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这个少年拍出了无数小留学生的孤独与执着 | 我的高中时代
从2003年的63人到16年底的3万人
中国家庭花几百万送孩子出国读高中
已不再是新鲜事
为了海的那一边看似乌托邦的教育
虽然不舍、难过和挣扎
也有很多潜在的“风险”
中国家庭仍毅然选择“小别离”
▲《小别离》剧照,父母目送孩子出国
这段看似光鲜亮丽的旅程
其中的孤独和冲击
这些只身奔赴异国
十四五岁的中国孩子才能体会
面对文化冲击,如“比想象中开放不知道多少倍的”的性文化时候怎么办?”
想融入,是不是要改变自己?还是要将部分“中国人”挪走,换成“美国人”?”
花了上百万,又该如何衡量社会价值?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真实展现小留学生孤独和执着的逐梦之旅
万千海外小留学生中一员的Tim Lan
特拍摄了一部微纪录片
发布后引发巨大反响
Tim Lan
来自广东中山就读于St Andrews School12年级;
14岁赴美读高中,今年被西北大学传媒系录取。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
4年前,因为喜欢美国高中自由的氛围
14岁的Tim与父母商定后选择了这段看似简单
实则“惊心动魄”的旅程
最终被顶尖高中St Andrews School录取
▲SAS12年级学生合照
SAS位于美国东北部的特拉华州
全校300来人,是少有100%寄宿的高中
每届学生80余人,中国学生不超过6人
这里四季分明,依山傍水
▲片中学生们就读的SAS,非常漂亮,来自官网
来自中国黄皮肤黑头发的15名少年们
就像村上春树书里的主角一样
在新世界里不断打破自己重塑价值观
在”孤独中开出了花来”
▲SAS中国学生合照
而Tim从懵懂少年长成眼神坚定的青年
“低龄留学看起来非常光鲜亮丽
这之中的酸甜苦辣却不为人知
美高学生跟父母都大多报喜不报忧
多少次泪水自己擦干笑着说爸妈我很好”
而外界也经常对小留们贴“标签”
“富二代”、“没父母管不好”、“吃喝玩乐”等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为真实展现小留们的生活
Tim在被西北大学录取后的空档期
用2个月的时间拍了一部微纪录片
他跟拍3位中国同学
拍出他们的困惑与挣扎
以及坚持且谦逊的逐梦之旅
折射出万千小留学们的影子
嗨,我们是……
3位出镜的学生背景各异
兴趣、性格很不相同
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也大相径庭
爽朗的Richard来自北京
初中就来了美国
进入了学生会
担任宿舍长
喜欢演讲,爱好打篮球
面对几百人演讲也不怯场
而Leo在镜头前则略显羞涩
他初中在加拿大就读
爱好打壁球
也自学同学眼中很“Nerdy”的编程
为学校设计了自行车定位网站
片中唯一的女生Stella来自上海
喜欢生物和小提琴
大学立志做癌症研究
跟两位男生初中就出国不同
高中是她离开家乡的第一站
虽然他们有种种种不一样
却在美高面临了同样的“困惑”
也感受到了相似的“快乐”
“融入”就是“交易”
14岁美高学生正值三观建立之时
在陌生的异国他乡
独自面对另一种文化冲击
不安全感、不确定性、被人喜欢的渴望……
最终都指向强烈自我意识的兴起
我是谁?我是否该改变自己迎合他人?要是不受欢迎怎么办?”
▲学校每周三的晚宴,是与不同的人交流的好机会
就像一滴水汇入大海
一粒沙汇入沙漠
这群学生也在不断改变着自我形态
打碎自我“重建”以适应环境
“融入”就是在中美文化里做选择
融入就是必须牺牲某些中国的部分
“交易成”美国的部分。
而这个“牺牲”有多大
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
每个人到最后都会因为性格、背景,父母的教育等等而在中美文化和价值观中做出不同的选择。
一些学生对美国文化认同感很高,那么会选择改变大部分的自我;而一些同学依赖中国文化,那么则会改变比较少,不想失去中国的一面。
一旦这个决定做出来了,能够比较舒服的在美国生活,那么就是融入了。
这个过程一是不安全感,怕没朋友,二是不确定性,不知道这个过程需要多久,自己要改变多少才能活得舒适,非常漫长而艰难。
七年级刚到美初的Richard
因不了解流行文化感到“孤单”
然而在经历了漫长的自我学习后
他俨然已是个“美式”小孩了
在白人占绝大多数的学校
通过竞选进入学生会
▲Richard在2017Fall的杂志封面上
这本杂志自1978年起在校内初版了近40年
当然,如果不愿意“交易太多”也不是坏事
某些中国学生就爱独来独往
看起来很不合群和孤僻
但他们花时间做喜欢的事
投资精力给自己
不做无意义的社交
▲图片来自《SAS Magazin》学生参加“池塘活动”
尊重多元
不评价别人的选择
是精英教育非常重要的精神
尤其是与中国传统价值相悖时
如何打破自己
而又尊重他人的选择
是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的第一课
以社交文化为例
初到国外应该如何交朋友?
是不是只交外国朋友?
Ta“不喜欢”我怎么办?
每个学生脑海里都盘旋过这些问题
而要习惯美式社交文化
又是另一场历练
美国学生习惯惯围坐在一起
像“大家庭”似公开表达自己
而且不会拐弯抹角、非常直接
对更习惯“私密交友”的学生来说
会有点为难
社交文化中受冲击最大
还是在中国难以启齿的“性文化”
自初中起
美国学生就有Hook Up文化
“可能今天是A男和A女,B男和B女
明天就是A男和B女了”
这对“传统”的中国学生来说“很难理解”
9年级刚来美国时
Tim听说某室友类似的故事
“三观尽碎”
刚来的时候,我听到这样的事就会想:你们不在谈恋爱,怎么能这样对女生呢?这样在当时接受传统中式教育出来的我看来,是很不负责任的表现。
所以当时的我打心眼里面觉得室友是坏人。
当晚跟美国室友这样说了后,他们都很惊讶看着我,问我为什么这么激动,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了这样的文化。
所以说,Hook Up是这是非常美式价值的一件事。
Leo笑称“毁三观”
比想象中不知道开放多少倍
“不会大庭广众说这些事情
但是私下发生的很频繁的”
学校也很尊重学生意愿
学生会自发在电影周放视频
强调“支配自我身体”的重要性
“只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这就是自我选择”
学校还会免费发放避孕套
对于Hook Up Culture
随着认识和理解的深入
每个中国学生都由“震惊”到“接受”
“存在即合理”
Tim如是说
“我接受了这个事实
不会从到道德层面去评价
这其实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没有对错”
像这样冲击“三观”的事还有很多……
然而在多元背景下
大家渐渐都理解了那些来美国前
觉得“不合理不正确”的事
“在美高扩大了价值观
不再狭隘的对某类事下结论
这是我4年来最大的收获。”
Tim这样总结道
尝试和坚持,哪个更重要?
很多学生不远万里出国读书
很大原因是看中了美高资源丰富
SAS光是可选择的历史选修课达十几门
学生还可以通过线上自学
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上不断深入探索
▲SAS上课用圆桌讨论形式,正在讨论古典文学
学术外的资源就更不用说
硬件条件极其高大上
任何“哇”的设施在这里是标配
摄影棚、暗房、画室、
舞蹈室、剧院、录音室、剧院等
还有各种体育场地
▲SAS给学生的话:这是一场改变生活的冒险
学校鼓励学生尝试新鲜事物
“学校绝对不是只有学术
这里有无数的冒险”
Tim这次拍摄
没有准备任何器材
拍摄机器、影音室、电脑室、录音室等
学校均有现成的
但光有好的硬件并不足以称为好学校
最为人羡慕还是美高为学生尽可能提供的资源
愿”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好老师
为学生发展提供平台
10年级起我上了一门电影课,这两年内这位电影老师激发了我对视频制作的兴趣,他一直告诉我们电影是门可以传递价值观、有社会意义的艺术。我自小对媒体有兴趣,也一直想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因此也更关注电影。
在拍这个片子时,老师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包括拍几个人、长度、怎么选角、故事如何衔接等。最初我是想拍四位同学的,他跟我说三个可能会更好等。有困难我就会去问他,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
因为我喜欢媒体,所以我也去了斯坦福和西北大学的电影制作夏令营,在这里我学到了非常详细的视频制作和剪辑技巧。
不过虽然鼓励学生多尝试
但若要实现卓越
需要的积年累月枯燥的坚持
这也是美高的精神之一
▲SAS,来自官网
这部纪录片耗期2个月
拍摄过程中遇到一些尴尬的事
而且从构思,拍摄,后期,全是一人
为此,Tim熬了好多次夜
也有想放弃的时候
但因“热爱”坚持了下来
▲拍摄现场,经常有很多人围观
Richard爱打篮球
“我比任何人都更想赢和努力"
他在强对抗的运动中学会了合作和竞争
Leo喜欢美国学生看来很“书呆子”的编程
花业余时间自学
还为学校建了定位自行车的网站
暑假还将去IT公司实习
而Stella喜欢小提琴
参加了乐团
她还爱上了生物
立志做癌症相关的研究
她花了大量的时间泡在设备齐全的生物教室
与老师讨论学术话题
深度远超高中生水平
美高学生在这样既多元
又提倡坚持的平台里
深深理解了这句话:
"你的时间花在哪儿
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来自SAS Magazine,学校的艺术课程丰富
如同Leo在片中所说
虽然可能会担心这件事不那么“Cool”
不受人“喜欢”
但是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是谁
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不久的未来……
花了这么多钱上学
很多家长会衡量其社会价值
孩子们也在想
长大后
我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Richard春节时的演讲
Tim一直说的“存在即合理”
来自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
从深层次看
这更指向人的自由和责任
生而为人的每一个选择
都取决于生命的意义
▲片中学生们就读的SAS冬景
在美国
他们刷新着国外对中国人的认知
新一代留学生早不是
只会做题的“书呆子”了
美高同学相对是精英家庭的孩子,但是也对中国抱着蛮大的误解。之前有白人同学问我:"家庭生出的第一个女婴是不是会被杀掉?"让我很震惊,很多人对中国认知还停留在上世纪。
这样种种瞬间,其实让我变得非常爱国。——Tim Lan
就在最近
学校组织了一个宣扬多元的主题周
Tim放了《舌尖上的中国》之重庆火锅
同学们看到鸭肾等等神奇的食物
“对中国的认识更具象了些”
在学校里
这些学生就是中国的“代名词”
“中国学生来自不同省市
性格和爱好也各不相同
大家会发现原来中国人很“多元”
不是只有一种的刻板印象
▲春节聚餐
从更长远来看
这批经过了中西文化教育洗礼
有着批判性思维
强烈社会意识
且注重实践、能坚持的学生
也许正成长为中国第一代“精英”
▲来自SAS Magazine,越野跑合照
Tim就意识到美国教育最有价值的
在于其人文教育的历史课、英文课
他希望在国内能推动类似课程
“这些可能目前听起来有点狂妄。”
他笑着说
但少年不正是因为有梦
才无畏吗?
▲Tim与普利策奖获得者John.H.White
更多的”我们“还在路上……
Richard、Leo、Stella和Tim
结束了他们的美高之旅
他们在这里打破了认知边界
更加认识了自我
并懂得尊重和谦逊的力量
不断塑造着未来的可能性
整装待发的他们
正在迎接新的挑战和可能
“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做了不起的事”
未来
还将会有更多的少年
来到异国他乡追逐梦想
一样的困惑、误解、挣扎还是会有
挫折和磨难不会比学长姐的少
但好在你知道
同样的泪水有人都流过一遍
Tim在片尾写上这句
“不忘初心、不惧未来”
为无数个后来的“我们”加油
不害怕改变,也不要忘了自己是谁
那么,未来一定是站在你这边的
“新的起点,新的世界就在眼前
奔跑吧,骄傲的少年们!”
↓《彼岸寻梦》视频在此,强推! !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636k862fs&width=500&height=375&auto=0
想收听更多学生分享
↓↓可以加小助手入群哦↓↓
关注我们点击以下标题,观看"我的高中时代"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