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冬奥周期世界主要强国科技助力备战策略及其镜鉴 // 李桂华,袁俊杰,李晨,苏钰莹

编辑部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03-26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

本文引用格式

李桂华,袁俊杰,李晨,等. 北京冬奥周期世界主要强国科技助力备战策略及其镜鉴[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5):1-6.


北京冬奥周期世界主要强国科技助力备战策略及其镜鉴 

李桂华,袁俊杰,李晨,苏钰莹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信息中心,北京100061)


采用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北京冬奥周期主要冰雪强国科技助力备战策略及关键技术,为我国备战参赛提供有益借鉴。欧美和亚洲主要强国为在北京冬奥会上创造佳绩,纷纷推出多项举措,科技助力备战成为冬奥强国的“通用举措”。研究发现: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向高科技要体能、注重高科技装备器材的研发与应用、提供远程科技服务保障、将新兴技术融入心理训练、将科技专家纳入保障团等,是冬奥强国科技助力冬奥备战的主要策略。研究建议:借助科技手段在潜优势及落后项目上寻求突破,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训练科学化水平,运用高科技措施预防运动损伤,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备战精细化,充分发挥主场科技优势。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为在本届冬奥会上创造佳绩,挪威、加拿大、美国、德国、荷兰、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冬奥强国纷纷推出多项举措,包括引进优秀外籍人才、升级改造训练设施等,尤其是在科技助力手段上狠下功夫。从目前来看,这些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持了自身整体实力的领先地位。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国将作为东道主参与角逐,这也是我国首次举办冬奥会。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回顾主要冰雪运动强国在近3届冬奥会上的表现、在北京冬奥会新增项上的表现以及作为东道主在举办冬奥会当届和上届的表现,同时梳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从而重点研究和分析主要冬奥强国科技助力备战的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参赛提供借鉴。


1 世界主要强国冬奥备战的总体情况与核心问题


1.1 主要冬奥强国在近3届冬奥会上的整体表现

1.1.1 欧美诸强整体实力基本保持稳定

欧美冬奥强国不仅历史上夺得的金牌、奖牌数量多,夺金面广,而且在近3届冬奥会上和本周期的重大国际比赛上始终名列前茅。

近3届冬奥会,挪威在金牌榜上的名次一路攀升,金牌、奖牌数也呈直线上升趋势。在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和北欧两项4个项目上,挪威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本周期挪威除了在雪上项目延续优势之外,在冰上项目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近几十年,挪威对精英体育训练中心的投入大幅增长,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世界级冬季项目优秀运动员。加拿大在近3届冬奥会上始终位列金牌榜前三,2010年凭借东道主优势雄踞金牌榜榜首,2014年及2018年两届冬奥会,客场作战的加拿大名次虽然下降,但仍居第3位。加拿大特别重视数据分析技术在备战中的应用,曾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为多个项目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美国在近3届冬奥会金牌榜上一直位居前五,金牌数稳定在9枚,在花样滑冰和单板滑雪项目上优势明显。美国非常重视新型辅助训练器材的使用,备战平昌冬奥会时,在自由式滑雪训练场地安装了新型气垫,帮助运动员在安全的前提下打磨技术动作。德国作为老牌冰雪强国,金牌、奖牌来源广泛,发展相对均衡,其中雪车、雪橇和跳台滑雪成绩较为突出。德国尤其重视雪车雪橇赛道的建设与相关装备的研发,是全世界拥有赛道最多的国家,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荷兰的冬奥实力有上升势头,除在传统优势项目速度滑冰上继续保持领先外,在短道速滑项目上也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科技创新在荷兰提升实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荷兰Thialf速滑馆在冰面下安装了测速装置,用于分析运动员在不同阶段的速度,助其提高滑行技术。2014年俄罗斯依靠主场优势跃升至金牌榜首位,花滑是俄罗斯的优势项目。俄罗斯注重从实践出发,花滑功勋教练与工程师共同研发出多种高科技辅助训练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2 亚洲邻国凭借个别项目的突出表现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的近邻韩国和日本在个别项目上表现突出,能够在冬奥会金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韩国在2010年和2018年均跻身前十,仅在2014年跌至第13名。韩国短道速滑实力强劲,近年来在雪车项目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韩国十分重视体能训练,以其王牌项目短道速滑为例,多年来已积攒了大量的高水平运动员体能测试数据,为科学制定体能训练方法打下坚实基础。日本在近3届冬奥会金牌榜上的名次稳步提升,速滑和花滑相对较为突出。日本速滑水平的迅速提升离不开科学分析,科研人员利用风洞试验结果调整速滑运动员的间距,尽量减少空气阻力,使技战术得到优化(表1)。

1.2 主要冬奥强国在北京冬奥会新增项上的表现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共设置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与平昌冬奥会相比新增了7个小项,分别为女子单人雪车、短道速滑混合接力、跳台滑雪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本周期主要强国在北京冬奥会新增项上也有出色表现,将重大比赛的绝大多数奖牌收入囊中。

2021年,美国选手汉弗莱斯成为史上首位夺得世锦赛女子单人雪车冠军的运动员。德国选手在2019年和2021年世锦赛蝉联跳台滑雪混合团体冠军。美国和德国在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比赛中也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在北欧滑雪世锦赛上,加拿大和俄罗斯运动员分别在男子和女子大跳台项目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世锦赛的空中技巧混合团体比赛中,俄罗斯运动员展现出强大而稳定的实力,是中国选手在北京冬奥会冲金的主要对手。此外,在2018/19赛季和2019/20赛季的短道速滑世界杯混合接力项目中,俄罗斯、荷兰、韩国和加拿大均为领奖台上的常客,对中国冲金构成一定威胁。

1.3 主要冬奥强国作为东道主在举办冬奥会当届和上届的表现

1.3.1 近3届冬奥会举办国在举办当届的金牌、奖牌数量及金牌榜名次增长情况

大部分主要强国至少举办过一届冬奥会,加拿大、俄罗斯和韩国分别是2010、2014和2018年冬奥会的举办国。对比这3个国家在举办冬奥会的上届和当届的表现,发现其金牌、奖牌数量和金牌榜排名无一例外都出现了增长和提高,其中金牌数量增幅分别达到100%、266.7%和66.7%,俄罗斯和韩国的奖牌数量增幅也分别达到100%和112.5%,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名次更是一举冲至金牌榜榜首(表2)。

1.3.2 举办国在一些项目上的主场优势

从项目上看,有个别项目的东道主优势比较明显。人们普遍认为,打分类项目易受东道主因素影响。例如在索契冬奥会花滑女单比赛中,卫冕冠军韩国名将金妍儿仅获144.19分,而东道主选手俄罗斯新秀斯托尼科娃在失误的情况下仍获149.15的高分,力压金妍儿夺冠。此外,冰雪项目受场地环境影响较大。韩国在2018年以前的冬奥会上从未获得过钢架雪车金牌,结果在平昌一举夺冠,实现突破,这与韩国运动员有更多的时间熟悉赛道和环境不无关系。

1.4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

1.4.1 重大比赛推迟或取消

进入2020年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冬季项目的重大比赛或推迟或取消。被取消的冬奥项目世锦赛有2020年男子、女子及混双冰壶世锦赛,2020年短道速滑世锦赛,2020年花样滑冰世锦赛,2020年男子冰球世锦赛,2020年女子冰球世锦赛(高级别组)。被推迟的冬奥项目世锦赛有2021年女子冰壶世锦赛。此外还有部分赛事被迫易地举行。重大赛事的变动不仅影响了冬奥会参赛席位的产生,而且导致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成果无法得到检验。

1.4.2 部分训练场馆关闭

随着新冠疫情的扩散,部分专业训练场馆关闭,许多运动员不得不依靠居家训练维持竞技状态。受疫情影响,美国奥林匹克训练中心于2020年3月关闭,这也导致美国各项目的备战训练处于停滞状态。直至6月底,奥林匹克训练中心才得以重新开放。为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感染,美国奥委会决定优先保证备战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比赛的选手训练和备战,因此能够进入训练中心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人数大幅减少。因疫情和机械故障,加拿大速滑队的大本营奥运速滑馆被迫关闭将近1年的时间,高水平运动员不得不另寻训练场所,甚至是在室外的冰冻湖面上进行训练,直至2021年6月才重返奥运速滑馆。

1.4.3 运动员感染新冠

新冠肺炎传播性极强,对人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自新冠爆发以来,不少运动员不幸感染新冠。短道速滑名将刘少林、刘少昂在2020年两次感染新冠,耽误了不少训练时间,因此两人在2021年欧锦赛上表现平平,直至几个月后的世锦赛才恢复过来。加拿大冬奥金牌得主、雪车运动员科帕茨在2021年4月确诊感染新冠。住院期间,他必须依靠呼吸机与病毒作斗争。即便是出院后,他仍然感到身体多处疼痛,肺部更是遭受了永久性的损害。

1.4.4 运动员收入锐减

除训练和健康之外,随着新冠疫情愈演愈烈,全球经济也深受影响。比赛是运动员的重要收入来源,由于比赛大量取消或推迟,很多运动员陷入经济困境。为帮助运动员度过难关,多个国家向运动员提供了专项资金,例如美国奥委会启动了新冠疫情运动员援助基金,为出现经济困难的选手提供一次性的补贴;加拿大也曾数次通过运动员援助计划直接向选手们提供经济支持。

总的来看,世界主要冬奥强国在近3届冬奥会上的整体表现稳定,在北京冬奥会新增项上也有出色表现,东道主国家具有一定的主场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重大比赛推迟或取消、部分训练场馆关闭、运动员感染新冠、运动员收入锐减。科技助力备战成为当前我国冬奥会参赛的重要任务。


2 世界主要强国科技助力备战策略与关键技术


2.1 大幅增加科技投入

为推进科技助力冬奥工作,尽管各主要冬奥强国的体育管理体制不同,但均非常重视对科技创新进行投入,并且近年来投入力度大幅增加。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美国奥委会借鉴了其他国家的备战经验,成立了科技创新基金,用科技助力备战工作。美国奥委会发挥自身商业开发优势,前往硅谷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寻求科技与资金的支持。目前他们已获得多个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科技创新基金致力于建立一个广泛兼容的体系,将众多提高比赛成绩的科研项目整合在一起,通过美国单项运动协会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做好备战工作。其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复杂的技术服务体系,由多个第三方设备供应商和平台服务商帮助运动员完善训练计划和监控训练情况。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随着训练数据的累积,这个体系会越来越智能,有助于全面了解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最终提高美国在北京冬奥会等世界顶级大赛的成绩。

为了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大放异彩,加拿大推出“登上领奖台”计划,旨在为加拿大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资源,帮助加拿大运动员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加拿大之所以能够在冬奥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登上领奖台”计划功不可没。该计划除了为各个项目提供充足的备战资金之外,还会为体育科学中心网络拨款,为运动员提供科学技术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升级装备器材、改善身体形态、适应场地环境,从而获得竞争优势。2021/22年度,体育科学中心网络获得的拨款为1451万加元,比上一年度增加5%。

2.2 向高科技要体能

强化体能训练、弥补体能短板是备战重大比赛的基础。主要强国注重运用高科技提升运动员的体能,使基础体能不断强化,专项体能得到改善。

为备战平昌冬奥会,韩国体育开发院构建了科技助力体系,成立了科研团队,在训练第一线为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科技支持。以速滑项目为例,科研团队成立后,首先根据速滑队的情况确定了科技助力的具体方案。备战平昌冬奥会期间,韩国体育开发院对速滑队运动员进行了体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研制体能训练方案。前后两次测试结果显示,短距离项目运动员的去脂体重(+1.7kg)、耐受时间(+1min20s)等多项指标均有提升,预示着成绩有提高的可能性,同时最大无氧功率(+0.06w/kg)和血乳酸水平(+4.31mmol/L)也有所提升,表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已有所提高。最终,韩国速滑队在平昌冬奥会上收获1金4银2铜共7枚奖牌,与上一届冬奥会的2枚奖牌相比增幅非常明显。

日本女子速滑项目在平昌冬奥会上实现飞跃,高木美帆、高木菜那姐妹等选手获得了3金2银1铜的好成绩。其中在最受关注的团体追逐比赛中,日本女队战胜荷兰夺冠,并打破冬奥会纪录。荷兰籍教练威特成为公认的最大功臣。他擅长数据分析,曾专门研究速滑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体数据与滑行数据。他认为日本选手过于关心技术,其实体能更重要,而强化体能的依据正是密集的数据分析。在自己多年积累的数据基础上,威特将最先进的体育科学与监测数据用于训练,比如借助自行车监测体能、最大力量、最大摄氧量等,使日本速滑改头换面、突飞猛进。在威特的帮助下,1500m世界纪录保持者高木美帆在2020年日本速滑单项锦标赛上以1min54s81打破赛会纪录,实现五连冠,并以1min14s21刷新赛会纪录的成绩,获得1000m四连冠,始终保持着一流的竞技状态。

2.3 注重高科技装备器材的研发与应用

高科技装备器材可使运动员的训练事半功倍。主要强国在备战冬奥的过程中为运动员提供了多种先进的训练装备器材,帮助运动员提升训练效果。

为取得成绩突破,加拿大越野滑雪名将克肖曾提出希望有一台特别的跑台帮助他克服成绩瓶颈。于是加拿大本土科技公司通过精心的研发设计,制造出了一台价值20万美元的新型跑台,其优点是能够更加精确地模仿在复杂的滑雪赛道上的运动体验,最重要的是能够收集训练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还能通过系统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尽管这台新机器目前尚无法完全复制冬奥会赛场上的转弯和落差的真实细节,但由于该系统与摄像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相连,所以能够记录选手的相关动作和生理指标。克肖的教练团队表示,他们利用这些反馈信息可以研究出更好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克肖的心血管功能。

美国滑雪协会在备战平昌冬奥会的过程中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和滑雪模拟器,效果显著,美国在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4个分项上共获得7金5银3铜。为提供沉浸式3D体验,美国滑雪协会科研中心与专业公司合作,借助其虚拟现实技术辅助训练。为了让运动员更深入地体验赛道,美国滑雪协会还使用了增强现实技术的滑雪模拟器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该款滑雪模拟器曾荣获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设计奖,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真实体验,让3D滑雪运动拥有非常高的逼真度。

2.4 提供远程科技服务保障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提供远程科技保障的价值突显,这种工作方式在疫情结束后也可作为常态化训练的辅助手段。

韩国镇川运动员训练基地曾因疫情关闭长达数月,包括冬季项目在内的各国家队运动员及教练员须回到原来所属的队伍训练或采取居家训练的方式。韩国体育政策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为了准确了解运动员的处境、训练情况以及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数百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并以此次调查结果为基础,启动了“体能/身体素质非面对面训练计划”。研究人员制作了各种训练方法的示例视频供运动员学习和参考,并利用社交媒体建立了一对一咨询群,与国家队运动员及教练员持续保持沟通。韩国研究人员认为,在今后的科技助力过程中,为更好地应对急剧变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不仅需要面对面指导运动员,而且还要加强非面对面指导的相关措施。利用可穿戴设备监测运动员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分析运动员状态,测试并分析运动员的身体节奏。通过这种方式,在非面对面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帮助运动员提高身体素质。

德国部分体育科研人员在疫情之下改变了以往提供科技服务与支持的方式。为了保持安全的距离,减少人员聚集,德国科研人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即使不与运动员和教练员接触,甚至不必前往比赛现场,仅在研究所中就能搜集世界顶尖运动员的比赛数据。2021年2月,德国应用训练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前往斯洛文尼亚冬季两项世锦赛现场,目的是在滑雪线路和射击场上广泛收集数据,分析冬季两项当前的世界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备战北京冬奥会。在此过程中,科研人员并未与运动员和教练员有正面接触,依然圆满完成了任务。受疫情限制,有时候科研人员无法亲临现场收集数据。在德国举办跳台滑雪比赛时,当地的工作人员协助在比赛场地安装了11台全高清摄像机,用于拍摄跳跃动作。科研人员在线上对所摄视频进行编辑,并在每次比赛结束后迅速将视频和第一阶段的分析结果传递给运动队,及时提供重要信息。

2.5 将新兴技术融入心理训练

如今,新兴技术与运动心理学的融合已成为一大热点。随着新兴技术的使用,竞技心理研究与服务将向高效化和深入化发展。

韩国科研人员针对雪车项目危险系数较高、运动员易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的问题,利用生物反馈等技术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心率变异性是通过心脏跳动的变化来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的指标。研究人员使用高分辨率示波器测量心率变异性,进而评估运动员自主神经系统的稳定程度及心理压力。心率变异性与呼吸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呼吸方式直接影响着心脏活动的变化。在多种多样的呼吸方法中,周期循环式的呼吸方法能够起到有效稳定脉搏的作用。由于每个运动员适合的呼吸周期时长不同,因此研究人员需要通过实验找到适合每个运动员的呼吸时长,使之有利于心理状态及自主神经系统稳定,且能够让运动员充分发挥肌肉力量。研究人员要求运动员每天进行呼吸训练,并且呼吸时要在心中默念积极正向的词汇,在脑海中描绘希望出现的画面。同时,运动员需在手机上下载一个有关呼吸训练的APP应用程序,并根据研究人员给出的使用方法进行训练。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水平运动员将频闪护目镜运用到训练中,这是体育科技公司最近几年新研发出的产品。频闪护目镜的目的是通过训练视觉传感功能来帮助运动员提高视觉敏锐度。其工作原理是90%传输给大脑的信息都是视觉信息,视觉和感觉运动能力可以通过设备测量,经过设备分析数据和反馈后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培养更清晰的感官。北美冰球联盟队伍之一的卡罗来纳飓风俱乐部在训练中使用了耐克公司的频闪护目镜,并且在为期16天的季前训练营中做了一个实验,检验该款眼镜能否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实验结果表明,佩戴眼镜训练的运动员在冰上技巧测试中成绩提高了18%,而没有佩戴眼镜的运动员成绩没有变化。参与此次实验的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副教授斯蒂芬认为,这个提高幅度是巨大的。

2.6 将科技专家纳入保障团

近年来科技专家不再局限于幕后,而是更多地出现在备战第一线。在主要强国的冬奥保障团中,科技专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在优势项目中,他们为奠定胜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平昌冬奥会挪威代表团共有109名运动员,参加了11个分项的比赛,最终收获14金14银11铜,雄踞金牌榜榜首。除了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外,部分项目国家队还专门增加了体育科研主管、技术指导和打蜡师,此外代表团还配备了队医、理疗师、按摩师、运动营养师、运动生理专家等,为运动员提供全面的科学指导与服务。平昌冬奥会上,主场作战的韩国代表团派出运动员144人,参加了15个分项的比赛,共获得5金8银4铜,成为唯一跻身金牌榜前10的亚洲国家。在雪车项目上,韩国实现奖牌零的突破,赢得1金1银。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为雪车项目专门配备了1名影像专家,为运动员规划最有利的移动轨迹。短道速滑是韩国的夺金大项,韩国在全部8个小项中获得3金1银2铜。在短道速滑队中,韩国特意安排了1名装备专家,帮助运动员将装备调整至最适合滑行的状态。

通过世界主要冬奥强国科技助力备战的情况分析,一方面冬奥强国高度重视科技助力备战工作,科技助力备战成为“世界通行举措”;另一方面,冬奥强国科技助力备战各有特色,形成了核心策略与关键技术,我国科技助力备战应该形成特色科技助力备战模式,充分体现主场备战优势。


3 我国科技助力北京冬奥备战的镜鉴


3.1 以科技手段在潜优势及落后项目上寻求突破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将实现全项目参赛。如何在潜优势及落后项目上取得突破,甚至是出奇制胜,需要我们仔细谋划,借鉴冬奥强国的成功经验。速度滑冰一直是荷兰的传统优势项目,而荷兰短道速滑成绩相对平平。目前,荷兰不仅继续统治着速度滑冰,也逐渐发展成为短道速滑强国。平昌冬奥会前夕,三星荷兰分公司研发了一款名为SmartSuit的智能训练服,帮助荷兰短道速滑名将内格特和舒尔廷等人训练。在研发过程中,荷兰队主教练和科学家也参与其中。这款智能训练服可将训练数据传输到教练的智能手机上,还能追踪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指标,以改善健康状况。北京冬奥周期,荷兰短道速滑迅速崛起:2021年世锦赛上,在韩国和中国都没有参赛的情况下,荷兰高居金牌榜首位。

3.2 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训练科学化水平

为实现参赛出彩的目标,中国冬奥健儿正在刻苦训练,努力提高竞技水平。成绩的提升需要依托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幅提升训练成效,促使训练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思。近几年,主要冬奥强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突显出数据化、可视化等科学化训练的特点。日本速滑名将小平奈绪的教练不是依靠经验,而是基于数据制定训练计划。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获悉选手的弱点、有效发挥肌肉力量的姿态、转弯滑行方式等。德国应用训练科学研究所研制的软件可对双人滑组合的跳跃动作进行3D分析,将旋转产生的推动力可视化,制定避免摔倒的对策。

3.3 运用高科技措施预防运动损伤

距离北京冬奥会仅剩几个月的时间,如何在保证训练强度与质量的同时预防运动员伤病,减少非战斗性减员,避免损失训练时间甚至是缺席重大比赛,是我们需要悉心考虑的。冰雪强国的经验表明,高科技设备的引入可通过高强度训练过程中的数据监测掌握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身体机能状况,帮助运动员承受高强度训练;同时加快恢复速度,不断迎接新的挑战。美国北欧滑雪和速滑协会均采用了诺尔玛公司的高科技设备促进恢复。它通过输入压缩空气为运动员肢体按摩,增强四肢的血液循环,恢复肌肉活力,减轻肌肉疼痛,对于运动损伤的理疗康复以及运动后保健都有很好的作用。

3.4 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备战精细化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备战工作要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如何做好重点项目、重点队伍、重点选手的服务保障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冰雪强国在饮食起居和心理调控等细节上下功夫,为运动员制定科学周密的保障计划,使他们在赛场内外获得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日本速滑成功的秘诀之一是对运动员的饮食起居进行全面细致的科学管理。教练会向运动员说明睡眠和饮食管理的重要性,为每个运动员设定体脂率目标。疫情期间,日本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营养配餐服务的公司还尝试着推出便利饮食包和网络服务。为帮助运动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种重大应激事件,美国运动心理学家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心理辅导计划,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向运动员提供服务,使他们能够加强心理建设,积极面对训练条件改变、比赛取消或推迟等不利情况。

3.5 充分发挥主场科技优势

2022年冬奥会将在中国举办。虽然占据了主场,但如何发挥出主场优势并充分利用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除了熟悉场地、可获本土观众支持、避免了旅途疲劳与时差等传统有利因素之外,科技在扩大主场优势上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这方面,往届冬奥会举办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为备战平昌冬奥会,韩国根据赛道特点专门制造了新的雪车,提高转弯流畅程度。韩国研究人员还曾对平昌冬奥会雪车赛道进行影像分析,得出最佳移动轨迹,帮助韩国运动员将主场优势发挥到最大。甚至在赛道设计、制冰方面,韩国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本国运动员发挥的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欧洲主要强国在多个冬季项目上均具有夺得金牌、奖牌的实力,亚洲主要强国在个别项目上竞争优势明显,这些国家在近3届冬奥会金牌榜上一直位居前列,在北京冬奥会新增项上也有亮眼成绩。借助举办冬奥会的机会,主要强国的冬奥表现进一步提升,甚至达到了近年的最高峰,在个别项目上的主场优势尤其明显。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把疫情对备战的影响降至最低,主要强国推出若干措施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备战回归正轨提供支持。目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体育也不例外。主要强国为继续保持竞争力,实施了多项科技助力备战策略,借助高科技延续本国在冬奥会上的优异战绩。

中国军团冬奥备战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使潜优势及落后项目迅速追赶国际领先水平,使优势项目进一步提升绝对实力,全面提高冬季项目竞技水平,缩短与冰雪强国的差距,增强我国冬季项目的综合实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佳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往期推荐 /

推荐阅读:

·王晓辉、张明睿||在线负面评论对体育用品品牌信任的影响研究·许延威、王青||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研究·张春萍、张晓兰、李世民、曾焱、林小龙、张子鳌||我国职业体育商业保险市场格局研究·张兴泉、王亚乒、龚建林、景怀国、张凤玲||家庭体育视角下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量提升研究·姚丹、李士英||中华武术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与时代构想研究·吕诗蒙、张强、朱丹||我国“村改居”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逻辑及有效供给
·成会君、李拓键、徐阳||体育公共服务对农民健身获得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兼论均等化认知的中介效应
·常娟、林姝洁、李科||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全民健身政策文本特征研究·梁思雨、杨光、赵洪波||体医融合视域下青少年身体姿态健康促进研究·刘颖、王月华||基于SFIC模型的我国体医融合推进困囿与纾解方略

往期目次:

·目次|《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

·目次|《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目次|《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目次|《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