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历时12年的成长拍摄:“我是谁?我如何做自己”

吴慧雯 爸爸真棒 2021-01-11

决定去看纪录片《零零后》,才真正发现它有多“小众”。 

关于这部片的讨论在朋友圈很热,好几条十万+刷屏,标题都像是新一代人的旗帜将要树起来了。等到真正进了影院,连我一起只有4位观众。坐在空旷的黑暗中,吹着有点过于冷的空调,看了不到十分钟,我的眼泪便滚滚落下。

历时12年拍摄周期《零零后》被誉为“中国第一部00后成长纪录片”,但无论从哪里说起,我都不觉得《零零后》可以作为中国零零后的“成长纪录片”去讨论,甚至也不能说这是一场常规意义上关于教育的讨论。

纪录片中两位主角,池亦洋与柔柔,他们的成长一点代表性也没有,他们在一个实验性质的幼儿园“芭学园”度过童年,被孩子们成为“大李老师”的创始人李跃儿于今天看来,真的称得上儿童教育家之名。

从纪录片上看,柔柔好像一天体制内的学校也没有呆过,从一家叫做A+学习中心的私塾,读到美国高中。她的经历几乎有点像美国的HomeSchooling(在家上学)。这种模式几年前在中国已经被明令禁止。

▲女孩柔柔

而池亦洋幼儿园出来之后读的好像是公立,这个在幼儿园是孩子王的小男孩,在小学遇到巨大挫折,学业一败涂地,直到最后遇到橄榄球,开始找到热爱与意义感。高光时刻是出战了2016年美式橄榄球青年组世锦赛。影片最后,是他终于申请到了美国高中。

▲男孩池亦洋

其实去美国读高中虽然小众但也是寻常路径,但这两个孩子的成长之路更特殊:

  • 一个是彻底的去学校化的路径;

  • 一个把橄榄球练到打进国际比赛的程度。

这样孩子的人生经历,在中国是一只手数得过来,普通孩子根本无法对标。

那为什么这部片子还能这样动人?我觉得恰恰是他们那种不代表任何群体、去标签化的成长经历,反而直面了生命的本质——我是谁,我应该如何做自己。 

影片的可贵之处把两个00后的十二年间自我探索与构建的过程记录在荧屏,让我们看到了破茧而出的过程,所以才感人至深。

如果把这部电影看作是,两位中国少年的存在主义,池亦洋和柔柔便不再特殊得无法对标,在人生这堂公开课中,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看成在替观众碰撞、体验、愤怒、发问、和解,观众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应战的勇气。

在这一点上,《零零后》带着我们探讨了一个中国教育、甚至中国文化中都最为缺乏的主题:我,与我的人生。

童年

天性与边界

池亦洋和柔柔的故事,都是从芭学园开始的。

作为一个教育媒体人,我可以从芭学园中看出很多儿童教育流派的流转与变化。芭学园的教学法,比较官方的介绍是“运用了皮亚杰的发生学原理”,通俗来说,就是让孩子在一个精心设计的环境中互相影响,老师在旁边观察,在必须的时候给予引导。这种对待孩子的态度,在蒙特梭利、华德福、尼尔等儿童教育模式里都有本质相同的运用。 

去除所有理论性的东西,这样的幼儿园到底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孩子真正被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孩子们都叫李跃儿“大李”,每当有问题大李参与进来的时候,不是为了纠正或训练一个孩子,而是跟一个平等的人对话,解决彼此共同的问题。

池亦洋开始是个“小魔王”,他一直跟别的小朋友打架,在老师调解时说“我要掐死你”,上课要把脚翘在桌面上。大李课后把家长召集在一起开会,开头是我简直太熟悉的一个场景,大李说,“池亦洋这样的孩子,几乎打过班上所有小孩,有家长提议退学,大家怎么看?” 

一部分家长坚持,一部分家长沉默,我没看出来池亦洋父母在不在座,应该在的,但是不发声,我想他们心里大概做好了另找幼儿园的准备,心力交瘁。

但是大李接着说,我觉得池亦洋给小男孩树立了一个男性的榜样。

这个转折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大李提到池亦洋的勇敢,提到他在小男生中的号召力和英雄主义。如今霸凌这个词太容易让学校和家长敏感过度,以至于我们常常不肯给时间去观察小男孩“好战”的本性,是真的恶意霸凌,还只是男孩游戏。 

劝服了家长,李跃儿做的第二件事是给池亦洋做规矩。温柔而坚定,家长可以从李跃儿的态度中看到给孩子做规矩的教科书式示范。

大李告诉池亦洋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接受惩罚。20分钟离开小朋友的独处。池亦洋从抗拒到崩溃,他从办公室出来,在校园里乱走,在游戏区挖坑,躺在坑底,从要震慑老师与家长的哭闹,变成开始自我反思的默默流泪。

这一段非常感人,天性触及边界,必定是痛苦的,但真正认识到边界的存在,就是成长。电影放出的是一次20分钟的碰撞,但一个孩子的成长,可能要通过20个20分钟,不靠强加,不靠命令与服从,不可能一蹴而就,靠的是水磨功夫。

大李和池亦洋做到了。再后来,幼儿园里,池亦洋成了真正的孩子王,他喜欢领着一堆孩子跑到旗杆下唱国歌,还以自己的方法帮男孩子调解争端。在一种视角里是破坏力的东西,在另一种视角中会变成领导力。

柔柔的天性与边界是另一个问题。敏感与向内发展,使她自己成为自己的边界,大李的工作是帮她打开边界,而不是设立边界。这个过程可能看不出具体的事件与冲突。在后来的发展中,有次李跃儿对柔柔说,为了让她向外表达自己,她跟了柔柔整整一年,观察她,引导她。

青春

“说不着”与“被拒绝”

从幼儿园毕业,从小学到高中,池亦洋和柔柔的经历都算不上顺利。

池亦洋青春期故事是从一次失败的视频面试开始的。他申请的美国高中面试官跟他说,他的英语考试没有过关,口语和语法都很不错,但是阅读太弱了。

视频结束之后,镜头转到池亦洋打橄榄球的赛场,对着镜头,穿着橄榄球服的池亦洋说,这种难过,是一种“说不着的痛苦”,没法跟他人诉说。

池亦洋的读书生涯,曾是一段彻底的失败。进入小学后,从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每天陷入神游状态,到开始理解差距,想学好却无从下手的挫败,“孩子王”池亦洋变成了一个动不动就会爆哭的男孩。

在一个典型的体制内班级里,池亦洋显得笨拙、无所适从,同学的眼神中是疏离与轻视,老师的态度里是绝望和放弃,池亦洋也很想放弃,读书突然变成了一件可以全面否定一个人、压倒一个人的事。

池亦洋的父母是唯二不在儿子面前流露出失望的人,他们背着孩子商量,不能放弃,让孩子多尝试一点别的东西。最后,橄榄球成了池亦洋的救赎、热爱和生命中重燃的意义感。

学校被拒可以继续申请。一次次与他人说不着的痛苦最终变成自己能够独立面对的问题。教练说,橄榄球运动可以让男孩变成男人。

一次次训练,一次次比赛,一次次申请,转机最终出现,池亦洋代表中国队打美式橄榄球青年组世锦赛,被看作中国队的标杆球员,而美国一所以橄榄球校队闻名的高中也终于向池亦洋发出OFFER。

柔柔进入美国学校的过程很顺利,难的是相处,而且是与自己寄宿家庭的相处。

柔柔先后换过3个美国寄宿家庭,冲突最严重的一家,住家妈妈在通知中断home stay关系后,连夜赶柔柔出门,一分钟都不愿多看到她。柔柔描述自己和住家爸爸妈妈的冲突,用的最多的词是“蒙”。“我当时都蒙了。”“我整个人都蒙了。”

有次住家爸爸带柔柔去买书,住家爸爸问柔柔的偶像是谁,柔柔说是奥黛丽赫本。柔柔从小练芭蕾舞,奥黛丽赫是她心目中“公主”形象的投射。结果住家爸爸跟她说,可是你一点也不像奥黛丽赫本,就算以后整容也不像!

对着镜头,柔柔说到这里沉默了两三秒,一下子痛哭出来。

和寄宿家庭的关系走到这样的局面,很难说清楚是因为什么。甚至也不能简单说美国夫妻有什么恶意。笔者之前做过一些交换生的采访,所以有点了解美国寄宿家庭的逻辑:柔柔是那种典型的中国女孩,静默腼腆话不多,和小时候一样不喜欢表达,在美国文化里,柔柔被当作成年人要求,这样的静默会被看作自私,拿美国住家妈妈的话说,是“心里的世界只有你自己”。 

这是典型的文化冲突,却很难不在青春期女孩的内心留下摧毁般的打击。人在异乡,这些都要自己面对。导演在美国采访柔柔的晚上,柔柔拿起电话给爸爸打电话,爸爸正在外面,不方便接听,匆匆挂了电话;柔柔又给妈妈打,直接被按掉。柔柔苦笑着看着电话说:

“接听被拒。也正常。被拒绝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柔柔的“破茧”还是发生在芭学园。暑假她去看大李老师,穿上粉色裙子做志愿者。大李安排她照顾一个内向的女孩。四岁的女孩子,喜欢一个人呆着,喜欢一个人做手工,就算遇到困难也不喜欢柔柔帮忙。柔柔很焦虑,大李老师说,你小时候跟她一模一样,我花了一年时间陪着你,直到你打开自己,向外沟通。

柔柔开始反思,如果每个人都觉得她的状态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问题。新学期开学,她回到美国,花更多时间和诚意,和美国同学交朋友,度过生日PARTY,而第四个寄宿家庭,“是最好的家庭”,大家关系特别好。

柔柔的故事,定格在她被普渡大学录取,进入新阶段的画面。

人生有很多不易,或者在挫折中崩溃,或者在挫折中强大。池亦洋和柔柔显然成功“晋级”了后者。有意思的是,在他们青春期的低谷,他们不约而同都回到了芭学园。

大李老师有点像那种传奇电影中才会有的“master”,但更重要的是,童年的生命力给予了青春战胜挫败的勇气,青春期的成长体验,可能给予中年后战胜迷惘的勇气。教育如果不关注这些节点的问题,很可能最终都是失败的教育。

零零后父母

撑住现实,给理想一线光 

在整部《零零后》电影中,比池亦洋和柔柔的成长故事中更让我感动的,是两家父母的教育理念与格局。

柔柔在美高以前,从没进过常规意义的学校,也没有补过课。她喜欢画画、跳舞,讨厌数学,爸爸妈妈就带她跳舞、画画,寻求不牺牲她天性的道路。

不是没有分歧。在柔柔5年级那年,爸爸急了,到了关键的小升初的阶段,该补习的就得补。柔柔妈妈坚持她的理想主义:“我们想把柔柔培养成什么样的孩子,要“以终为始”地去看,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片叶子,挡住我们的目标。我不愿意看孩子在坑里没日没夜补课,她的身体,她的内心舒展对我来说更重要。升学就是那片叶子。”

爸爸急得抓狂,“现在不补课,可能就没学校要她,这眼前的急事,你跟我扯什么叶子!”

但柔柔妈也有心狠的时候,喜欢跳舞,舞蹈老师帮柔柔压腿,练一字马,老师压着从1数到70、80,柔柔疼得哭,“我快死了”,爸爸心疼得转过脸去,几次欲言又止,妈妈在一边给孩子鼓劲,摩挲着柔柔手背跟她说,“坚持,压过一次就好了,跳舞就得这样,妈妈小时候也被压过。”

柔柔的灵性,她在美国高中被老师啧啧称赞的绘画,她的芭蕾舞,她的坚韧,往前回想,都好像回到妈妈的那句话,“不要让眼前的那片叶子,挡住我们的去路”。

池亦洋的情况也差不多。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忍不住代入我自己的情绪,如果我的孩子,进入小学后是这种状况,全班垫底,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原因可以补救,眼睁睁看着孩子陷入恶性循环,自信全失,怎么办怎么办?

高压的家庭“政策”、残酷的补习、严防死守式贴身紧盯……我不知道我会不会陷入这样的局面,我觉得极有可能;但是池亦洋父母还是首先控制住自己,去带孩子尝试课堂以外的世界。

“跟他一起去慢慢寻找他总能做的好的事吧。孩子还这么小,我们不能放弃。”这是妈妈带着忧虑的叹息。

等到池亦洋确定了要申请美高,并且在橄榄球运动中找到了生活的锚点,父母的考验仍没有结束。临到申请的关键时刻,池亦洋早恋了。

爸爸跟池亦洋约法三章,定点约会,按时回家。然而执行的第一周,池亦洋就比约定时间晚了很久才到家。

妈妈空出时间和空间,让爸爸和池亦洋进行一场男人的对话。爸爸在采访中自陈心事,着急,却不敢施压,怕物极必反,把孩子更加推入恋爱的情绪中。酝酿好情绪,池爸爸一开口就说自己和池亦洋妈妈的恋爱,再谈池亦洋面临申请的紧迫和优先级。

说完想说的一篇话,池爸爸不等池亦洋的回答,把怀里抱着的小猫亲昵地放在池亦洋头上,池亦洋抱着顶在头上的小猫,慢慢笑了起来。多年父子成兄弟,该说的说完,该想的自己想。

池亦洋的《零零后》故事,最后定格在他去美国的机场。爸爸的画外音带着落寞,说“他妈估计还没回过味来,还在开心,等她送完孩子回来,发现家里就剩我们俩,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零零后》是一部特别真实的纪录片,但也是一部特别特别理想主义的纪录片,这个教育的理想国,守护者是那些勇敢的成年人。我一直觉得无论是大李老师,还是池亦洋和柔柔的父母,她们真正勇猛的地方,是敢于让孩子自己面对真正的生活,迎接挑战,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们的反面,是更大多数的父母,以为最安全的路就是隐藏在人群中的路,一步都不敢让孩子走错。

然而终于有了《零零后》这样的纪录片,开始向家长讲述,再少人走的路,也终于有人敢于去走,且用一段漫长的成长历程告诉你,孩子们走得不坏。

点击以下标题,观看"爸爸真棒"更多精选文章

跪在地上也要努力学习的“富二代”到底经历了什么?

中国父母,你确定你希望孩子幸福吗?

燃!这个少年拍出了无数小留学生的孤独与执着

真棒邀您走进小留学生们的圈子

在线讲座:从顶尖美高到藤校宾大、加州伯克利、西北大学…,他们的留学故事等你来听

扫码进群与小小留学生们面对面

👇添加小助手入群👇


爸爸真棒


更多专题

▼扫描二维码,关注“爸爸真棒”,在后台回复下方关键词,即可获得更多相关专题文章:

👉回复“爬藤”看各种爬藤秘笈、幕后故事;

👉回复“幼升小”,“小升初”看不焦虑的幼小初升学信息;

👉回复“升高中”,看转轨、初升高信息,三大国际课程介绍;

👉回复“美本”,看正确的美本打开方式;

👉回复“数学”,“语文”,“英语”,解决学科学习难点;

👉回复“美国教育”,看中美教育比对和美国教育深度观察;

👉回复“科学用脑”,掌握大脑规律,让孩子更有效率地学习;

👉回复“牛娃分享”,看“双语”、“美高”不同体制牛娃的升学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