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上海与果洛,共饮长江水,携手共创非遗与品牌跨界合作
君在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海拔差4200米,上海果洛情谊深。
历时5天,探访12个非遗传承点,
牵动10余家品牌参与,
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
非遗助力扶贫攻坚,东西部协作持续发力。
2016年7月,“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大学和果洛州文体旅游广电局携手合作,逐步推进果洛传统工艺振兴。
目前工作站已为果洛非遗传承人群举办了4期整建制非遗研培班,共计培训学员125人。组织设计师与传承人跨界合作,孵化新作品100余件,参加国内外展览20余次,如“格桑花”藏银锻造服饰系列、“果洛的祝福”德昂洒智藏书法挂画系列、“舞动的果洛”树脂银饰茶具系列等,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2020年7月,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朱桂英、果洛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赛措及相关干部的陪同下,上海大学工作团队第三次来到果洛推进工作,为果洛非遗与上海品牌企业跨界合作走出坚实一步。
考察掐丝唐卡技艺回访学员夏尼
考察玛沁县特色产业孵化园
考察德尔文格萨尔史诗文化村
来自高原的温暖
牦牛绒纺织及制作技艺
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牦牛在中国的青藏高原,根据果洛州非遗项目特征及自然文化条件,果洛工作站计划围绕“牦牛绒纺织及制作技艺”展开产品研发。牦牛绒这种温暖又珍贵的材料,上千年来一直温暖着他们,也是高原生活的一部分。
此次上海大学工作团队来到位于阿尼玛卿雪山脚下的玛沁县雪山乡阴柯河村,受到当地热情接待,体验了高原民族风情,回访学员卓玛吉、夸叶、花毛吉、玛吉卓玛、斗格才让,与她们探讨牦牛绒纺织及制作技艺。工作团队邀请江苏中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明一同前往了解牦牛绒资源,探讨牦牛绒纺织及制作技艺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研发新的产品。
学员热情款待工作团队并邀请体验当地文化
牦牛绒纺织及制作技艺传承人卓玛吉拿着自己的作品介绍说,这些都是培训后的新作品,在帽子设计中加入了时尚的几何纹样,很受欢迎。工作站将高原牧区牦牛文化与资源与城市文化生活相结合,规划将手工艺和藏族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一个集观光和体验于一体的传统文化村落,助推雪山乡牦牛绒产业振兴。
工作团队来到久治县,参观考察久治县牦牛绒加工有限公司,久治牦牛是久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这里的牦牛绒产量非常可观,也是最早开始牦牛绒纺织及制作的地方。
工作团队在甘德县德尔文格萨尔文化史诗风情园考察当地牦牛绒纺织及制作技艺
随处可见的牦牛群
笔尖上的艺术瑰宝
德昂洒智藏文书法
上海大学工作团队一行来到果洛藏族自治州文化馆,见到德昂洒智藏文书法第八代传承人桑格达杰。在与桑格达杰交谈中得知,他培养了3500多的名学生,通过培养学生继续传承下去,桑格达杰表示作为一位传承人,为了传承,必须要让孩童们从小学的基础开始,才能从根本上弘扬传承果洛德昂洒智。
此次工作站目的是为促进德昂洒智藏文书法与现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相结合,更加广泛的传播德昂洒智藏文书法。因此联合品牌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推动跨界合作项目。在文化馆,工作团队还见到了2019果洛研修班学员谢杰,他表示在上海学习回来之后,把所学融入到现在的创作中,为果洛文化走的更远,为藏族优秀文化传播默默的尽自己的力量。
德昂洒智藏文书法第八代传承人桑格达杰
藏文化中的千年传承
唐 卡
久治绿绒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唐卡绘制 曲更朋
在久治县培育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工作团队参观考察久治绿绒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传承人曲更朋介绍主要从事传统唐卡绘制、唐卡传承人培养、整理保护濒失影像与纸质典籍以及对外文化传播和已传承杰居毕画派与钦式画派为主的唐卡艺术业务培训。在保护、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用他们团队的努力,在各个地方讲述年保玉则及格萨尔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
果洛福瑞祥唐卡艺术品有限公司
掐丝唐卡 夏尼
参观调研玛沁县特色产业孵化园,深入了解当地掐丝唐卡、藏服腰带编织、木雕、藏毯等非遗技艺,调研当地文旅产业发现情况。在果洛福瑞祥唐卡艺术品有限公司,掐丝唐卡传承人夏尼十分感谢当地的政府和上海大学的支持,让他有机会可以和设计师们跨界创作,把作品带到上海参加国际手造博览会。
岭格尔唐卡手工艺制作销售厂
班玛岭格尔唐卡艺术 土登伟色
工作团队来到班玛县金色文化扶贫产业园,参观考察了班玛县岭格尔唐卡手工艺制作销售厂。传承人土登伟色介绍了“嘉措集成唐卡”,是刺绣、堆绣及绘画等多个手工艺相结合的制作法。它主要的特点是做工精美、色彩艳丽、不易褪色,即具有传统唐卡艺术的特点,也有其独特之处。
传承人土登伟色所学画派为“勉萨“派,他在传承藏式唐卡特点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独创新颖的特色及技巧,与之形成了又一种风格,但作为文化的艺术,也为我们留下珍贵的财富。
用于绘制唐卡的几十种颜料
掐丝唐卡传承人多杰与与工作团队共同探讨跨界合作。在PACC的组织下,掐丝唐卡与上海牌手表的跨界合作。
藏族英雄“活着”的史诗
格萨尔文化
工作团队在果洛藏族自治州文化馆拜访圆光艺人才智,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格萨尔传承人。工作团队在这里学习了解了《格萨尔》的传承方式。
工作团队考察甘德县德尔文格萨尔史诗文化村,了解当地格萨尔文化。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一生戎马,扬善惩恶,弘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格萨尔史诗》是当今世界仍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传播范围遍及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2006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班玛黑陶制作技艺
参观考察班玛县黑陶旅游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回访了黑陶制作技艺学员谢格太、索南达吉。传承人谢格太向工作团队介绍,他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人群。果洛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赛措介绍黑陶制作与销售为当地的增收就业、扶贫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制作精美的黑陶茶壶
果洛藏香制作技艺
考察达日县查姆岭民俗文化业商贸有限公司责任公司,参观了半手工半机械作出的线香和纯手工制作塔香以及香牌。公司委员班玛措介绍了她们的藏香品质与制作原料,传承人介绍藏香它的主要成份是纯天然藏药制作而成,里面由许多山上采摘的药材,捣成粉末后在进行加工。
工作团队高兴的看到传承人在上海学习之后,产品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并在包装设计的形式以及新产品的研发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创新。工作团队与传承人探讨新作品的研发与后续展览的合作。
藏族编织技艺
在玛沁藏家阿妈民族首饰有限公司,学员才让拉毛展示了自己的藏服腰带编织作品,在研修班期间她与设计师何然跨界合作创作了藏式流苏创意皮具与藏式迦拉耳环,这种新形式的创作打破了她对原有藏服腰带编织的界限,她可以将编织技艺运用到其他领域。
酥油雕塑技艺
甘德县桑庆酥油雕塑文化产业园,甘德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多杰扎西介绍,酥油雕塑传承人特旦闹吾在上海学习归来后,根据学习融入自己的想法创作了新的油画风格作品。
藏式木雕技艺
藏式木雕传承人格日一家专程赶来看望回访团队,他们把最近的创作的木雕作品带来给老师看,他们说在上海美院学习收获很多,他的女儿德吉拉毛正在努力学习绘画,希望将来可以继承父亲的技艺。
藏汉情谊,红色文化
考察班玛县红军沟纪念馆,
学习当年红军翻雪山、克服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
考察雪域赤子陶振华纪念馆,重温藏汉团结红色筑路精神。
高原风情,服务当地
参观久治县考察果洛藏族民俗博物馆,
体验果洛藏族传统饮食文化、服饰特色、居住空间、生产交通等。
考察果洛玛积雪山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品尝上海美术学院师生进行包装设计的牦牛奶雪糕。
祝福果洛,扎西德勒,
我们与你们携手同行,
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
在路上...
工作团队在果洛最后一天幸运的遇见了彩虹,希望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如同彩虹美丽扶贫攻坚前行的路,也祝福青海果洛与上海友谊长存!
特别感谢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果洛州文体旅游广电局
玛沁县、久治县、班玛县、甘德县政府
2019上海大学工作团成员:
章莉莉、郑珊珊、朱艺芸、茅宇豪、李依蔓、郭霄楠
特邀企业代表和设计师:李建明、施军燕、何然、陈文、朱晔
相关报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