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学霸,一个逗逼,独家专访今年的两个MIT女孩

阿驼 爸爸真棒 2020-09-14

这大概是地球上最盛产天才的神校。

她的校友中有许多人拿到了诺贝尔奖(共计93位),有人39岁发明了互联网(蒂姆·伯纳斯·李),有人33岁踏上了月球(巴兹·奥尔德林,第二个踏上月球的人),还有人29岁就“洗”出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凯蒂 · 布曼,带领算法团队“洗”出了黑洞照片)……

▲左-右:蒂姆·伯纳斯·李、巴兹·奥尔德林、凯蒂 · 布曼

她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成立于1861年,位于美国波士顿地区,以拉丁文“Mens et Manus”(意思是mind and hand,手脑并用)为校训。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徽

好学校总是要抢着进的,但她看中的孩子都有哪些特质呢?MIT以高标准筛选全球申请者,2019年新生录取率仅6.6%,只收了11位中国籍孩子。“爸爸真棒”最近有幸认识了这11位“天选之子”中的两位,Q同学和Zero同学。说来有趣,这两位同学除去都是女孩,还都被MIT录取以外,似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个来自美高、一个来自国内高中;一个是超级学霸、一个“极其逗逼”;一个是“酷爱数学”的专才,一个是“兴趣广泛”的通才……

如此“不同”的两个孩子,是在哪里“不约而同”地打动了MIT呢?

在和她们俩的交流中,笔者也深深体会到公众对于美本申请、顶尖大学有一堆误解,像是能被顶尖名校录取的娃爹妈也都不简单,MIT的孩子都背着好几块世界级竞赛金牌去申请等等……那么,“实锤”究竟如何呢?请仔细阅读本文。

Q同学(MIT EA)

性别:女

毕业高中:The Webb Schools

标化:接近满分

顾问:益博国际

专业方向:数学

Zero(MIT RD)

性别:女

毕业高中:WLSA复旦

标化:SAT1570 托福117

顾问:学校升学指导

专业方向:机械工程

在包括笔者的大多数人心目中,MIT就是一个连吃饭都要讨论研究课题的地方,学生们不是在去上课的路上,就是在去图书馆和实验室的路上。甚至那里的学生都会像《生活大爆炸》的Sheldon那样,智商超群、情商负分,很难与人共事。

然而,这两个对MIT有深入研究并将其作为梦校的孩子并不是那么认为。

MIT确实很理工

“在我看来,MIT还是很符合它的名字:在麻省,也是个技术学校,录取的高中生都对理科有些热爱,有的参加竞赛,有的做研究,有的搭机器人或是写有趣的程序……”Q同学分享道。

MIT比听起来活泼许多

但除了学术之外,MIT还是非常活泼的,比如学校官网上有很多blogs,语言风格很俏皮;校园建筑看似风格诡异但却很实用……

“就拿发Offer那天来说吧,原本应该是早上去申请网站上查结果,结果晚上MIT发邮件跟我说,如果你早上还没有看的话,我来告诉你,你被录取了。”在Zero的心里,MIT是一个细节处尽显幽默的学校,比如把π day(3月14日)作为RD放榜日,再比如在和哈利波特相关的一个日子里,学校给其著名雕塑戴上眼镜和格林芬多的袍子,并上传至官网。

▲为了欢迎新生,学生亲手制作木制过山车,来源:MIT官网

MIT甚至很爱组织活动

我们所熟知的,可能主要是MIT牵头的许多高含金量暑期项目:RSI(麻省理工科学研究项目,MIT与美国CEE一同设计)、SSP(暑期科学项目,主办方包括MIT、加州理工等)、Math Prize for Girls(女子数学竞赛,由MIT组织)……

但MIT的活动组织能力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就拿新生录取这件事来说,学生也自发组织了很多活动,比如在各种平台上创建兴趣爱好小群聊、视频通话,方便新生互相认识;3.14当天也安排了许多参访活动,也有学长姐们主动给新生展示他们热爱的宿舍、课程,或者社团。

此外,两位孩子都同时表示,MIT的录取群绝对是数一数二活跃的大学录取群。比如Zero和笔者分享说,“我这几天也和一些世界各地的被录取学生聊天,发现大家都不是那种一上来就讨论数学理论的人,我本身也不是这样的(只会学习的人)。”

关于申请MIT,知乎上有一个特好玩的段子。

如何才能申请到MIT?

先拿个IMO(国际奥数)金牌吧。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想要去MIT的孩子只能走竞赛这条路吗?在学术上没有专攻的娃是不是就没戏了?我们先来听听Zero的故事。

“什么?一个竞赛都没有?当Zero填用来申请的活动表格时,她自己也震惊了。

回想过去的三年,她一直游走在自己各种兴趣点之间:从喜欢动漫到PV(宣传片、预告片)制作3D建模,从喜欢写故事到去编导各种各样的剧,从电脑里有一些莫名其妙写好的小文章到帮朋友管理文学性公众号的运营,从搞不明白一些社会问题被问懵到模联会前疯狂看书……

“看上去我做了很多活动,但只要我不感兴趣的,我就坚决不去。”

“我不是专才。但每一件事情,只要开始了,我就要把它完整地做完、做好。”

▲Zero管理的公众号

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MIT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不太学术”的开朗女孩,相信“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主动性强”和“坚持到底”是三个重要的特质。

比如在学剪视频时,Zero发现自己不光要学PR(视频编辑软件),还要学习AE(视频剪辑和设计软件)、PS(图像处理软件),于是Zero开始动用她的互联网搜索技能进行自学。

“印象最深刻的是用学习用AE做头发飘起来的效果,当时就是跟着B站学的。而我的PS技术,基本上就是你想要做什么效果,然后直接搜百度经验就可以啦。”关于如何用B站学习,可戳“爸爸真棒”往期文章:《我被动漫B站的神级数学家和牛上天的数学资源惊呆了》

Zero同学

相比于Zero,Q同学在学术上花了很多时间,而且集中在数学类的暑期项目与竞赛上。

9年级,Q同学参加了罗斯数学营,这是美国三大顶尖数学暑期项目之一;10年级、11年级,她都参加了 Canada/USA Mathcamp ,而且获益良多;11年级,她打入了MOP(美国奥数训练营,为IMO作准备)……

在做了那么多数学竞赛与夏校之后,Q同学更是认为,

“我觉得在美国做竞赛需要发自内心热爱这个学科,往往需要自己去找资源。”

“最后选择做的事情,比如数竞,夏校,或者机器人比赛,就反映了学生是否愿意自己去找机会,是否能够坚持做一件事,和到底喜欢什么。而我真的真的喜欢数学!”

为了自己喜欢的数学,Q同学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寻找资源:论坛 AoPS、网课、local math circles、大学组织的面向高中生的比赛和夏校……也愈加体会竞赛、夏校的有趣性和挑战性。

▲AoPS网站官网截图

“虽然竞赛似乎听起来像是不断刷题不断塞知识,我最喜欢的部分却是数学里面需要的创造力。竞赛里那些经常被称为‘优美’的题往往不需要过多的知识,但是需要一个创新的方法。”

比如在1988年的数奥竞赛中,第一次出现了韦达跳越(Vieta jumping)的问题,由于当时竞赛出题委员的六名成员都无法解答,并将其标注双星号,意味着问题过于硬核,结果当届有11名学生解答出来,如今已经成为了经典解法。

Q:

打或者不打竞赛?做一个或者做多个活动?竞赛多或者活动多?

A:

不论是“只有活动”的Zero还是“专攻学术”的Q同学,他们都认为,数量永远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热爱,你是否去主动追寻热爱,你是否在过程中坚持了下来。


今年申请季,笔者听到的最多的声音,就是那些能被顶尖名校录取的孩子家里都不简单,非富即贵。今天想借由两位MIT牛娃破除谣言,更希望我们家长能够在教育上摆正心态。

在来到WLSA复旦之前,Zero一直在石家庄生活、学习,父亲学工、母亲学文,也算是文理兼修的家庭。比起物质,Zero最感谢的还是父母的家庭教育培养出了她的独立思考和决定能力。

“无论大小事儿,我们家每个成员都要把自己看到的利弊说清楚,让大家都参与到做决策的的过程中。”Zero回忆当初家里准备出门旅游的小细节,“老爸承担起我们家出游的管理者,但他会让我在旁边看他每一个步骤,订机票、住宿、景点、餐馆、换汇等等,也会给我一些小任务去完成。”

甚至家里装修的大事儿,老爸也会把他看过的家具尺寸全部量出来,拿着平面图,让还在读四五年级的Zero去挑选、组合。

同样,上海姑娘Q同学最感谢的也是父母对她兴趣的支持。

“听说,我小时候还挺皮的,但只要给我题,我就会安静。于是我爸妈会给我做很好玩的题目,看谜题的书,带我去上奥数课。”

Q同学一个人上课、做题还不够,遇到好玩的数学题就喜欢和爸妈分享,爸妈也都不厌其烦的听她重复有趣的题目和想法。

到了美高,Q同学对数学的热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父母从来没有给她压力,并一直支持她的选择。

“只要有比赛、活动,他们经常从中国过来带我去参加,我妈妈甚至有一年来了美国6次,为了假期给我更舒适的环境(和美食),以及带我去数学活动。”

虽然给予了女儿全方面的支持,但父母并没有过多的提自己的期望。

“在选择学校上,我们很少直接聊对于大学的期望,直到一次在和别人的聊天中,我听到父母很准确的讲出了我对大学的要求,才知道原来他们对我是如此的了解!”对于Q同学来说,从9年级把MIT作为梦校,到一路上的准备,活动、竞赛、考试、文书,再到最后拿到MIT早申请Offer,一路走来,最少不了父母和孩子认知上的统一。

Q:

美国名校只pick来自一线城市优越家庭的孩子吗?他们的家长是“鸡血”还是“佛系”?

A:

相信Zero和Q同学给了大家很好的答复,她俩分别来自“离北京太近,离天堂太远”的河北和“魔都”上海,而父母都是选择了更多支持、适当压力,更多自由、适当管控,并放手让孩子去选择和尝试。

稍微了解一点美国留学的人都知道,MIT是一所非常“分控”的学校,从两位孩子的标化成绩中,我们也可以略见一二。可能不少看官要说了,她们就是天生的学霸,这叫一路躺赢。事实还真不是这样,我们还是从Zero的故事讲起吧。

由于一直在外国语学校,Zero的英语一直还不错,但口音比较诡异。10年级,在想清楚未来要走出国道路后,她就开始利用神器B站学英语、强拗口音。

“虽然你学了那么多年英语,但当你返回看音标,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音你还是没有发准确,口型没有到位。”

结果,托福第一次考了108,第二次考了109。

Zero发现还是自己的阅读量和口语有问题,事实也是这样,到了WLSA之后,英语阅读和口语量上来了,也就在11年级的6月份考上了117。

SAT也是同样的不容易。Zero从高二开始准备,但前两次考得都不是特别高,一次1490,一次1510,这可愁死人了。

后来,一个好心的学姐建议说,你去看原版书吧!于是Zero开始看《权力的游戏》,从老是记不住角色名字,到努力坚持,再到最后终于看懂了,还喜欢上了,她的SAT分数也就慢慢提上来了。

最后,Zero终于考到了1570。

▲《权力的游戏》的原版小说《冰与火之歌》,Zero就是靠看这个考到了SAT高分

在标化考试上Q同学还算比较顺利,一方面是底子打的好,另一方面也是有专业顾问机构规划,包括一直跟着上机构的线上课程等,打下扎实的基础。按她本人的话来说,这叫:因为规划而没有错过重要的机会,更让自己的最后两年没被标化问题困扰。

但在Q同学的漫长升学路上,也是有“比较迷茫”的阶段。

比如初中的时候,她发现同学们都特别的厉害,她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应付学业上,反而丧失了最初的热情。

父母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并和Q同学一起商量出国换一个环境。而事实证明,美高给了Q同学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数学,也有更多机会去做她感兴趣的活动和竞赛。比如在美高里,除了数学之外她还参加学校的机器人队,打网球和羽毛球,喜欢排版,喜欢唱歌,还在数学夏校中参加了合唱团。

此外,一直以理科渐长的Q同学在美高的文科学习上还是会有困扰,她寻求顾问老师的帮助,老师让她去多做Viewpoint练习,这对她的阅读和学术观点的能力很有提升。

Q:

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国际化高中还是美高?要不要花钱找升学顾问?

A:

Zero和Q同学又是殊途同归,其实从来没有一条捷径可以保证你进入某某大学,牛娃们也不是“一路躺赢”,而更多是善于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不论是父母、学校、朋友、互联网、留学顾问等等。


▲MIT的校园

听完Zero和Q同学的故事,笔者自己也是获益良多。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MIT牛娃的模样,更是切实看到了两个有血有肉有独立思考力的00后和培养他们的家庭,这才是最值得欣喜的。

还记得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阿莱克斯·彭特兰说过,“最有创新能力的那些人,在知识的溪流中自由漫步,每获得一个新观念,就把它置入这条溪流中,与其他人交融、碰撞,验证,证伪,生发出新观念。他们不是专家,但也不浅尝辄止,而是追逐知识,观念,思想,技能的跨领域碰撞的化学反应,不能自已。”

Zero和Q同学就是这样的人。

最后,感谢WLSA复旦和益博国际将两位牛娃的故事分享给更多家长,感谢复旦附中小王同学的全程参与协助。

独家福利

K12国际化教育媒体平台“爸爸真棒”经常邀请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作为国际化教育的接受方,他们的声音才最不应该被忽略。

基于此,近20位来自斯坦福、宾大、康奈尔、韦尔斯利、阿姆斯特、伯克利、南加大以及美高&国际化学校在读的小哥哥小姐姐们,都在这里分享过成长/申请/掉坑之路,均吸引了破千人的收听人次。

福利:扫码关注“爸爸真棒”后台,回复「学生讲座」获取免费收听链接,听听孩子们到底怎么说?

延伸阅读

牛津牛娃:我是这样通过学习历史来培养思辨能力的

这位刚被芝加哥大学录取的刺头少年,给我们上了一堂批判性思维的课

进入国际化学校后,爸妈担心的事都发生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