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毒瘤“三合一”场所详解 大兴火灾现场内部首曝光

2017-11-27 消防知识宣传

“三合一”场所,

它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

你路边常见的楼下吃饭、楼上睡觉的小餐馆,

二、三楼加工衣服,四楼吃饭睡觉的小工厂。

都是“三合一”场所七十二变的模样,

它的专业定义

住宿、生产、仓储、经营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内,或改变原建筑使用功能,通过增设夹层、隔间等方式,使同一场所违章具备一种以上使用功能。

常见的有三类

A、家庭作坊式“三合一”场所

是指将员工集体住宿场所与小型生产加工、修理或可燃物品仓库混合设置且未采取必要防火分隔的住宅建筑。


B、商业类“三合一”场所

是指将商业经营与员工集体住宿混用且未采取必要防火分隔的民用建筑,包含在住宅建筑内进行商业经营活动或在商业经营用房内同时容留人员住宿两种情况。


C、餐饮娱乐类“三合一”场所

是指员工集体住宿场所设置在餐饮及文化娱乐场所内,且未采取必要的防火分隔的建筑。

是不是听起来就是一副有

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的样子??

它都有哪些安全隐患呢?

字不重要,看图

↓↓↓

安全“黑洞”这么多,

看它造成的惨剧!

↓↓↓

2006年的浙江福音大厦火灾,15人死亡!

“福音大厦”为砖混结构的连体五层10间商业店铺,主要从事童装辅料的批发和零售业务,一至三层为商场,三层局部为仓库,四层为员工宿舍和仓库,五层为业主居住房。每层约500平方米,整幢建筑约2500平方米。


2006年9月14日凌晨4点左右,“福音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5人死亡。


2007年的福建一作坊火灾,

37人死亡,20人受伤!

福建莆田飞达鞋面工作坊为典型的“三合一”建筑,共六层。每层180平方米,一层为过道和堆放原料场所,二至三层为生产车间,四至六层为员工宿舍。


2007年10月21日21时50分左右,该作坊一楼发生火灾后,37人死亡,20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


2013年深圳农批市场火灾,

16人死亡,5人受伤!

2013年12月11日凌晨,深圳市光明新区一农批市场发生大火,造成16人死亡、5人受伤。生产、仓储、居住“三合一”,消防栓打开却没有水压,房屋是临时搭建……

三起火灾中,遇难人数68人,

以一家三口换算,

遇难的是22个家庭!

为什么它一发生火灾,

就能造成如此严重的惨剧呢?

多数是违法建筑,耐火等级低

很多“三合一”建筑根本未经建设规划部门统一规划、未经消防部门防火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从头到脚就是违法的产物。建筑耐火等级低,多为住宅、出租屋改变用途,还有的是违章搭建的临时建筑。

业主管理水平低,忽视消防安全

业主根本未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未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也无消防宣传教育。同时,从业人员也未经消防培训教育,消防意识缺乏,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成功逃生自救。

产权不明,责任不清

很多“三合一”建筑都存在多家使用、多家法人的现象,这势必造成产权不明、责任不清的问题。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就表现在各使用单位各行其事,无专门人员负责消防安全,管理非常混乱。

所以为了减少危险,杜绝隐患,

生产经营性场所如需住人,

一定要具备下列条件!!!

严格控制使用性质

在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储存、 经营等场所或建筑中严禁设置住宿场所。

防火分隔措施

应釆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当墙上确需开门时,应采用常闭式乙级防火门。

逃生疏散措施

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场所内的疏散门应釆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应确保在火灾时易于从内部打开。场所内的外窗或阳台不应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应能从内部易于开启。

火源控制措施

“三合一”场所除厨房外不应使用、存放液化石油气和烟花爆竹、油漆、汽油等易燃可燃物品。存放液化石油气罐的厨房应釆取防火分隔措施。所有的电气线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负荷要求,不应私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电气线路应穿金属管、阻燃塑料管等。

严格控制可燃材料的使用

建筑物的吊顶、墙面等装修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室外广告牌、遮阳棚等应釆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且不应影响房间内釆光、排风、辅助疏散设施的使用、消防车的通行乙级灭火救援行动。

严格落实技术防范措施

在疏散走道、住宿部分、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房间、疏散楼梯的顶部应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场所内应配置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灯。

从自身来讲,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一定要认识到“三合一”场所的危害性!

看看近期的新闻事故,

任何都比不上生命重要!

还记得11.18的大兴火灾吗?

11月26日,地下冷冻仓库起火点首次对媒体开放。A06-A07版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大兴区西红门“11·18”火灾发生8天之后,北京市首次对外公布火灾事故现场内部情况。

昨天上午9时40分,记者来到了发生火灾的聚福缘公寓楼。在这个“三合一”建筑里,起火点地下冷库里仍能闻到明显的刺鼻气味;在地上一层,小加工作坊里堆放着大量纸质成品,旁边还有二层钢架床;在地上二层,密布着305间出租公寓,内侧的房间均没有窗户,而公寓楼对外的窗户上也都安装有无法紧急打开的铁护栏。

大兴区公安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魏毅宇表示,目前,北京正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就是重点针对这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工业大院、散乱污企业、违法建设等高危场所加大清理力度,彻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在采访最后,西红门镇镇长表示,针对聚福缘公寓的腾退工作原本本月初开启,原定于事发当天进行清退。但后来考虑到是周六,也是希望租住户能多点儿时间找房子,结果临时将清退行动时间延后到周一(11月20日),现在大家都很后悔。

探访1 地下

起火点冷库仍存刺鼻气味

经过多方协调,记者获准进入本次火灾事故的起火点地下冷库一探究竟。

虽然戴着防护口罩,但刚一迈进地下室,记者还是被一股刺激性极强的味道熏得难受。偌大的空间内漆黑一片,建筑材料已烧焦变形,天花板和承重柱上沾满了炭化的保温材料。

公寓一层内,一家小作坊的铁栅栏门已被救援人员撬开。

据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西红门特勤中队政治指导员倪茂钟向新华社记者介绍,事发当晚,地下6个冷库有4个过火,大量有毒有害的热烟气从地下蹿至地上。经法医检验,19名死者的死因均是火灾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

据调查,2016年3月,樊某某在起火建筑地下一层开始建设冷库,近期冷库正处于设备调试阶段。施工人员均无相关专业资质。上述人员现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探访2 一层

“夺命”浓烟从电梯井扩散

进入一层,记者看到,被火炙烤过的建筑物内部一片狼藉,楼道内的墙体都被烟熏得黢黑,地面上散落大量门窗碎片。位于整栋楼东北侧的出口,是公寓最重要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但它却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与应急指示灯。

记者注意到,在一层内还隐藏着一个生产纸质笔记本的生产加工作坊,几十平米空间内,堆放了大量纸质品。私拉乱建的电线,无序堆放的货物和电动自行车等将不宽的道路堵死,仅剩下不足半米的通行距离。“这里面还有一个房间是小作坊领导供奉关公的地方,平时直接用明火烧香。”消防人员介绍,这个小作坊堪称是“三合一”中的“三合一”,生产区域内堆放着大量纸质品,旁边还有二层钢架床,工人就住在这里。

“所幸是地下一层起火时这里没起火,也没人在工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魏毅宇说,在11月18日,消防官兵拼尽全力保护着这个小作坊,避免货物着火引起更大事故。

一层进门处的一口电梯井已被大火烧毁。据了解,因整栋楼在施工中存在消防隐患,地上地下部分未进行分隔,事发时从地下冷库内产生的“夺命”浓烟正是经此处扩散至一层、二层。

参与当天救援的倪茂钟介绍,他们刚到现场时,滚滚浓烟不断向外扩散,进入公寓大门二三米后,受烟雾影响完全辨别不了方向,“尽管我们有专业强光手电、头灯,但整栋楼都断电了,楼道里也没有向外敞开的窗户,什么也看不见,完全凭着感觉,用手一点一点往前摸,挨个屋子进行搜索。”

探访2 二层

公寓内侧房间都是无窗房

从楼梯上到二层,记者发现,二层公寓是回字形结构,两侧都被分隔成一间间独立的小公寓。防盗门上都贴着封条,透过几扇敞开的大门向屋中望去,锅碗瓢盆散落一地。

公寓二层楼道里被烧毁的衣服。

不仅楼道十分狭窄,而且到处都是随意堆放的杂物,走廊内挂满被烧坏的衣服和小件家具。记者每迈一步都需提防裸露的各种管线和头顶上方不断落下的建筑碎屑。

“楼顶的材料是聚苯彩钢板,发生火灾后会燃烧得非常快,并且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据魏毅宇介绍,按照相关防火要求,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墙壁应直接砌到屋顶。而在二层居住区内,走廊的墙和房间内的隔墙都未通到房顶。因此当火灾发生后,烟气就会通过上方楼顶和隔出的居室顶之间形成的“闷顶”迅速扩散至建筑的每个房间,而不是通过走廊慢慢扩散,这大大缩短了房间内人员的逃生时间。


公寓二层,在一间敞开的房间内,屋内物品一片狼藉。

由于公寓楼是回字形结构,内侧房间均为无窗房,而公寓楼对外窗户上都装有无法紧急打开的铁护栏。魏毅宇表示,对于低楼层居民来说,如当时能从窗户出来,利用床单拧成绳逃生,而不是冒险从浓烟中穿行,可能会有更大生还机会。“高温烟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速度极快,是水平方向的10倍左右,很多人可能来不及疏散,就倒在自己房间的门口。”


北京大兴火灾  已刑拘18人!火灾是安全生产的"灰犀牛"!

消防中控员被判刑根源在哪里?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路在何方?

《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已实施数日,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体工商户业主都认真组织学习了吗?

佛山一床上用品仓库火灾致6人死亡 | 消防安全能预见吗?

"喜隆多大火案"二审维持原判 | 喜隆多为何担责45%

儿童玩火酿火灾致17死多伤 消防安全管理人等5人获刑

常用消防法律法规(修改版)

转自:安全科学岛

文章内容来源:央视新闻、浙江消防、新京报、36safety等

感谢阅读 欢迎转发

因为您的鼓励 我们会更加努力!

消防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