“Teach for America”的组织,在移民最多,黑人最多的,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些学校教书。几乎没有美国教师愿意去这些学校,但他敢去,多勇敢啊!所以我一看他的简历就决定要他。

这种东西哪来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当然不是,是环境塑造的。而且这种环境绝不是喝喝红酒,打打高尔夫,到哪儿都住五星级酒店,或者整天钻在书本里。

▲小学部“maker faire”(创客集市)的参展项目。孩子们制作出了肥皂、冰糖、太阳能汽车、VR眼镜、夜光LED手链、灵活的多功能无人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精致或同质性强的学校和社会越是有脱节的,我们的书本、课堂是将社会理想化的,如果连师生结构的多样性都丧失了,那我们的孩子将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生活在浪漫化理想化的世界里,以后一走出这个校门才发现原来社会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当然会感到茫然。

好学校一定是个异质多元”、更象真实社会的学习型社区,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性特质、不同智能特长的学生互动共生、取长补短,这样的成长过程,才会更有生命力。

所以,好学校需要营造一个多样化的校园环境,帮助孩子完成这样的社会化过程。在我们西外,只要参加一次孩子的家长会,你就会发现,我们学校孩子的家长,有草根出身的创业者,有本地或外地来沪靠自己打拼努力的专业人士,有医生,教授,教师、公务员,海归等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所以我觉得西外的孩子们很有竞争力,活泼灵动、乐观开朗、大方自信、也宽容包容。适应力和交往沟通能力很强。去国内外升学读书,很有后劲。因为我觉得中国社会将来一定是多元化的,西外的孩子们从小接触各种各样的家庭,以及不同的职业行业,他将来和整个社会打交道的能力就会很强。

西外小银行&英语超市

▲学生们自主运营的西外小银行。

▲小木屋里的英语超市。

由学生们自主运营的西外小银行已经成为了西外的一大特色。

这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机制,学生们发行自己的流通货币(西外币),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及各种活动赚取西外币,可在学生们自己运营的英语小超市HAPPY GO购买他们在Steam课程中自己动手制作的各种产品。

同时,各类“理财产品”、存取款服务、借贷服务也十分完整。这不仅是一个孩子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的课程、也是孩子们的品格银行。

这些西外币的获得与存取,都是建立在孩子们努力学习、参与创造、互助合作等活动基础上,以促进和鼓励孩子的人格发展。


2

中西融合的课程才是综合能力的保证

IB、AP、A-Level这三大课程体系,对于想要让孩子留学的家长早已不陌生了。甚至很多家长在招生说明会上提问,学校选的是什么课程体系。似乎这三大课程成为了进入海外名校的必备选项。然而西外却不走寻常路,选择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特色课程体系。

在这套“独创性”的课程体系下,西外学生海外录取中,近几年20%进入了世界排名前20的学校,50%进入了世界排名前100的学校,其余的30%也升入北美欧洲澳新等各类高等学府。

课程的开发过程,也是学校中外教师的课程发展力及执行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于课程的理解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林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西外的3D打印和机器人联合创客课程。

我们总是在说国际化教育,或者国际化课程,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课程是国际化课程?它适不适合中国的孩子?怎么教才能把这些课程的优势发挥出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方面的问题。

看看我们现在中国国际化课程教学成果,我们IB考出来也不差,A-Level最高分好多都在我们中国,国际上确实也都承认。

但我们的代价是什么呢?牺牲了创新能力,牺牲了想象及自主探究的能力,也缺乏动手实践及创造的能力,这些都是孩子们未来发展的关健素养。

为什么我们送了这么多学生去牛津剑桥这样的名校,但成为行业内领军人物的却很少,我们的国际化教育真的成功吗?

国际化课程绝不是照搬英美的课程,国际化教育也绝不仅仅是英美教育。否则国际化教育无非也就是把中国的高考变成了洋高考而已。

西外也在去年正式引进了美国AP及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的IGCSE和A Level课程:

  • 引进这些英美课程,是为了更好地补充和丰富西外己有的国际化课程。

  • 是在西外中西融合的大课程框架及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选择及课程组合。

▲开学典礼上的“孔子遇上柏拉图”。

很有象征意义的是,去年西外开学典礼上,来自英国的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全球总裁马克·沙利文扮演孔子,而我扮演柏拉图。

我们两个人从《论语》《理想国》的大书中“穿越”而来,在台上面对五千师生,沙利文用中文说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教无类”等孔子教育名言,而我则用英语引述柏拉图关于教育的思想。

这代表中西教育的“先圣”的对话,尤其是俩位现代教育人“反串角色”的戏剧化的表演,象征着真正国际化教育,其实就是中西文化与教育的深度对话与融合。

西外AP与A Level课程的引进,如仅局限于课程内容生搬硬套地拿过来,并不见得会有很好的效果。而是要更注重引入消化这些课程的真正内涵,比如说课堂,西方的课堂有好多好的理念,在中国却落不下去,为什么落不下去?因为我们的课堂结构不对。我们的课堂都高结构,高控制。

高结构是什么?老师的备课,老师的课堂设计都是非常细致的。

高控制是什么?学生必须严格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走。

老师是一个真正课堂的掌控者,学生必须跟着老师的节奏完成认知的过程。他没有真正主动性,课堂是老师的课堂,不是学生的课堂。

那么高结构、高控制的课堂有用吗?有用,对结构性的知识,已经变成书本知识、变成教材的内容非常有效,为什么?因为效率高,不浪费时间。

但是恰恰我们这个不浪费时间成为我们中国学习认知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局限,因为它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消化时间,让认知自然而然发生。

西方的课堂有很多内容是需要低结构低控制,或者是高结构低控制的方式实现的。鼓励学生阐述,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完成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哪怕他掉进了一个坑里,没关系,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爬出来。

这种低控制的课堂对于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在国外任教的时候,有些学生总觉得是导师帮我们一块来挑选题,一块来做各种各样的研究,可是英国的导师说:

你自己去想,你愿意做啥做啥,找自己有兴趣的,只要自己能做下来的东西就行。”

很多学生,尤其是中国的学生就表现得很不习惯。

▲外教老师带领孩子们在做科学实验。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所有的课堂都要采用低控制的形式,而是要相互结合。四种组合的课程都要有。我们经常笑话美国人简单的算数还要扳手指,就是因为美国的课堂太多低结构低控制的内容了。创新力,想象力有了,但是基础差。

有些学校照搬西方的课程体系,甚至一、二年级没功课,一、二年级怎么能没有功课?该做的还要做,计算还要好好学,识字量要上去,这些都是童子功,少不了!

所以我们说不能走极端,要学西方,就要学好的东西:

  • 将高结构高控制的课堂百分比降下来;

  • 把高结构低控制的课堂百分比提上去;

  • 然后低结构、高控制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实验课,高结构了学生做实验的意义就没了,但低控制了可能安全就要出问题。

▲西外学生获得辩论赛最佳辩手。

西外学生近来在各项演讲辨论赛中屡获佳绩,有美式英语辨论赛华东赛区团体第二、最佳辨手,有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东方杯英语演讲小学冠亚军、初高中亚季军,松江区初中辨论赛冠军等。

犹如一位在决赛中输给西外的另一所学校校长所说,西外是“赢在课堂”,因为在西外的课堂上,是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

将课堂上的例子引申开,其实在家庭教育中也是适用的。要有玩的空间。玩!玩就是低控制,是冒险,现在不冒险,以后怎么走南闯北?

很多家长现在除了高结构、高控制啥都没有,还觉得我孩子多好啊,不浪费时间,但其实错了。这也是现在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变成妈宝,无法独立生活的原因。北京的资中筠女士说过:

中国的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不是危言耸听。趣味十足的课程与作业

▲西外的木艺创客课程。

▲许多语文和英语作业就是创意写作,一学期下来,学生们都能积累不少作品。左:语文创意写作集,右:英语创意写作集。

▲小学生的作文是以绘本的形式呈现的。

▲西外的戏剧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毕业班每年都会为学校呈现一台毕业大戏,初中也有戏剧课程。

行走课程是西外的特色项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西外的课程和作业丰富多彩,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表现出给予学生的充分自由度。老师也在常规的学科教学基础上,为孩子们设置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课程,拓宽孩子的眼界,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


3

坚持不淘汰!人生的跑道上比的不是速度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现在的孩子,我觉得一个字非常贴切——

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任务要“赶”;去上补习班要“赶”;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更是要“你追我赶”。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

可是在林校长看来, 输在起跑线上不但不是坏事儿,反而是好事儿。

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的路上什么都想要,可是到头来却发现最初的目标丢失了。其实什么都想要并没有错,但是应该把时间跨度拉长一点,时时刻刻都想求全是不可能的。

人生是一个马拉松,你不跑到最后一刻谁都不能说你胜利了。但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么说,

人生在起跑线可以输,而且一定要学会输,但是绝对不能输在终点线上。

为什么起跑线要输,因为要停下来把目光放远,把思维习惯培养好,情愿走慢一点,把方向找准。这个慢我不是说放弃,像高结构低控制一样,我低控制不等于说没有控制。

▲西外的批判性思维课程。

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会输,但是他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都上去,输是值得的。跑马拉松,上来就用尽全力跑,很快体力就榨干了、透支了,跑不远!

有些学校到升学时本校的淘汰率很高,小升初不淘汰、初升高也可能被淘汰出来。其实这样做对孩子的自尊会造成严重的打击,使得孩子变得急功近利。

我们不淘汰,除非家长不配合学校、不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虽然我也知道淘汰制可以让我得到更好的生源,但我还是选择保留自己的学生。为什么?

因为当初你挑选的时候孩子是符合你的标准才进你的学校的,可跟着你学校的思路走最终却又变得不适合这个学校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我们有时很短视,很功利,我们只追求目前的,能够看得见摸的着的。中国人是很理性的,总是希望一切都能把控住,但是有好多东西把握不住,人生有很多变化,有很多无常的东西。因此有时不光需要理性的东西,也需要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这些东西能支撑一个人去完成伟大的成就。

▲行走课程——敦煌·延安·沙漠。

比如说,西外坚持了十二年的行走课程,让孩子们在学期中走中原、闯西北、去草原、爬沙漠、骑骆驼、住窑洞。去黄帝陵寻根问祖,到戈壁荒漠植树造林,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寻梦励志,也去红旗渠去寻找“中国魂”。

有坚持了五年的西外“筑梦社团”,每年去云贵高原,替当地的留守儿童学校建所小图书馆,每次在行走路上,都要去结对支教,与当地孩子们分享交流。

一个孩子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感,那种超越“小我”与“当下”的眼界、胸怀与格局,是我们国际化教育最应关注的,这才是他们的终身竞争力。

这些看似与洋高考无关、并无任何直接功利效益、但却有着很大安全风险的“在路上”,却是西外国际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没有这样的“行走”准备,我们的孩子今后能在全球行走自如?!

所以我说真正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就是创造一种教科研、为学求知的文化,让老师、学生、家长真的能够把这些无用的东西,看作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通过一个师师、师生平等的学习共同体进行传授、交流、互动、分享,让学生慢慢潜移默化的体会到其中的求知问学的奥妙和快乐。

丰富的课外生活

▲午后留白时光。

▲记录下赢得冠军的时刻。

西外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给人的感觉轻松写意!踢踢球、跳跳舞、甚至是好朋友坐在一起发发呆都随处可见。给学生留白,就是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点击以下标题,观看"访校"栏目更多精彩文章:

《钱锋:每天上语文课,却看不懂中文书?》

《IB精神和儒家经典竟如此相似》

《中国化就是国际化,解决中文学习痛点才是我们要做的事》

▼▼▼了解上海西外更多信息,点击小程序卡片:

▼▼▼由“爸爸真棒”开发的真榜小程序有京沪国际化学校的“小初高Top20榜单”200余所学校的多维度数据库,另有强大的择校通功能助您查校、比校、选校点击下面的小程序卡片马上用起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