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流?/ 中科院首季度亮点工作/ AI“中国芯” 【一周科学看点2018-05-07丨中国科学院院刊】
点击上方“中国科学院院刊”可订阅哦!
◎国家一流,学术才能一流 ◎中科院发布2018年第1季度亮点工作 ◎寒武纪:人工智能“中国芯” ◎“海龙”“潜龙” 探秘归来 ◎“亚太6C”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 “洞察”号登陆器:首次给火星“体检” ◎ 诺奖得主获得“中国绿卡”
国家一流,学术才能一流
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上午在北京大学考察
( 新华网 )
什么是一流?
习近平说,什么是一流?要在中国特色下去评价。过去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先是要让国家达到一流水平,其他服务于国家一流。我们要有这个自信,要把学术研究建立在国家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做到知行合一。
习近平与青年学生分享读书心得:
我喜欢文学、历史,为了用好一个成语,经常翻阅很多词典,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插队时,身边学生有些家学渊源,大家常在一起谈论。有些人在谈论具体问题时引用典故和案例,可以做到信手拈来。
这使我认识到,学术、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所以,我后来看书很注意联系实际。
中科院发布2018年第1季度亮点工作
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 中国科学院 )
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1. 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工艺鉴定和工艺验收 >>
2.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治疗卵巢早衰喜获成功 >>
3. “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
4. 突破体细胞克隆猴世界难题 >>
5. 成功研制发射四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 >>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1. “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在国内61家机场应用 >>
2. 国产核燃料贮存和运输材料性能明显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
3. 抗肿瘤新药CYH33对中国人种特色肿瘤抑制活性表现优异 >>
寒武纪:人工智能“中国芯”
5月3日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发布了我国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寒武纪MLU100。
( 新华社 )
中科院旗下的寒武纪科技公司成功研制了我国首款云端智能芯片。云端的人工智能芯片可以为利用图片进行大规模搜索这类应用,提供更精准、更快速的大数据处理能力。
寒武纪拥有终端和云端两条产品线。2016年,寒武纪推出了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寒武纪1A,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已经大规模应用于华为手机等智能终端中。
云端芯片主要是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等云计算场景中,此次发布的MLU100云端芯片,可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云端智能任务,比此前的终端芯片功能更强、研制难度更大。
“海龙”“潜龙” 探秘归来
“大洋一号”完成综合海试任务,5月3日返回青岛
( 中国科学院 )
科考队员在布放“潜龙三号”
通常,水下机器人可以分为3类:载人潜水器(HOV)、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和自主水下机器人(AUV)。人们所熟悉的“蛟龙”号是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是无人遥控潜水器,这两类潜水器都擅长局部作业、定点精细探测,“潜龙”号则擅长大范围精细探测。“三龙”系列潜水器形成优势互补,成为我国目前深海探测装备的主力军。
这是“大洋一号”船2017年大修改装后首次执行综合海试任务。有着30多年船龄的“大洋一号”,1994年由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购回并加以改装。从1995年开始,“大洋一号”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调查任务。这条被我国海洋学界所公认的功勋科考船,为中国大洋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亚太6C”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5月4日0时0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6C”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 国家航天局 )
“亚太6C”通信卫星用户为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主要用于区域电视广播、通信、互联网、多媒体等业务,可为中国、蒙古和亚太地区、中南半岛地区等提供服务。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73次飞行。
“洞察”号登陆器:首次给火星“体检”
( 科技日报 )
“洞察”号任务简介视频(来源:NASA/JPL-Caltech)
北京时间2018年5月5日晚19时05分(美国太平洋时间4时05分),美国航天局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通过“宇宙神”5号(Atlas V)运载火箭将新型火星探测器“洞察”号(InSight)送往太空,开启了新一轮火星探测热潮。
“洞察”号的主要目标
通过研究火星的内部结构和运动来理解岩质行星的形成与演化,包括确定火星内核的大小、构成和物性(液体还是固体)、确定火星地幔的结构和成分、确定火星内部的热状态;
确定当前火星上的构造运动(地震活动的烈度、频率和地理分布)和小行星撞击率。
诺奖得主获“中国绿卡”
( 新华网 )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
5月2日,诺奖得主荷兰化学奖伯纳德·费林加等7名外籍人士在上海正式领取到永久居留身份证——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中国绿卡”。
伯纳德·费林加出生在荷兰,就职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2016年因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此前,获得“中国绿卡”的知名外国人士还包括CBA球星马布里、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核物理专家Joan Hinton(中文名为寒春)等。
一周科学看点回顾
2018-04-30
2018-04-23
2018-04-16
2018-04-09
2018-04-02
2018-03-26
2018-03-19
2018-03-12
2018-03-06
2018-02-26
2018-02-19
2018-02-06
责任编辑:张帆
▼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中科院本土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态势
李述汤院士:OLED产业迸发指日可待 核心技术突破迫在眉睫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史性转变
从问题到解决方案:土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科学院院刊》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专题:土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2期发布
专题: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指标与实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1期发布
郝柏林院士:对基础研究的一些认识 | 缅怀
国际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回顾
生物传感发展50年及展望
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
长按二维码 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刊” 微信号CASbulletin