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华版)陈嘉茜等|零工工作者体面劳动感知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JJYGLY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4-02-05

❖ 自2022年5月18日起,《经济与管理研究》正式启用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稿请前往:


https://rem.cueb.edu.cn

https://jjyg.cbpt.cnki.net


零工工作者体面劳动感知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陈嘉茜 赵曙明 丁晨 陈一宁

► 刊期:《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年第10期

► 作者简介:陈嘉茜,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通讯作者;丁晨,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一宁,南京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

零工经济的兴起与普及突破了体面劳动的场所限制并拓宽了其情境外延,而目前关于体面劳动感知的研究多针对传统雇佣劳动者群体,鲜有研究讨论其对零工工作者的影响作用。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劳动者对零工工作的体面劳动感知与其工作投入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通过对391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零工工作者的体面劳动感知正向影响其工作投入;心理授权在体面劳动感知与其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算法控制感知负向调节体面劳动感知与心理授权之间的关系,同时负向调节心理授权在体面劳动感知与工作投入之间的间接效应

关键词

零工工作者;体面劳动感知;心理授权;算法控制感知;工作投入

一、问题提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依托数字技术平台发展、打破传统用工模式的“零工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形态的助推器。随着零工经济成为全民就业的“蓄水池”,日益庞大的零工工作者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山东省通过“政策帮扶+权益保障”的方式增强灵活从业人员的获得感、归属感;美团则推出“同舟计划”,从工作保障、体验提升、职业发展、生活关怀四个层面提升骑手体验。可见,在国家各级政府和平台型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灵活就业已更有保障、更加体面。

体面劳动感知不仅与个体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更对个体的心理精神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零工经济的兴起与普及突破了“体面劳动”的场所限制并拓展了其情境外延,为组织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群体视角,但现有研究仍主要关注体面劳动感知对传统雇佣劳动者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的影响,对零工工作者群体的讨论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系统分析零工工作者体面工作感知影响其工作投入的心理机制,以期在理论上丰富零工工作者的相关实证研究,并为体面劳动感知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上引起零工平台对关系型管理的重视,营造和谐的平台工作氛围,充分释放零工工作者的潜能。

二、创新之处

首先,本文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零工工作者为研究对象,拓展了体面劳动感知的研究群体及影响范围。本文通过梳理体面劳动感知相关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结合相关学者针对零工工作制定的体面劳动框架,基于零工工作者的工作诉求,从自我实现视角明确界定了零工工作者体面劳动感知的内涵,并以此为出发点,从工作回报、工作岗位、工作氛围、职业发展、职业认同等多维度探讨了零工工作者体面劳动感知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了零工经济背景下对该新兴劳动力群体态度与行为的探索。其次,本文从心理授权的新视角揭示了零工工作者体面劳动感知对其工作投入的作用机制,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理论空白,同时拓展了自我决定理论在新兴劳动者群体中的实际运用。最后,本文为算法管理对零工工作者认知体验与行为反应的影响提供了更多理论支持。本文从人机交互视角出发,探索了零工工作者算法控制感知的调节作用,构建了更为完整的理论模型,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者对零工工作的体面劳动感知影响其心理授权,以及体面劳动感知通过心理授权进而影响零工工作者工作投入这一中介机制的边界条件,深化了对零工工作者体面劳动感知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的理解。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外卖骑手与网约车司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了零工工作者的体面劳动感知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对零工工作的体面劳动感知正向影响其工作投入水平;零工工作者的心理授权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零工工作者对平台的算法控制感知负向调节心理授权在体面劳动感知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当个体的算法控制感知较高时,体面劳动感知通过心理授权影响零工工作者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越弱;而当个体的算法控制感知较低时,这一中介作用越强

(二)实践启示

目前,中国的灵活就业人员已有2亿余人,相关数据预测,至2024年这一群体将达到4亿人。因此,结合平台算法控制的管理实际探索劳动者对零工工作的体面劳动感知,对有针对性地改善该群体的工作质量、激发这一群体的工作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对零工工作平台而言,可以借鉴美团、优步(Uber)等平台的管理实践,兼具效率型管理与关系型管理,在深度融合数字算法技术创新并执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升组织效率的同时,注重对零工工作者的人文关怀,从工作回报、工作岗位、工作氛围、职业发展、职业认同等方面全面提高零工工作者的体面劳动感知水平,重视劳动者的心理授权体验。平台需要优化管理方式,有效利用算法管理工具制定招聘计划、协调工作配置、提供学习和培训支持、规划职业发展、收集反馈意见、提供激励性的薪酬等,做好对零工工作者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强化平台企业与个体之间的连接程度,提升零工工作者的体面劳动感知与心理授权程度,真正从管理零工到提升和激励零工。同时,平台需要引导零工工作者辩证地认知和评价算法管理,致力于构建和谐的人机协作模式,从而有效地提升算法管理效能,不断巩固零工工作者对工作意义、工作自主性、自我效能感、自身影响力的认知,满足其自主、胜任与归属的心理需求,缓解高算法控制对其心理授权与工作投入的负面影响,充分释放零工工作者的潜能。此外,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出台相关制度,依法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算法管理的开发、运行与问责合法合规,避免“最严算法”对零工工作者收入与就业安全、工作氛围、职业发展与职业认同等的负面影响,积极借力数字化手段赋能灵活用工,助力零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全文刊发在《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年第10期第81—95页。

  ※ 阅读提示 ※  


《经济与管理研究》电子期刊已上线,敬请扫码体验!



往期回顾

经济与管理研究

微信号 : REM_JJYGLYJ

官网:https://rem.cueb.edu.cn

版权所有,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RCCSE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精华版)陈嘉茜等|零工工作者体面劳动感知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JJYGLYJ 经济与管理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