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世界一流”!超30所985,官宣2022年成果

问津学术 2023-03-25

时间,标注新时代的方位。实践,锚定新征程的坐标。

岁末回望,历史与新生交织,扑面而来。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的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评估结果的出炉……2022年,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依旧巨变涌动。

年底,不少高校都发布了2023年的新年贺词。青塔统计了超30所985高校在2022年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国高校作为亲历者,记录着中国高等教育这跌宕却极不平凡的一年:

(以高校代码排序)

中国人民大学

这一年,学科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交叉科学研究院正式揭牌,一批新的“学科特区”和“人才培养特区”蓬勃成长;14个学科入围第二轮“双一流”名单,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蹄疾步稳;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科研工作再结硕果。

这一年,师生团结奋进创新业。我们致敬师者,看闪烁微光汇成星海。在师德标兵、师德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宝钢教育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教学标兵等评选中,又一批优秀团队和教师满载荣誉,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我们铭记成长,在平凡中书写不凡。8939名新生展开了青春新篇章,树立“青年兴则国家兴”的青春志愿;毕业远行的学子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青春之姿挺膺担当,助力中国发展;上千名人大学子走上田间地头,踏遍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土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909位人大师生投身冬奥志愿服务工作,温暖了整个冰雪赛季;抗疫一线,万千人大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一同经历风雨,收获成长与磨砺,一同直面挑战,点燃梦想和希望。

清华大学

2022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顺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绘就了清华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全校师生员工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致力于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牢记嘱托、乘势而上,自信从容迈向未来,自强创新不辱使命。

2022年是彰显风采的一年。杨振宁先生和江梦南同学当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王小云院士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杨倩同学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揭示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 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学生体育代表队创造了包揽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男女篮双冠的佳绩。作为参与“科技冬奥”项目最多的单位,清华牵头7个项目、18个课题,并设计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和三大赛区火炬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清华共有1400余名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清华学子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的真诚热情和自信开放,成为奥运盛会上永远飘舞的雪花,永不消融。

2022年是奋发有为的一年。全校师生员工全面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实施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召开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成立为先书院,启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招生和“卓越医师-科学家班”招生,积极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制定《美育实施方案》《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实施2030创新行动计划,启动首批基础前沿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全面启动全国重点实验室改革,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重新设置医学院架构和职能,设立古文字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成立科技伦理委员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这一年,我们精育良才,坚持立德树人。召开人才培养大会,发布领航行动计划白皮书,着力构建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首届卓越工程师培养高峰论坛在北航举办。高起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率先探索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获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名,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新增20个一流本科专业、10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3名教师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名教师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第三次问鼎全国“挑战杯”,在第八届“互联网+”大赛中获3项金奖。400余名师生奋战冬奥,风采闪耀高山之巅“雪飞燕”。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生源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稳居全国高校“第一梯队”。

这一年,我们心怀家国,矢志创新突破。五大学科群持续发力,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8个学科进入新一轮建设名单。新增空天动力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横向交叉链,打通纵向创新链,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大科学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实验室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高端医疗装备与器械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打造了一批校内科教协同创新平台。获批建设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7项(一等奖14项),获国防科技奖12项(一等奖4项、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社科基金创历史新高。“中国心”“陀螺梦”“长鹰志”“电磁魂”再立新功。在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天宫遨游、奔月探火、国产大飞机等大国工程和国之重器中,处处彰显着北航人的责任担当。

高层次人才队伍喜报连连,新增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百余人。立德树人成就奖颁给陈懋章、钟群鹏两位“大先生”。中国青年科技奖、科学探索奖、航空航天月桂奖、宝钢优秀教师等群星璀璨。青年教师三尺讲台比拼基本功,全球才俊唯实论坛论道新发展。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新设10个研究中心,聚焦前沿着力引才。崇尚立德树人成效、崇尚学术成就在北航蔚然成风。

北京理工大学

——2022年,我们坚持“一流标准”,人才培养在培根铸魂中迸发创新活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育人资源多维优化,育人成效持续提升。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获批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试点单位,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政课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新增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6项、北京市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5项、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5项。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1项(特等奖2项),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4金5银,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2022年,我们牢记“国家最大”,科技创新在自立自强中诠释报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持续增强,牵头获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能力全面提高,牵头获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重大科研仪器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质量再创新高。文科科研发展势头强劲,国家社科基金获批数持续提升。平台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突破,获批首批建设“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量质齐增,获省部级一等奖25项,其中,教育部一等奖6项、学会一等奖13项;在国际顶级期刊主刊发表论文5篇。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显著,新增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20余人,高层次人才占专任教师比例近20%。深化博士后“倍增计划”,新进站博士后239人、在站总量达702人。

——2022年,我们秉承“卓精优拓”,学科建设在谋篇布局中跨越更高台阶。瞄准国家战略,深化内涵建设,加快交叉融合,推进智能赋能,实施“五大建设任务、五大改革任务、五大学科计划”,学科建设释放新活力。获批人工智能、碳中和技术与管理、理论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安全数学理论与计算、脑智与人工智能、重大疾病分子机理、医药分子设计与制造等方向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学科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物理学科新增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中国农业大学

高起点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实施一流学科培优项目,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落实种业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基础研究成果产出捷报频传,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多举措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名教师获评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精准实施“315人才引进计划”升级版和“2115人才培育支持计划”升级版,完善农科特色人才综合评价体系,落实“人才特区”政策,推动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发展,启动实施博士后倍增行动,深挖人才队伍“蓄水池”;发布本科教育教学十大行动,启动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强化知农爱农新型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成立未来技术学院,打造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和国家急需紧缺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创新创业工作再获新绩,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总数和获奖总数创历史最好成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校企合作新典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再创新高:推进新型国际合作战略,提升一带一路政策研究与对话智库建设,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农大方案;加速推进办学资源拓展,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取得实质性进展,校园基建工程稳步推进,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

这一年,我们胸怀“国之大者”,稳步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突出进展。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5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位列第一;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创历史新高。获得4项教育部科技奖。依托高端智库报送高质量咨询报告150余份,为国家重大决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开大学

这一年,由南开“智形”团队完成视觉形态设计的机器人亮相冬奥会,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火炬传递。这一年,南开人工智能学院科研团队参与研发“科学手套箱”,为我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成功发射贡献“南开智慧”。这一年,学校成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积极助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彰显哲学社会科学重镇之为。这一年,南开校友企业康希诺生物率先研发出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向全球展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中国创新方案……2022年,南开人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科研报国的使命担当!

这一年,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再添新章,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重大突破,化学、数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成绩突出,新增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这一年,南开师生屡获殊荣,继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后,又一位南开科学家饶子和院士获小行星命名;张伟平院士担任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评选委员会委员;龙以明院士担任国际数学家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袁明鉴研究员、陈军院士团队重大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多位学者斩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数学奖、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重要奖项;南开学子摘得第十七届“挑战杯”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并再次捧得“优胜杯”……2022年,南开人以追求卓越、勇做标杆的积极作为,奋力谱写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新篇章。

天津大学

学校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选聘“师友”导师,完善全员育人体系;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高质量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新增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首批工程硕博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程博士培养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天大学子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连续5年夺金。

学校新增20位国家级领军人才、44位国家级青年人才。智能电网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顺利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新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一流学科;获批全国首个地球系统科学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率先设置“工程教育学”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成立天津大学学科交叉中心,大力推进“天智计划”;成立人文艺术学院,调整建立外国语学院,首届非遗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工程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万分之一,计算机科学领域进入前千分之一,数学领域进入前百分之一。

学校全年实到科技总经费超42亿元;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总站建设完成,获批牵头建设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9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4项,牵头制订的《生物安全科学家行为准则天津指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生物安全道德准则;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突破亿元。

大连理工大学

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新增25个一流本科“双万计划”专业建设点,获批中组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专项。我们提升育人能力,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学院,获全国教学竞赛奖6项,获44项省本科教学成果奖、28项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我们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青年学子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2000余人次,获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金3银、“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1金1银,创历史最好成绩。

回首2022年,我们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建立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打造战略科技体系,获批建设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9个省级新型智库。我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获批各级各类重大重点项目115项,其中千万级以上项目13项;牵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项,直接经费2.11亿元。我们产出一批重大成果,牵头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5项,创历史新高;获评中国专利奖优秀奖3项,摘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3项、银奖7项。我们推进科技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长兴岛精细化工平台获批省示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金额同比增长77.7%和118.1%,涌现出9项超1000万元转化项目。

推进学科提质升级,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入选首批十所“工程教育学”试点高校;布局医学学科,成立医学部,揭牌肿瘤医学研究院、心脑血管医学研究院。我们人才强校形成战略布局,系统性重塑人才人事制度,构建优秀人才发展生态体系、科学评价体系,推进预聘、准聘、长聘一体化改革,实施讲席教授制度、菁英人才选培等专项培育计划,新增国家级人才30余人。我们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与25所世界知名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承办第八届中日教育交流会等活动,与7家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我们深度融入东北振兴战略,与大连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大连市英歌石科学城规划布局“三纵一横”科研体系,牵头建设的辽宁黄海实验室揭牌,与大连市中心医院合作共建非直属附属医院,与省内企业联合成立53家实质性产学研联盟。

东北大学

矢志一流,学科发展步履铿锵。坚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发布整体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交叉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强化学科之间协同创新。计算机科学进入全球前1‰,前1‰学科达到2个;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1%,前1%学科达到7个。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仪器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等11个学科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百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全国第一层次,7个学科进入同类学科前列。传统优势学科更具特色,前瞻性交叉学科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学科蓬勃发展。

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出台新时代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实施方案,重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推进创建“书院制”育人新模式。新增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一流课程177门,荣获辽宁省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批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8个。获评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21项、优秀学位论文49篇,均创历史新高。学生科技竞赛获奖数量(2017—2021)排名全国第2,综合排名全国第7;在全国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中获评A+,位居全国高校TOP2%,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日益彰显。

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8人、青年人才15人。引进“海外百人”“优秀学术骨干”“双百计划”外籍专家等教师100余人。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杰出工程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等先进典型。特殊钢冶金技术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高层次人才引育并举,一流师资队伍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追求卓越,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强化有组织科研,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有序实施,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列入新序列;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及“东北大学创新港”等取得重大进展,完成钢铁共性技术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新一轮建设论证,东大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投产。年度科研经费再次突破12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7项、课题20项,经费超2.7亿元;重大科研项目进款首次突破2亿元,增幅近90%;签订科研合同1400余项,合同额再超9亿元;成为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国防科研经费再次突破1亿元;新增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创新平台6个;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1项、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突出贡献集体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跃升,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东大力量。

吉林大学

这一年,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全年获批科技、社科项目及合同金额创历史新高。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成果发表,助力国家探月工程;“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项目通过专家结题评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航空重力梯度仪核心技术的国家;努力“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新型智库积极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建言献策,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彰显吉大担当。

这一年,于吉红院士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姜治莹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孙正聿教授荣获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张文显教授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理、法理和哲理》发表,肖冠军教授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张然、陈芳芳两位女教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江梦南校友获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尹文心同学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全国首发,黄大年纪念馆入选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启动,吉林大学代表队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中实现五连金和年度双金,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实现三连冠,学校连续三年获评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成效考核最高评价等级……累累硕果展示了前进中的吉大形象。

复旦大学

过去一年,“第一个复旦”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学校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万象更新。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20个专业顺利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新增应用伦理、社会政策、气象、口腔医学4个学位授权点,50项成果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召开新时代首次学校教材工作推进会,推出“步青计划”,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正式招生,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坚持学科驱动,全力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完成首批20个学科学术发展中心组建工作,启动实体科研机构管理机制改革,成立新工科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构筑。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再创新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正式获批,16件展品获高交会优秀产品奖,举办首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要成果;复旦上医迎来创建95周年,全国首个立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在中山医院启动。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启动“两大工程”二期建设,获批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16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7项)和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4项)获奖数均居全市第一,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作出新贡献。我们坚持人才强校,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实施“大人才”战略,加强人才政策供给,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全年实现高层次人才比重进一步提升,人才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我们坚持服务国家,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创新校内外双聘兼聘制度,加快推动“青张联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科研楼群整体完成结构封顶,全年新签署校级战略合作协议13项,高质量落实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和部省合建任务,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积极开拓国际合作新伙伴、新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加主动自觉。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召开全校党建工作会议,强化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1个院系党委和3个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建和事业发展进一步深度融合。

同济大学

这一年,我们坚持“四个面向”,科学研究获突破。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继续加强有组织科研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获批首批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无人系统多体协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期项目启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实现省部级科研平台理工科全覆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7项,获杰青、重点项目数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5项成果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多个学科的高水平原创性成果发表于《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应用,学校获批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和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

这一年,我们坚持党管人才,队伍建设显成效。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以平台吸引人、事业发展人、待遇留住人、感情凝聚人,高层次人才队伍持续扩容、提质。坚持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实施人才分类评价,设立人才特区,进一步激发基础学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同济特色“长聘制”和原有体系专业技术职务双通道评聘联动推进,激发人人成才、人尽其才活力。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9人,多位教师当选外籍院士或国际知名学会会士,一批教师获国内外重要学术荣誉。

上海交通大学

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果丰硕。以“五育融合”为牵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面营造“育人神圣”氛围,落实“让每一位学生都更加优秀”的育人理念,打造本科人才培养“四个计划”,推进直博生贯通培养,让进入交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全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57项,获奖总数、特等奖数均列上海市高校第一;3000余人次学生在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佳绩。

我们坚持引育并举,持续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人才高地效应彰显。一批世界级专家扎根交大,一批顶尖学者引领学校学科发展。樊春海院士与赵敏教授荣获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房静远教授荣获谈家桢临床医学奖,付世晓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黄文焘副教授获评2022强国青年科学家,上海青教赛2022年创历史最佳成绩,在各类人才计划中保持全市领先。

我们全面推动有组织科研,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科研体系不断完善。交大人坚守与国家同向同行、矢志奉献的崇高追求,在铸造“大国重器”中体现交大智慧与贡献。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志来校调研,鼓励学校勇闯“无人区”,下好“先手棋”,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科研工作捷报频传,关键指标不断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13年名列全国第一,连续六年超千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共计立项51项,排名全国高校第三、上海高校第一。

华东师范大学

打造卓越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组织首届 “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展评”,致力构筑卓越人才培养的改革试验特区;市优秀教学成果获奖位居上海高校第一;探索人文社科创新发展,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部校共建出版学院等创新平台在校揭牌;

南京大学

我们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营造弘扬留学报国传统、担当强国使命的浓厚氛围,着力造就更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探求新时代人才战略资源建设新模式,全面深化准聘长聘体系和学术新区建设,助力建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科教创新高地。这一年,我校教师、集体获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科学探索奖”“侨界贡献奖”等多项殊荣,学校大家庭新增了中科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等数十位名师学者,人才生态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正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这一年,我们有1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一批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内涵式、特色化、引领性发展取得重大进展。12项原创性成果发表于Nature、Science正刊,“自然指数”创历史新高、继续稳居世界高校前列,五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参与研发的“羲和号”卫星创造了五个“国际首次”。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综合性研究平台等建设进展喜人,获批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数创“十三五”以来新高,不断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坚实支撑。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大型古籍文物整理研究、复杂系统管理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类科研平台建设捷报频传。新型智库制度创新深入推进,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咨政作用更加凸显。优秀学术成果外译传播不断扩大,国际传播和话语体系创新能力建设日益加强。

浙江大学

一年来,我们高兴地看到,300余位海内外英才加盟浙大,3990余名师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70余名毕业生选择到中西部书写人生,110余个学生团队问鼎国内外重大竞赛,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探月工程嫦娥五号突出贡献个人”等称号,学校以第一且通讯单位发表CNS主刊论文13篇,浙大师生在轨开展了中国空间站工程应用系统的首个干细胞项目,在超导量子芯片上首次实现了光的量子拓扑态操控,实现了以天然光合作用系统增强细胞合成代谢的突破,发现了细菌帮助昆虫求偶的“成人之美”机理,匠心打造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在国家博物馆等进行国内外巡展,21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绝大多数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进步。全体浙大人用奋斗、拼搏和奉献绘就了2022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一年,我们潜心立德树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春风化雨,其乐未央。我们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着力构建“ 大思政”新格局,3 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安徽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行动纲领、研究生教育“德创”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打造“四位一体”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高质量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创办量子信息科技英才班,不断完善英才教育体系。深化“五育并举”,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六有”大学生,以“金课”“金牌”“金奖”“金字”打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启动实施“雏鹰计划”和“雄鹰计划”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我校创新创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安徽省“省级创业研究院”。积极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用心用情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这一年,我们执着攻关创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之嘱托,心之所向。我们坚持“四个面向”,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支持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共建我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墨子”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顺利安装,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圆满发射。加快推动合肥先进光源、量子空天一体精密测量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平台,以及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碳中和研究院、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等建设。学校主持或参与完成的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量子信息等领域重大创新成果,获得党的二十大报告“点赞”。主导建设的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等亮相“ 奋进新时代 ”主题成就展。“实数量子力学检验实验”“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蛋白质设计研究成果”等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并分别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重大突破以及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还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这一年,我们坚持人才强校,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们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召开人才工作会议,颁布新时代人才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引才十年系列活动,“众行课堂”“众言沙龙”精彩纷呈,“墨子·云论坛”广纳贤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学校一流师资队伍不断壮大,首批聘用杰出讲席教授和讲席教授 194位,各类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 630 余人,占固定教师总数的 42%,优秀青年人才占比稳步提升。坚持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大力培养“四有”好老师。我校叶向东院士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俞书宏院士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薛天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刘树彬教授荣获中国科学院“科苑名匠”称号,孙金华教授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刘乃安研究员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

厦门大学

2022年是学校喜讯连连、成果丰硕的一年。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入选九部委首批“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校”,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7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6项,1人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奖学金。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统计学等高峰学科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一批学科迈上了新台阶。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课题数创历史新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联合重点项目数取得历年最好成绩。国家社科基金各类立项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教育部重大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2,一般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4。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顶级刊物。3人获“科学探索奖”,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成功入围联合国十年规划项目。牵头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获批紧急使用。隆德县厦门大学康业扶贫产业园项目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这些成绩既是各有关方面对学校的肯定和鞭策,也为学校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新的坚实基础。

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6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全国、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积极推进学生思政工作,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三全育人”,认真落实思政体系目标任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加强专业建设,1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学术学位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入选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首批试点高校;不断完善以实践为核心、立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招生就业工作扎实有效。海大学子连续四年入选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持续提升。学校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进“特色登顶”“生命提升”“工科跨越”“文科繁荣”等学科建设举措,学科实力显著提升。学校获批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主持其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下设课题23个,年度到账科研经费达9亿元。人文社科高层次项目新立项3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扎实推进新一轮“四方共建”。与崂山实验室耦合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与广西、云南等签署省校战略合作协议。抗肿瘤Ⅰ类新药BG136成为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高质量完成定点帮扶云南绿春任务目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人才引育成效显著。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扎实开展“树师德 正师风”专项活动,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史宏达教授团队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包振民院士荣获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吴立新院士荣获齐鲁杰出人才奖,崔洪芝教授荣获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刘勇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毛相朝教授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杨连瑞教授入选“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高珊教授获评“齐鲁巾帼十大科技创新之星”。2位海外专家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领军人才,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武汉大学

回顾2022,我们广纳人才,争创一流。学校牢牢抓住人才这一兴校强校的第一资源,大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高水平人才增长持续保持领先全国高校的“加速度”,有力带动了学科水平和学术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学校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十大自然指数上升最快机构,2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新一轮学科评估A+和A类学科数量均有提升。

回顾2022,我们拔尖筑峰,绵延文脉。学校牵头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大基础科学中心正式启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入选为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更大作为;积极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和新文科建设,咨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华中科技大学

践行初心使命,培育时代新人。这一年,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健全“五位一体”立德树人体系,深化“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加快建设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人才培养特区。9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新增3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数学、力学2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学校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试点单位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精密重力测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获批教育部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学子在“挑战杯”“互联网+”等科技创新大赛中再创历史最好成绩。

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创新能力。这一年,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加强有组织创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白皮书,深入实施基础研究计划、交叉研究计划和重大科技创新计划。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80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7项。牵头成立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重组建设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3个国家实验室华中大基地。启动建设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持续推进湖北光谷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获批建设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入选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与国机集团、长江委、中国重汽、中国联通等达成战略合作,建立更高水平的创新联合体。

聚焦人才强校,打造人才高地。这一年,我们真心爱才、悉心育人、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开启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深入实施人才引育提升计划,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规程,谋划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举措。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实施分类评聘,优化培训体系,规范评审考核,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双聘引进战略科学家3人,引育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近80人。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熊有伦院士荣获全国“最美教师”称号。青年人才在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

中南大学

我们聚力发展,前进步伐更加铿锵。一年来,我们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谋发展、倾心促改革,不断深化“四个转型”发展战略,以“国之大者”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中南篇章。学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全面启动,学科建设水平、人才队伍实力、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贡献、社会服务成效等再上新台阶,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数、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数、国家重大科研平台数、单项过亿元的成果转化数、学生竞赛获奖数等居全国高校前列,国际交流合作稳中有进、持续深化,服务人民生命健康措施有力、成效突出,实验室、食堂、学生宿舍等办学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各项事业在不断创新突破中阔步前行,综合实力达到新的更高水平。

中山大学

新一轮学科评估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绩斐然。11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办专业100%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10个专业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坚持引育并举,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共引进“百人计划”人才331人,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8人次。办学空间继续大幅度改善。2022年“三校区五校园”完工新建筑累计超96万平方米。其中,广州校区南校园博物馆、生命科学楼群、北校园医学3、4、5号楼,珠海校区槿园、瀚林3号楼群、博雅苑人才公寓等重点项目顺利完工,深圳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即将收官。

回望2022,我们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动科研创新,在开拓进取中展现中大力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7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重大项目获批牵头2项,再创历史佳绩。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总立项数连续7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取得历年最好成绩。

“中大力量”快速增强。P4实验室成功落地我校,与稳步发展的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天琴中心等一批“国之重器”共同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巨大势能。“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顺利试航,与“中山大学”号综合科考实习船“双剑合璧”,有力支撑海洋强国建设。“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新获批共建“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与科大讯飞、中国联通广东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建创新平台9个,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咨政服务成果丰硕,国家高端智库的功能得以进一步拓展。

华南理工大学

回望2022,我们直面挑战、勇于担当,实现疫情防控与办学事业发展的“双统筹”“双胜利”。全体师生员工共克时艰,筑牢校园疫情防线,持续保持校园1048天本土零感染,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疫情防控“华工模式”。在全方位守护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的同时,我们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广州国际校区全面建成,学校稳居“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高分子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2个学科在US News 2023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内地高校共8个),新增药理学与毒理学、数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共12个),新增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共5个),“同城一校三区”高水平办学格局更加完善。

新增国家杰青等领军人才12人,新增“四青”人才31人,其中国家海外优青项目入选18人(为2021年的两倍);广州国际校区已引进由中外院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我们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坚持“四个面向”,做强有组织科研,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7项;承担各类科技攻关项目、课题460项,经费近6亿元,其中,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共14项、课题43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7项(已公示),其中牵头5项;高水平成果转化再获突破,获中国专利奖银奖2项、优秀奖2项,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三,有力赋能国家尤其是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科学回答“四个之问”,获批国家级社科重大重点项目9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0项,总体立项率达17.2%,居广东首位;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上级批示,政策影响力显著增强。学校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优秀案例(全国仅2家高校)。

电子科技大学

纵深推进“双创”“双百”“双带头人”和“党建工作品牌”“优秀支部工作法”示范创建。1个学院党委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数量创历史新高。深入推进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个、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1个。学校获“2022年度高校网络舆情机制优秀单位”。加强辅导员研究型特色型队伍建设,获第十三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教育部和四川省思政课题12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3篇,2个工作室入选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入选四川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新增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示范教学团队3个、示范课程7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不断形成并持续巩固。

我们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全面实施,所有工科学院实施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形成高水平科研转化的工程教育新范式。首次实施本科生“荣誉课程”“荣誉研究”和“荣誉学士学位”计划。成电学子继续在各类大赛斩金夺银,《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位列全国第二,第六轮总榜全国第四。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互联网+”国赛获3金7银,“挑战杯”国赛获6金2银,均创学校历史最好成绩。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2人获四川青年五四奖章,1名学生当选为四川省大学生年度人物。2022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68.77%,其中出国(境)深造率21.67%,直博率5.01%,世界名校深造率16.14%。2022届毕业去向落实率95.30%。

我们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活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更加彰显。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天府绛溪实验室正式揭牌。作为牵头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7项、学会/协会科技奖一等奖6项,科学探索奖2项,3项原创性成果在《Nature》正刊发表。持续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及新增工作。新增“杰青”等国家科技创新人才项目10项。2条建言献策被国家领导人批示。与成都市深入开展战略合作,与中国电科、中国铁塔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化“电子信息+乡村振兴”内涵,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第一批社会帮扶典型案例。加强校友组织建设,助力校友协同发展、融合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

这一年,我们持续完善“三全五育”工作机制,推进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深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强化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心)、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实施“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推进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新增2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累计达61个。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8.66%。交大学子斩获CUBA全国总决赛季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冠军。

这一年,我们实施“基础学科跨越计划”,上线“学科交叉信息平台”,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取得优异成绩。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ESI前1%学科17个,5个学科进入前1‰,1个学科进入前万分之一。获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探索“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协同用、多方赢”柔性引才模式,新增国家级人才61人,1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招生,深化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建设,引领“一带一路”高等教育交流合作。

西北工业大学

2022年,我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完善思政工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0项,获奖数和特等奖数均创历史新高。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牵头建设高校、首批中组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屡创佳绩、捷报频传。我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制定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学校事业发展中来。新增国字号核心人才46人,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第七批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3人。

2022年,我们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主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对接国家需求,打造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西工大模式”,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C919等重大型号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重点类项目30项。牵头研发的“飞天一号”组合动力飞行试验圆满成功。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已通过立项评审,获批柔性电子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牵头论证并建设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学科声誉取得重大进展,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年来,我们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接续打造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获批陕西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智体美劳一体化育人体系更加健全,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连续25年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高质量完成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启动一流本科教育攻坚计划,积极筹备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新增物理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一年来,我们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打造旱区创新高地。紧扣“深化巡视整改,加强创新团队和创新能力建设”年度工作主题,统筹推进2个“一流学科”和5个“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积极推进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组建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未来农业研究院建设,科学谋划家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快培育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植物免疫团队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感病基因,并通过敲除感病基因,使得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的侵染,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途径,成果在《细胞》发表。植物氮素营养团队发现植物硝酸盐受体NLP7,为提高作物的氮利用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提供了新思路,成果在《科学》发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再创历史新高,居农林高校前列。推动种业振兴,“西农511”等优质强筋小麦的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小麦新品种在黄淮麦区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助力乡村振兴,与合阳县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工作在全国考评中获评“优秀”。继续发挥“三团一队”智力帮扶模式,连续四年在全国定点帮扶成效考核中获得最高等级“好”。

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谋划世界旱区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全年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4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最美林草科技工作者等榜样典型不断涌现。深化教育评价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典型做法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简报推介。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统筹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获批陕西省师德师风建设基地,隆重举办首届教师节表彰大会,开展纪念李仪祉先生、李振岐院士等纪念活动,传承学校优秀文化,倡导科学家精神。

兰州大学

这一年,我们初心如磐、砥砺前行,创新发展的愿景和争创一流的意识更加激荡。坚持“四个面向”,自觉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为牵引,科研经费稳步增长,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历史新高,获批千万级项目11项;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首批20个标杆实验室之一,共建的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也已获批,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通过教育部专家认证;研制成功首颗极大规模全异步电路芯片,成功促成党参等相关专利成果转化;荣获甘肃省科技功臣、自然科学特等奖和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成果;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智库百强榜和获奖智库成果位居国内高校前列。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在特色中兴文、在原创中厚理、在厚理上拓工、在创一流中精农、在医教研融合中强医,21个学科提档升级、高峰学科实现“倍增+”,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培养造就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营造“大先生”成长环境,引进人才108人,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员21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启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教师在国家级教学比赛中取得新成果,学生获专业和创新创业类国家级金奖3项、国际级金奖4项。积极拓展与西部六省区的全领域合作,努力让区域禀赋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来源:青塔Pro综合。


火了!

保存失败

原省纪委书记跨省任省政法委书记

江苏、青海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山西省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今日起报名

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教师系列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中国法学会所属事业单位2023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北京语言大学2023年新编长聘人员招聘(41人)

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公布!

人民日报:新冠重症发生率高不高?最新解读

沉痛悼念江龙院士

沉痛悼念钟涵先生

沉痛悼念曹有成先生

沉痛悼念保彬教授

沉痛悼念我国昆虫毒理学家、农业教育家高希武先生

著名大学今天发布25则讣告!

985高校硕士成为华为天才少年,两年后他离职了...

东南大学2023年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查询及办理相关手续的通知

东南大学医学院2023年全日制博士复试结果公示

福建医科大学关于增设2023年在职博士报名批次的通知

杭州师范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山西医科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社会公考)报考须知及流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拟增设3个硕博点

火箭军工程大学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告

饶毅教授再次回应相关争议!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6卷目录

精辟回复:上学去独立法学院好,还是去综合性大学好?

首届中国政法大学“法研闻弦杯”全国研究生学术征文大赛章程

《学术月刊》2022年第10期法学论文要目

关于《法大研究生》投稿邮箱及投稿须知部分更新的通知

第二届法律人类学博士生论坛

纪检监察学基础理论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苏州大学国家监察研究院“第三届学术论坛”)预通知

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深圳市律师协会恶意投诉行为处理规则(试行)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宋春波任郑州市检察院代理检察长
2025年招生!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开工!
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2022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
公安部出手!严打“山寨”仿冒涉疫药品
女干部被通报:收受茅台酒201瓶
官宣:这一地,将添一所师范大学!考博之路2022年阅读量达到320.9万!
法研在线2022年阅读量达到350.8万人次!
学术之路2022年阅读总量为795万人次!
问津学术2022年阅读量达到140.5万!
问津学术服务号2022年阅读量达到7.6万!
问津学术圈2022年阅读量达到170.3万!学术之路全国各地交友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